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顾定国]中国乡村的城镇化进程
  作者:[美] 顾定国 (Gregory Guldin)   译者:潘争艳/译 严小君/校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9-18 | 点击数:13158
 

 

内容提要:中国乡村的城镇化进程体现在货物、资金、人员和信息的流动,这些流动已经在过去的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而,所有这些变化都没有离开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的迁徙的机动性。
关键词:城镇化;中国乡村;农民;货物;资金;信息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887(2004)02—0020—07

干部和企业家是对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起着最大动力作用的参与者,但他们不是孤独的,他们身处于乡村和城镇的互动的洪流中,使大部分乡村居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这些变化已经改变了中国城镇与乡村的原有的界限。中国的农民社会正向城镇社会转变,村庄和城镇之间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差距在逐步的减退。
差距缩小的原因,在于很多因素把乡村和城镇捆绑在一起。除了农民因为寻求工作和机会而离开他们的村庄之外,其他的流动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商品、资金和信息的流动,还有交通的越来越便利都使得中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Anthony Leeds,1980)。
 
货物的流动
 
在所有我们走访过的村庄和城镇,人们都告诉我们村子与当地市场、城镇之间的货流量增长了。不仅如此,村和乡正融入全国范围的销售网。福建省南靖县燕塔村(音译)靠十余名当地的推销员将香蕉批发到上海、杭州和浙江的其他地方,同时深圳经济特区蛇口镇的水果小贩每次前往深圳市中心的批发市场进货都超过100 市斤(1斤=0.5公斤)。同样,福建的安海镇把轻工产品销往北方的河北和辽宁;而云南玉溪以红塔山牌香烟闻名全国。
广东省也成为“村—镇(县)—省—国”贸易网络的一个繁忙枢纽。邻近几个省都投入到这种兴旺的贸易中来。在南方的湖南省,被访谈的人当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生动的例子:
在嘉禾县的乡村墟集上我们发现有范围很广的商贸网络。一位嘉禾县的布匹商人从湘北的湘潭市采购布料,可是广东是他的第二进货地。甘蔗小贩从批发商那儿买进的甘蔗是在广东采购的;服装店主说他大部分货是去广州进的。许多交易在早上进行,市场里充斥着往来运送货物和人员的拖拉机和卡车,这些货当中有很多被送去各村庄或其他地方,并发到下一级批发商手上。
在嘉禾县的一个烟草种植专业户家里,我们了解到所有的收成都南销广东。当家的带着全部700斤烟叶跟车队南下,那支车队有13辆卡车之多。
在郴州市,一个杂货商贩说她的大部分批发业务要求她和她的兄弟远赴广州。他们坐火车去广州,然后雇一辆五吨的卡车把货拉回来;要是生意好的话,他们一个月要跑三趟。她给像嘉禾和桂阳那样的郊县供货。
广东的货物畅销全国,连在其他竞争对手(比如上海)那里也是如此。远近各地的客商都来广东采购。在玉溪不太繁荣的峨山县,如果高平乡政府想买一辆汽车,他们去哪买?上广东!就是广东省本身也有繁杂的贸易联系,尤其是省里的三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和汕头)在省内其他地方开设分厂。当地也往来于省内各区以寻找订单和商机。
对外交往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沿海和边境地区。在珠江三角洲中部,东莞市的大宁管理区主要与香港发生业务来往,从港台地区进口原料,制成品中有三分之一回流香港出口国外。福建的安海镇1992年经厦门港的出口额逾8800万元;广东高要县的一间家具厂从泰国和缅甸进口红木并从云南购进大理石以生产五件套组合家具(包括两把椅子、茶几、 长椅和咖啡几),这套家具在当地的零售价是3800元。在云南边境城市瑞丽,当地人与邻近的缅甸人交易,用廉价的中国造日用品(如食品、香皂和帽子)换回手表、摩托等东西。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华林]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建设
下一条: ·[周启超]克里斯特瓦的“文本间性”理论及其生成语境
   相关链接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黄元韬]乡愁视角下的农民工个人叙事研究
·[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傅灵犀]“身”为“老百姓”:失地老年女性的城乡叙事与群体认同
·[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李旭昕]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神话资源转化
·[林德山]文化转向与叙事嬗变:日照农民画的迁衍与再生产·[潘鲁生]城镇化进程中民艺调研的路径与方法
·[马光亭]从农时趋于工时:现代农民的时间与生活·[李渊源]1958—1983中国乡村社会婚姻礼俗变迁探微
·[王晓涛 朱吏]中国农民画标准化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廖榕光]古代农民“报岁”风俗遗存
·[兰玲 李文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空间建构·习近平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
·[张勃]二十四节气的当代价值· “中国农民丰收节”今秋来临
·国务院新闻办就“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李明洁]你也许不知道上海西郊农民画,然而在全国各地农民画里,它却是非常特别的一种
·当古民居遇上城镇化,如何留住乡愁?·[郑土有]三种力量的互动:中国农民画艺术的生成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