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非遗·所思沙龙】:中国传统村落的过去、现在、未来

【非遗·所思沙龙】:中国传统村落的过去、现在、未来

2014年11月23日下午14时—18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余位师生同聚一堂,开启了“非遗·所思”读书沙龙系列活动的帷幕。本次沙龙就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郑土有教授的“自鄙·自珍·自毁——关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一文展开了讨论。沙龙分为观点陈述、自由交流、总结发言三个部分。非遗中心科研教师孟令法老师主持了会议。
交流会上,同学与老师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对村落文化保护的观点与态度,并对如何更好地保护古村落文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麻江伟(学生):现在村子变化巨大,村民价值观变了,村子里的房屋建筑也变了。大家都去追求自己的利益,缺失交流,也不愿意出门了,只喜欢留在家里对着电视电脑。那种以前的大家聚在一起乘凉、拉家常的日子好像突然就不见了,大家现在见面都只是点个头而已。政府的保护更是加剧了这种冷漠,他们追求政绩的发展,抛弃了文化。小时候的皮影戏,现在也看不见了。文化自身不创新不发展,走不出去,导致了它的消亡。

王先(学生):对古村落的保护要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总体水平已达到世界前列,物质生活水平高,人们业余生活也很丰富。然而我国的人均水平确是比较低的,可以说我国的大部分资金集中在了少数人的手里。我国的城乡差距较大,很多乡村还处于“原始性”很符合古村落的性质。但这些乡村里的人生活条件是极差的,就连上学也要走上几个小时,没有车,因为没有公路。所以我觉得对于乡村还是以发展为主。

李丹娉(学生):当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想到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家乡,想到他们的一些想法。在我小时候,家乡还没通车,去县城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坐船。当路修好后,坐车更加方便,大多数人就放弃坐船而选择坐车。记得我当初读的小学现在基本上没人在那读了,因为当地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而把孩子送到更远的学校去了。农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直接,他们关心自身的利益,当这个东西已经无法满足我的利益需求就会抛弃掉,去选择自认为满足自身利益的东西,农民没要太高的文化水平,他不会关心这是不是破坏了传统文化。原来小时候当地的农民想把土房子变成泥瓦房,现在泥瓦房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是想要在城里买房子,城乡差距使农民羡慕城市的生活,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尽管一些老人不太习惯城市的生活,但为了自己的儿孙,她宁愿“自弃”放弃原有的生活习惯而努力适应城市的生活。我们家乡也处在一个搬迁带,在当地农民面临在城市居住和在不远处建新农村的选择中,大多数农民更愿意选择后者,他们也不想改变他们原来的生活习惯和“熟人生活”,但前提是他们的生活水平要得到提高。现在有很多的新农村,但许多的新农村已经变为“洋村”,改变了原有的农村面貌,农民不会有保护古村落文化这个思想,而这更需要当地政府需要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引导。如何解决满足农民生活的需求与保护古村落文化的矛盾这个问题是大家现在需要思考的。

张代勇(学生):经济利益的冲击。农村是社会的的根,但也是社会最落后的地方。大多数人都注重自生的利益,为了更有效地提高生产,古老的农耕也被现代机器代替。具有文化气息的窗花、年画、雕花窗被现代的画报、玻璃窗代替。以前实用的农家物品都被现代物品代替。汇聚了一代一代心血的祖屋也被现代洋房代替。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经济下,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下,很难想到要保护自己村落的面貌。
信仰的缺失。现在的人们在新文化运动后,在科学观的影响下,人们的信仰消失殆尽。以前的庙会、祭神、祭祀等活动都基本消失了。人们的心灵寄托全无。人们慢慢的变得自私,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缺少村落认同感。
乡村的宁静与人的交流的缺失。现在乡村,在城镇化的道路下,路变宽了,车多了,小工厂建起了。以前的那份宁静被现代气息打破。但是以前那种邻里之间在晚上空闲是一起聊天,交流种植技术的谈天论地消失了。人们在农闲是都在自己家里看电视,玩电脑。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消失了。现在的乡村在城镇化道路下,那种乡土气息消失殆尽。人与人之间那种朴实也消失了。宁静的村落被现代的城镇取代。古村落的保护也显得十分重要,但是有十分困难。

包雅璐(学生):现在在村庄里,面子问题也是很严重的。就以我们庄为例,村子里很多年轻人都是先出去打工,然后将赚来的钱用于在村里建新房子。以前那些老房子大家都看不上,都想建小别墅。大家都以住别墅为荣,如果有哪家人没有建新房子,还会被村里其他人嘲笑。

成磊(学生):此次交流会,让我深刻了解了在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中保护“旧文化”的重要性和如何正确认知村落文化,同时了解了许多古村落文化保护的建议与方法。

杨晓雪(学生):关于古村落的态度:“自鄙、自珍、自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太快,古村落的消亡太快,这就形成了一组茅盾。农村的改变是因为农村的资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中国的大多数资源都在城市,城市的各种设施,生活条件都很好,有多少人不羡慕,不愿意去城市居住。
农村的样子该是怎样的。就以我的家乡为例。7、8年前,从我家阳台望出去,全是山,水田等。每到农忙季节,田野里、土地里全是人影。如果有邻居忙不过来,大家就会去帮忙。每到晚上,东家串西家,好和谐,这才是农村的气氛和精神面貌。那一砖一瓦,一花一草一泥土都载着朴实的气息。就几年的时间,一切都变了,瓦房变成了高楼大厦,田野里、土地里长满了草,村庄变得死气沉沉,这是现在大多数农村的现状。有一部分人期望着土地被政府占用,一旦政府下达指令,大多数人搬迁速度很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土地是我们的根,那么多的人放弃了根去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人们的思想已经在改变了。

城市化和工业化促使新农村的改变,同时也是促使古村落消亡的重要因素,新农村再怎么是农村,它始终失去了古村落的气息。政府再怎么想恢复它的原状,他终究不是它。所以我们现在能做好的就是尽量保护它。保护古村落文化不能光靠嘴说,实际行动才是最重要的。这不是光靠那些研究人员或学者就能够做好的,这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

毕然(老师):农村是我们的根,走进农村就是寻找我们灵魂的“根”,离开农村,抛弃农村,其实是在一步步毁掉自己的“根”。

李臣(老师):郑先生在他的这篇文章中明确提到应该加强古村落的保护宣传力度。我觉得,在现代社会大数据背景下,可以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对古村落进行数字典藏,建一个国家级的古村落博物馆(实体版和网络3D版并存),把各地有代表性的,具有独特风土人情的古村落做成一个个成精致、逼真的沙盘模型,供大众参观品鉴。如果效果不错的话,也可以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进行巡回展出,唤起大众对濒危古村落的关注热情,从而推动政府部门出台一些保护措施或者通过政府组织一次全国古村落普查,加强对濒危古村落的保护力度。

李双雄(老师):
    关于文化自信心的建立
要有对文化的敬仰和敬畏,这种敬畏心理需要从哪些方面建立呢?
首先是信仰,中国人民,尤其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大众,往往信仰、道德这些东西都是被挂在嘴上,踩在脚下的,所以,文化自信心的基础是缺失的,无敬畏就难有信仰。
其次是规则,中国人很聪明,总会找出潜规则来破坏任何限制其行为的规则,而对破坏者的道德审判、现实惩罚却是很少的,偶尔的讨伐,也是出于各种心理,往往是艳羡。
第三是评价机制,主流的评价,往往会引导民众的行为选择,以金钱的多寡评价人的成功与否,就会引导民众走上逐利之路。
第四是需求,按照马斯诺的需求理论,人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需求之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而文化需求,是高层次的,在基本需求没有完全满足之前,谈更高层次的追求只是空中楼阁。
关于村落保护与破坏
首先,不要忽视村落变迁的背景,文化的变迁是生活方式变迁的组成,其根本是人类获取能量方式的改变,任何大的变迁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在研究变迁的时候,技术程度、社会结构是不容忽视的。
其次,要弄明白什么是保护,什么死破坏,是对原有方式的完全保存吗?是对原有方式的现代演绎?还是对原有方式的重构?
第三,文化研究者的姿态如何?是高高的站在文化的制高点来审视,还是深入其中去寻找和了解民众的需求。
第四,选择与干预,文化保护工作者真正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政府的干预在民众的选择面前作用如何?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