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音影图文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音影图文报道

红河万人载舞颂祖国
  作者:张永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01 | 点击数:5241
 

  

 

  凤舞太平年, 龙腾新时代。在云南省红河县,万人参加了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红河乐作舞表演,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9月28日上午,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上游南岸,境内居住着哈尼、彝、汉、瑶、傣等29万各族人民的红河县,组织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 “万人乐作舞”大赛,60余支队伍近万民众,穿上节日的盛装共同参与。为素有红河州的“歌舞之乡” “棕榈之乡”“侨乡”的红河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氛围。

  带着丰收的憧憬,迎着十月的秋色。嘹亮的乐声划破长空,近万身着各色少数民族服饰,伴着红河县各族儿女欢快的舞步一起舞动。红河乐作舞万人集中展演拉开了“万人乐作舞大赛”的帷幕。

  音乐旋律悠扬、节奏轻快,男子舞姿潇洒刚健豪迈,女子舞姿轻柔优美飘逸,韵律刚柔相济,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欢快的打动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套路和动作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和表现着哈尼人生产劳动、生活情趣等内容。不难看出,那些简单朴实的歌舞的每一个动作都贯穿着农家劳作的每一个细节,与其说是在舞蹈,倒不如说是哈尼、彝家心灵里对丰收历程的记录。据当地人介绍,每当跳起乐作舞,人们都会情不自禁进入“与自然同欢,与天地同乐”的忘我境界,一切忧伤苦愁都被抛到九霄云外。

  据红河县县委宣传部部长高劲松介绍,红河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4%,其中哈尼族占75%,占全国哈尼族人口的15.5%。乐作舞起源于红河流域南岸的红河县阿扎河乡垤施、洛孟,主要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及其周边县份的哈尼族彝族村寨。据考,乐作舞已有上千年历史,是哈尼族、彝族民间传统舞蹈,融歌舞乐为一体。在红河县歌舞中,乐作舞流行最广、影响最深,是当地哈尼族、彝族集民间传统音乐、歌舞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如此规模的“乐作舞大赛”在云南尚属首次。

   

  文章来源:光明网 2009-09-30 14:11:4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学苑出版社《土家织锦》作者获国际社科界大奖
下一条: ·粤港澳共同申报 粤剧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链接
·[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张译匀]龙木耳村彝族石头传说调查手记
·[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朱熹晨]功能主义视阈下的彝族阿细祭火节
·[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王菊]由史俗到经述: 彝族毕摩经籍中的“狸猫换太子”故事
·[王蔚]浅议彝族“灰姑娘型”故事母题特征·[唐钱华]主位、错位与归位:乡村文化振兴中政府移风易俗角色的新思考
·[贾国立]红河彝族尼苏人叫魂仪式·[陈晓颖]“礼簿”上的秩序与变迁
·[刘亚虎]彝族史诗在南方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王光荣 王春燕]芒佐支系彝族酒礼歌的功能与传承
·[巫达]变异中的延续:凉山彝族丧葬文化的变迁及其动因·[王丽清 董秀团]彝族土主信仰传承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研究
·陈永香 等:《彝族史诗的诗学研究——以<梅葛><查姆>为中心》·[叶宏 李金发]神话的结构与彝族生态文化
·[李娜]方山彝族俚濮人的生产习俗与民间信仰·[曲木铁西 巴莫阿依]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祖送灵仪式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