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立秋节气气象条件与农事活动

立秋节气气象条件与农事活动

中国天气网  2009-08-05 15:24:13 来源:中国兴农网





  

  

资料图片:立秋节气气象条件与农事活动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当前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要及时跟上,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茶园秋耕要尽快进行,农谚说:“七挖金,八挖银”,秋挖可以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结合施肥,可使秋梢长得更好。立秋前后,华北地区的大白菜要抓紧播种,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热量条件,争取高产优质。播种过迟,生长期缩短,菜棵生长小且包心不坚实。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麦播种也即将开始,应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准备工作。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以上信息来源:中国天气网



TOP

民俗专家:早在三千年前我国就有迎接"立秋"仪式  

2009年08月06日 15:33:3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8月6日电(记者 周润健)8月7日是“立秋”。民俗专家介绍说,“立秋”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习俗众多。时至今日,我国民间仍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据民俗专家介绍,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非常重视这个节气。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牲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

    据了解,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使立秋的民俗相当丰富。立秋这天,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流行“贴秋膘”。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就要“补”,而“补”的办法就是到立秋这天“贴秋膘”,吃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吃肘子,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红烧肉以及各种肉馅水饺、炖鸭、羊肉串、涮火锅等。

    立秋除了“贴秋膘”,在一些地方还流行“咬秋”“啃秋”。和“咬春”一样,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整个秋天不生病。此外,立秋这天,在我国其他地区还有吃鸡蛋、桃子等习俗。

TOP

今年立秋准确时间为8月7日17时01分  

2009年08月06日 15:23:2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8月6日电(记者 周润健、蔡玉高)根据新近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今年立秋的准确时间为8月7日17时01分。

    天文专家表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社会上的一些年历在大暑的具体时间上可能会有不同,公众应以紫金山天文台的发布为准。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表示,紫金山天文台的算法是非常权威的。而社会上之所以会出现其他的版本,可能是由于有些日历编印时的粗心所致。此外,在节气的算法上可能也出现了一些偏差。

    按照《中国天文年历》,今年立秋的具体时间为8月7日17时01分。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太阳运行到黄经135度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

    天文专家进一步表示,立秋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不是8月7日就是8月8日,至于具体的小时、分钟就不固定了。

    天文专家解释说,立秋时间的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一般每4年会出现一次8月8日立秋,其他一般在8月7日,如1995年、1999年、2003年、2007年、2011年的立秋时间都是在8月8日,而它们之间的年份的立秋时间则是在8月7日。

TOP

天文学家解释立秋日期为何不固定  

2009年08月06日 15:27:1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8月6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今年8月7日是立秋的日子,细心的公众会有这样的疑问:立秋在公历8月中的日期并不固定,有时在7日、有时在8日,还有在9日的例外情况。天文专家对此作出了解释。

    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立秋具体时间的确定与其他节气的时间是密切相关的。

    王思潮说,太阳在黄道上运动,一个回归年即365.2422天,运行一周。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用黄经表示,从春分点零点开始,每隔15度为一气,一个回归年太阳运转360度,就有了二十四节气,每个月有两个节气。节气是用来反映寒冷与暑热的,本质上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来确定的。

    天文专家表示,由于公历纪年时,一般年份的天数都固定为365天,这与太阳回归年的实际天数是有差距的。但是,二十四节气的划定却是以一个回归年的精确天数为依据的,基本上是将一个回归年24等分,因而,每个节气再对应到公众平常所熟悉的公历纪年法中,其具体时间就不固定了。

    春分是太阳回归年的一个起点,只要春分点的时间确定了,其他节气的具体时间也就基本确定了。

    王思潮介绍,立秋时间和春分时间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春分来得早,立秋也就来得早;春分来得迟,立秋也就来得迟。如2005年至2007年这3年春分时间分别为3月20日20时34分、3月21日02时26分和3月21日08时07分;而立秋时间分别为8月7日18时04分、8月7日23时41分和8月8日05时31分。

    “当然,天文历算是非常复杂的,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但大体是不会变的。”王思潮说。

TOP

早立秋与晚立秋是怎么回事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08-04

中国民间一直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早立秋,凭借这句民谚真的能准确预测天气吗?

其实,每个节气都表明地球在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的一定位置,当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就是立秋。因此,从天文学得角度来理解,立秋也只是一个特定的瞬间时刻。所谓“早立秋”指的就是,立秋的时刻在太阳出来之前。

至于“早立秋,凉飕飕”的这种说法,江苏省天文学会的副秘书长严家荣认为,民间自古就有早立秋和晚立秋这两种说法,但是在科学上一直缺乏对于早立秋还是晚立秋的科学判断的依据。

根据北京市气象台的数据,从1990年到1999年这10年中,有5年是早立秋,有5年是晚立秋。但在这10年立秋后的10天中,有9年的平均气温都是高于同期的平均气温24.8度℃,只有1992年这一年立秋后10天的平均气温是24.0℃,低于同期水平,而这一年又恰恰是晚立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下热面情况、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等。按目前的科学水平,看不出“立秋”早晚对气候会产生什么影响。

严家荣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其实这种民间说法,如果倒过来,反倒可以比较恰当地说明当年入秋的早晚:立秋之后,如果天气凉爽,这说明入秋可能较早,而立秋之后,如果炎热异常,则说明入秋较晚。

TOP

明天立秋老宁波吃西瓜“告秋”

中国宁波网   09年08月06日 00:07  


  中国宁波网讯 明天立秋,我市近半个月来气温明显偏低。不过,气象专家表示,我市常年入秋时间为9月底,真正的秋天离我们还远。

  上个月我市天气的显著特点是“先高温晴热后低温多雨”。我市上个月平均气温为28.6℃,比常年偏高0.6℃,月雨量175.7毫米,比常年偏多1.4成,日照时数明显偏少。市区还出现了41.3℃的极端最高气温,打破了历史最高气温纪录。从7月22日出现日全食开始,冷空气开始活跃起来,我市降雨过程明显增多,市区下旬的气温异常偏低,平均气温只有27.3℃,比常年偏低1.1℃。

  气象专家表示,在气候学上,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才作为秋季的开始,“秋老虎”还可能发威。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这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很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早晨大地上会有雾气产生;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民俗专家表示,今年的立秋时刻是在明天下午5点零1分,老宁波人在这个时候有吃西瓜“告秋”的习俗。西瓜有利于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避免冬天和来春的痢疾。而立秋时节,江浙一带的西瓜已进入末市,上市量日趋减少,人们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别之意,也有庆祝丰收的喜悦。

  立秋时节,正处于夏秋季节转换时期,市民要注意养肺,多吃一些有润肺生津功效的食品,如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番茄等,并适当加强身体锻炼。

  东南商报记者 林华奇 实习生 陈素平

稿源: 东南商报

TOP

秋社咬秋贴秋膘五花八门 各地立秋习俗大比拼  

新华网 2009年08月06日 07:48:22  来源:综合  

北京: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

    8月8日,是立秋的日子,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什么是“贴秋膘”呢?实际上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

    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伏天人们胃口差 ,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杭州:

    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天津: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四川: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山东: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总的来说,主要风俗有: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啃秋

    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秋社  资料图片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老字号开抢立秋市场

凤凰网 2009年08月05日 03:00 来源:京华时报

本报讯(记者胡笑红)8月7日是立秋的日子,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尽管还有几天,但是心急的商家已经开始动手抢占立秋市场。记者昨天获悉,北京天福号现已备下50吨酱肘子,而稻香村的1万盒“立秋肘子”已推向市场。

鉴于每年“立秋”天福号肘子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保障今年市场供应,天福号工厂车间现在已是24小时加班,力求能够备足“立秋”的肘子,同时还推出各项优惠措施。据透露,“立秋”当天,在天福号的9家直营店及数百个专柜,消费者购买酱肘子同时,可获赠荷叶薄饼一份。另外,天福号直营店还针对“立秋”推出了天福号大香肠、五香小肚、蛋卷等多款产品的6折~7.5折的价格优惠。顾客可在购物同时,品尝到天福号新推出的特色民俗食品酱肉月饼。

TOP

立秋过后别急着贴秋膘

光明网  刊发时间:2009-08-06 11:00:28 京华时报

  8月7日是“立秋”。中医专家提醒,虽然时至立秋,但北京仍处于二伏之中,而且要到8月13日才进入最热的三伏。因此立秋过后,防暑和除湿仍是养生保健的主题,同时要注意养护脾胃,别急着贴秋膘。

 
 养护脾胃是关键

  北京中医医院中医特色科主任李建主任医师指出,虽然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北京刚过小暑、大暑,气温上还没进入秋天,桑拿天、雷雨天气依然较多,天气闷热,因此近期还要注意防暑除湿,养护脾胃、预防胃肠疾病。

  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上别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过凉的食物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比较适合健脾胃的食物有薏米、莲子、扁豆、冬瓜等。

  凉席预备“下岗”

  专家指出,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秋乏主要是夏天的困乏延续到秋天而导致的。要消除秋乏,最好的方法是适当运动。立秋后虽然三伏天在即,闷热的天气依然比较多,但热浪有所消退,早晚气温相对低,因此可以在早晚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游泳等,注意不要过度运动,否则更容易感到困乏。

  北医三院骨科周方主任医师提醒,立秋后不要贪凉,长时间吹空调、风扇,或是在比较凉的夜间睡凉席,都可能导致局部酸疼、腹泻等问题。而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很容易因受凉而复发。

  吃肉进补要适量

  经过一个夏天炎热天气的折磨后,在立秋过后,很多“苦夏”、在夏天里食欲比较差的人,食欲逐渐好转,因此主动或被动地开始贴秋膘;一些老人更讲究主动贴秋膘。不过专家提醒人们,不要急着贴秋膘。因为此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还没有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因此吃肉要适当,最好等到天真正凉下来以后,再多增加肉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