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平
新教伦理与社会信任的中国建构——以当代中国的“基督徒企业”为中心
新教伦理与专业信任的内在关系,我认为是新教伦理在中国的主要实践模式之一。实际上,马克斯·韦伯提出的新教伦理,是建立在基督教新教的教派伦理基础之上的。一个有信誉的教派,就是一份信誉良好的资格证书,进而涉及到该教派成员在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经济活动中的诚信程度。在当代中国,就“基督徒企业” 而言,一个信誉良好的公司或企业,同时也是新教伦理实践结果比较稳定的现代企业组织。所以,就基督教信仰与市场、社会、人际关系之间的信任关系而言,新教伦理与社会、市场等层面的信任问题发生了格外紧密的关联。尤其是基督徒企业中的专业信仰,与个人信任、制度信任、特殊信任、普遍信仰之间的特殊关系,成为当代中国老板基督徒信仰与信任问题研究的基本问题。
刘澎
关于宗教进入社会服务领域的机制问题
宗教参与社会服务是当今中国社会不可回避的、涉及千百万人利益的重大问题。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宗教是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应该参与社会服务。但目前宗教进入社会服务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如何能够”的问题。不解决“如何能够”的问题,即使有再多关于宗教参与社会服务的呼吁,宗教也无法发挥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此,本文从影响宗教参与社会服务的关键问题(包括宗教进入社会服务领域的合法性问题、宗教慈善事业的机构问题、宗教开办慈善事业的资金问题、宗教慈善事业的监督管理问题等)入手,分析了宗教为何无法参与社会服务的原因,提出了以通过完善有关宗教与慈善的法律法规,建立一套保障宗教顺利进入社会服务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的机制为目标的解决方案。
马戎
传统中华文明的宗教包容与外来宗教的本土化模式——以伊斯兰教为例
中国传统文明主脉的确立是周朝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代,以孔子儒家、老子道家、韩非子法家等为主要学术流派,这些学术流派严格地说不能算是西方文明意义上的“宗教”。第一,没有关于“创世传说”;第二,没有关于人类转世轮回的观点;第三,没有“神”在凡世的世俗代表人物。他们关注的是人生在世时应当遵循怎样的纲常伦理和道德规范。孔子对各种学派、各种观点,包括宗教的态度都有极大的包容度。汉朝以后,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主脉和中国人的主要道德规范。修身和做事,即对世人日常生活的道德要求,对政治人物的评价,都以儒学为标准。科举考试也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规范。在以儒学为社会主要伦理规范的同时,儒学对其他宗教的宽容态度,使得在不同朝代,其他宗教也可以得到蓬勃的发展。因此,在中华帝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中,外来的宗教如何能够传入中土?传入后在中华文明的大文化氛围中如何演变?各种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儒家、道教、民间宗教)之间如何相处共生?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化对话和宗教共存的研究案例。本文试图以伊斯兰教为例,分析在不同历史时期伊斯兰教作为一个外来宗教是如何进入中国以及其在中国传教和发展的特点,希望以此揭示在中国这一文化氛围中外来宗教与本土传统文化之间的对话历史,以及皇朝和士绅政治集团对这一对话特点的影响,从而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宗教之间的互动。
赵文祠
中国与台湾的世俗国家与宗教社会
查尔斯·泰勒在其著作《世俗时代》中区分了“世俗化”的三种含义:政治世俗化,指国家相对于宗教的中立;社会世俗化,指宗教性的信仰和实践的衰落;以及文化世俗化,指信仰条件的变化,使得宗教性的信仰只是众多选择中的一种。这种区分至少可用于北大西洋社会(North Atlantic societies)。在本文中,作者尝试使这一框架适用于中国。作者认为,尽管不是完全适用,但这个框架可以用来理解当代中国的许多发展。而且,即便是不完美,其不适合之处也有助于揭示处于政治和宗教转换时代的中国所面对的独特困境。
梅尔敦
中国宗教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历史因素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走到了中国宗教研究的前沿。在运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宗教时,中国漫长的历史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了解历史的社会学家在研究中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对于一些一开始不易看清的现象更富有洞见,能从近期采集的数据中洞察趋势。宗教总是地方性的,但通常又不仅限于一地。浏览中国的历史提醒我们,宗教一直以来都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之下成长、发展,并历经沉浮的。即便是通常被看作存在于“无时间的”世界里的传统文化,其实也被卷入了更大的历史事件之中的。
同样,当上个世纪历史的脚步加快的时候,大环境里亟需改变的压力也成为了我们研究对象意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使最偏远的乡村地区也被卷入了一个被现代交通、通讯和信息系统联系在一起的全球化的世界里。现在,多种文化影响可以在全球化环境中自由流转。
具有历史意识的社会科学家在研究中将会把研究主题置于大环境里。比如,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在好几个世纪里经过多次传递而进入中国。在翻译旧经文,撰写新经文的过程中,佛教发展出一种本土特征,此后的历代又经历了新的社会集体的出现以及由此产生的知识建构(intellectual constructs),这些都与佛教徒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相互影响。一些人强化了教派的独特性,而另一些则倡导统一性。当不同形式的佛教相互竞争时,就出现了胜者和败者以及在不同区域里不同程度的成功。
任何当前研究课题都既是历史的产物,又受到在现实中起作用的同样的历史力量的影响。当现代的宗教团体沿用代代相传的传统时,他们同时也在迫切要求认同或者甚至是创造新的社会集体和新的知识建构,以此达到了解他们自身状况的目的。
牟钟鉴
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通和模式
中国宗教文化形成自己特有的模式,即多元通和模式。它有四大特点:第一,主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第二,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第三,神圣性与人间性的统一;第四,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形成多元通和模式的原因:一是中华民族的“混血”,造成宗教信仰的“混血”;二是孔子儒家和老子道家温和理性的人文主义主导了中国人的精神方向,形成宽容、平和、重人的品格;三是长期的农业文明与家族社会促成了天人一体、务实达观的心态,积累了群居的智慧和经验。
南乐山
跨越社会障碍:儒家“仁”的概念
南乐山是波士顿大学哲学、宗教与神学教授,Albert and Jessie Danielsen 研究所执行主任,波士顿大学神学院荣休院长与波士顿大学马恕教堂荣休主任牧师。他曾任美国形而上学学会、美国宗教学会 、国际中国哲学研究学会主席。著有论文多篇,著书二十部,其中《在上帝面具的背后》与《波士顿儒学:晚期现代世界可移植的传统》两部已译成中文。另外两部著作《仪式与尊重》与《宗教中的现实主义》即将出版。他目前的研究项目包括从神学角度探讨性别身份认同,以及比较跨文化的哲学与神学所引起的系统性建构。
丹尼尔·欧森
各国宗教区别之理论解释对中国的适用性
本文旨在考察针对不同国家,以及国家内部不同历史时期,宗教实践活动各个层次之间的区别的几种解释,包括经典世俗化理论,国家参与压制或者扶植宗教的理论,以及社会上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和不平等理论。作者考察了哪些现有的经验证据或支持或反对这些理论解释。在本文结尾部分,作者扼要讨论了这些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以及如何用中国的数据来检验这些理论。
宗树人
从地方传统到全球灵性:对现代道教之社会科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在二十世纪中叶,绝大多数学者和知识分子都认为道教已成为一个事实上已经死亡的传统,只是一堆乱七八糟的迷信,其最后的残余注定将很快被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扫进历史的垃圾箱。五十年后证明这个结论下早了:尽管道教在制度上仍然衰弱,但它的仪式传统不仅在中国乡村得到复兴,并且被整合在将中国人及其海外华人社会连接在一起的宗教实践和思想的跨国圈内。与道教相关的身体修养传统不仅在中国掀起新一轮普及热潮,在欧洲和北美吸引的人群也在日益增长。这篇论文将提供一个从社会学的现代性和全球性概念出发,对道教自二十世纪来的演变的全面回顾。本文将展示注重身体培养的道教传统要素如何重铸为一个现代的追求,既追求基于身体经验的个体自我和真实(authenticity)。 由于缺少强大的正统制度,这些道教传统中的象征和技术要素被中外大量团体和灵性企业家任意利用,道教因此正成为全球现代性宗教产品的文化资源储备。
孙尚杨
世俗化与去世俗化的对立与并存
近30年来,在国际宗教社会学界,去世俗化理论对世俗化理论的清理与批判成为“新范式”与“旧范式”之争中最引人注目的论题之一。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是,世俗化势力和以此为基础的世俗化理论是否真的像去世俗化理论所宣称的那样将全军溃败?去世俗化势力和以此为基础的去世俗化理论是否会势如破竹地获得一军独霸的地位?是否还有更贴近经验实在的理论或路径,能更令人信服地描述和解释近现代以来宗教之态势的本真面目?
谭慕尼
儒学的韧性
本文采用现代化/全球化理论,试图解释儒学在当代的发展。今天,所有的道德的或宗教的传统均以两种方式应对现代性:一是否定以个人价值为基础的分化的、多元的社会,即传统主义的反应;二是顺应这样的社会,即现代主义的反应。此外,作为全球化的一种结果,某些特定社会的传统正在受到其它社会中同类传统内部发展的影响,以及与其它传统相竞争所带来的冲击。本文使用中国大陆、新加坡和台湾的数据,来考查两种儒学传统的发展:哪些因素有助益于一种儒家传统而非另外一种,每种传统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如何?本文结尾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汪昱廷
相信谁,安拉或人?—论中国穆斯林商人中的信任问题
这篇论文汇报的是初步分析与北京、郑州和广州三地53位穆斯林商人进行的深度访谈的结果。基于这些穆斯林商人对宗教和商业之间关系的看法,我们归纳出五种类型的穆斯林商人。接着我们讨论他们对宗教和商业之间关系的看法对他们在商业活动中确定对方是否可信的影响。我们发现这些穆斯林商人确认对方是否可信并不主要由他们的宗教信仰程度决定,而与他们对宗教和商业之间关系的看法相关。
魏德东
当代中国佛教徒的信仰与信任研究
本文以对60位中国佛教商人的访谈为基础,探讨当代中国佛教徒之宗教信仰与信任之间的关系。基于佛教徒对佛教的不同理解,本文将佛教徒信仰与信任的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分别分析其内容与特点。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在总体上,佛教信仰对佛教徒的信任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魏乐博
中国的宗教、仪式和公益
此文探讨中国宗教研究的几个方向,关注的焦点是宗教对社会建构的贡献。论文的一部分考查宗教慈善活动在中国的发展,这部分集中在三个核心问题上:(1)宗派的影响 (特别关注的是地方寺庙、佛教徒和各种形式的基督教),(2)规模的作用(大规模机构的作用相对于地方以及制度化程度较低的团体的作用),以及(3)不断变化的政府或社会关系的权力和能力对宗教公共作用的影响。论文的另一部分着眼于宗教仪式的复兴,及宗教仪式在处理个人、团体、和多元化背景之间的社会关系中的意义。
杨美惠
“温州模式”缺欠了什么?:仪式经济及乔治·巴塔耶的“主权”观念
中国学者和研究中国问题的国际学者一直在讨论经济发展的“温州模式”。大多数讨论着眼于温州人的创业精神、家庭工业、专业化商品市场、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传统的私人银行信贷系统。但很少人注意温州经济奇迹的一个显要特点:即“仪式经济”的复兴与扩张包括神灵崇拜、修建庙宇、生命周期家庭仪式、传统农历节日、社区宗教游行活动、佛教道教仪式、基督教教会、祖先祭奠、由宗教激发的为社区项目和慈善事业筹款活动、占卜和风水。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阶层和政府官员一向认为所有这些仪式花费都是“封建迷信”,“毫无用处”, “浪费”。但是,这些仪式花费在抗衡温州经济造成的个人财富积累,促进财富再分配和社区建设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温州的仪式经济体现了乔治·巴塔耶所谓的追求“主权”的自由和权利,也就是通过直接接近神圣的世界,来超越人世的羁绊。
袁岳
2007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项目介绍及重要结果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于2007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项目”,力求凭借专业的调查手段来揭示目前中国社会民众的信仰状况。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而从研究结果看,人们的精神信仰亦正经历着调整与适应。信仰在中国公众生活中尽管占有一席之地,却尚未获得如西方社会般普遍性的公众支持,社会力量而非信仰更多塑造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幸福感。但是,在物质生活逐渐优化的同时,人们在精神世界方面的探询开始增加,以趣味性的态度接受多元化信仰。中国人的信仰体系中既有对系统宗教的信仰皈依者,也有对泛化宗教的信仰繁杂者和对超然事物的信仰者,还有无神论者;信仰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对信仰的实践行为广泛而深刻地存在于中国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20个城市,山东济宁邹城、浙江宁波余姚等16个小城镇和广东广州从化、河北保定定州等20个农村,对7021名16岁至7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入户访问。
张志刚
宗教与国际热点问题——宗教因素对冷战后国际热点问题和重大冲突的深层影响
冷战结束后,诸多国际热点问题和重大冲突越来越深受宗教因素的影响,这一点已在国内外理论界渐成共识。然而,如何阐明宗教因素的此种广泛而重要的影响,这在目前尚是一个有待深入研讨的重大课题。通过考察时下有代表性的两种关于“冲突原因”的理论解释倾向——“综合因素论”和“文明冲突论”,本文借鉴宗教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晚近成果,并联系实际情况和诸多例证,着重阐释了宗教因素及其影响的三个主要特性,即弥漫性、渗透性和深层性,以期从方法论上为这一重大课题提出一条富有潜力的研讨思路、特别是一些值得深思的疑难问题。本文是我负责主持的“中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2003-2008)的部分研究成果。借此次“宗教社会科学高峰论坛”与中外同行交流,肯望大家批评指正。
卓新平
“全球化”的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以中国古今政教关系为例
“全球化”时代的宗教有了重大发展与变化,而且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本文将根据“全球化”时代的宗教特征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来分析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联,如宗教的现实存在,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等,主要论述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政教关系,宗教与法治,宗教与社会,以及宗教与文化的双向互动,由此对宗教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适应及发展做出相关评价和阐述。
www.templeton.org
林苑瑜,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东亚研究学士)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东南亚研究硕士),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社会系博士研究生,研究兴趣/领域包括:宗教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宗教与家庭等,已完成研究题目包括马来西亚华人穆斯林身份问题、洛杉矶地区华人天主教社区等。
Eric Y. Liu is a Ph.D. Student, Research/Teaching Assistant in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t Baylor University. He is also a Graduate Fellow in the Institute for Studies of Religion.
刘杨是美国贝勒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比较宗教,犯罪学,美国南方文化,定量分析。
Joy Tong is a Malaysian, now a PhD candidate in the sociology department i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Her research is about Christianity in China. Publications include McDonaldization and Mega-Church: A Case Study of City Harvest Church in Singapore (in Religious Commodifications in Asia, Routledge, 2008) and Women, Piety and Practice: A Study of Women and Religious Practice in Malaysia (with Bryan Turner, in Contemporary Islam, 2(1) March 2008).
童贵卿,马来西亚人,目前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系的博士生。研究兴趣包括中国及东南亚的基督教。著作包括“麦当劳化及大型教会” (见亚洲宗教的商品化, Routledge, 2008)及“女性,敬虔,实践:马来西亚回教妇女的宗教实践”(与Bryan Turner合著, 当代回教, 2(1) March 2008).
WANG Chi-ying Alice was born in Taiwan and earned an M.A. degree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from Fu-Jen University, Taiwan. She also received an M.A. degree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 M.A. degree in Art History, and earned her Ph.D. degree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ll from Indiana University. She has been 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literature, art, and culture at Purdue University since 1991. Currently, she works as a continuing lecturer at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of Purdue University.
王寄瀛博士生于台湾,获辅仁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学位。来美后,相继获印第安拿大学比较文学硕士、艺术史硕士、及比较文学博士等学位。自1991年起任教于印第安拿州普度大学,教授各级汉语、中国文学、中日美术、中国文化等课程。现任普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常任讲师。
Yuting Wang is Ph.D. candidate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USA. She is completing her dissertation in sociology titled “Becoming American: the racial/ethnic relationship in an immigrant Muslim community and the proces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Her areas of research interest include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mmigration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gender, race and ethnicity, social inequality, religions in China, and Islam. She was awarded a pre-doctoral fellowship for the academic year of 2007-2008 by Kaneb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During the fellowship year, she taught a course titled “Race, Ethnicity and Islam in North America” for the Asian American Studies Program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Evanston, IL. In addition to her dissertation project, she is also conducting research in China on its Muslim population and Islamic culture.
汪昱廷是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社会学系的博士候选人。她的博士论文题为“成为美国人:一个穆斯林移民社区内的种族和族群关系及认同建构的过程”。她的研究兴趣包括宗教社会学、定性及定量研究方法、移民及身份建构、性别研究、种族和族群、社会不平等、中国宗教、以及伊斯兰教。2007-2008学年,她获得了由圣母大学Kaneb教学中心提供的奖学金。此奖学金期间,她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西北大学讲授了一门题为“北美的种族、族群及伊斯兰教”的课程。在完成博士论文的同时,她还在进行中国穆斯林人群和伊斯兰文化方面的研究。
Jiexia (Elisa) Zhai is currently a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in the Institute for Studies of Relgion, Baylor University. She earned her B.A. in sociology from Peking University in 2001 and M.A. and Ph.D. degrees in soci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in 2007. Dr. Zhai currently works on the Empirical Studies of Values in China project. Dr. Zhai's research focuses around comparative studies of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Chinese societies and in the U.S., on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in marriage, family and gender issues, and on Asian American immigrants’ religiosity and wellbeing in the U.S. She has published articles at Sociological Spectrum, Sociololy of Religion, Review of Religious Research, and has several works under review or in progress. She has worked as an interpreter several times at the Beijing Summer Institute for the past five years.
翟杰霞于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现工作于美国贝勒大学宗教研究中心/社会学系。她的主要研究兴趣是中美宗教信仰的比较研究,中国与台湾社会,家庭社会学,青少年健康,以及亚裔移民。她的多篇文章已刊发在美国的社会学期刊上。翟杰霞在过去的五年内曾多次担任暑期班以及研讨会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