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4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4年会专区

[宁文忠 蒋青芹]民间传说在地域社会中的流变
——以洮州《麻娘娘的传说》为例
  作者:宁文忠 蒋青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11-19 | 点击数:312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论文  

民间传说在地域社会中的流变
——以洮州《麻娘娘的传说》为例
宁文忠  蒋青芹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内蒙古大学)
摘  要:民间传说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强大的社会功能,不仅是民众休闲娱乐的组成,更是族群精神叙事的组成。民间传说作为一种口头传承的方式,构建了一个传统的文化记忆体系,反映了特定地域的生活状态和世界观。通过这种传承,一个地区的生活世界得以保存和延续,并且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地域、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着民众不同的诉求和意愿,民间传说的解释与重塑,深受社会生产结构和日常生活实践的影响。这种文化现象不仅仅是对传统的继承,更是在社会变迁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和形态。该文以明代甘肃洮州“麻娘娘传说”为例,着重论述了“麻娘娘传说”在洮州故地流传的背景和历史记载的流变过程,同时论证了迁居洮州的江淮移民文化在边塞洮州和当地土著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涵化中所产生的多元特征,通过传说在不同地域的流变,阐明了洮州民众在不同时代对社会、对生活的不同诉求。对研究江淮汉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民间传说;明代洮州;地域流变;麻娘娘传说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倪晨嘉]澳门哪吒信俗的景观叙事与景观生产
下一条: ·[宁祥文]民间信仰与高台教化:从风俗观念到戏剧实践的探索
   相关链接
·[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杨云昊]白族乡戏吹吹腔的民间传说与神灵叙事
·[丁影影]传说动力学对民间传说叙事建构的作用研究·[邓又嘉]民间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参与
·叶涛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
·[刘永发 黄清喜]村落信仰语境下民间传说的生发机制研究·[毛巧晖]民间传说、革命记忆与历史叙事
·[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王晴]乡村振兴战略下竹马会传说的遗产化实践
·[屈啸宇]话语意图视角下的民间传说叙事形态·[金媛]湖南省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
·[洪哲泓]真神与凡夫·[刘程杰]民间传说中的张三丰形象及其道教元素
·[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陈泳超]作为文体和话语的民间传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