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辽宁三项非遗数字采集量居全国前三

辽宁三项非遗数字采集量居全国前三


辽宁鼓乐和海城高跷



核心提示
    11月24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培训班在沈阳举行。这次培训活动就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怎样进行数字化保存等方面进行了研讨。记者采访了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以及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吉祥,了解到我省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相关情况。

三个项目采集成果均超千条
    2013年,省非遗中心选取了凌源皮影戏、辽宁鼓乐、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三个项目作为非遗数字化保护的试点项目。同时,我省入选首批国家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省份。 2014年,省非遗中心又选取海城高跷、乌力格尔、凌源皮影戏三个项目开展第二批国家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目前,相关数字化采录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据国家非遗保护中心统计,凌源皮影戏数字化采集数量名列全国第一,辽宁鼓乐名列全国第二,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名列全国第三。三个项目采集成果均超过千条,其中,凌源皮影戏以2898条高居榜首,得到国家非遗保护中心的好评。
    辽宁鼓乐的保护单位是省非遗保护中心,凌源皮影戏由凌源文化局实施保护措施,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则由锦州市非遗中心进行保护。省非遗保护中心对这些非遗项目提供专业指导。这些非遗项目的数字化采录均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完成。

建立统一标准体系
    据乌丙安介绍,非遗数字化保护是将非数字化的非遗资源,加工转换成数字资源进行保存和推动保护活态传承。比如:通过录入、扫描、摄影、转录、摄像、制作等方式生成数字文件,并建立数据库进行存储、管理共享。科技高速发展,对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新手段。作为计算机科技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领域之一,数据库技术早已成为存储、管理和维护非遗保护领域信息资源的主要手段,数据库已成为非遗信息资源系统的核心部分和基础。
    乌丙安认为,利用数据库等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和保存,比活态保护更稳定可靠。
    实现非遗资源数字化保护,需要对非遗数据进行统一标准化的核心数据编码,选取合理数据模型结构进行存储与整合,在非遗项目科学分类体系之下,对各类非遗资源的信息采集与检索点设置,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与传播。建立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统一标准体系,其中包括建立符合数字资源管理需求的非遗项目统一分类编码系统;建立统一的非遗数字资源元数据;将非遗保护保存、非遗数据描述和管理的双向需求相结合;将非遗传承和保护转化为非遗数字资源的著录和采集,将非遗传承保护规律转化为非遗数据库概念架构、语义架构以及全流程标准规范。达到具备标准化著录、结构化存储、多元化检索查询、网络化访问共享四大功能指标。

正在建非遗保护数据库
    谈到数字化采集内容,王吉祥介绍,主要包括非遗的概述、历史沿革、分布区域、保护情况、文化价值等。对非遗进行数字化保护主要有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四种方式。图片主要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的静态呈现,比如表演的瞬间状态、乐器结构、文献资料、文物遗迹等。文字主要以“案头工作”和现场记录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比如:综合概述、保护情况、传承人登记表、专家意见表。音频反映的是遗产要素的活态呈现,比如代表曲目演奏等。视频也是反映遗产要素的活态呈现,比如艺人访谈、传承过程、民俗活动等。
    据介绍,我省正在建设非遗保护数据库,相当于数字化非遗博物馆。

——王臻青:《三项非遗数字采集量居全国前三》,《辽宁日报》,2015年11月27日第14版

来源:http://epaper.lnd.com.cn/html/lnrb/20151127/lnrb1573014.html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