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22民间文学N301第二十二小组

2022民间文学N301第二十二小组

请大家结合专业及家乡相关方向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话题

TOP

鬼谷子传说

我的家乡没有入选非遗民间文学的故事。所以想分享一下隔壁临漳县的故事:鬼谷子传说
据当地人传说,鬼谷子是其母“食谷而生”,因而取名鬼谷。目前,临漳县谷子村有一座清代的鬼谷子祠堂,保存着一块完整的光绪年间碑刻,上面叙写了鬼谷子的生平事迹和成就。在邻村盐食,还存有一块明朝的圣母碑。近年来,临漳县将鬼谷子文化与邺城文化、建安文化相结合,启动了鬼谷子文化景区建设,先后建设了祠堂、战国军校馆、鬼谷子文化展馆、先秦文化展馆等。2010年,临漳被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分会确定为“中国鬼谷子文化之乡”。
临漳县邺城东北十余里谷子村和盐食村一带,广泛流传着为春秋时期鬼谷子故里和出生地的传说。鬼谷子天资聪慧,博学多才,周游天下,在云梦山传道授徒。战国时的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尉缭、毛遂等都是他的弟子。其母后来也修炼得道,超脱凡尘,被人们尊为王老圣母。
鬼谷子的母亲王秀芝没出阁时,因吃了花园内水缸边的谷粒而怀孕,被父亲赶出家门,在村南草庵子里生下鬼谷子,是天宫玄微子转世人间,得到观音菩萨的保护。秀芝严加训诲,教子成材。这是一则感应生孕,无性生育的类型传说。人们对历史上帝王将相、杰出人物的诞生,往往敷衍上各种神秘、离奇的传说。
鬼谷子童年时即有奇能。他帮母亲打柴,受太上老君引导,到云梦山学艺。听到母亲召唤他的声音,能够立时回应母亲,并能当晚返回故里南庵子,以免母亲牵挂。母亲听说鬼谷子到云梦山学艺,非要到山上看个究竟。太上老君得知此事,派大仙婆婆劝阻。鬼谷子母亲不听劝说,大仙婆婆只好让她骑上老虎上了云梦山。
在古邺临漳县谷子和盐食村早在明代以前,人们就立祠祭祀鬼谷子(俗称王禅老祖)及其母亲王老圣母。谷子村现有清代建造的鬼谷子祠堂,并保存有清代光绪年间记载鬼谷子生平事迹的古碑一块。盐食村早在明代就建有王圣母庙,并于2000年出土一块明代记载王圣母和鬼谷子庇护乡里四方百姓业绩的古碑。
鬼谷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研究它、挖掘它是我们的责任。鬼谷子文化作为宗教信仰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可以抚慰心灵,安定社会,消灾弭难,普利众生;鬼谷子民间传说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TOP

抚顺地秧歌

抚顺地秧歌
   抚顺地秧歌,有时也被称为“鞑子秧歌”,是一种形成年代久远,民族性、民间性及地域特色都极为浓厚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传在今辽宁省抚顺满族发祥地一带。抚顺地秧歌形成于清初,一直流传至今。它与满族先世的民间舞蹈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据史书记载,唐代已有名为“踏锤”的舞蹈,明代有被称为“莽式”的歌舞,它们对抚顺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抚顺地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旗装打扮的“鞑子官”和仅穿皮袄、斜挎串铃及各种生活和狩猎器具的“克里吐”(俗称“外鞑子”)。其表演动作多源自跃马、射箭、战斗之类满族原始状态的生产生活,也有的系模仿鹰、虎、熊等动作,其中多有传统舞蹈的元素。秧歌动作中的蹲、跺、盘、摆、颤等姿态丰富、刚劲豪放,具有鲜明的渔猎生活和八旗战斗生活的特色。其伴奏音乐借用了满族萨满跳神的打击乐形式,有“老三点”、“七棒”、“快鼓点”等演奏方式,与汉族秧歌有较大区别。抚顺地秧歌自清代以来一直在抚顺地区流传,深得群众喜爱。据1986年调查,当时尚有50个秧歌队在活动,然而目前渊源和传承人谱系较为清楚的只有4个秧歌队。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现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队为主要形态,舞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时达上百人,既有集体舞,也有双人舞、三人舞等多种表演形式,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相应的手绢、伞、棒、鼓、钱鞭等道具,在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的伴奏下尽情舞蹈。各地秧歌的舞法、动作和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浑,有的柔美俏丽,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秧歌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娱性的,自娱娱人,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各地均出现过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秧歌艺人,很多民间艺人对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环境随之发生变化的今天,能够掌握传统秧歌技艺和纯正舞蹈风格的民间艺人已寥若晨星,保护和传承工作亟待进行。
  抚顺地秧歌在民间流传久远。由于环境变化、老艺人数量减少等原因,经常性的抚顺地秧歌活动已难于开展,表演的走阵、动作也有逐渐被简化的趋势,正濒临消亡,需要大力扶持。

[ 本帖最后由 那诗雨 于 2022-9-14 17:26 编辑 ]

TOP

我来自新疆,这里有许多少数民族。也有属于他们的文化。在这其中玛纳斯是璀璨文化中的明珠。玛纳斯,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地方传统民间文学,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玛纳斯描写了英雄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前仆后继、率领柯尔克孜人民与外来侵略者和各种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事迹。《玛纳斯》体现了柯尔克孜人顽强不屈的民族性格和团结一致、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
2006年5月20日,玛纳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Ⅰ-25。2009年9月28日,玛纳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不同的环境下创造的艺术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也应该充分的保护这些艺术。包括我作为哈萨克族,也有一些民间文学,艺术没有得到完全的继承和保存,所以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将许多的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
而我作为英语师范的学生,应该利用自己的长处,尝试将这些作品翻译成英语,让世界上更多人认识并了解这些文化。英语是一种沟通工具,希望自己能利用好!为宣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TOP

满族剪纸文化

  新宾满族剪纸是融剪、说、唱于一体的一种民间艺术。它将满族剪纸、满族民歌和满族故事结合在一起,通过边唱边讲的形式剪出作品来。新宾满族剪纸技法多样,分为单纸剪、双纸剪、立体组合剪、彩色拼黏剪、松明烟熏剪、火头烧烙剪和吊线动画剪等。所用的材料也比较特别,纸、布、绸、皮革、鱼皮、麻布、桦皮、树叶、红辣椒等材料,皆可成为剪纸艺人表现灵感的载体。有时艺人还根据画面需要,灵活运用烟头、香头或木炭,烫出点、线,增强作品的表现力。2008年,新宾满族剪纸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满族剪纸是依附于满族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在艺术上具有自己特定语言和风格的剪纸艺术,这是一种承载着长白山一带灿烂而厚重文化的民间艺术。
    经过数百年发展,满族民间剪纸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民间艺术。满族剪纸始于明代,由于对嬷嬷神的崇拜,满族剪纸产生了《嬷嬷人儿》,这种剪纸是满族剪纸的代表作;由于对动物神灵的崇拜,《狗》、《龟》、《鹊》、《鹿》、《鹰》等剪纸十分多见,常常作为吉祥物贴在墙上。
    满族剪纸内容丰富多彩,如《祭祖》、《挂签》、《野祭》……长白山区至今尚有许多民间剪纸直接表现这种萨满祭祀的活动,成为反映满族习俗、透视满族文化的珍品。剪纸的每一个故事都反映了满族人朴素善良、耿直纯真的道德风貌。

TOP

请大家继续寻找想要表达的故事主题方向,畅所欲言

TOP

孟姜女传说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孟姜女的故事可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
河北孟姜女传说最早源于《礼记·檀弓下》所记杞梁妻的故事。至唐代,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与后来的孟姜女故事已很接近,不过故事发生的时间由春秋时代改为秦朝,地点由“齐长城”变为“秦长城”,人物由齐国大将杞梁夫妻变为燕人杞良及其妻孟氏。到明代又多了“秦始皇逼婚”的情节,故事至此完全定型。孟姜女故事从江南松江府到北方山海关皆有流传,山海关东的凤凰山上建有贞女祠,即现今的孟姜女庙。
据《孟姜仙女宝卷》,始皇筑长城,太白星降童谣:“姑苏有个万喜良,一人能抵万民亡。后封长城做大王,万里长城永坚刚。”秦皇固城捉喜良,引发出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秦皇允许孟姜三件事,修桥、造坟、哭祭,孟姜痛斥暴君后投水而死。
一个故事能长时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并不断的被改造、加工,并不是偶然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故事代表了整个人类的共同愿望,抒发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心声。那就是:向往和平,追求稳定,渴望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安宁。

[ 本帖最后由 李俊巧 于 2022-9-20 19:44 编辑 ]

TOP

哈萨克毡房是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族,逐水草而迁徙,一般在春、夏、秋三季住一种易于支撑和拆卸的毡房。远在西汉时,远嫁至乌孙的细君公主就说其生活是“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穹庐就是指的毡房,从中可知,毡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毡房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地震的特点。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千百年来一直为游牧民所喜爱,由于是用白色毡子做成,毡房里又布置得十分讲究。在新疆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缀满了白色蘑菇似的毡房,人们称之为白色的宫殿。
  牧区的哈萨克族一年要搬十几次家,拆卸和安装也很容易,一般两个多小时即可“盖”起来,所以很受牧民的欢迎。毡房的材料完全是就地取材,由围墙、房杆、顶圈、房毡、门组合而成,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下部圆柱形四周是用横竖交错相连而成的红柳木栅栏构成的围墙,搭成整个毡房的骨架。栅栏的围墙外围上一层毛线编织的芨芨草帘,每根都用红、黄、绿、白、黑等彩色毛线编成和谐的图案,使毡房美观漂亮,外包白毡。
  毡房内部布置的大方、合理,井井有条,一个只有30多平方米的毡房内,既要有“客厅”、“卧室”,又要有“伙房”、“库房”。毡房的门一般朝东开。毡房内,靠门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和待客。进门左、右上方是铺位,正上方放置衣箱、马鞍,箱前铺坐垫,是招待客人的地方;进门左、右两侧则是放马具、打猎用具、拴幼畜和放炊具、食物的地方。
  毡房融入了哈萨克人独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艺术气质、审美倾向、行为准则、宗教情怀等,反映了哈萨克人的社会组织制度和精神气质,它和哈萨克人的文化融为一体,构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景观。哈萨克族的毡房艺术在草原到处可见。毡房内四周是挂壁,地上是花毡,各种幔帐都是刺绣艺术品,使人赏心悦目,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
  很多人对于毡房和蒙古包分不清楚,因为外形近似,不了解的人往往容易将它与蒙古包混淆。那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蒙古族和哈萨克族都是我国古老的游牧民族,由于频繁迁徙,因此住房就必须能够随意移动。
毡房和蒙古包都是“毡帐”一类的可移动性的建筑。用标准的毡房和标准的蒙古包做比较,其最大的区别在顶部。蒙古包和哈萨克毡房最直观的区别,就是看建筑是圆形顶还是尖锥形顶,如果圆球形顶的就是蒙古包,而类似尖锥形的则是哈萨克毡房。
  毡房的顶部连接顶部天窗和墙体围栅的曲杆(斜拉杆),下端是做弯的弧形角度,拉杆与墙体缓慢搭接,从正面看是没有明确夹角的。因此毡房外形比较敦实,线条圆浑,棱角不分明,显得高耸厚重一些。毡房“曲杆”弯头的加工工艺,是哈萨克族的传统工艺。
蒙古包的顶部连接顶部天窗和墙体围栅的斜拉杆是直的,因此从正面看整个顶部呈三角形状,顶部和筒形的墙体有一个明确的角度。蒙古包顶部的斜拉杆是直杆,所用数量较毡房多一些。蒙古包外形简洁,线条明快,棱角分明,显得低矮平缓一些。
毡房,作为哈萨克传统建筑艺术的“活化石”,是哈萨克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哈萨克民族的人文观和自然观。哈萨克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适合于本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创造了适应草原特色和艺术风格的居住文化。在辽阔的哈萨克草原和漫长的丝绸之路上,这种特色鲜明的民族建筑无所不在,不愧为世界建筑艺术世上之灿烂的瑰宝。

TOP

本周讨论

民间故事or传统文化,不限类型。比如:美食,歌谣,传说皆可。

TOP

慧可大师

今天想分享一下我家乡的一些故事。我家乡“二祖村”名字中的“二祖”来源于佛教二祖慧可大师。一祖是达摩大师在天竺,所以慧可大师对于中国佛教有崇高的地位,在家乡二祖寺重建的时候,世界各国众多的佛教组织都前来交流。
二祖村本叫芦花村,1966年邢台大地震,房屋塌陷,地下的“宫殿”残缺露出,二祖舍利被挖出,从此更名二祖村,并且在1988,修复工作正式启动。
关于慧可大师本人的故事,对于百度百科的那些故事我不太了解。但从村里的老人口中听到过许多传说。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瘟疫肆行,各村的百姓都深受其苦。慧可大师在各村间往返,行医治病。当瘟疫散去,慧可大师将要离开时,街道的各户人家都出来敬送大师。形成“人形”通道,贯穿连接于多个村子,可见敬重。

TOP

辽宁满族民间故事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民间文艺家协会
      满族民间故事主要分布于辽东满族文化圈内,辽东满族文化圈是指被辽沈满族民众称为“东山里”的长白山余脉广大区域。辽东满族民间故事是一个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辽东满族神话、传说、故事等散文体口头叙事样式,如《天鹅仙女》、《布库里雍顺》、《天女浴躬池》等,讲述天神最小、最美丽的女儿因为吞食了朱雀(或喜鹊)衔来的朱果(或红果)而怀孕生下了爱新(金子之意)觉罗·布库里雍顺,他就是满族的始祖。而《日月峰》讲述的则是远古时期,世界死气沉沉,天帝的小女儿把左眼抛上天空,化作太阳;把右眼抛上天空,化作月亮;把脖子上的一串珍珠抛上天空,化作了星星;而小仙女为了救世却变成了一座山峰 —— 日月峰。满族民间故事生成于满族由渔猎转向农耕的时期,与汉族文化密切接触,彼此融合,具有满汉杂糅的文化特征。
      辽东满族民间故事是满族社会的集体记忆,是满族民众创造的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与科学研究价值。近年来,由于现代化大众传媒对传统口耳相传信息传输方式的取代,更由于承传满族古老叙事的老一辈故事家相继离世,现代满族民众对本民族传统与文化的历史记忆已日趋模糊,有必要对辽东区域的满族民间故事传承人进行保护。

TOP

我是一个好吃的女孩子。在我们民间有很多特别的美食。比如,纳仁面条Нарын:盐和洋葱放在羊肉汤中,取出肉后,用原汁的汤煮面条或面条,然后取出盘子,把面条放在盘子底部,把肉放在上面,肉用刀切碎,与面条混合,最后撒盐、洋葱和其他调味品。
手抓羊肉Бешбармак:每年冬季到来之前,哈萨克牧民会进行”冬宰“,把肥嫩的大尾羊宰杀后进行风干,风干后的羊肉,保持了羊肉的鲜美,还有着松木般的香气,令人垂涎。
马肠Казы:熏马肠是哈萨克族特有的做法,把整匹马的肉切成块,塞进香肠里,然后用松木熏制,马肉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马奶酒Кымыз:乳糖发酵的马奶酒,是一种粘稠的雪白液体,喝起来有点酸,而且酒精度只有2%左右。
宝尔萨克Бауырсак:哈萨克的小吃,经常供应奶茶,像馒头和粥,制作时,在面条准备好后,放一些牛奶、黄油、糖,然后把面条在面板上卷成薄片,然后切成小钻石,炸成黄色。说到这里,我想家了,也非常想家乡的美食。

TOP

辽宁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

流传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的朝鲜族乞粒舞有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祈求农业丰收的民俗活动,原是农乐舞的一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形成融自娱性和表演性为一体的舞蹈。
  乞粒舞有着相对稳定的传统程式,但又不受传统程式的限制,表演者可以根据现场情绪起舞,整个舞蹈具有很强的即兴性。当表演者情绪高涨时,大家各显神通,男性晃动象帽,使顶端长缨飞旋,划出美丽的弧线;姑娘边敲击长鼓边快速旋转,以形体的动感和美感传情达意;老年的扮演者不仅注重舞之韵味,而且注重姿态,动作变化繁多,能通过即兴表演将心底的欢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乞粒舞参与人员多,影响广泛,是朝鲜族农民群体舞蹈的典型代表。
  乞粒舞主要在朝鲜族的重大节日或大型活动中演出,如作周(一周岁生日)、回甲(六十大寿)、回婚(结婚60周年纪念日)或婚礼、店铺开张、建造和修缮庙宇时,村里老人都会牵头,组织歌舞表演,乞粒舞多通过家族传承。
  乞粒农乐舞,同用于祈神的“踩地神”农乐舞和用于自娱的农乐舞相比较,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它具有鲜明的表演性,是供人观赏的农乐舞形态。其舞蹈形态复杂,动作洗练,技艺高超,因此在朝鲜族舞蹈中享有独特地位。但是,这种古老艺术由于受到现代文明的猛烈冲击和老艺人相继离世的影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TOP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在舞台艺术上,无论是音乐、表演以及舞台美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变化和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部分地区,成为中国北方影响较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0月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在北京园博园开幕,河北梆子剧种也在其中。
河北梆子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蜕变而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山陕梆子流入河北的历史较久,在清代有关记载中,有的称秦腔、有的称乱弹、有的称西部,有时也叫弋阳梆子。其具体流入时间,据刘献廷之《广阳杂记》载: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刘生于清顺治五年,逝于康熙三十四年(1648--1695年),所记是十七世纪末他在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见闻,证实此时京畿地区已有“秦声”或谓“乱弹”(即梆子腔)在流行。至乾隆时,秦腔愈益盛行,对昆曲已形成压倒之势,如乾隆九年(1744年)的《梦中缘传奇》序载:“长安(北京)之梨园……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此后,“至嘉庆年,盛尚秦腔,尽系桑间濮上之音。”(《都门纪略》词场序)以上所列,说明至迟康熙中叶京畿地区已有了秦腔,延至乾嘉一直有演出活动。

TOP

刀郎舞这是流行于刀郎地区的维吾尔族舞蹈。是一种男女成对的群舞,其舞蹈动作的优美、舒展、矫健、刚劲有力可居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之首,此外,舞伴互相换位、交错、配合的默契又别有一番韵味。舞蹈动作难度较大。随着音乐伴奏速度的逐渐加快,舞蹈进入高潮,人们跳起一种原地快速旋转的动作,至此,已具有一定程度的竞技性,不支者逐渐退场。有些人会晕倒在地,坚持至最后者为胜,受到人们的赞扬和喝彩。
刀郎舞是维吾尔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历史悠久,形式完整,具有浓郁的边塞气息和风格。舞姿开朗大方,粗犷矫健,使人欢乐,给人以力量和鼓舞。刀郎舞是麦盖提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刀郎”是麦盖提的古地名,它的意思是成堆成群。在很久以前,这里没有人烟,只有沙丘、碱滩、红柳、胡杨。而在塔克拉玛干地方却有一块良田绿洲,居住着一些很早很早迁移或者战争遗留下来的人。后来由于大自然的变迁和宗教的传入,以及战争的影响,这块良田绿洲变成一堆一堆的沙丘,人们只好向叶尔羌河流域搬迁。
同时从喀什、和田、叶城、莎车等地也流入一部分寻求生活出路的人。这些按地区习惯分居成堆,形成一堆一堆的居民点,当时维吾尔族称其为”堆郎”,后来语音又转变成“多 郎”或“刀郎”。至今在麦盖提县居民中,仍有不少人称自己为“刀郎人”。

自古以来,勇敢剽悍、勤劳朴实的刀郎部落就在这里生息。这里森林茂盛,野兽出没,刀郎人经常狩猎,他们定周末为狩猎日,每逢这天,青年人手持长矛、木棒。弓箭一起狩猎。胜利返回后就聚在一起跳舞和演唱“刀郎木卡姆。”这里还有一部分人从事耕种,每当风调雨顺、粮丰畜壮之时,人们便围着篝火,通宵达旦 出狩猎的紧张和战斗气氛。
伴奏刀郎舞的音乐叫“刀郎木卡姆”,它原有十二个套曲,但已有三个套曲失传,现留下有九个套曲。每套分五个段落,每段配有两首诗歌,加在一起,全套共四十五段乐曲,九十首诗歌。用沙塔尔、独他尔、热瓦甫、卡龙琴、艾捷克、手鼓等乐器演奏。
刀郎木卡姆的歌词,是随着时代不同而变化的。过去多以嘲讽、反抗统治者为主,而解放后,则以歌颂新时代和幸福生活为主。歌词讲究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铿锵有力。
刀郎舞流传颇广,不但在麦盖提,而且在叶尔羌河畔的巴楚、莎车,在吐鲁番盆地,都可以看到刀郎舞的英姿倩影。
如今,跳刀郎舞已成了维吾尔群众庆祝节日和闲暇娱乐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很多体操和武术动作也揉和到这古老的民间艺术中了,使刀郎舞更加洒脱刚劲,引人入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