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节日
藏族节日主要有年节、宗教性节日和娱乐性节日。
年节 即藏历初一的藏历年,是依据藏历推算而定。如果藏历年与汉族的春节重和时,则异常热烈而隆重。年节习俗大致与汉族春节相近。
年节期间,人们邀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喝年茶,吃年饭,饮酒唱歌。还往往把婚礼、姑娘成年礼、婴儿剃发礼、高龄老人祝寿礼等安排在年节期间,所以正月初一到十五,几乎天天有宴会。村与村之间射箭、骑马、文艺节目比赛演出等活动,也在这个时侯举行,给年节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宗教性节日 藏民族几乎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寺院中举行的各种宗教佛事活动,自然成了藏民族生活中的重大节日。较大型寺院都有规模和次数不等的宗教佛事活动。如玛沁县拉加寺,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的祈愿法会,三月初五至十五大供养法会以及十月下旬的"五供节"等重大宗教活动期间,周围数十公里,甚至更远的佛教信徒翻山越岭,从陆路或从水路乘皮筏子汇集拉加寺,场面壮观而热烈。兴海赛宗寺,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三月初五两次观经会,届时举行跳欠活动;玉树禅古寺传统的才周宗教节日,有著名的119人表演跳神舞。此外,佛的诞辰、佛的涅槃、佛的得道等日子,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久而久之,逐渐成为民族性和群众性节日了。
娱乐性节日 每年7、8月(农历六月中旬)草原一片碧绿,百花争艳,牛羊肥壮,是青南草原上一年中的黄金季节,要举行一年一度的传统群众性文艺体育盛会,藏语称"周格索索(六月欢乐会),有的叫周格择拉(六月仙乐会),也有的叫周格勒日(六月歌咏会)。届时,人们赶着牛羊,驮上食物、帐房、携带全家老少从四面八方云集会场,人流如潮。节日期间举行对歌、射箭、赛马、赛牦牛、摔跤、拔河、篮球等文体活动,其中对歌最引人注目。草原欢乐节一般历时3-5天,在此期间,政府组织盛大的物资交流,举办农牧科技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昔日宁静的草原呈现出一片欢腾的气象。
藏族的丧葬习俗
人死后首先向寺院报告死者属相、生辰和亡日,超度死者亡灵,占卜和送葬日期。死者的一大部分财产布施给寺院,作为他最后一次虔心敬奉,祈求神保佑让亡魂早日到达极乐世界。老人死后,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闻讯赶来吊唁,与死者生前不和者也闻讯赶来,对自己以往行为引咎自责,并请求死者宽恕谅解。原来与死者家庭有积怨的人家,也从此和解而友好相处。
藏族的民间艺术
藏族人民千百年间在青藏高原上繁衍生息,在改造自然,不断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同时,创造了具有浓郁高原泥土气息、极其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艺术,从而极大丰富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
1.民间文学,包括民歌、"丹慧",神话传说故事等。民歌是藏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只要看到羊群,高亢嘹亮的歌声便随风飘来,使沉静的草原有了生机。藏族民歌形式多样,但大部分分为鲁和拉伊两种。鲁是在宴会集会或在平日家中可以演唱的一种曲子,其内容有赞美民族英雄、团结互助、美好生活、壮丽山河的赞颂曲,也有祝福男女青年的祝福曲,语言诙谐优美,引人入胜。
拉伊是藏族民歌中的一支奇葩,是藏族青年男女倾吐爱慕之情的情歌,所以不能在家或村庄中咏唱,而只能在山野间引吭高歌。其曲调委婉抒情,节奏徐缓自如,在旋律上虽无大的变化,但经演唱者感情抒发,同样感人,它没有固定的歌词,是演唱者触景生情,随兴编唱,巧妙地运用比喻等方法,形象而生动地向对方表达演唱者的思想感情。
丹慧相当于汉族的谚语,富有文学性,比喻贴切,想向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语言精辟生动,含义深刻。正如藏族人讲的:"说话没有丹慧,就像刀子没有钢刃。藏族人在平日交际、宗教答辩、诉讼纠纷中恰如其分地使用丹慧,语言幽默、生动,具有无可辩驳的雄辩力。
神话传说故事,是藏族地区流传最广,家喻户晓,男女老少皆知的一种民间文学体裁。青藏高原上几乎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湖一石中,都注入了高原人民的思想情感,流传着一段色彩斑斓、情趣盎然、寓意深长的神话传说故事。每当草原上夜幕降临,牛羊入圈,全家人吃过晚饭围坐在塔垮灶塘边,听老人们讲一个又一个说不完的神话、传说故事,因此每家至少有一两个故事大王。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故事越讲越多,越讲越生动,可以说,高原上有多少牛羊,就有多少神话传说故事。
神话传说故事的内容十分广博,如有关自然界形成的《世界形成歌》、《斯巴问答歌》;有关藏族族源的神话《神猴与妖女》;赞颂英雄人物和自然风光的《松赞干布的传说》、《文成公主的传说》、《宗喀巴的传说》、《加毛石》、《三果洛》、《说不完的故事》、《阿尼玛卿山的传说》等等;还有更多的神话传说故事无情地揭露统治阶级的贪婪凶残,赞美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精神,赞美他们助人为乐、诚实善良的优秀品质。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举世公认的中国藏族说唱文学巨著。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民族史诗。在整个藏区,《格萨尔》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多《格萨尔王撰》的说唱艺人活跃在广大藏区。
藏族的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化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茫茫草原,白云兰天下的冰峰雪山,奔腾的江河之水,多彩的湖光山色,这诗情画意般的画卷,给藏族歌舞创作以天然纯朴的激情,取之不竭的素材。千百年来的游牧生活,对大自然的崇敬,对美好生活的象往,人间的悲欢离合都倾注于歌舞之中。无论是盛大的宗教节日,男婚女嫁的喜庆日,还是平日闲暇之余,人们席地而坐,以草原为舞台,蓝天为幕布,歌声高吭,长袖飞舞,故青南草原有歌舞海洋的美称。
藏族歌舞按其表现形式、风格、地区特点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卓舞又称过卓、锅庄,过意为转圈圈,卓意为舞。由几十个人组成,动作整齐划一,十分和谐,其动作由慢渐快,慢时庄重、肃穆,然后逐渐加快,边歌边舞,动作粗犷奔放,情绪高昂而热烈,达到高潮时犹如急风暴雨,如醉似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据说,卓舞是创作者模仿雄英展翅动作而编排的。
叶舞 是一种歌颂美好生活的群众性自娱舞蹈。多围成圆圈,顺时针方向转圈而舞动。当男子主舞时,自唱自舞,女子相伴,最后以男女共同快节奏歌舞动作而节束。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动听,舞姿舒展洒脱,给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
则柔舞,流行于黄南、海南二州,是在节日、婚嫁、祝寿、大型集会时以舞伴歌的表演艺术形式,属家曲类,歌词内容与形象动作配合得十分恰当得体。这种歌舞曲调优美动听,唱词幽默风趣,气氛热烈而欢快。
热巴舞,由西藏昌都地区民间艺人传入青南地区的一种舞蹈。是以娴熟的技巧、诙谐幽默的表演艺术赢得观众的喝彩。常见的技巧动作有"躺着蹦子"、"点步翻身"等。还有模仿各种禽兽习性动作和叫声,活灵活现,十分逼真,趣味性浓。是歌、舞和杂技艺术为一体的一种特殊舞蹈表演艺术。
宗教舞,藏族称羌姆汉族叫跳神、跳欠、或称喇嘛社火藏传佛教寺院大都有此类表演。舞蹈动作节奏缓慢、气氛庄重肃穆,一步一步显得古板单调。跳舞者均戴牛头马面的面具,身着藏式戏装,手持鼓、刀、斧之类道具,在佛乐伴奏下缓缓起舞。主要舞蹈有:"冈日"、"托古加日"(骷髅舞)、"阿扎拉"(神童舞)、"曲杰"(畏怖金刚舞)、"丹僧"(马首金刚舞)等,都有娱神、禳灾、祈福等十分浓重的宗教色彩,给人一种威严而神圣不可侵犯之感。
藏戏已成为藏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它是将歌剧、舞蹈、哑剧等表演手法糅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藏戏的演出形式古朴单纯,一般不设舞台,无布景,演员戴面具,只有简单的吊鼓、大钹之类的乐器伴奏。演出程序首先为"顿",是开场白,祝福人们长寿年丰,吉祥如意,并有人物介绍;第二部分称"雄",是正戏,剧中人物依次出场演唱,并插入舞蹈表演;第三部分称"扎西",以歌舞形式祝福迎祥,是剧的结尾。藏戏曲调优美动听,舞蹈吸收藏族民间和宗教歌舞的成分,舞姿粗犷、刚健,歌声高亢雄浑。
近十多年黄南和海南州相继推出的大型藏戏《意乐仙女》、《格萨而王传.霍岭之战》、《藏王使者》为安多藏戏的改革和创新,使藏戏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与光彩。
绘画雕塑艺术具有浓烈的宗教特色。佛教的传人为了能在藏区深深扎根,就必须把深奥玄妙的佛教义理浅显易懂、直观形象地传授给人们。他们把佛教经典中有关佛的形象和故事,加上艺术家们丰富的想向思维,创造出面容柔和、眼角倾斜下垂,秀丽、端庄、慈爱、可亲的佛陀,菩萨以及青面獠牙令人生畏的金刚、护法等形象,以绘画、雕塑、堆绣、唐卡等表现形式,活灵活现地掌握在人们面前。精美的图案设计,多用于建筑物和室内装饰,显得富丽堂皇,洋洋大观。每个佛教寺院几乎都是佛教艺术的博物馆,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其中,黄南州热贡艺术因技艺精湛、历史悠久而闻名海内外. 藏族是一个古老的高原民族,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上。在青海的藏族主要分布于玉树、果洛、海南、黄南、海北五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藏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族信仰藏传佛教。
青海的藏族是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由吐蕃吸收青藏高原各民族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其风俗习惯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
青海藏族居住的地区,大多在海拔3000米至6000米之间,那里山岭连绵、河流纵横、湖泊棋佈、绿草如茵,宜于畜牧生产。藏族人民适应自然环境,多数以游牧为生,经营的牲畜主要有绵羊、牦牛和马等,而以绵羊为多。游牧区域夏季短而凉爽,冬季长而寒冷。因此,藏族群众普遍习惯穿大领长袖皮袄,腰系彩绸或彩色布带,依据气候寒暖和劳动时的需要,把右臂袒露或将双袖勒在腰间,全露上身。男的留小辫或光头,戴手镯或戒指,左耳戴耳环,腰佩小刀,胸掛装有“护身符”的银盒子。妇女都将头发梳成许多小辫,少则60多根,多则100多根不等,佩戴耳环、手镯、项链。项链用玛脑、珊瑚、象牙等制成。
游牧藏族逐水草而居,住帐篷。帐篷用牦牛线织成,系黑色,质料结实,不易漏水,挡风遮阳,冬暖夏凉,便于搬迁。是藏族牧民不可缺少的一种住卷室。
以农业为主的部分藏族,住一种被称之为“碉房”的房屋,其内外墙采用石料和泥巴垒砌而成,厚约一米,房屋系两层或三层的平顶建筑,下层为牲畜圈和杂用房,上层住人。椽檐、窗户及大门,施以重彩,颜色鲜艳,平时窗户外掛白底黑边的簾子,富有民族色彩。“碉房”大都依山就势而建,高底错落、左右参差,远望犹如层层堡垒,颇为壮观。
青海藏族以牛羊肉、奶制品和“糌粑”为主食。“糌粑”是以青稞炒面和酥油、奶茶、曲拉、糖等合在一起,用手拌均,捏成小团而食之,其味香甜,极富营养。
藏族的丧葬习俗很奇特。人死后要在家停放三天,请喇嘛念经“超度”,然后凭算卦断定的葬期和葬地出葬。安葬分天葬、火葬、水葬形式,以天葬为主,即将尸体搬到葬地,由阿卡将死者衣服脱光,放在地上,吹奏一种特别音调的乐器,引鹰来啄食,如果鹰不吃,就把尸体用刀解成八大块,让其吃,剩下的骨头也要砸碎叫鹰吃,直至吃完为止。
藏民热情奔放,喜爱歌舞和体育活动,除了平时利用放牧和节假日唱歌跳舞、自娱自乐外,每年夏秋季节,各地都要举行各种欢乐的草原盛会。这时正值草原上的黄金季节,水草丰美,牛羊肥壮,气候宜人,人们选择草地平坦、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宝地”,穿着节日的盛装,带上帐篷,赶上牛羊,骑上骏马,汇集在一起,唱歌、跳舞、赛马、射箭、拔河、登山、摔跤、赛牦牛、交流物资等。场面壮观,热闹非凡。
青海藏族的文化艺术成就灿烂辉煌,光彩夺目。民间诗歌、谚语十分丰富,且内容广泛、语言生动、含义深邃、富有哲理;民间故事难计其数,几乎是一山一水,一湖一石,都流传着色彩斑斓、情趣盎然、寓意深刻的故事,尤其是格萨尔王的故事,在青海广大藏族群众中流传广、数量多,几乎人人能讲一段;寺院建筑、雕刻、绘画、彩塑、刺绣等艺术,更是绚丽多姿,独领风骚。被誉为“艺术三绝”的塔尔寺堆绣、壁画、酥油花,以及藏区的“热贡艺术”等,是青海藏族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和祖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回族风俗
回族婚礼
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女要带上蒸馍、羊肉给女方家送去,叫"催妆礼"。结婚那天,男言要去车接新娘。新娘要穿红衣服,洗大净,称"离娘水"。同时,还要请全可人(即父母双全、子女双全、夫妻和睦的人)送亲。送亲宜早不宜迟,把新娘接到门口时,新郎要围着车转一圈,然后将新娘和送亲人迎进大门。有条件的从大门到新房门,要铺红毡或毛毯子,如没条件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着新娘走进新房,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地的。两家客人互道过"色拉目"后,举行念"尼卡哈"仪式。首先请阿訇选诵一段《古兰经》,然后,阿訇当着证婚人问新郎:"你愿意娶她为妻吗?quot;新郎如愿意要马上表态。再问新娘,新娘表示同意,阿訇则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并告诫二位新人要互敬互爱。"尼卡哈"仪式结束后,新娘新郎才进洞房。
新郎进洞房后,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摘掉头上的喜花,互相交换礼物,新郎送给新娘包着钱的红纸包,新娘给新郎小红布蛋蛋式"针扎子",新郎还要用喜糖、核桃、喜枣撒向前来要喜糖的人,称为"撒喜"。晚饭过后,大家开始闹洞房,由一人当司仪,出点子,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三天后,新郎陪着新娘"回门"(郎回娘家)。有的当日"回门"。
回族衣着
回族的男人,一般头戴回回帽,从颜色上看,有无沿小白帽、小黑帽,大多数喜欢戴白帽。有的不戴帽子,用白毛巾或白布裹头,俗有缠头回回之称。还有的因教派不同、地区不同而戴角回回帽的,如有五角帽、六角帽、八角帽等。冬天,一些年老的回民,如阿訇不喜欢戴绵帽子,头上仍戴一顶白帽子,耳朵上戴一对绣花的青耳套(棉制或皮制)。上衣一般喜欢穿双襟白衬杉,有的还喜欢穿白裤子,白袜子,显得十分整洁、明快、庄重。
回族男女都喜好穿青坎肩。特别是回族男的在白衬衫上套一件青坎肩,对比强烈,清新悦目,显得为文雅庄重。到了严冬,穿了棉坎肩或皮坎肩,再穿上罩衣,舒适方便,保暖而不显臃肿。高寒地区的回族还喜欢穿二毛皮衣、胎皮衣和老羊皮大衣。
回族妇女的衣着打扮也很讲究。一般都头戴白色圆撮口帽,搭盖头。戴盖头的习俗,源于阿拉伯国家,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在阿拉伯地区,原来风沙很大,水源缺乏,人们平时难以及时沐浴净身。为了防风沙,讲卫生,妇女们自己缝制了能遮面护发的头巾。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回族妇女戴盖头的习俗。盖头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嵌金边,上绣素雅花草图案;已婚妇女戴黑色的,只披到肩头;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披到背心处。回族妇女一般都穿大襟衣服。少女和媳妇很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绣花,而且喜欢佩戴金银手镯、耳环、戒指,有的还点额,染指甲。看上去清新、秀丽、俊美。
有些地方的那达慕大会还要举行饶有兴趣的赛骆驼活动。骆驼虽然形态安稳迟钝,但跑龙套起来疾速如飞,与马的速度不差上下。比赛时,骑手们骑在驼背上,一字儿摆开,号令一发,几时十峰骆驼便如离弦之前,在戈壁草原上飞驰。骆驼飞跑起来颠簸很大,骑手们却在驼背上驾驭自如。赛程一般为2.5——5公里,先到终点者为胜。激动的人们常常把优胜者从驼背上抢下来,高高抬起,表示敬重。青海回族是青海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现有人口82.3万余人,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以化隆、门源回族自治县和民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宁市、湟中、祁连、贵德等县较为集中,其余各州、县也均有分布。
青海远在唐、宋时期就有回族先民活动,至元代有大量回回人集体移居河湟流域,明、清两代移居青海的回回人增多。经过长期同当地汉族等其它民族友好相处,密切交往,逐步发展繁衍,成为今天的青海回族。
青海回族普遍使用汉语文 。但在宗教活动和民族内部仍保留一些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语汇。少部分与藏族长期相处的回族则使用藏语,或汉、藏语兼通。回族信仰伊斯兰教。
青海回族多数以农业生产为主,经营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豌豆、蚕豆、马铃薯、菜籽、蔬菜、瓜果等。少部分回族从事牧业生产,经营的牲畜有羊、牛、马等。城镇居住的回族善经营商业,精于牛羊肉、皮毛加工和饮食业。
青海回族的习俗与全国回族基本相同,但有些方面因宗教和聚居的关系,表现的较为严格和讲究。
青海回族在饮食方面以面食为主,他们加工的面食品种多,味道美。面片、拉面、花卷、包子、水饺、油饼、锅馈等是经常性食品,逢节日或喜庆日子,家家户户还要炸油香、馓子和花花。花花仿各式果蔬、花草形状或图案,有菊花等多达数十种,其制作之精美,式样之丰富,令人叫绝。
青海回族喝茶很讲究,一般都喝奶茶或盖碗茶。奶茶是把茯茶熬好后放上适量青盐,兑上牛奶;盖碗茶是在盖碗中泡上花茶、冰糖、桂圆、红枣、枸杞、葡萄干、杏干等。两种茶均既解渴,又富有营养,饮后令人精神爽快、舒畅。
青海回族的主要节日有尔德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尔德节又称小尔德节,是斋月期满后的节日,一般为三天。节日里,男女老幼穿戴一新,家家户户收拾得整洁漂亮,备足丰盛的食品,招待家中来客。男人们还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到亲友家去说“赛俩目”,互致节日祝贺。古尔邦节,又称大尔德节,在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举行。这一天,回族群众宰牛宰羊或宰鸡,分送亲友,施舍穷苦人和自用。圣纪节在伊斯兰教历3月12日,是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节日这天,回族群众聚于清真寺大殿内,围成圆圈,由阿訇领念颂扬穆罕默德的赞文,接着由阿訇讲解穆圣的历史,然后在寺外散油香、熟肉和麦仁饭。
土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东部河湟流域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大通、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及甘肃省天祝县和永登县等地,现有人口18万余人。
土族历史悠久,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公元四世纪初,鲜卑吐谷浑部西迁至甘肃南部和青海东南部,建立政权,称“吐谷浑"国。公元663年,被吐蕃破灭,吐谷浑人部分东迁(后又迁回),大部分留居故地。除被吐蕃同化者外,其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羌、藏、蒙、汉等民族成份而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土族。
土族自称“蒙古尔”、“察罕蒙古”、“土昆”、“土观”等,1952年经政府调查协商,定名为土族。
土族过去只有语言而无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其内部又有互助方言、民和方言和同仁方言。由于长期同汉、藏族交往频繁,友好相处,土族大都通晓汉语或藏语。1979年在政府的关怀下,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汉语拼音字母为字母形式的土族文字。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土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习俗。土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宗教用语也多借自藏语。
土族早期从事畜牧业生产,现以农业为主,兼有少量畜牧业。土族聚族而居在,自成村落。每个家庭独门独院,庄廓为正方形,房舍多是土木结构的平房,庭院正中砌一大圆槽,栽种花草,设有香炉,中间竖一高达3丈的嘛尼旗杆。土族习睡热炕,严寒冬天用麦草、粪块煨火烧炕,便是一家老少防寒取暖待人款客之处。
土族的服饰独俱特色,青壮年男子戴织锦镶边的毡帽,穿绣花高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或紫红色的坎肩,系绣花长带。妇女穿两袖用黄、黑、紫、绿、红五色彩布做成的小领斜襟长衣,套黑、蓝、紫色坎肩,腰间系彩绸或绣花布带,兴戴“拉金锁”翻边毡帽或礼帽,有的在礼帽上插花。
土族重礼节,好宾客,视客人到来为福气临门。凡是有客登门投止,便杀鸡宰羊,敬奶茶,献哈达,用丰盛饭菜,青稞美酒,竭诚款待,十分热情。土族喜于饮酒,也精于酿酒,逢年过节,多数人家自做麯,酿“醯”(青稞酒)。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兴盛不衰,从而使得土族地区享有“高原酒乡”之美誉。
土族儿女欢乐豪放,能歌善舞。土乡有“饭可一日不吃,歌不可一日不唱”之说。每遇节日庙会、喜庆婚礼、迎送宾客或闲暇之余,人们聚集在绿荫处,河水旁、庭院里偏偏起舞,纵情欢歌,抒发庆贺之意和祝福之情。土族跳舞,人数不限,男女老少,皆可参加。一般由一位长者或“把式”领唱领舞,众人边舞边和,气氛热烈,欢乐异常。土族民歌丰富多彩,尤以“花儿”最为盛行。土族“花儿”曲调优美,婉转动听,唱者触景生情,即兴编词,几乎人人会唱。平日里,不论是田间地头、山坡林中到处都有悠扬的“花儿”在荡漾。尤其在各地举行的“花儿”会上,土族群众身着盛装,三人一伙五人一堆,“花儿”一曲接一曲,歌声如潮,此起彼伏,汇成一片歌的海洋。
土族的婚礼亦自始自终在一整套歌舞中进行。青年男女结婚时,男方两位接亲人和新郎带上一只羊和砖茶等礼物去女方家,女方则歌舞迎接、泼水取乐、对歌惹笑、耍闹通霄。次日凌晨,新娘改换发型,梳妆打扮,接亲人边歌边舞,且舞且退。新娘入门时,娶亲人抬着嫁妆也要边走边唱,随后人们还要围着媒人边唱歌边敬酒,并向其嘴里喂炒面,脸上抹酥油。女方来宾离开新郎家时,也是边唱边舞。
土族人民酷爱艺术,不论是寺院的神像造型,还是各种古老建筑上的雕刻图案,均系精致的艺术杰作。土族妇女擅长刺绣,从小便在母亲、姐姐的熏陶和启迪下,拿针弄线,学练绣花,装饰美化生活。其绣的人物、山水、花卉、佛像等各种图案,花纹匀称细致,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土族历来多能工巧匠,被称为藏族艺术珍品的塔尔寺酥油花和五屯藏传佛教艺术,多是出自土族艺术巨匠之手。
土族的传统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正月十四日的佑宁寺观经会,二月二的擂台会,三月三、四月八的转山会,六月六、六月十三、六月二十九的各地花儿会,七月二十三日的“纳顿会”等。其中“纳顿会”最具特色。“纳顿"是玩耍之意。七月“纳顿”是土族人民传统庙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蕴蓄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特点,每年七月中旬拉开序幕,九月中旬结束,届时人们不仅要载歌载舞,欢庆节日,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达毛蛋、踢毽子、转轮子秋和进行物资交流。由于此节延续时间长,活动内容丰富,气氛热烈,故有“世界上最长的民族狂欢节”之称。
蒙古族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本月十三至十五日的祭“俄(鄂)博”、七月二十王日青海湖畔的“祭海”和十月二十大晶灯节等。
春节亦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届时家家置新衣、办年货,准备节日食物。年三十时,必须回家,畜归圈,换新衣,敬天敬神。大年初一,男妇盛装,到新朋家相互拜年,敬献哈达。初二,全家居家不出,初三又去友邻家拜年,非常热闹。
祭“俄博”,一般都在七月中旬。它是蒙古族牧民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会上除了请活佛、喇嘛念经,煨桑,祭礼山神,祈祷人畜平安外,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过过去,青海湖一带的古族还要举行劢大的"祭海"活动,届时,要将三牲(整牛,羊,猪)供在桌上,然后宣读祭文。礼毕后,大家争先相抢割献祭的牛羊肉,以先得、多得为吉祥,谓之“抢宴”。
会上还举行跑马、射击等比赛马。青海蒙古族传统盛会那达慕。
蒙古族热情奔放,喜爱歌舞,并且喜欢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年夏、秋季节,人们要按照传统的习惯举行“祭山”活动和会盟仪式,届时杀牛宰羊,唱酒唱歌。还要举世闻名行射箭、打靶、赛马等活动。青海的各地蒙古族每年七八月甸都要选择依山傍水,平坦开阔、水草丰美的草原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却即赛马会意思)。蒙古族自古以来就能延惯用语战,精骑善射。人们通常把善于驯马、赛马、射箭和摔足当作一项高强的本领来看待,对那些骑术高超、技艺出众的人,人们都很尊重。因此,赛马是那达慕盛大会的主要活动。赛马时,成百上千的牧民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赛马场,一面观看比赛,一面擂鼓摇旗,助威呐喊。而骑手们则乘着自己精心喂养、精心打扮的骏马,同对手信展开激烈的角逐,场上气氛热烈非凡。比赛结束后,对优胜者要给予重赏. 青海是我国蒙古族人民聚居的地区之一,现有人口8.8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都兰、乌兰县、德令哈、格尔木市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以及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海晏、刚察、祁连县,其余分布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和东部地区的湟源、互助、乐都县等。
青海的蒙古族是从公元1206年前后从蒙古王成吉思汗率兵攻打西亚时始,由蒙古部落逐渐移入青海并发展至今。
青海的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一般家家有佛龛,人人佩戴护身符。早晚煨桑,献净水,诵佛号叩头。每年要请喇嘛念“平安经”三次,逢节日或丧葬要到寺院点酥油灯、叩头、转经轮等。青海蒙古人的日常生活,受宗教的深刻影响,诸如搬迁、嫁娶、丧葬、生病等,莫不请喇嘛卜问吉凶,诵经祈祷,以求解脱超度,而且施以优厚的布施。
青海蒙古族绝大多数居住在美丽的草原上,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经营的牲畜有牛、马、羊、骆驼,其中以羊最多。少数蒙古族人从事农业生产,其产品有小麦、青稞、油菜、马铃薯等。
青海的蒙古族由于居住区域寒冷及受藏族的影响,其服饰有别于内蒙古的蒙古族。男女在冬季均穿镶边或以布为面的羊皮长袍,夏季一般穿棉布、氆氇或羊皮制作的夹袍。节日或做客,穿以绸缎或平绒为面用水獭皮或彩色氆氇镶边狐皮做领的羊羔皮长袍。无论冬夏,男女均系颜色鲜艳的丝绸腰带。男子腰带上挂鼻烟壶、刀子和火镰等,女子在腰带上系小刀、丝绸长条及小手帕、针包等。男女均穿牛皮或绒做的靴子,考究的穿香牛皮制的尖端上翘、镶有剪牛皮花纹的蒙古靴。冬季多戴狐皮帽,夏季多戴呢绒礼帽。
青海蒙古族妇女特别讲究头饰,颈上戴有用珊瑚、玛瑙和珠宝串成的项琏以及银制护身佛龛。已婚妇女将头发挽成双辫,装入一双长辫套内,垂于胸前;未婚少女将头发辫成若干小辫,总为一辫,垂于脑后,装入一辫套内,上缀有许多银牌或琥珀、玉石、铜铃等饰物。逢节庆日,都还戴耳环、手镯和戒指等。
青海蒙古族的饮食,以牛羊肉、奶制品和青稞炒面为主要食物,冬秋季节多食肉类,春夏多食奶类。蒙古族的奶制食物,品种多样,特别有名。有奶豆腐、奶皮饼、酸奶、马奶酒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其中酸奶还被蒙古人视为吉祥食物,在节庆宴席上,作为头道食物招待客人;给人贺喜或送礼,都要提一捅酸奶相送。因酸奶富有营养,又可解渴、帮助消化,因此放牧归来,总要先喝一些酸奶,每顿饭后,也要喝酸奶。
蒙古族牧民为适应草原放牧需要住蒙古包。蒙古包呈圆形,美观大方,极富民族特色。
蒙古族能歌善舞,喜爱摔跤、射箭、赛马等活动。每年夏秋季节,人们按传统习惯举行盛大的祭海、祭俄博等活动。其中尤以祭俄博活动最为隆重和热闹。祭俄博是青海蒙古族一年一度的盛会,类似内蒙古的:“那达幕”大会,约在每年七月中旬举行。届时,僧俗群众、男女老少穿著节日的盛装,骑马乘驼,牵上驮着帐篷、食品的牦牛,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开阔平坦、水草丰美、鲜花盛开的草原上,安营扎寨,举行祭祀山神、祈祷人畜平安等仪式,参加或观看射箭、打靶、摔跤、赛马、歌舞等比赛、表演,开展各种物资交流活动,使空旷宁静的草原,一下子变成了帐篷云集、旌旗猎猎、歌声阵阵、歌舞翩翩、驼马嘶鸣、欢声雷动的欢乐的海洋。
撒拉族民俗
撒拉族由元代来自中亚的撒马尔罕人,同藏、回、蒙古各族长期融合而成。主要从事农业。信仰伊斯兰教。人口:87697
分布:主要聚居在地处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区。撒拉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文字,通用汉文。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吸收了不少汉语和藏语词汇,青壮年多通汉语。
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
撒拉族习俗
撒拉族的禁忌有: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严禁在清真寺内及其附近地吐痰或携带污浊之物进入清真寺;作礼拜时,他人不得从面前走过;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涤衣物;与人谈话时忌咳嗽和擤鼻涕;在老人面前不能有失礼的行为。
撒拉族服饰
撒拉族男子头戴白色或黑色圆顶帽,上穿白色衬衫,外套黑色坎肩,束腰带,下穿黑色或蓝色长裤,冬季穿皮袄。妇女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外套坎肩,下穿各色长裤,戴头盖。
撒拉族食俗
撒拉族习惯于日食三餐(农忙时根据情况适当加餐),主食以面粉为主。家常品种有花卷、馍馍、馒头、烙饼、面片、拉面、擀面、散饭、搅团等。在一年一度的斋月里,一般都只食早、晚两餐,饭菜比平时丰盛一些。
按照伊斯兰教义,撒拉族严禁饮酒,一般在撒拉族的筵席上不备酒。平时更无饮酒的习惯。日常饮料除清茶、奶茶和盖碗茶以外,还常饮麦茶和果叶茶。制作麦茶时,将麦粒炒焙半焦捣碎后,加盐和其他配料,以陶罐熬成,味道酷似咖啡,香甜可口;果叶茶是用晒干后炒成半焦的果树叶子制成,饮用别具风味。
典型食品:比利买海,又名“油搅团”,撒拉族传统风味食品,用植物油、面粉制成。
撒拉族节庆
撒拉人信奉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最大的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每当节日来临,撒拉族都要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买海"(油搅团)、"木丝日"(一种以油、熟面等为馅的包子)和各种烩菜。
在民间,婚丧嫁娶都要炸油香、煮麦仁饭,其间凡参与炸油香、煮麦仁饭的妇女必须要"乎斯里"(即沐浴过),未经沐浴或经期妇女,不允许参与这项工作,也不允许到油锅附近去。
长期以来,撒拉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基本上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的。近数十年来,自由恋爱的人逐渐增多,但传统的婚姻礼俗仍保持不变。
撒拉族青年男女的婚配,不论是父母作主,还是自由恋爱,都要有媒人介绍。先由媒人到女方家里说亲,待女方父母、叔伯以及阿舅同意,男方方可给姑娘送定情礼。定情礼只有耳环一对,黑纱巾一方。临到结婚前,男方要给女方送聘礼。聘礼一般有衣料、茯茶、装饰品等。女方也给新郎回赠礼物,如鞋、帽、袜子等。然后,就待择吉迎娶了。
结婚日期多由阿訇决定或征求阿訇的意见。娶亲那天,新郎穿戴一新,由同伴陪者,备上骡马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由见多识广的长辈为其梳妆打扮,而后哭着唱着,倒退着走出家门,由年长的妇女扶上新郎送来的骡马,亲朋好友们簇拥着一对新人,吹吹打打走向新郎家。
新娘到男方门前,依俗男方要新娘下马步行入婆家门,女方则故意不允,坚持要由长者抱入洞房。双方争执不下,吵吵闹闹,争得面红耳赤。忽然男方家门一开,新娘骑在马上夺门而入。于是双方亲友喜笑颜开,一一入座,互致祝贺,开席敬酒。一些调皮的年轻人还要乘机把新郎的父兄围住,在他们脸上抹上锅底灰,头上戴上破草帽,用墨水画上眼镜,让他们站在高处,向大家亮相,引得满座哄堂大笑,以增加欢乐气氛,冲淡新娘初到夫家的陌生感。至晚,新人入洞房,年轻人则听窗、撕窗纸、善意开玩笑,然后欣然散去。
第二天一早,新娘起床洗漱完毕,拜见公婆及长辈。娘家人在众人面前展示陪送的嫁妆;新郎家也要当场拿出财物,以示谢意。
来源:
http://www.modelgood.com/n/2005-12-26/2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