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由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上海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都市化进程中的民俗走向”高端论坛在上海举行。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作书面致辞。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沈文忠,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何承伟,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刘晓春参与会议并致辞。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终身教授陈勤建主持开幕式。复旦大学教授、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论专委会副主任郑土有作总结发言。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刘祎呐主持大会闭幕式。
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黄景春教授主持主旨发言并作专题发言。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蔡丰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刘晓春、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徐华龙、郑土有、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高有鹏、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毕雪飞分别以“上海城市民俗的风格特征与民俗精神”、“传承、记忆与认同——后传承时代民俗学”、“现代都市服装改革之梦”、“再度‘融合’:新时期上海民俗变迁特征探讨”、“都市民俗与语言健康问题”、“杂糅的祭礼:日本都市中的七夕”为主题进行主旨发言。
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常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毕旭玲,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赵李娜,毕雪飞分别主持了分会场讨论。
都市民俗学的现代化转向
段勇认为,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造成了当代民俗文化的深刻变化。我们要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关注过去,也要密切关注当代都市化民俗的新态势。正气昂扬的当代民俗文化,对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久远、积淀深厚。沈文忠表示,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中国都市化进程发展最快的40年。在都市化进程中,出现了由于过度追求物质而产生的情感冷漠、精神空虚、道德缺失等问题,现代民俗学应该抓住当代,研究当代,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发挥更积极、更重要的作用,通过展现相关研究成果,促进传统文化和当代城市生活的交融互动。在当代生活中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推动对民俗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研究和弘扬,将民俗文化与都市文化相融合,充分发挥都市民俗文化的正能量,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一个真正的文化强国。
民俗学不是过去之学,而是分析当代生活文化、揭示当代生活中产生的问题的现代之学。何承伟认为,习俗伴随着生活的演变不断在发展。以前的民俗学研究大都聚焦在对传统习俗的解读上,致力于挖掘习俗现象形成的原因和背后的文化社会价值。当代民俗学研究要深入到生活中去探索,习俗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要以尊重人民的态度挖掘人民中的优秀元素,然后予以推广、普及,这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学者应该从民俗学角度担负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面对迅速变化的现代生活,通过考察历史和传统对于当下的意义,民俗研究将过去与现在结合在一起。刘晓春表示,研究民俗学,要从生活中去把握、去追问“为什么”,知道它为什么会发展到今天和它背后的意义。民俗是一个研究传承的学问。随着技术条件、居住空间、生计模式的变化以及人口的大量流动,传统意识可被把握的传承母体(村落、地域、宗族等)日益崩解,与民俗现象的媒介化、生产化并存,民俗日益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都市民俗学的研究核心
民俗精神是研究城市民俗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标。蔡丰明表示,要对都市民俗进行研究,传统民俗学需要做出突破,不能一味沿用旧的理论和方法,需要引进新的理念和思路,需要依靠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文学等多方面的力量;努力建设完善都市民俗学的理论体系,不应该停留于表面的民俗事项研究,需要提高到城市精神的新高度,获得其他学科的认可。我们要提高对民俗学研究的重视,不但要研究城市的民俗形态,更要从研究中提炼出城市正面的精神价值。
郑土有认为,在民俗学研究中,民俗的变迁变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民俗变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区域民俗文化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在上海这样一个商业化国际大都市和移民程度很高的城市,民俗文化的变迁情况更为复杂。在上海民俗发展变迁过程中,“融合”始终是一个关键词或最主要的特征。真正的上海民俗特色的形成是在上海开埠以后。上海民俗的底色是吴越的民俗文化,然后经历了五方杂处和中西合璧之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上海民俗。
城市个性的民俗学研究更应该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仅仅以“文艺”来理解的“小文化”概念早已过时,还需关注各类群体的文化认同以及社会价值。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陈志勤表示,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民俗”,曾经被理解为是在传统农村的作为过去历史时期的遗留物,但随着人文社科的学术发展,从世界范围的民俗学这个学科来看,应该是把“民俗”定义为“生活文化”。在民俗学研究中以生活世界、生活文化为学术前提,我们才有可能摆脱来自农村、过去的方法论束缚,才能开掘对城市、现在(甚至未来)的现实研究。岩本通弥提到的德国民俗学的变化——“就是在德国民俗学中,精确地记述、分析至今发生变化的现实的过程,才是民俗学的方法、民俗学的使命,这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提倡,已经成为民俗学存在的大前提”——也应该给中国民俗学带来城市研究甚至现在民俗学研究的新的方法和新的视野。上海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聚集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其城市文化的彰显就不能只关注当地城市居民,而是要面对很多地方移民甚至海外人士,从文化多元性角度来说,中国各地的文化以及世界各国的文化,也已经融入上海文化中,成为其一部分。
人的价值始终是都市民俗学的核心。上海大学文学院讲师石圆圆表示,风景代表着人文内涵,风景是人心的投射。聚焦上海新旧八景的变迁,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探讨都市景观民俗的历史特征。以新旧沪城八景为例,它们不仅是上海的景观表达,还是市民生活方式的展现。新沪城八景继承了历史和自然的遗留物,自然的相关属性被极度弱化,且它的出发点不再是从个体的日常生活入手,而是受消费主导的城市的“异乡人”的文化指引。上海市民不再是参与景观的主题而是成为了景观的所有者。
分会场中,毕旭玲就“浅析当代上海都市民俗空间的延伸转移”、黄景春就“上海宗教民俗的几个新形态”、上海市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李纪就“新时期宗教民俗与城市治理研究——上海城隍庙‘祭城隍’仪式探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讲师李琦就“世俗向神圣的转化——以上海城隍庙正月初五财神开光仪式为例”、赵李娜就“晚清民初中国知识群体的风俗关注与撰述表达——以上海为中心的考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李明洁就“也谈《琵琶有情》之从桃花坞到旧校场”、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讲师中村贵就“上海春申君传说研究——申城的产生于‘春申文化’的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后陈冠豪就“中国当代鬼灵传说之概念指涉”、上海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龚雅淳就“经久不息:校园传说流传原因探析”、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戴建国就“礼乐嘉定都市仪礼的模式”、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叶邦叔就“都市民俗与棕榈叶编织创作”、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朱亚夫就“理想书房的三种模式”、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吴昉就“秉承海派精神的上海都市手工艺传承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徐赣丽就“城市空间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主要对象”、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王立阳就“现代都市的文化自我:妙峰山与作为地方的北京”、浙江台州学院讲师屈啸宇就“牌坊集群的分布变迁与传统地方城市的文化空间生产”、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鹏就“上海都市民俗研究史”、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后游红霞就“非遗传承人的传承能力研究——基于上海地区非遗传承人口述材料的考察”等题目作专题发言。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8年10月28日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