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泉州祭拜“七娘妈”诞辰 祭品糖粿和传统礼俗
  作者:沈茜 王婉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8-24 | 点击数:10938
 


  东南网-晋江经济报8月23日讯(实习生 沈茜 记者 王婉芳)今天就是“七娘妈”的诞辰---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了,晋江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许多贡品祭拜七娘妈,举行祈福活动,俗称“做七娘妈生”.跟许多传统节日一样,七夕也有自己的应令祭品,老晋江人在今天都要吃糖粿。

  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晋江七夕的应令祭品糖粿和传统的祭拜礼俗。

  七夕糖粿做法很简单

  泉谚有云:“七月初七七娘生。”泉州人都说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把天帝的第七个女儿演变成“七位娘妈”;而在中国民间七夕节流传着“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闽南人将两个传说“合二为一”,共同构成独具特色的七夕风俗,应令祭品糖粿除了用于拜祭“七娘妈”之外,还有一个美丽的说法──“用来盛放织女的眼泪”。

  昨日,记者在东石居民蔡女士家中体验了一把糖粿的制作过程。

  蔡女士介绍,糖粿的做法其实很简单,用糯米粉加凉水调成面团,然后搓成跳棋、玻璃珠大小的丸子;然后,用手掌轻轻一按搓成圆形的丸子,使之成为扁圆;最后用拇指往中间一押,使其中间下凹即可。糖粿做好后,把水烧开,放糖粿、乌糖,煮片刻即成。

  “虽然糖粿的做法很简单,但现在很多人都已懒得动手做了,都直接从市场买。”蔡女士说。

  这不,在梅岭菜市场,记者就看到许多卖糖粿的摊位,不少市民正围着摊位购买,准备即将用于祭拜“七娘妈”的贡品。除糖粿外,人们需要准备的祭品还有鲜花、纸花、香粉等。

  传统的七夕祭拜礼俗

  那么,传统的七夕祭拜有哪些程序,需注意什么呢?记者也找到福建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周仪扬为大家介绍。

  据周仪扬介绍,七夕祭拜活动一般由家里的老人和妇女进行,每到这天上午,人们会在家里大厅门口或者天井摆放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七娘亭”和“七娘轿”.桌上用盘子摆放各种贡品,其中三种贡品必不可少:意味着健康长寿的面线;意味着团圆的糖粿;插着两朵芙蓉花的香饭和红鸡蛋,意味着吉祥如意。此外,人们还可以准备乞巧物品,如针线、剪刀等,乞求聪慧、心灵手巧。

  贡品准备好后,便要开始燃香点烛,祭拜后放鞭炮,烧纸钱,并将“七娘亭”和“七娘轿”一并焚烧。

  每逢七夕,凡有1岁或16岁子女的家庭最为忙碌热闹。因为小孩出世的头年要拜“七娘妈”为干娘,以置于她们的庇护之下,此称“新契”.到了16岁,已是成年,根基已固,可以脱离干娘了,俗称“洗契”.在孩子16岁成年礼时,祭拜的贡品会比平时丰盛。除供奉上述礼品,有两件必不可少:做成乌龟形状的米粿,代表长寿;还有就是煎粿。还有人供奉“三牲”“五牲”,即鸡、鸭、鱼、猪蹄等。

  此外,挂“七娘妈灯”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风俗。如果当年哪家有小孩出生,或者有刚结婚的新媳妇,在农历的七月初就开始悬挂灯笼,甚至是挂在新婚夫妻的新房门口,有早生贵子的愿望。

 

  文章来源:东南网 2012-08-23 17:31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刘宗迪]古道西风泥孩儿
下一条: ·[梁凤英]纳顿节:土族人的“大好”节庆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
·[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
·[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