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东北大鼓面临窘境:传人霍大顺成了“单崩儿”

东北大鼓面临窘境:传人霍大顺成了“单崩儿”

东北大鼓面临窘境:传人霍大顺成了“单崩儿”

中新网  2009年06月26日 13:22 来源:沈阳日报




  传人霍大顺成了“单崩儿”

  学唱的没了,拉弦的跑了,作为沈阳国家级“非遗”的东北大鼓面临窘境——

  百闻不如一见。从今天起,本版推出《记者见闻录》新栏目,“见闻录”就是将见到(也可以是听到)的事记录下来,给大家提供“带露珠的鲜花”——鲜活的新闻。凡遇一事,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记者见闻录》也是用记者视角,为读者展现一个热点事件,或一个热点人物,以期引起大家关注,并希望读者多提意见和建议。

  编者的话

  布鞋、卷烟,大掛。6月13日,在辽宁大剧院广场上,参加展演的东北大鼓传人霍大顺,看着熙熙攘攘的观众,不免显得形单影只。“嘿嘿,你好,记者同志,谢谢你还记得我。”黝黑的面庞憨厚一笑,堆起层层皱纹,洪钟般的声音,更让人联想到东北大鼓的独特唱腔。说起东北大鼓的境况,霍大顺一言难尽:“咳,别提了……”

  沈阳东北大鼓国家级传承人空缺

  截至目前,沈阳共拥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确定了6名传承人,分别是“唐派京剧艺术”周仲博,“韩、花、筱评剧艺术”花淑兰、冯玉萍和周丹,“老龙口酿造技艺”李玉恒,“谭振山民间故事”谭振山,而独独东北大鼓没被国家授予明确的传承人,而霍大顺只是省市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

  霍大顺讲,东北大鼓目前的传承情况非常糟糕,“自己的队伍越来越小了,今年连拉弦的都跑了。”据他介绍,目前只剩他老哥儿自己“单崩儿”了。“去年四月,关于东北大鼓的报道见报后,曾有几个年轻人找我,

  要学习东北大鼓,可他们嫌挣不到钱,没学几天就走了。”

  干干巴巴的“虎牢关”

  由于缺了琴师,霍大顺在展演现场,只能干干巴巴地唱了一段“虎牢关”选段。他在演唱前的开场白中,台下还聚集着不少人,但是当他一唱,观看的人就走了大部分。“逮”住一个观众询问其由,回答是“我还以为是二人转呢,这个听起来没意思。”

  “这是老唱段,观众不爱听可以理解。现在大家都爱听流行歌曲,喜欢看二人转。但现场还有几个人能听懂,这我就十分满足了。”

  “沈阳(奉派)东北大鼓实际上是由我爷爷根据辽西漫西城曲调改编而来的,并且融入自己的唱腔,创建了独树一帜的沈阳东北大鼓。”霍大顺的爷爷就是霍树棠,即沈阳东北大鼓的奠基人,其演唱气魄雄伟,铿锵悦耳,人送绰号“火车头”。

  呼吁大家来帮忙

  “我小时候,东北大鼓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老百姓是真爱听啊,那时戏匣子里成天播。现在都不认识这门艺术了,好在一些专家、学者和国家重视东北大鼓,才让它有了传承的机会。”

  霍大顺表示,在中断几十年后,直到2005年,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他才再次与东北大鼓有了亲密接触。“做梦都想不到,我还能成为民间艺术家。作为沈阳东北大鼓的传人,我责无旁贷,一定要担起这个重担。”

  “我也60多岁了,真有点急,不为别的,只为这门艺术的普及和传承。东北大鼓现在就是缺人啊,还需要大家多帮忙!”

  本报主任记者 李彤文/摄

TOP

“崩”字挺形象的呵!
崩搭吧!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