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分享] 中外著名的人类学民族学家肖像及简介(来源于百度)

【王文静】林惠祥:高校创办博物馆第一人

在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内,陈列着一尊人物青铜雕像。这个由上海知名雕塑家所塑的雕像,是为了纪念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第一任馆长、著名人类学家林惠祥。林惠祥将一生珍藏无偿捐献给厦大,并为厦大人类博物馆的创立呕心沥血。






  早在1934年,林惠祥就创办了博物馆的筹备处,收集、发掘和整理来自我国东南地区和东南亚的文物、标本等,并且开放供厦门大学师生教学参考,也供校外人士参观。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惠祥携带他收集的珍贵文物,举家逃到南洋避难。林惠祥的女儿林华明曾回忆,林惠祥不为日本人办事,生活无着,有位欧洲学者想乘机收购文物,被林惠祥严辞拒绝。为了避免日本人的纠缠,林惠祥逃至偏僻的乡下,隐姓埋名,以种植为生,甚至连火柴也买不起,靠敲石取火,生活的艰辛到了无法想像的地步。林惠祥经常对他的儿女说,就是用草绳做裤带,勒紧肚子,也不能变卖一件文物。 1945年日寇投降时,林惠祥说:“若再拖半年,恐怕这条命就熬不过去了。”
  1951年,林惠祥将一生辛勤搜罗和积存的文物、图书数千号(每号一件至数十件不等)全部捐献给厦门大学,建议设立人类博物馆。在1949年的一份建议书中,他写道:“提议人因多年教授人类学的经验,深感有这种需要,自十余年前即有志倡办人类博物馆,曾自费搜罗标本。……本人因目见当时私立厦门大学经费困难,乃节省自己的生活费,用来旅行、采集和购买,并拟向南洋募集标本,打算略具规模献与国家。不意因日寇侵略,携带其大部分逃亡南洋,在南洋续有增加,……如厦门大学设立人类博物馆,愿意贡献为基础。”  
  时任厦大校长的王亚南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呈报上级有关部门,1951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人类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亲手题写馆名。这是福建省第一家博物馆,也是中国高校第一家博物馆,后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中国著名博物馆之一。
  厦大人类博物馆初创时期只有3名工作人员,每月经费才70多元。林惠祥经常用自己的工资为馆里添购文物,他月工资两三百元,因为购置文物,家里到了月底经常没钱买米,买菜有时也要赊欠。后来博物馆的规模不断扩大,拥有两层楼36间陈列室,人员也不断增加。几乎所有博物馆的模型、展柜都由林惠祥亲自设计、监制甚至制作。他常常俯在地上制作立体地理模型。他和一位技术员用粘香末雕塑从猿到人进化的模型,其中爪哇猿人就是林惠祥个人的杰作。在雕塑这尊猿人时,他还充当了一回模特。他对着镜子,脱掉上衣,手持木棒,张大嘴模仿猿人的样子,并不时使劲儿使肌肉凸起。  
  已故的厦大人类博物馆第二任馆长陈国强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林惠祥在博物馆亲自为参观者讲解,亲自为人类博物馆写陈列品说明书。林惠祥常对馆内人员说:“我们应当一个钱当两个用,少用钱,多工作。” 
林惠祥简介
林惠祥(1901~1958)


  中国人类学家。福建晋江人。192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后考进菲律宾大学研究院,1928年毕业,获人类学硕士学位。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特约编辑员,后参加该院民族学组研究工作。1931年任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主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人类博物馆馆长、南洋研究所副所长。他从事东南亚和中国东南地区考古发掘和民族调查研究,是中国对台湾省高山族最早进行调查研究的学者,著有《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他对民族文化和中国民族的来源及划分系统等问题,颇多创见。他的《文化人类学》一书确立了中国人类学体系,受到当时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与欢迎;另一著作《中国民族史》获得国内外学者好评。他还先后参加调查和发现武平、龙岩、长汀、闽侯等地的新石器,并撰写了有关台湾新石器、福建古民族、中国与东南亚古民族的关系等方面的论文。1929年和1935年他两次冒险只身深入日本侵占下的台湾,调查高山族(当时称番族),获得圆山新石器和高山族文物。1934年,为普及人类学知识,他运用自己搜集、发现的考古和民族文物,创办了厦门市人类博物馆筹备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携带文物避难南洋,继续从事东南亚的考古和民族研究。著有《苏门答腊民族志》、《婆罗洲民族志》、《民俗学》、《世界人种志》、《神话论》等。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