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240课堂李雅欣小组讨论帖

参考资料~

[1]张传斌.,《尝名巷小吃,品汉味文化》.楚天文苑2011年第九期
[2]谢程远,《户部巷的面窝》.楚天都市报2012年第6期
[3]方方,《热干面传说及其他》武汉文史资料,2013年第11期
[4]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基本状况》
[5]周光武,《中国烹饪史简编》,科普广州分社2009年
[6]刘华康,《中国人吃的历史:中国食物史》,青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TOP

[7]何石,《武汉的风味小吃》 东方食疗与保健,2007年第6期
[8] 姚伟钧《中国饮食文化探源》,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
[9]小钟,《寻找舌尖上的城市符号》 城市味道,2012年第5期
[10]姜荣国,《武汉热干面申遗引热议》时事热点,2011年第8期
[11]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TOP

12]姚伟钧《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13]樊星,《“汉味”小吃与武汉城市形象》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第23卷第3期
[14]谭志国,《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5]《中国饮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财团法人中国饮食文化基金会编,1993年始)、
[16]李健刚,《湖北饮食文化解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TOP

上面的帖子是主要的参考文献资料,最推荐]姚伟钧《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樊星,《“汉味”小吃与武汉城市形象》这两本对于文化的研究很贴合选题,然后池莉作品中提到的武汉小吃也比较有深意

TOP

回复 102# 的帖子

这里的精武鸭脖我觉得有太有的企业营销的成分,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精武鸭脖的重大额民间文化或者说民间文学的元素比较少?当然这里我觉得也是相对应的,比如周黑鸭就是企业营销文化为主,民间文化和民间文学较少~

TOP

回复 155# 的帖子

但是衔接上一个思考,既然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的一个积累成果,那么如果精武鸭脖和周黑鸭等故事广泛流传到了民间,甚至在流传的过程之中不断的加入了群众的智慧,那么这样的结晶又在不在此次的研究范围之中呢?

TOP

还有一些记载在《江城记忆——武汉故事传说选》中
蔡甸包子捏不扁

蔡甸包子面皮白、馅子香,是有名的面食早点。
相传很早以前,有个新上任的县官听说有家小包子店的包子特别好吃,就想亲口尝尝。一天,他到店里问店主道:“你的包子好在哪里?”店主答:“我也难说好在哪里。不过,谁能把它捏扁了,我便不再做包子了!”县官心想:这包子难道比石头硬?比石头硬的包子双怎么能吃呢?就令随从的武士将包子捏扁,武士随手抓起一个包子用力捏成一砣,把它放在桌子上。不一会,包子又渐渐恢复了原样。
县官非常惊讶,当场写下“捏不扁”三字送给包子铺,从此,这家小吃店的生意更兴隆了。

TOP

发米粑粑
    武汉人“过早”的习俗,已经名传四海内外。
大约,武汉人“过早”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正规军”,属固定型,一般是在固定的餐馆棚点吃相对固定的品种;一种是“游击队”,属游动型,一般无固定的地点,或为吃上合口味的品种,或为省时省事,吃上方便购买的品种。因此,“游击队员”十分乐意光顾卖米粑粑的小摊,来一对米粑粑,夹一根油条或一个面窝,边走边吃,省时省事,别有一番味道。
不好考证发米粑粑究竟源于哪朝哪代。坊间传闻,很久以前的九天之上,有一个善良美丽的仙女,所做的米面粑粑被玉皇大帝发现了,便找来米面粑粑解谗,一直吃到撑得不能动弹,还连说“好吃,好吃。”仙女同情凡世间的穷苦人,愿意把做米面粑粑的手艺传授给人间,便不顾玉皇大帝的恼怒,下嫁凡间,与一个汉阳的后生结为夫妇。平常之家的小夫妻做起了发米粑粑的小本生意,借以养家糊口,祖代相传,发米粑粑竟成了武汉的一个风味小吃品种了….…..。现在能够考证的是,发米粑粑是从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传入武汉市区,发米粑粑因卖出时总是以成对为单位,因而也被市民们称之为对耙,小孩则干脆叫粑粑。发米粑粑这道小吃品种,还演变成了武汉的一句歇后语:“卖粑粑的揭锅盖——铲(惨)哪”,形容处境不好的意思,用这句歇后语来表达自己境况的人,多少还有些幽默的意味。

TOP

回复 158# 的帖子

在武汉的街头巷脑,如果看到一辆板车,上面置一口铁皮大灶,灶上架一口平锅,那就是做米粑粑的了。米粑粑是用米磨成浆,经过发酵,然后将米浆放在平锅里面,做米粑粑的米浆稠稠的,搁在锅里不会流动,用锅铲按成一个个的粑粑形状。平锅的中间有一个小窝窝,用来盛点水,然后盖上木制锅盖,在灶里添了柴禾,做米粑粑的柴禾多是做家具剩下来的刨花,这种刨花容易燃烧,而且烧过后,不是马上熄灭,而是久有余火,米粑粑就是这样经过旺火烘烤,再用余火慢慢焙制,出锅的时候,粑粑的下面一层薄薄的金黄锅巴,十分香脆,而里面的粑粑又是糯软香甜,酥酥的。米粑粑都是一对对的,在吃粑粑时,夹上油条或者面窝,糯软中带点焦脆,味道就更加独特了。
汉口沈阳路七一电影院门前有一条小吃街,街中段有一对卖发米粑粑的小夫妻。他俩究竟是否效仿传说中仙女与汉阳后生搭档经营的模式,是否得到了仙女的真传,顾客们不得而知。反正,他俩的生意十分红火。那粑粑圆圆溜溜,象是圆规画过,大小一致,两块合拢,清清爽爽。外面焦黄,脆香;里面净白,泡酥;圆心上还洒上一撮黄砂糖。趁热咬一口,香,酥,甜,软,味道与吃发糕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发糕则多了一点焦脆和吃米酒的醇香,那香气是能惹人流口水的….…..
据说,他俩做的米粑粑,确有与众不同之处:淘米,磨浆,调味,各个环节一点不马虎。更难得的是小夫妻每每对顾客笑脸相迎,笑脸相送,童叟无欺,全然不像一些个大酒店的服务员,板着个“阶级斗争脸”,冷眼出进。至于有人说他俩的脸都是园园的,白白的,本来就是发米粑粑的最好广告的闲言,听过后,他们只不过相视一笑,也不反驳。依旧是你上锅,我烧火,伴着铁铲敲击扁锅沿的响声,粑粑的香气,从锅盖的缝里,往空气里扩散,引来买发米粑粑顾客鼻翼的紧张地颤动。

TOP

酥鳞武昌鱼相传,公元210年,东吴名将周瑜病逝,鲁肃接掌兵权,被孙权任命为奋武校尉,统领周瑜旧部,先驻军于江陵,后来,转屯陆口(今赤壁一带)。
鲁肃继承周瑜遗志,为迎接随时发生的战斗,终日操练兵士,无一日有所懈怠。
士兵训练劳苦,体力消耗巨大,鲁肃爱兵,便极尽所能改善士兵的伙食。赤壁多湖泊,湖里出产武昌鱼,鲁肃命军中伙头军就地取材,下湖捕鱼,想着法子烹饪武昌鱼菜为兵士补充营养。新鲜的武昌鱼,厨师便依照传统的煮、烧、蒸之法,做出来的武昌鱼菜,很受士兵喜欢。
但在2000年前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人类对食材的保鲜手段极其有限,武昌鱼出水后,存放不了几日即会死去,死去的武昌鱼尤其是死了很长时间的武昌鱼,厨师再用煮、烧、蒸之法烹饪,做出来的鱼菜也不好吃,于是,兵士们总是将吃不完的武昌鱼菜一盆一盆地倒掉。
鲁肃找伙头军问明原委,伙头军称实在没有办法能将死去的武昌鱼做得好吃。
鲁肃是个心细如丝的人,想起家乡安徽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冬季有腌鱼的习俗。便让伙头军依临淮腌鱼之法,在武昌鱼还没死去之时,即开膛破肚,去除鱼内脏,既不抠腮,也不刮鳞,撒上盐粒,入翁中存放三两日,后取肉出翁,挂在屋内通风处阴干,随用随取。
伙头军把阴干的武昌鱼剁成块,下入油锅开炸,炸至鱼块呈现黄色,即捞出油锅,端给兵士下饭,没想到酥香的“油炸腌鳊鱼”的菜盆一端上桌,即被兵士风卷残云般连鱼肉带鱼鳞抢个精光。
吃得高兴的兵士问伙头军:是哪位大师傅能有这样的神本事,能把武昌鱼做得这么好吃?
伙头军回答说“是咱们的鲁大将军教我们做的,这个菜叫‘鲁公鱼’……”
随着时间的推移,“酥鳞武昌鱼”的制法,由东吴军中逐步传至赤壁民间,再经过后人的演绎,乃至于“酥鳞武昌鱼”成了一道湖北名菜。

TOP

菜妈煮桂鱼

有关“煮桂鱼”的菜式,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关系,而且为“煮桂鱼”成其为名菜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相传1928年,以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为代表的人,带领广大军民,通过武装斗争创立了以湖北洪湖地区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革命根据地。
湘鄂西苏区革命斗争历时7年。7年苦斗,在这里倒下了20万名革命英烈;7年鏖战,从这里走出了67位共和国开国将帅。
洪湖边上有一个叫蔡家榨的渔村,村民以下湖打渔和榨油为生。村东头临湖边有一户人家,户主是位中年妇女,她的丈夫姓蔡,参加了红军,在一次与国民党军的遭遇战中牺牲了,成了寡妇。村人也不知道这位中年妇女娘家姓氏,便冠以夫姓,年龄大的喊她蔡嫂,年纪轻的喊她蔡妈。
洪湖革命根据地经常遭到国民党军的扫荡,敌我间的战斗非常激烈,受伤的红军战士,往往被送到洪湖各个村子的农户家中养伤。蔡妈是烈属,阶级觉悟高,人可靠,对红军战士亲,于是,一批接一批的伤员,都被区委干部安排在她的家中养伤。红军伤员都是毛头小伙子,无微不至照料伤员起居生活的蔡妈,在他们眼中就是他们的亲妈。
蔡妈不仅为人贤慧,里里外外干活也是一把好手。每有伤员住进她家,不仅好生照顾,还想尽办法让他们吃好喝足,让他们早日养好身体,重返战场打敌人。穷家小户也没啥好东西招待伤员,蔡妈便吩咐自己的儿子下湖网鱼。儿子是个能干的后生,熟知鱼性,隔三差五下湖去,专捡肉嫩养人的桂鱼逮。
每见儿子打回了鱼,蔡大妈便从村里的榨房打瓶菜油,在灶间烧上旺火,锅里卑搁上菜油,把桂鱼两面煎黄,加水,加盐粒,随手撕几个青辣椒,小火煮成鹅黄色的鱼汤。然后给每个伤员添上一碗鱼汤,逐个用汤匙喂他们。蔡妈就是用一碗一碗的桂鱼汤,把一批批的伤员调养成了一个个生龙活虎的战士,使他们重返前线,杀敌立功。
建国后的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曾在蔡妈家中养过伤的伤病员,只要还能活到建国以后,军衔不是将军就是校官。有上十个在武汉军区工作的红军老战友聚会时,他们时常忆起蔡妈和她煮的桂鱼汤,并约好在一个春节一齐去洪湖看望蔡妈。
1956年的春节,一行轿车、吉普车开到了洪湖蔡家榨村东头的蔡氏老宅,此时,老宅的主人已经不是蔡妈了,而是她的儿子。蔡妈在解放洪湖的战斗中,因在前线的战壕中抢救伤员被流弹击中而光荣牺牲。
一群将校军官齐齐跪在蔡大妈的坟墓前,蔡大妈的墓碑之下,供着一个大盆,盆中,是一条桂鱼和煮成了鹅黄色的鱼汤。这是一行将校军人昨晚的一致决定:连夜派人从武汉部队的食堂,让厨师做好桂鱼汤后,天亮之前送到蔡妈的墓前。
将军提议说:我们以后就把这道煮桂鱼的菜叫做“蔡妈煮桂鱼”吧,以纪念我们永远的母亲……

TOP

餐饮业内普遍认同的说法,湖北菜由武汉、荆州、黄石、襄郧、及恩施五大风味流派组成。武汉菜覆盖武昌、汉口、天沔地区,是湖北菜系的典型代表。荆州菜是包括荆州、沙市、宜昌在内的江汉平原地区的出产,是楚菜的正宗,以淡水鱼鲜名馔著称。黄石菜覆盖鄂州、黄石、黄州地区,属鄂东南地方风味,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襄郧菜覆盖襄阳、郧阳(十堰)地区,是楚菜之北味菜,入味透彻,软烂酥香,汤汁少,有回味。恩施菜突出土家族山乡风情,与川东、湘西土家菜接近,禽畜与鸟兽并重,主粮与杂粮同烹,工艺较为粗放,嗜酸香,又嗜辣,甚至有“辣椒当盐”之说,多为原生态的烹饪方法。

TOP

武汉地处九省通衢,有着各种特色小吃,例如:热干面、糊汤粉、炒豆丝、周黑鸭、糍粑鱼、豆皮、烧梅、汤包、欢喜坨等。可谓是“美不胜收”啊,来到武汉,嘴巴是绝对不会被亏待的,因为武汉的小吃好吃又实惠,值得一来哦。本文主要对武汉的特色小吃:热干面和糊汤粉给大家小介绍一下。

TOP

武汉人称吃早餐叫做“过早”,作为一个武汉人,我至今还不知道为什么叫做“过早”,因为打从我出生,就已经这么叫了,根据我的理解,我想大概就是武汉人特别的勤奋,每天早上都会起的早早的去上班,然后就在外面吃早餐,所以就被称为“过早”了,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揣测罢了,具体原因还有待武汉迷去研究了。

TOP

如果你是一个美食控,那就来武汉吧!让我来陪你走过一段美妙的小吃之旅吧。提到武汉的小吃呢,我最先想给你介绍的就是热干面了,关于热干面,它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老汉口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武汉长堤街关帝庙一带以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年三伏的一天,异常炎热,好多汤面都未卖完。李包担心面条发馊变质,亏了老本,便按照房东太婆的建议,将面条煮熟沥干,晾在大案板上,不时手摇大蒲扇,扇风降温,驱赶蚊蝇。由于劳累,李包伏在案板边上迷迷糊糊走了神,蒲扇碰到案上的油瓶,香喷喷的芝麻油全淋在了面条上。李包懊恼万分,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与油拌匀,重新抖散晾放,瞪着大眼守了一夜。次日清晨,李包抄起面条又闻又尝,竟然未坏,不禁大喜,随手抓起一把丢在开水锅中,烫了几下沥干入碗,把拌凉粉用的酱油、香醋、葱花、姜末、辣椒酱、芝麻酱、榨菜丁和大头菜粒都调上一点,趁热搅匀后,试着吃上一口,五脏六腑都美滋滋的。谁想到因祸得福,无意中居然整出了“伟大的发明”!李包麻利地收拾好笼担,哼着小曲,乐悠悠来到关帝庙,大声吆喝:“快来过早啊,又热又干的香面。”这时,庙内外藤椅竹床上露宿的人刚刚醒来,在芝麻酱香味诱惑下争相购买,几袋烟功夫,就面光料尽,得胜还朝。接连几天,他都如法炮制:很快一传十、十传百,“热干面”的名声便响遍了当时武汉最繁华的汉正街。从此,李包专卖这种面,每天限额只做100碗,武汉三镇的人都赶个大清早前来品尝,还有不少食贩向他拜师学艺。这中间尽管也有“李鬼”之流出来假冒,但李包终究还是发了小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