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N301民间文学第二十小组6

N301民间文学第二十小组6

请大家搜集一下关于壮族节日三月三的相关信息

TOP

来历

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是中国的上巳节,女儿节,踏青歌节,也是广西壮族的歌圩节。关于三月三的来源最广流传是广西的刘三姐的故事。广西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来歌唱劳动与爱情,还用山歌来批评一些地主的罪行。相传在一年的农历三月三这一天里,刘三姐上山砍柴,因为她得罪了当地的地主,被地主派人砍断了树藤使她坠落山崖身亡。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歌仙。就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这天里集会唱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在宋元之后,每年的三月三,壮族山歌成为了人们文化娱乐方式和男女谈情说爱的主要方式。
三月三不仅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将广西壮族文化广源传播开来使更多的人看到这个民族。

TOP

山歌是三月三的主要内容。广西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传唱至今,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他们歌其心、歌其悦、歌其事、歌其情,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吟唱风格。而且有意思的是,壮族人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即使没有形成文字,这些广为流传的山歌也可以记录这个民族的发展,所以我在想山歌的歌词是否也可以作为民间文学的一部分

研究者对壮族山歌文化特征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题材内容、思想内涵和形式三个层面。研究者们一致认为,构成山歌的题材十分广泛。而就题材的性质而言,又有圣俗或现实与虚拟之分。山歌中的现实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这些题材与壮族社会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联系紧密。覃录辉认为,情歌是壮族歌圩中最为典型的内容。”(文献选段)

所以,从壮族山歌的歌词中,我们可以寻找到各种民间故事,可以了解古时民俗、文化背景和对应时代的思潮,同时还能比较各个时代的代表作,总结壮族人民的思想转变。

另外,既然山歌与刘三姐密不可分,我们也可以直接从刘三姐时代的山歌入手。刘三姐大义凛然,可歌可泣,小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刘三姐的碟片,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刘三姐带着村民以歌曲为武器反抗地主,常在斗歌中嘲讽斥骂坏人。

TOP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
在我国北方中原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每年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都会去黄帝故里寻根拜祖。《论语》中所记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兰亭序》中“曲水流觞”都与上巳节相关。
“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同时,“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也是广西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壮族过三月三大多是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壮族通常在三月三蒸五色糯米饭。另外,艾糍粑、粉蒸肉、黑糯米酒是广西“三月三”的特色食品   。壮族“三月三”习俗,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也是有趣的节日习俗。

TOP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广西壮族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圩。壮族“三月三”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每到“三月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用嫩绿的枫叶、红兰草等煮成的红、黄、蓝、紫、白五色糯米饭,杀鸡宰鸭,祭扫祖坟,踏青郊游等,采取不同方式欢度节日,而其中气氛最隆重、特点最鲜明的莫过于广西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庆典活动,有抛绣球、抢花炮、尝壮乡美食,唱原生态山歌,赏民族风歌舞等,壮乡儿女们以歌传情的情致意境尽在其中。

广西壮族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圩是历史文化的记忆注脚。壮族“三月三”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广西一个重要的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希望壮族“三月三”成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舞台,成为各族人民共享共乐的精神家园。

TOP

壮族三月三主要有祭祀祖先、对歌择偶、聚餐、唱戏、抢花炮、抛绣球、斗蛋等活动。 [12]  [8]  [18]
祭祀祖先
摆祭坛做法事
在祖神庙里摆祭坛, 供猪、牛、羊三牲和彩色糯米饭,请师公班和道公班来做法事,祭祀祖神“娅浦”,祭坛四周高挂各村寨送来的幡旗。师公在祭祀前,首先设神坛或灵堂,点燃香烛,仪式开始,主持祭祀的师公身穿法袍,头戴法帽,扎法带,执法器(牙笏和镇坛木),在念咒唱经过程中,边唱边舞,开坛请神。仪式中间,有两童子分别戴红、黑两种木面具,持二环杖(即赶鬼棍)穿插表演双人棍舞,双人绸带舞,接着童子与其他师公共同表演,以祈五谷丰登。最后,全体师公与童子各持乐器(鼓、锣、钹、镲)和法器(杖、牙笏、镇坛木),由主持师公领头以排队一字形(少则八九人、多则十几人),边打乐器边舞蹈,变化多端,节奏从平缓到急速,从稳步行走到转身跳跃,壮语称之为“踩罡”或叫“踩灯”(有踩十二灯、三十六灯、七十二灯等),每次跳踩罡时, 都以队形显示出“福’“禄”“寿”字图样。
抬祖神“娅浦”巡游
用彩轿拾出“娅浦”,吹奏八音,师公扮“骆垌”(即戴傩面的鸟神和蛇神)跳舞开路,巡游各村寨,驱邪祈福。骆垌舞是师公舞的一种,以打击乐为伴奏,表演时常常先歌后舞,舞时不歌,鼓舞相随,行舞定向则以东、西、南、北、中,再就是半蹲勾脚跨腿转体、点步、矮步、蹲揣为主要舞姿,表现祭祀、行军、出征、点兵、打仗、筹粮、存粮、养兵、招魂、驱邪赶鬼、喜庆、安民等内容。表达了骆越后人对骆越古国、对“娅浦”的尊敬和怀念。
放河灯
晚上在廖江里放河灯,河灯从小陆圩一直摆放到罗波圩。
演大戏
由还愿的主家出钱请戏班唱戏,一般连唱三晚,如还愿的主家多时可连唱十晚,唱戏时抬祖神“娅浦”的彩轿“唱戏”。 [12]
对歌择偶
对歌择偶习俗是壮族三月三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壮族婚姻文化的历史缩影。
对歌择偶习俗分为四个阶段:相见对唱“初恋歌”,唱到爱慕时转为“赠礼歌”,之后再唱“别情歌”,分手时唱“约会歌”。
“初恋歌”有六个进程:
1.游歌(又称沿路歌),为引起对方注意而即兴唱的一些与赶歌圩有关的山歌。
2.见面歌(初会歌),一般是互相问候,互通姓名、住地,并互相谦恭赞许。
3.求歌,即请求与对方正式对歌。
4.和歌(又称接歌),被邀请的一方,与“求歌”者唱答。
5.盘歌,即一般的对歌,双方互相盘问唱答,考察对方的聪明才智,以增进相互了解和初结情谊。
6.相交歌(又称甜歌),这是男女之间彼此倾心、相互爱慕,为抒发情怀、披露心声而唱的甜蜜之歌,是双方交结情谊的一种标志,有初交歌、深交歌之分。
“赠礼歌"(又称信歌、定情歌、赠物歌),是男女互赠信物,以表示确定关系、结缔姻缘所唱的歌,此时便是定情阶段。恋人在定情之后或会情之时,常以各种“思歌”(念情歌、相思歌)抒发思念的情怀,诉说相思衷肠。
“离别歌”(又称别情歌、相送歌),是对歌将结束时,男女双方难分难舍而对唱的歌,情人唱“别情歌”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约会歌”,是恋人叮嘱,下次歌圩再见面的歌,虽然别情难舍,但有一番叮嘱在心怀,仍是充满着期待的。 [12]

TOP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习俗

赶歌圩、对歌传情
据记载,壮族“三月三”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较快,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至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三月三”期间,壮族青年男女都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在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小伙子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甚至会订下秦晋之好。

抛绣球
“三月三”歌圩的绣球是壮族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制作工艺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的是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打铜鼓
铜鼓是壮族等南方少数民族非常重要的乐器,“三月三”歌圩中自然也少不了铜鼓的登场。在壮族等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铜鼓不仅仅是一种乐器,而且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有“得鼓二三,便可称王”的说法。此外,铜鼓也曾作为传递战争信号、陪葬和祭祖驱邪的器物使用。壮族人民每逢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和盛大节日,都有打铜鼓、唱山歌的习惯,铜鼓文化已经成为壮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初三和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伍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由于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表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在广西柳州融安县举行的壮族“三月三”板榄民俗文化山歌节上,当地群众在争抢花炮。抢花炮流行在壮族、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中,既是一项公平竞技的体育活动,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寄托了村民祈求幸福安康的朴素心愿,其热闹程度更胜春节。

打扁担
打扁担是壮族人民一项传统娱乐活动,女子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制作五色糯米饭
壮族人爱吃五色糯米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每到“三月三”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五色糯米饭。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栀子,用这些植物的汁来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

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这是为了祭祀歌仙刘三姐,吃了五色糯米饭能够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在歌圩中男女青年用来传情之物。壮族小伙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如果姑娘对小伙无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若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TOP

历史发展

农历三月初三,在古代被称为上巳节。每到这一天,人们纷纷来到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被称为祓禊,也叫春浴日。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纬度相差几十度,三月初三时节有的地区还很寒冷。

农历三月初三,春秋时期就已有文字记载。

《论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约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定为三月三,后代沿袭。"上巳"在汉代定为节日。

《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ji,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en,病),为大絜"。
祓除也叫祓禊,即去水边沐浴。"上巳节"正处于季节交换,阴气还没有完全褪去,人容易患病,去水边沐浴可以祛除病痛和灾祸,并祈求福祉降临。

魏晋时代,"上巳节"除了要祓禊之外,还演变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日子,这成为"上巳节"另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

唐以后,"上巳节"的习俗逐渐淡出。

三月三上巳节自先秦至唐十分繁盛。从宋元时代开始,渐渐不显,笔记史料和文学作品中都表现了一种追古慕古的情怀。与此同时,寒食、清明、上巳三节呈现合并混同的趋向,最终寒食"并"入清明,上巳"躲"进清明。

三月初三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但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这个节日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TOP

从史书记载的壮族三月三来源于对北方大帝真武神的祭祀,壮族三月三是对中国古代“上巳节”的传承。现“三月三”节日在中原地区逐渐衰落了,而壮族人民在历史中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渗透在壮族三月三节日中,使壮族三月三在民族文化中延续传承。
中国古代就有“三月三,上巳节”的记载。唐代时期,杜甫在《丽人行》诗中描绘唐朝的风俗写照:“三月三天气新,长安水边多游人。”宋之问在《桂州三月三日》描写了今桂林一带三月三期间的场面:“始安繁华旧风俗,帐饮倾城沸江曲”。
武鸣区廖江沿岸是旧时壮族三月三的节日场地,当地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群众便汇集此地过节。清光绪年间黄君钜编成的《武缘县图经》记载:“答歌之习,武缘(今武鸣区)仙湖,廖江二处有之,每年三月初一日到初十日,沿江上下,数里之内,士女如云。”但在历史上禁歌的现象屡有发生。《武缘县图经》曾记载,清道光年间,思恩知府李彦章喻令禁歌。当时的禁歌碑就立在歌圩的中心(今武鸣县马头镇小陆村)。民国年间,县府也曾下令禁歌,但歌圩仍盛行如故。
壮族三月三具有历史性、传承性、群众性、广泛性、丰富性、系统性、包容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武鸣区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一种传统的文化形态,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地缘、宗教、审美等诸因素和条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婚姻文化)下,成为连接这一人们共同体的一种精神纽带。壮族三月三体现了壮族人民的信仰观念、文化心理、审美理念和生活追求,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壮族的传统文化特征和历史生活风貌。

TOP

民间传说
壮族三月三与神话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武鸣区民间传说中,骆越祖神“娅浦”曾豢养过一条叫“特掘”的秃尾蛇,这条蛇后来变成珠江的守护神秃尾龙神。传说“娅浦”在农历三月初三逝世,后来秃尾龙把她葬在大明山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秃尾龙都要回到大明山为“娅浦”扫墓,所以骆越后裔都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为“娅浦”举行祭祀典礼并祭扫各家的祖坟。现武鸣区壮族三月三时歌圩开台歌都是先唱龙母的故事。现武鸣地区流行一句俗语“三月三,龙拜山”。

TOP

广西农历三月初三,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2014年3月13日,广西将“壮族三月三”设为公众假日,旨在通过这一民族传统节日,继承和弘扬广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和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壮族三月三,又称为歌圩节,圩是集市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人们聚在一起唱歌的节日。“只要留得嘴巴在,不死还要唱山歌。”壮族是个爱唱歌的民族,壮族山歌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代表人物刘三姐可谓是无人不知。传说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揭露财主们的罪恶。有一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农历三月初三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节就此形成了。当然,关于歌圩节来历的传说也不只这一个,各地有所不同

TOP

功能学派创始人马凌诺斯基认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文化在社会的构建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壮族“三月三”既是集信仰文化与娱乐文化于一体的民族节日,更是促进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文化交流纽带,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文化传统功用,同时,伴随着社会变迁,还在持续变异,并产生新的文化功能。
(一)、文化教育功能。壮族“三月三”既是集信仰文化与娱乐文化于一体的民族节日,更是促进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文化交流纽带,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文化传统功用,同时,伴随着社会变迁,还在持续变异,并产生新的文化功能。
(二)、文化交流功能。“三月三”起源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在古代社会早期具有十分浓郁的信仰色彩,蕴含了丰富的生命、农事及宗教的文化内涵。
(三)、文化消费功能。在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理念、保护措施不断更新。

TOP

三月三活动:
1、摆祭坛做法事
在祖神庙里摆祭坛, 供猪、牛、羊三牲和彩色糯米饭,请师公班和道公班来做法事,祭祀祖神“娅浦”,祭坛四周高挂各村寨送来的幡旗。师公在祭祀前,首先设神坛或灵堂,点燃香烛,仪式开始,主持祭祀的师公身穿法袍,头戴法帽,扎法带,执法器(牙笏和镇坛木),在念咒唱经过程中,边唱边舞,开坛请神。仪式中间,有两童子分别戴红、黑两种木面具,持二环杖(即赶鬼棍)穿插表演双人棍舞,双人绸带舞,接着童子与其他师公共同表演,以祈五谷丰登。最后,全体师公与童子各持乐器(鼓、锣、钹、镲)和法器(杖、牙笏、镇坛木),由主持师公领头以排队一字形(少则八九人、多则十几人),边打乐器边舞蹈,变化多端,节奏从平缓到急速,从稳步行走到转身跳跃,壮语称之为“踩罡”或叫“踩灯”(有踩十二灯、三十六灯、七十二灯等),每次跳踩罡时, 都以队形显示出“福’“禄”“寿”字图样。
2、抬祖神“娅浦”巡游
用彩轿拾出“娅浦”,吹奏八音,师公扮“骆垌”(即戴傩面的鸟神和蛇神)跳舞开路,巡游各村寨,驱邪祈福。骆垌舞是师公舞的一种,以打击乐为伴奏,表演时常常先歌后舞,舞时不歌,鼓舞相随,行舞定向则以东、西、南、北、中,再就是半蹲勾脚跨腿转体、点步、矮步、蹲揣为主要舞姿,表现祭祀、行军、出征、点兵、打仗、筹粮、存粮、养兵、招魂、驱邪赶鬼、喜庆、安民等内容。表达了骆越后人对骆越古国、对“娅浦”的尊敬和怀念。
3、放河灯
晚上在廖江里放河灯,河灯从小陆圩一直摆放到罗波圩。
4、演大戏
由还愿的主家出钱请戏班唱戏,一般连唱三晚,如还愿的主家多时可连唱十晚,唱戏时抬祖神“娅浦”的彩轿“唱戏”。

TOP

歌圩文化在壮族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南朝梁人吴运编纂的《安城志》中就反映了当时歌圩的情况,文中记载了晏城的歌圩盛况,“乡落唱合成风”。可见当时歌圩已经很活跃。唐宋时期,“三月三”举行的歌圩与周围汉文化融合得到了长久的发展。宋代,歌圩的记载也较多。如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昭州壮人男女盛服,聚会作歌”,“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歌圩盛行,成为一种流行风俗。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有记载:“广西诸郡,人多能会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娶丧,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这也反映了当时壮族民众极其热爱唱歌的习俗。此外,他在文中还描述了当时婚礼上对歌的场景,对壮族的民间风俗十分的称赞,对唱歌的歌手在现场机智的表现极尽赞美。

明代,“三月三”对唱情歌的习俗已经很盛行。据明人邝露《赤雅·浪花歌》记载:“峒女(壮女)于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丝刺同心结,百纽鸳鸯囊。选峒中之少好者伴峒官之女,名曰天姬队。余则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山椒水湄,歌唱为乐。男亦三五成群,歌而赴之。相得,则唱和竟日,解衣结带,相赠以去。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三月之歌谓之‘浪花歌’。”这些记载不反映了明清时期“三月三”对唱情歌的习俗以及歌圩声势之浩大。明代张祥诃的著作《粤西偶记》中也有相关的记载:“侵人为之歌,五言八句,歌时叠作十二句,多用古韵,平仄互押或隔越跳叶,曲折婉转,喃喃呢呢。”这反映了歌圩所唱之词的韵律及结构。另据《广西通志·民俗志》记载,当时壮族地区一年四季均有歌圩,不同的民族举办歌圩的时间大不相同,但多以春、秋两季为多。不过,各地方歌圩活动往往会与重要的节日相连。

到了清代,歌圩活动也迅速发展壮大。清人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十六《粤风续九》中记载了民歌内容丰富多彩,“粤西,当地有民歌、瑶歌、浪歌、壮歌、蛋人歌、浪人扇歌、布刀歌、壮人舞桃叶等歌,种类不一”。这些记载反映了壮族人们对于唱歌的热衷。清光绪年间编著的《武缘县图经》中记载了道光年间歌圩曾遭到禁歌,但到了歌节,还是到处有对歌的场景。可见当时对歌的盛行之势。

民国年间编著的《广西各县概况》R载,广西的歌圩活动几乎遍布全省,当时下达禁歌的指令,但歌圩依然盛行如初。在解放时期,山歌一度变成宣传革命的一种方式。新中国成立后文革期间,歌圩曾一度陷入低迷。国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后,歌圩活动得以不同程度的活跃。现在歌圩已经作为广西重要的文化符号。在春天,歌圩活动往往与清明节相关联。据文献记载:“清明节是广西各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古往今来广泛流行于城市和乡村。祭扫祖坟是清明节活动的主要内容,古清明节俗称‘扫墓节’‘拜坟节’‘挂纸节’。各地过节的时间一般以农历清明至谷雨间的半个月为期,半数以上的壮族地区,则以三月初三为期。”可见,在壮族地区的传统节庆中,“三月三”既是歌圩节又是清明节。

TOP

武鸣区壮族三月三歌圩作为壮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壮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民族性、历史性和民间性,是反映武鸣区境内壮乡人民的风土人情、民智民风、婚嫁习俗的文化载体,是壮乡人民追溯历史、回味过去、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武鸣区壮族三月三歌圩承载着壮族先民民俗文化信息,宣传壮族文化底蕴,一定程度上具有传承民族性格,宣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情感,加强民族团结,维持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遗存价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