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历史学家唐德刚逝世 一生推动“口述历史”发展

唐德刚:研究历史不拘一格 被称为“历史说书人”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0月30日 10:32 来源: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唐德刚先生,已于周一(26日)晚间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因肾衰竭过世,享年89岁。

  据唐德刚夫人吴昭文说,唐德刚生前饱受肾病折磨,后来决定不再洗肾,在旧金山家中安详辞世。唐德刚一生留下《李宗仁回忆录》、《晚清七十年》、《胡适口述自传》、《袁氏当国》、《顾维钧回忆录》、《胡适杂忆》等多部历史著作,在全球华人读者中享有较强的号召力。

  2008年本报《大家访谈》版面曾派记者赴美国采访唐德刚,并于7月16日发表长达两个版的唐德刚访谈实录。当时唐德刚身体已经不是太好,仅隔一年多先生即因病去世。昨天许多国内读者纷纷在博客里发表文章,对唐德刚的逝去表示哀悼。

  他与胡适为忘年交

  唐德刚1920年生于安徽合肥,曾经参军并做过中学教员。1939年秋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历史学系,1948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72年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后兼任系主任12年。

  唐德刚对口述史的发展贡献良多。他与民国政要如李宗仁、陈立夫、张学良等人多有接触,和胡适为忘年之交。他的散文可读性颇高,夏志清教授在《胡适杂忆》序中称其为“唐派散文”,称其“古文根柢深厚,加上天性诙谐,写起文章来,口无遮拦,气势极盛,妙趣横生”。

  在国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出版唐德刚作品集共六册,包括《袁氏当国》、《胡适杂忆》、《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书缘与人缘》和《史学与红学》。其中影响最大的《袁氏当国》印数已超过五万册,最为厚重的作品《李宗仁回忆录》也卖了将近三万套。广西师大出版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今后计划继续出版他未翻译引进的其他著作。

  对口述史研究贡献巨大

  著名学者丁冬表示,唐德刚的口述史作品对国内的口述史研究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唐德刚也是华人世界中非常早开始做口述史的人,“可以说目前国内做口述史研究的人,或多或少都深受唐德刚的方法和观念的影响”。

  丁冬说,把口述历史当做史学研究的一个门类,始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而汉语学者介入进来取得成就最早的就是唐德刚,他是第一人。他做的口述史,一个胡适,一个李宗仁,一个顾维钧,在口述史学上都是经典。

  许多中国人对口述自传的了解,大抵是从唐德刚的《胡适口述自传》开始的。这是唐德刚在哥伦比亚大学与胡适亲身交往、提着录音机完成的一项傲人的“口述史传工程”。在书中,唐德刚做了大量注释评论,“传”与“注”已不可分割,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在传文之上。1970年代,海外史学界盛称要研究胡适:“先看德刚,后看胡适。”

  丁冬表示,唐德刚第一次让历史学家在口述史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过去做口述史的人就像秘书,别人说什么记什么。而唐德刚的口述史是一种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较量”,通过诘问,追问历史真相。同时对叙述者的回答做大量的考证和注释,辨别真伪。

  “他的口述史系列在历史学研究中是不可回避的,至今也很少有人能达到他的水平。”评论家王晓渔说。

  历史研究不拘一格有生气

  评论家王晓渔称唐德刚是一个“专业的历史说书人”,“这是一个非常正面的评价。”

  王晓渔说,很多《百家讲坛》的坛主也是说书艺人,他们说历史只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选里面的好玩故事讲一讲。而唐德刚不同,他的作品很有趣,很好看,但另外一方面他对于历史有着非常深入的把握,不管其中观点是否值得商榷,至少他在有意识地把握历史背后的精神和脉络,一叶知秋。

  人大教授、历史学者张鸣说:“唐德刚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一个史学家,他有冲劲,他做的历史研究不拘一格,有很多创意,文笔相当漂亮和精彩。在现在史学变得很科班很程序化的今天,他的史学研究是很难得的。”

  黄仁宇和唐德刚都是在大众层面获得的承认更大,在主流历史界不见得很受认可,会受到“不够严谨”的质疑。对此,王晓渔认为是我们学术界的评价标准有问题,“历史学界是不是有太多的自我设限?历史研究是否一定是学报体?都是值得反思的。”(记者 田志凌 实习生 陈书芬)

  链接

  历史三峡论

  除了口述史,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等作品也深受欢迎,颇具影响。在《晚清七十年》中,唐德刚提出了“历史三峡论”。

  他说,在近代西方文明挑战之下,我们从秦代模式以来的传统制度被迫作有史以来“第二次政治社会制度大转型”。这第二次大转型是非常痛苦的,是一道狭窄的 “历史三峡”。要通过这个可怕的三峡,唐德刚预计需要历时两百年。也就是从一八四〇年开始,在二〇四〇年通过三峡,进入海阔天空的平静的太平洋。

TOP

唐德刚:口述历史研究态度分鼓手、枪手和杀手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0月30日 09:46 来源: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近些年,口述历史在国内发展很快,已经蔚为大观。不但专业的史学、人类学工作者推出了一批口述史学成果,一些作家、新闻记者和其他学科人员也纷纷介入。从纸质媒体到电视媒体,都出现大量以口述历史为名目的文字和节目。虽然其中有一部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史学,但口述史学在中国成为一门兴旺的显学毕竟成为事实。在这方面,刚刚在美国去世的华裔学者唐德刚先生有开创之功。

  由口述者和笔录者合作记载历史,古已有之。但现代口述史学的产生,则以芮文斯194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立口述历史研究室为标志。1957年,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又成立了中国口述历史学部。唐德刚身为中国口述历史学部最早的研究员之一,先后完成了《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成为中文口述史学的经典性作品。

  在中国大陆,虽然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产生过不少有影响的口述笔录作品,比如吴运铎口述何家栋撰写的《把一切献给党》、陶承口述何家栋撰写的《我的一家》,但当时没有口述历史的概念,执笔者甚至没有参与署名的意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人们才知道口述史学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史学分支,并且陆续读到了唐德刚先生的几部作品。唐先生的书打开了内地学者的眼界,启发了中国口述史学的自觉。它让人们知道,现代口述史学不是一种辅助性的秘书工作,而是以史学工作者为主体的历史研究。唐先生把口述历史研究的态度分为鼓手、枪手和杀手三种。在他看来,充当访问对象的吹鼓手和有闻必录的枪手都是不高明的。所谓杀手,就是要通过和采访对象的心理较量,追寻历史的真相。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特别是政治人物,在回忆往事时往往喜欢自我美化,自我粉饰,乃至自吹自擂。史学工作者往往要靠事前的案头准备工作,大量阅读相关史料,才能通过口述对话接近历史真相。他对李宗仁的采访,就充分体现了史学家的主体性。

  现在,中国许多史学家已经意识到,单凭文献研究20世纪的中国历史局限性很大。许多重要的事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许多重要的档案尚未开放,就是专业研究者也不便查阅,因而不能不重视口述史学。就读者方面而言,要想感受20世纪历史的丰富性,缺少可信的读物。相比较而言,从以细节见长口述史学中,可以更多地感受历史的丰富性。这也是口述史学在国内走向兴旺的原因。我想,唐德刚先生晚年在大洋彼岸,看到他的学术活动在中国有这样多的后来者追随,一定十分快慰。

  作者:丁东(系北京学者)

TOP

愿“唐派史学”后起有人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1日 13:09 来源:南都周刊





    2008年,南方都市报曾派记者赴美访问唐先生,未曾想,这一面成为唐先生生前在国内媒体上公开发言的最后一次。

  
唐德刚先生知识渊博,因此,他的历史著作常常上天下地,融中外古今历史于一炉而共冶。起承转合,信手拈来。这是唐先生独有的风格。美国学者夏志清称唐先生的散文为“唐派散文”,我以为,唐先生的史学著作堪称“唐派史学”。

  唐先生知识渊博,因此,他的历史著作常常上天下地,融中外古今历史于一炉而共冶。起承转合,信手拈来。这是唐先生独有的风格。美国学者夏志清称唐先生的散文为“唐派散文”,我以为,唐先生的史学著作堪称“唐派史学”。



    文·杨天石

  唐德刚先生去世了。几家采访的记者都问我,你和唐先生第一次见面是在什么时候?我想来想去,不记得了。我和唐先生多次见面,在大陆,在台湾,在美国,见过许多次。1990年我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有三个多月住在纽约。那时,唐先生住在纽约近旁的新泽西州。自然,见面的机会比较多。唐先生平易近人,知道许多民国掌故,又健谈,一谈起来,议论风生,我们很快熟起来。纽约的华人学者之间常有餐会,记得我好多次赴会,都是坐唐先生开的车。

  不过,我认识唐先生,首先还是通过他的口述史著作—《李宗仁回忆录》。1980年,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辗转从海外得到原稿,内部发行。那时,我刚刚转入民国史研究不久,对该书史料的丰富和文笔的流畅颇为折服。后来逐渐知道该书的真正著者是唐先生,对唐先生便多了一份敬意。再后来读唐先生参加编撰的《顾维钧回忆录》,敬意愈增。顾维钧是近代中国的老资格的外交家。他的日记、文件珍藏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珍本和手稿图书馆,共约10万件,是该馆仅次于杜鲁门档案的第二大档。唐先生深入研究这些档案,又经过和顾维钧的多次访谈,才完成回忆录的写作。共13册,600余万字,堪称巨著。

  口述史是一门新兴的史学体裁。它是历史当事人和史学家合作的产物。过去,历史当事人常常写回忆录,但是,回忆常常有讹误,记错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的情况很多;历史家的著作呢?大多依靠文献档案等死材料写作,缺乏新鲜、生动的活材料。口述史的优点就在于可以弥补上述两种体裁的局限,将死材料和活材料结合起来。一方面,它可以保存历史当事人的记忆,这些记忆往往不见于文献档案,而且,其中不少是秘密,只有当事者才知道的秘密,不通过口述史就可能永远消失;另一方面,由于有历史家的参与,它可以纠正历史当事人的记忆错误,深入挖掘、记述关键事件和关键秘密,使口述史更准确、更有价值。上一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展口述史研究,主其事者为美国人韦慕廷教授,而其中的“苦力”正是唐德刚教授。今天,哥大还保存着几十个中国近代名人的口述自传和档案资料,其中都渗透着唐先生的辛勤劳动。可以说,没有唐德刚,就没有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史项目,也就没有《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等煌煌巨著。唐德刚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口述史开创者,是这一领域的大家、巨匠。

  唐先生的几部口述史著作我都读过,是我研究民国史的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它们帮助我解决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蒋介石、张学良和1931年“不抵抗主义”的关系。正是通过唐先生的访问,张学良向世人宣布,“不抵抗”的命令是张学良本人下的,和蒋介石没有关系。尽管文献已经证明,9月18日晚上,蒋介石并不知道沈阳已经发生的事变,没有给张学良下过“不抵抗”的命令,但是,过去流传过一份所谓当年8月16日的《铣电》,其中有蒋介石劝张学良“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等语,成为蒋介石早就下令“不抵抗”的重要证据。我研究这一问题时,一时拿不定主意,《铣电》,有耶?无耶?后来,读到唐先生曾在《张学良口述回忆》中以《铣电》中的关键词语询问张学良,张明确否定回答。这样,我的主意就拿定了。

  除了口述史之外,唐先生还写过《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等许多历史著作,唐先生知识渊博,因此,他的历史著作常常上天下地,融中外古今历史于一炉而共冶。例如,他明明谈的是晚清,然而笔锋一转,却突然谈到了古希腊,谈到了秦、汉、魏、晋,起承转合,信手拈来,非常自然巧妙,豪无牵强附会之感。而且,唐先生性格幽默,谈吐诙谐。他的史学著作明白如话,这是唐先生独有的风格,别人,至少我学不来,也学不会。美国学者夏志清称唐先生的散文为“唐派散文”,我以为,唐先生的史学著作堪称“唐派史学”。唐先生去世了,“唐派史学”会不会因此成为绝响呢?

  我和唐先生见面时,大多数时间是听他讲,我不需要插话。从唐先生的谈话中,我得知,唐先生早年即富于爱国热情。他是安徽人。抗战爆发,唐先生曾率领一批年轻人千里跋涉,流亡内地。但唐先生和我谈的最多的还是他的口述史。如他和张学良如何见面,如何访谈,如何因故中止等等。有一次,他写过一篇文章,标题是:“花花公子、军阀、爱国者”(大意),张学良阅后,表示该篇是所有写张学良文章中,最准确地写出了自己性格特征的好文章。唐先生的话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们写张学良,往往为了政治需要而强调、突出其某一面、掩盖或否认其另一面。鲁迅曾经提倡,写人要写“全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唐先生写张学良,写的是“全人”,所以才得到张学良本人的欣赏和肯定。

  我和唐先生最后一面是在美国新泽西州。2002年夏天,我从波士顿到新泽西,住在邹鲁先生公子邹达先生家里。听说唐先生中风,想去看望。邹达先生说不要紧,已经康复了。他为我安排过几次餐会,每次,唐先生夫妇都来。唐先生告诉我:中风初愈,拿起报纸,一片模糊,什么字也不认得了;幸而,逐渐恢复,阅读没有什么障碍了。我见唐先生记忆如故,健谈如故,除了略显清癯,走路多了一根拐杖之外,别无他变。我很替他庆幸。没有想到,此后唐先生即迁居旧金山,更没有想到,他此后即得了尿毒症,终至因停止洗肾而辞世。

  唐先生辞世,是中国史学界的大损失。但愿,“唐派史学”后起有人。(2009年11月1日匆草于北京)

TOP

唐德刚逝世:“口述历史”第一人远矣(图)


张守刚


中国新闻网 2009-11-11 13:12:00



身为中国近代史大家,唐德刚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



  
  唐德刚先生是胡适先生的弟子,也是知交好友,在他家客厅墙上,一直悬挂着胡适当年题赠给唐氏夫妇的条幅。
  他是胡适的弟子,又受张学良的赏识,更创立了能够解释中国社会转型规律的“历史三峡”理论。在生活中,唐德刚先生风趣幽默,随和通达;在口述史研究领域中的那个唐德刚,又是严谨平实、独树一帜的学者。
  唐德刚,1920年生于安徽合肥,十多岁即已圈点过一遍《资治通鉴》。1939年秋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历史学系,1948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72年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后兼任系主任12年。   
  身为中国近代史大家,唐德刚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著有《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晚清七十年》、《张学良 口述历史》《袁氏当国》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唐德刚作品集六册。除此之外,他还撰有小说《战争与爱情》,被文学史家夏志清称为“别树一帜的散文 家”。
  当地时间10月26日晚,美国旧金山的一所普通寓所。89岁高龄的唐德刚看起来胃口不错,在喝了大半碗的西洋参炖鸡汤后,又“消灭”了一块鸡肉。之后,他静 静坐在客厅的电视前,半睡半醒,不觉已到夜间11点。保姆将他推进卧室后,觉得情况反常,随后发现其心脏已停止了跳动。
  他是胡适的弟子,又受张学良的赏识,更创立了能够解释中国社会转型规律的“历史三峡”理论。在生活中,唐德刚先生风趣幽默,随和通达;在口述史研究领域中的那个唐德刚,又是严谨平实、独树一帜的学者。
  南都周刊记者·张守刚 北京报道
  这位中国现代口述史的开山学者,就此安然离世。
  “他病了很多年了,一直坐轮椅,肾功能面临衰竭。”30日凌晨,唐德刚的夫人吴昭文通过电话对本刊记者说:“我们都不知道他哪天走,但心里多少有些准备。”
  今年5月初,唐德刚夫妇刚从美国东海岸的纽约迁至西海岸的旧金山,这边的亲友并不多。家人商定,11月7日将在当地的佛光山为他举行一场诵经仪式。随后,遵照他的生前愿望,骨灰撒入太平洋。


  胡适最失意时代的门生
  “一提到口述历史,就要提到哥伦比亚大学,一提到哥伦比亚大学,就必说唐德刚。”近年关注口述历史研究的学者丁东对记者表示。得知唐德刚逝世的消息后,众多国内史学界纷纷寄托哀思,尤其突出其作为中国现代口述史奠基者的地位。
  唐德刚在“口述史学”领域获得的傲人成绩,现在看实在有些机缘巧合。据他自述,他1948年自费到美国留学,不久国内政局发生巨大变动,“我那时还在哥大有气无力地继续读我的美国史博士学位。这是个最吃力不讨好的傻事。读到读不到,不用说我毫无把握;读到了,又干啥?我自己也不能解答。”不过,后来还是“糊里糊涂也就读完了”。
  几乎与他刚到哥大同时,学者芮文斯也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口述历史研究室。1957年,哥大的东亚研究所成立中国口述历史学部,唐德刚成为学部最早的研究员之一。恰恰就在此时,李宗仁、孔祥熙、陈立夫、顾维钧、张发奎、蒋廷黻、陈光甫等大批国民党政要流亡美国,对这个中国口述历史计划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
  唐德刚第一个口述历史的对象是著名学者胡适。当时胡适流亡异域,生活清苦,“我可以打工、开出租车、洗盘碗;而可怜的胡老师,那时贫病交迫,心脏衰弱、胃溃疡??虽然有点儿养老金,但那养老金抵不了一场大病。”唐德刚自称,他是胡适最失意、最穷困、最灰溜溜的时代最孤独的一个小门生。
  不仅是胡适,当时很多流亡的国民党政要,生活也是极为困窘。桂系军阀首领、曾任中国民国代总统的李宗仁,也仅是在纽约郊区买了一座匠工的房子居住,家中并无保姆。而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的陈立夫更是落魄,不得不以出售鸡蛋和辣酱为生。
  1957年冬初,唐德刚携带这一台笨重的录音机,首次到胡适府上,写下了他“口述历史”系列的第一笔。
  值得一提的是,唐德刚当时不过是无名小辈,但凭借其踏实的历史功底与过人的沟通手段,获得了口述对象的绝对信任。李宗仁做口述时,有时候夫人郭德洁不在家,李宗仁就亲自烧个安徽火锅、四碟小菜,二人“煮酒论英雄”了,有时“论”到深夜,李宗仁还不放他走。
  口述计划对象并非唐德刚一人定夺。位列四大家族之首、曾长期担任民国时期财政部长的宋子文曾有意加入计划,却无缘获准,因为在哥伦比亚大学主持计划的另有其人。后来,宋子文于1971年因食用鸡肉时误吞鸡骨而被鲠死,让未做成口述史的唐德刚引为憾事。
  1972年,唐德刚离开哥大,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他的口述历史工作也告一段落。但是他已经做完胡适、李宗仁、顾维钧等几人的口述整理工作,多年后,《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等作品陆续出版,迅速为唐德刚赢得盛名。
  “他对大陆学界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才接触口述史学这个概念,学习的第一个样板就是唐德刚。”丁东说。1979年,近60万字的《李宗仁回忆录》中文稿本由李宗仁长子李幼邻带回大陆,广西政协最初编印发行高达60万册,其后又一版再版。
  如今,方兴未艾的“口述历史”热潮,早已经超出了学术的领域。很多报纸、杂志甚至电视,都打出了“口述历史”的名号,央视的《大家》、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等名牌栏目都在此列,而唐德刚被认为是这一热潮的启蒙者。从这个影响学的意义上,唐氏堪称中国现代口述史学的第一人。
  口述历史为何在中国近三十年来迅速兴起?丁东分析说,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档案,还没有公开,如果撰史者完全通过文献难以为继。“最重要的文献你看不到,而历史当事人还活着,不受保密的制约。因此,很多重要的历史事实与关节点,就是通过口述历史挖掘出来的。”



唐德刚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
著有《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张学良口述历史》《胡适杂忆》《李宗仁回忆录》《史学与红学》等


  

唐先生一生著述颇多,但这六本书,则是精华中的精华



  口述历史之难

  “有人说,口述历史很简单,拿录音机一录,然后整理出来文字就行了吗?不是那么简单。”禤福辉是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的会长,这个学会1991年由唐德刚创立,总部设在纽约。他接受本刊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很多人对“口述历史”望文生义,唐德刚则为现代口述史立下了范例。
  唐德刚曾说:“我替胡适之先生写口述历史,胡先生的口述只占百分之五十,另百分之五十要我自己找材料加以印证补充。”李宗仁的回忆录情况更甚,其本人口述仅仅占到可怜的15%,其他85%是唐德刚从相关的历史文献中一点点考证修订而成的!
  李宗仁是军人出身,文学、历史完全不懂,之前的信函电文完全由秘书完成,所以回忆录也完全由唐德刚扶植。“我和李宗仁谈,他讲不了英文,而且他有时信口乱讲,要是直接这样写出去要被别人笑死的。”
  顾维钧是贯穿整个民国时期外交史的关键人物,精通外语,记忆力超强,但也会经常出错。有一次,顾维钧把“金佛郎案”当中一段故事张冠李戴了,唐德刚指出了他的错误,但顾维钧不服气,还坚称“事如昨日”。最后唐德刚不得不找出顾当年自己签署的文件来,才驳倒了顾维钧。
  据唐德刚披露,为了撰写这部回忆录,他不仅到图书馆查阅当时的报刊,还查遍了顾维钧自己保存的37箱资料!
  没能彻底完成的张学良口述,被很多史家看做唐德刚口述工作的一大遗憾。其实,这部分原因也出于唐德刚不愿盲从做一个单纯的录音师和记录者。在生前的一次采访中,唐德刚披露,在做录音口述的时候他曾向张学良表示:“这个事情靠不住啊,我知道的不是这样的。”但张学良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直斥他说:“你知道什么,你要听我的话!”
  “所有的官场要人,都是如此。他们一出来,都在替自己说话,都认为自己对得不得了。”唐德刚说。他的态度是,口述史并不是对方说什么就记什么,还要查大量的资料来校正他们。他把口述历史研究的态度分为鼓手、枪手和杀手三种。无论是充当鼓手还是枪手,都是不妥的,只有通过较量努力追寻历史真相的“杀手”,才是可取的态度。
  “现代口述史学,是有一套规范的。”丁东说,“它有明确的学术目的与规范,要与文献比对,不是有闻必录,记录者不仅仅是个被动的秘书或者助手。”
  国内很多人接触口述自传,是从唐德刚的《胡适口述自传》开始的。唐德刚将其英文口述译为中文后所作的注释评论,也被史学界视为不可不读的文字,甚至被认为具有更大的学术和史料价值。上世纪70年代,海外史学界曾如此盛赞此书:“先看德刚,后看胡适。”
  口述之难,不仅难在操作,也难在读识。即使对自己用力最深的《李宗仁回忆录》,唐德刚也一再严重警告读者,这本书是“桂系的一面之词”,偏听、偏信、不听、不信,皆不可取。
  这种“难”,实际上也是对秉笔直书的坚持。曹凌志是广西师大版唐氏系列图书的责任编辑,他表示,唐德刚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写历史的时候,没有遮遮掩掩。”
  比如,对于在五四运动中,被学生斥之为“卖国贼”的外交次长曹汝霖。唐德刚一方面承认其有妥协倾向,同时也引用日方会谈记录,描述其在谈判桌上“激愤之情溢于言表”“情绪颇为激越”—这跟我们之前的历史教科书的刻板描述有很大差别。
  再比如,在内地影响甚大的《袁氏当国》,被很多读者认为近乎为袁世凯翻案。他的结论是,袁世凯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治世之能臣,第一流的行政管理人才,“在近代中国历史转型期中,也算是个悲剧人物”。在周遭谋士的精心策划下,袁氏做了皇帝,其悲剧在于,“予岂好独裁哉?予不得已也。”


  “历史三峡”的身后争议

  除了口述历史,唐氏对中国历史界影响最大的就是其“历史三峡”说,这个后来影响巨大的社会转型命题,出自他晚年的史学巨著《晚清七十年》。
  从时间跨度上说,《晚清七十年》自清末李鸿章一直写到1949年。从形态上来说,这部书是他自1960年代在台湾的《传记文学》上发表的文章结集,并非史学专著。1998年,该书在台湾远流出版社推出五卷本,次年9月,长沙的岳麓书社推出内地版,虽然只印了5000册,已引起文化界有识之士的强烈关注。
  “历史三峡”可说是唐德刚解释中国历史转变的核心词,它实际上指的就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阶段,约为200年。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历史三峡”,社会各层面变革巨大,之后就进入长久的稳定期;而从晚清开始,内忧外患的中国进入了第二个“历史三峡”,也要持续200年。他在《晚清七十年》中说:
  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我们的传统制度被迫作有史以来“第二次政治社会制度大转型”??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笔者试名之曰“历史三峡”。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三峡,大致也要历时两百年??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之一日。这是个历史的必然。到那时“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我们在喝彩声中,就可扬帆直下,随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洋了。
  这个提法引起了一些争议。很多读者从中读到了一种对未来中国的乐观主义情绪,但也有人觉得“国恨家仇”这种情感在唐德刚这代人身上累积许多,使他们对于国族的强大,仅仅是“一种真诚的盼望”。
  更有治史者批评说,这其实是一种“历史决定论”,实乃写史之大忌。“所有思想者终其一身,试图探寻规律,结果发现规律是没有规律。这真是一种让人绝望的虚无。”
  尽管争议诸多,唐德刚依然乐观地认为,中国过去的五千年,是一部“帝王专制史”,第二次转折后的中国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他笃信,此趋势将是不能逆转的必然。而按照这一理论,中国第二次“历史三峡”的曲折历险,直到本世纪40年代才能结束。
  因此,当唐氏卒去,当代学者傅国涌日前撰文说:唐德刚先生走了,历史却仍在“三峡”中。
  29日,记者获知唐德刚先生逝去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致函他的老友马大任先生。马先生与唐氏同年,又是中央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两度同学(唐先生将所藏图书通过马先生捐赠给安徽大学,仿佛冥冥中暗合,交接后几个时辰,大洋彼岸的唐先生就逝去了)。马先生在回函中描述说,唐德刚的“谈话非常有趣。”无独有偶,近现代史学者杨天石也表示,“读唐先生的书有时候会笑出来”。
  这是口述史之外的另一个唐德刚。口述史中的那个唐德刚严谨平实,比如撰写《李宗仁回忆录》中时,“一切以李氏意志为依归,未参杂我个人半句褒贬之词。”而在其成名作《梅兰芳传稿》中,其文字雅致风格艳丽,连胡适都觉得“稍显渲染”;再到《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时,笔法亦庄亦谐,汪洋恣肆,已经自成一派。
  那么,就不妨以唐德刚在《袁氏当国》中一段有趣的“附注”作结吧:
  “1935年,我在上海报刊上读到一则新闻:前国务总理熊希龄??结婚,新郎66,新娘33,新郎为争取新娘欢心,竟为她割须弃袍。婚礼进行中,新夫妇梨花海棠,表现得恩爱无比,据说是‘你不嫌我老,我也不嫌你丑’云云。当时曾掷报大笑。想不到六十多年后,面对电脑屏幕著书,竟然又提到此老,不禁也推开鼠标,笑叹不已也。”

TOP

史学大家唐德刚:不落的尘埃

□李耀军(北京 媒体从业者)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2日 09:01 来源:新京报



  一个风骚的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刚刚去世的唐德刚,但愿他不会对我很严肃的赞美生气。他当然是口述历史的大宗师,一位有情怀的史学家,但我对他的喜欢,是从他“风骚”的文字开始的。

  六七年前,我在盗版书摊上第一次认识唐德刚,马上被他优美的文字和性情张扬的议论迷倒,从此成为唐德刚的粉丝,自号“糖豆”。一年之内,至少买了十本他的书,逢人便送,反正盗版也便宜。并开始扫荡书店,将老唐的书一网打尽,能找到的都读了不止一遍,算得上是铁杆“糖豆”了。

  唐德刚带给我最大的阅读享受,是他说书人一样的讲史风格,和他半文不白、亦庄亦谐的文字。唐德刚笔锋常带感情,忘情之下往往不顾史家的身份,跳出书本对“亲爱的读者”说几句话。而有些长篇议论,每每读到,更让人几欲泪下。但他著李宗仁的口述历史,则在严格考证的基础上,保持了传主说话的原汁原味,让李长官的语言鲜活得不得了。

  读唐德刚的书,我经常遗憾得拍大腿,写历史著作还能够掌控节奏、制造悬念、绘影绘形,真一个天才说书的,这才是百家讲坛的真命天子,可惜观众无缘得见。

  唐德刚天性诙谐,喜爱舞文弄墨,纸上能跑马,为正统历史学家所不喜,斥其太“骚”,但这正是唐德刚的高妙之处。所以我对严肃正经的大家敬而畏之,但对没架子的唐德刚亲近有加。试想一下,能跟鬼见愁李敖沆瀣一气,而且让李敖承认“白话文某些方面写得比自己好”,赞其“现代中国最活泼最优秀的历史家”,那得“骚”到什么程度?唐德刚是郭廷以的学生,在美国又跟随胡适多年,但他对胡适冷嘲热讽,玩“师”不恭,一点不比李敖干得少,这又是多么的离经叛道?

  但是,如果仅仅以上,唐德刚至多是一位善演讲、好文字的历史学家,实际上那只是海面以上的唐德刚,在有趣的文字之下,我们又能感受到他深沉的情怀。写梅兰芳的《五十年代的尘埃》,就对唐德刚的内心层面有细致入微的体现。

  唐德刚写梅兰芳,写到解放前夕为止,对梅后来的命运没有触及,但他对梅兰芳有更深的寄托,那就是他自己说的,“他看过多少权贵的兴亡,五十年来北京王的此起彼伏,正和兰芳舞台上的变化初无二致。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五十年他看过北京多少跳梁小丑的兴亡!”五十年代飘扬的尘埃早已落定,唐德刚作为流浪在海外的中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语言文字难免有一些留恋的温情,他写梅兰芳就是写“一点点五十年代的梦痕”。

  唐德刚在书中写梅兰芳,写五十年代的海外学生,其实写的都是“孤魂”的故事。他们找不到栖身之地,状如丧家之狗,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从唐德刚、余英时那一代人的字里行间,总能读出两个字,孤愤。

  我相信,这也是唐德刚内心深埋的情绪,他写太平天国,写得那样深刻、沉痛;他写梅兰芳写京戏,写得那样婉转哀伤;写晚年胡适,把胡适的凄凉晚景写绝了。这些都丝丝缕缕地映出了他自己。

  艾奇逊五十年代初说过一句话,“等到尘埃落定再说。”五十年后,三峡早已成了平湖,唐德刚心里的尘埃,还是没有落定。

  

TOP

唐德刚遗作出版尚需时日 可能一两年后面世

记者姜妍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2日 09:14 来源:新京报





  唐德刚遗作出版尚需时日

  出版方表示文稿仍在整理,可能一两年后面世

  唐德刚的辞世让更多的读者关注起何时能够看到他那些尚未被引进的遗作。昨日记者从广西师大出版社了解到,唐德刚生前已经同意自己尚未引进的所有作品都由其出版,目前正在进行整理和翻译工作,因为工作量很大,新书推出至少要在一年之后。

  目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现已出版唐德刚作品集共六册,依次为《袁氏当国》、《胡适杂忆》、《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书缘与人缘》和《史学与红学》。其中影响最大的《袁氏当国》印数已超过五万册,最为厚重的作品《李宗仁回忆录》也卖了将近三万套。此外,华东师大出版社等也出过唐德刚的作品。

  广西师大出版社的营销负责人小岑告诉记者,唐老在世时已经同意余下作品都由该社出版,现在其版权代理人和学生们都在整理和翻译未引进的其英文小说和杂文,没出版的书很多,其中很多文章需要重新选编,是个很大的工程。所以目前具体的书目以及出版时间尚不能确定,小岑说,再出也得是一两年之后的事情了。

  (记者姜妍)

TOP

大师唐德刚的吼声

冰凌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1日 09:58



  中新网11月11日电 美国华裔历史学家唐德刚追思仪式11月7日下午在加州佛利蒙市佛光山举行。唐德刚夫人吴昭文女士、儿子唐光仪一家、女儿唐光佩、妹妹唐德纯等近百位亲友送唐德刚最后一程。唐德刚驾鹤西归近来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华人作家冰凌日前致信本网,讲述了他与唐德刚的往昔交往瞬间,原文如下:

  大概是1995年夏,美籍华裔科学家孙士銧教授拿出一本珍藏的书,要借给我看,他说:这本书写得太好了,你一定要看看,而且看完之后一定要还给我。

  我一看,是唐德刚教授写的《李宗仁回忆录》,我说,我已经看过了,我和唐教授还熟悉。不料,孙教授很激动,连声说,那太好了,你帮忙安排安排,我要去纽约请唐教授吃饭。

  后来,我和唐德刚教授通电话时,转告了孙教授对他的崇拜之情,并说孙教授要请您吃饭。唐教授在电话那头哈哈大笑,操着安徽腔的中文,说:吃饭?好啊!友朋赐饭,不亦乐乎!

  这顿饭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请成。但我和唐德刚教授几次“共进午餐”的情景叫我如何也忘不了!

  1997年7月14日,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在总领馆举行祝贺香港回归庆祝活动圆满成功大型宴会,我应邀去参加了。那天,大厅里宾客满堂,欢声笑语。我看见唐德刚教授也来了,他穿着一件藏青色的竖纹西装,挺括的白衬衫上扎着一条簇新领带,深蓝色配上红白相间的斜纹,庄重而喜庆。我上前双手握住唐教授的手,他也双手相握,喜形于色地说:你也来啦?高兴啊!香港,回家了!唐教授声音虽沙哑,却淳厚而有力。我们交谈了一阵才离去。宴会开始,宾客缓缓步入宴会厅,我和唐教授又走到一块,我们又双手相握,他说:吃饭去,庆祝香港回家了!然后,我们合影留念,一起步入宴会厅吃饭去了。

  1999年9月9日,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在纽约曼哈顿四十八街的“一碟盐”饭店举行酒会,欢迎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曾庆瑞、赵遐秋夫妇来美国访问,那天美联社的前辈刘御洲先生帮忙去曾庆瑞教授女儿曾子墨家接曾庆瑞夫妇来曼哈顿,而我就侯在“一碟盐”饭店迎接几位大老。董鼎山教授来了,唐德刚教授来了,夏志清教授来了,这三位纽约文坛大老,均年近八十,他们一来,场面上就极为热闹,说笑声不断。这种场合,只要夏志清教授在,必定牢牢掌握“话语权”,他声音大,语速快,品头论足,风趣而睿智;而唐德刚教授时而昂头大笑,时而埋头臂上暗笑,神态如孩童可爱,特别是唐教授常常补充一两句话,如画龙点睛,全场立刻掀起笑浪。但是,当赵遐秋教授在交流中,谈到了要警惕“文化台独”的问题时,唐教授顿时肃然,表示赞同。

  2000年7月28日,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在“一碟盐”饭店召开记者招待会,发布提名中国作家王蒙参加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消息。我也给唐德刚教授发了请柬。那天,年已八十的唐德刚教授自己驾车从新泽西州过哈德逊河,来到曼哈顿“一碟盐”饭店参加记者招待会,由于找泊车位耽搁了一段时间,等到他赶到“一碟盐”饭店时,午餐已经结束,正要准备开会。原定请他上主席台上就坐,我见他还没有吃饭,就盛了一盘饭菜,请他坐在台下座位上,可以一边吃一边开会。会开到一半时,唐德刚教授走到会场中央,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已经不是正常的语调,而是发出一种铿锵有力的吼声:“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诺贝尔文学奖一百年来没有评出一位中国作家,怎么也说不过去!今天无论提名哪一位中国作家,我都举双手赞成!”。

  这才是大师啊!大师的胸怀!大师的境界!大师的眼光!大师的良知!大师的心声!(冰凌 作于2009年11月9日)

TOP

唐德刚先生的一封信

王周生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1日 16:35 来源:新民晚报



  1986年1月,美国费城天寒地冻。我住在基尔律师家,帮他们夫妇带1岁不到的男孩。白日里,整幢房子静悄悄的,只有那个不会说话的黄头发蓝眼睛婴儿与我睁眼相对。寂寞和孤独令我度日如年。中午时分,邮递员来了,我像兔子般跳了起来。亲友来信、中文报纸是我每天最大的企盼。然而,我常常一无所获,那时,美国的中文报纸,几天才送一次。我总是沮丧地望着白色的邮车离去,邮递员从驾驶座上伸头安慰我:别急,邮件还在路上!

  这一天,邮递员笑呵呵递给我一封信,一封来自纽约市立大学T.K.Tong的来信。是谁呢?我打开一看,是唐德刚先生!一个多月前,我去纽约市立大学参加了《海外华人作家的本土性》研讨会,在那里聆听了一批著名华人作家的演讲,其中就有纽约大学亚洲学系主任唐德刚先生。会后我请教唐德刚先生几个问题,他很耐心地解答。后来他有急事要先离开,特意走过来,嘱我有事可写信联系。过了些日子,我怀着对陪读生活极其绝望的心情,给他写了一封信,向他倾诉我在美国无所适从的每一天,我说我很想读几年书,获一个文凭,在文学上有所长进。

  信写完,投进邮箱。我从未期盼唐先生回信。我与他非亲非故,我只是一个从中国大陆去美国陪读的留学生家属。那时大陆留学生很少,举目无亲,我只是找个有学问的长辈,诉说心中的苦闷。

  接到唐德刚先生的信,我的手激动得发抖。洁白的信纸,纯蓝的圆珠笔迹,蝇头小楷整洁清晰。信不长,却句句恳切。他赞扬我在研讨会上的发言,字里行间充满了鼓励,最后他说:“学文学,乘留美期间把英文学好,文凭不重要也。”

  学文学,“文凭不重要也”,这句话至关重要,令我焦躁不安的心顿时安静下来。

  一晃,23年飞驰而过。这些年来,国内文凭风愈演愈烈,我记住唐先生的话,沉下心来,读书、写作,出版了十几本著作,总算对得起唐德刚先生的一番教导。这些年,我不曾打扰唐先生,但凡见到唐先生的文章和消息,我不会错过。唐德刚先生是历史学家,是华人史学界口述历史的开山者与推动者,又是别树一帜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不像有种花里胡哨的文化散文,看似满篇历史,实则小说想象。唐先生的散文,不造作,不虚假,正如夏志清教授评价的那样,他“古文根柢深厚”,“气势极盛”,“读起来真是妙趣横生”!

  惊悉唐德刚先生逝世,想起他给我的信,心情沉重。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叙述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回国的情景:飞机还在上空盘旋,他的心遏制不住激动,阔别30年的故土就在下方,他忍不住“老泪纵横”。这些年,他无数次回到这块土地,教书、育人、研讨、捐献……他对故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难道,唐德刚先生再也不回来了吗?难道,他再也不能看一眼生他养他的这块土地了吗?我走进书房,翻找那封唐先生寄给我的,我又从大洋彼岸带回国的珍贵的信件。她静静地躺在一大堆书信里。我打开白色的信封,取出依然洁白的信纸,读了一遍又一遍。

  此刻,唐德刚先生就站在我的面前……(王周生)

TOP

出类拔萃的唐德刚

小 宝

东方早报 2009-11-29 3:20:00






  195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三十二岁的中国研究生,给林语堂二女儿林太乙主持的《天风月刊》写了一篇数万字的《梅兰芳传稿》,分三期连载。研究生写稿,贪图的不仅是文名,还有千字五美元的稿费。

  梅兰芳当时还在世。为生者立传,似乎历来都是严谨的传记作者的大忌。况且以上世纪五十年代资讯流动状况,海天万里,消息阻隔,材料疏漏在所难免。对于后者,作者有自知之明,他说:“我们都侨居海外,闲暇太少,资料无多,故不敢言为梅君作传,因以传‘稿’名篇。”对于前者,作者却毫不自谦:“今日我们纵不动笔,难道三五十年后的历史家,还能写出什么不同的结论来?”

  这篇看上去难逃“速朽”命运的《传稿》甫一亮相,立刻“名动四方”,作者一战成名。自此以后,作者历史作家的声誉垂一甲子而不坠,他自信他的著作在他身后一百年都会流传。

  《天风月刊》只是一个小圈子刊物,《传稿》和作者的名气当年不出留美华人学者学生的范围。比较难得的是,十几年后,香港《明报月刊》、台湾《艺海杂志》重刊此文,再一次在读者中“引动视听”。又过了十几年,《梅兰芳传稿》收入作者的文集《五十年的尘埃》,出版人明白宣示:“《梅兰芳传稿》比谁都写得好。”2008年12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在大陆出版《五十年的尘埃》,今日重读,仍然觉得《梅兰芳传稿》不愧为“最出色的梅兰芳传记”。有心人可以拿它和陈凯歌、严歌苓版的电影传记《梅兰芳》作一比较,其间的差距,应该比奥斯卡奖和金鸡奖的差距还要大上一百倍。

  《梅兰芳传稿》的作者,就是前不久去世的唐德刚。

  《梅兰芳传稿》表现了唐德刚出众的历史智慧,这种智慧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知人”。他以后那些脍炙人口的著述,如《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等等,无不以知人之明赢得读者。

  我以为,人文学者、人文作者的玩意儿,借用孟子的话,叫做论世知人。章学诚对论世知人有不错的发挥,我们不妨另作解释。“论世”是看世界的大思路,学者作者的独家理论。论世,能够自出机杼自圆其说都算功德圆满。汤因比的文明史观、斯宾格勒的西方没落论、五种社会形态说、金观涛的超稳定结构……哪怕唐德刚的“历史三峡”的比喻,各成一路。“论世”之论,基本上都是自说自话,难比高下。事实上在人文领域,很少有哪一“论”能真正折服人心,让后人心悦诚服地将它发扬光大。理论通常一代而亡与身俱灭。“论世”是花活,真正的硬功夫是“知人”。司马迁的《史记》能垂之不朽,并不是他有千年不倒的理论金身,而是他知人、写人的高明。百代以下,我们觉得《史记》中的人物是真正的人,不是靠观念塑造的土偶塑料娃娃。唐德刚可以说是当代少有的太史公的传人。他的历史著述,以人为本,以知人为本。

  唐德刚能够知人,因为他把他研究、调查、写作的对象看成活生生的人,人所具有的无不具有,和我们一样有两只眼睛、一对耳朵、一张嘴巴、一根鸡巴……大人物也和凡人一样,有算计、有欲望、有野心、有弱点,不可避免地被具体的环境和具体的传统支配,不会无缘无故地行善,也不会无缘无故地作恶。当然他们肯定有常人不可企及之处。他对笔下的人物,有同情,有理解,有赞叹,有批评,但始终不脱一个“人”字。他用人话写人,写给人看。他写梅兰芳,劈头就说:

  “如果男性之间也有一个人可以被称作‘天生尤物’的话,这个人应该就是梅兰芳!”

  “兰芳的名字不用说将来是与中国的历史同垂不朽了。但他之所以能名垂史册,不是因为他贵为今日的‘人大代表’;也不是因为他曾经立过什么‘功’,什么‘德’足以造福人群,而是因为他能以男人扮演女人的成功!”

  唐德刚说梅兰芳是“尤物”,没有丝毫侮慢亵玩之意。他是对一个真实艺人的真正称颂。他如实地报告梅兰芳的天生丽质、他身处的污糟环境、他的洁身自爱、他一步一步的成功——还要靠大人物的庇护小人物的捧场……

  唐德刚在当代学者中的出类拔萃,或者反过来说,当代学术界对唐德刚有意无意地低估和排斥,证明古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今之学者,明于理论而陋于知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