|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学会常务理事)
年礼,在岁末年初的民俗活动中地位突出,它是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润滑剂。
年礼有两种,一种是岁末的“辞年”礼,如成家立业的子女在年前要给父母送年礼,名为“辞年”。比如尚未抱得美人归的女婿,春节是一年中对未来岳父母表示孝心的大好时机,礼品丰盛喜庆,旧时主要是猪肉、糕点,红包,希冀新年得到岳父母恩准,顺利娶到他们的宝贝女儿。如果是已经结婚的女婿,这时上门“辞年”,就是礼仪性的行为,礼物轻重完全看个人心情与经济实力。
旧时医生与病人之间也有良好关系,每到岁末,郎中给老主顾家送屠苏袋,或者用五色线结成四金鱼的同心结,或者一些驱邪的中药汤剂。寺观住持也会在年节时给施主送上预祝平安的帖子或符箓,表示其对施主一年施予的感谢。如果是佃户,他送给地主的年礼,那就是地方出产的生活物品。
当然上面也给下属送礼,不过大都是象征性的表示,如皇家给众臣颁赐一些年历通书之类,给外国使臣赐点节日生活物品。
还有一种是年初的拜年礼。正月初二,至亲好友串门拜年,一般都要带上拜年礼,浙江丽水的拜年礼用厚纸包上白糖、冰糖、桂圆、荔枝等,俗称“礼包”。如果是新女婿到岳父母家及亲戚家拜年,就要带一对礼包,以示恭敬。初二,嫁出的姑娘要给娘家行拜年礼,礼品多为面糕、点心等。过了正月初二,娘家人要给外甥送灯笼。朝廷也在元旦时对上朝祝贺的群臣有所表示,晚清宫廷元旦时,给宫内行走的王公大臣及御前侍卫,赏一个八宝荷包,人们将荷包挂于胸前,以示恩宠。
传统年节礼物,均为食物与生活用品,礼物不重,但负载着浓浓的人情。我觉得辞年、拜年的礼物,重在亲情的联系与心情的表达,不在于礼品价值的轻重。就多数情况而言,人们看重礼品的吉祥的象征意义。当然如果有的亲友生活不大宽裕,我们也可借辞年、拜年的机会,给他们一些实际的经济援助,这也是中国人互相体恤的传统美德。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1年01月19日第06版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