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东方金字塔”:盐仓彝族向天坟

“东方金字塔”:盐仓彝族向天坟

中国民族报 2014年8月29日  □ 陈武帅 文/图      



  乌撒故地盐仓,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乃乌江源头第一镇。撒豆成兵的故事远去,繁华马帮的故事远去,而掩映在苍松翠竹间的彝族向天坟,这个被专家学者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墓葬群,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人们前来凭吊、考察。

  日前,笔者沿着乌江源的涓涓细流而上,探访彝族向天坟。

  最古老最奇特的葬俗之一

  距乌江源不到20公里的盐仓镇,自古是乌撒政治中心。乌撒,是一个在黔西北地区存在了千余年的地方土司政权。据记载,早在魏晋时期就有乌撒之名,这个政权一直延续到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时。

  70岁的蔡昌奎是盐仓人。走在镇子里,他边比划边向笔者介绍,哪里是盐仓府家的食堂,哪里是盐仓府家的花园。可是,由于年代久远,如今已找不到哪怕是一处残垣断壁佐证。站在盐仓镇最高处的大坟梁子放眼望去,已经看不到昔日土司的深宅大院,只有那山梁之上的向天坟仿佛还讲述着曾经的辉煌。

  位于盐仓镇郊的大坟梁子和小坟梁子,是乌撒彝族向天坟最为集中、最典型的地方。以此为圆心,在半径50公里的盐仓、板底境内,就有向天坟70多座。

  向天坟与“夜郎套头葬”、“僰人悬棺葬”,合称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三大葬礼”,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古老、别具一格的葬俗之一。彝族同胞认为,地上有多少人,天上就有多少星,向天坟对应着天上的某个星辰。此外,向天坟还具有天文台的功能,是彝族同胞古时观测星象的重要场所。

  规模宏大的彝王向天坟

  位于大坟梁子的祖摩乌求,汉语意为彝王坟,是盐仓规模最大的向天坟。祖摩乌求分别被三台土坎依次向上包围着,高40余米、周长200余米,向天而葬,蔚为壮观。

  “彝王向天坟原本用石头砌成。相传,这些石头是乌撒家从二十多公里外的羊街镇一个一个递过来的。可见,乌撒家曾经很有实力。‘文革’时期,围砌向天坟的石块、石条,成了改良土壤烧石灰的材料,向天坟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愚昧的烈火,在山梁上烧了近两年。”盐仓镇副镇长罗康华说。

  蔡昌奎介绍,他小时候经常到彝王坟玩,那时候保存完好,坟墓周围古树参天,野果野花很多,现在却被盗墓贼盗了,破坏严重。而事实上,彝族先民实行火葬,根本没有金银珠宝陪葬。

  保存完好的将军向天坟

  在离盐仓镇政府3公里远的老鸦营,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向天坟。两棵参天姜子树掩映着坟墓,虽然树龄已有数百年,仍然枝繁叶茂。

  村民李发明说,他家祖上是盐仓府家第一个将军,这座向天坟就是其祖茔。由于有后人看守,老鸦营向天坟是当地唯一没有被盗墓的向天坟。

  当笔者一路跋涉到百草坪时,已是中午时分。传说中,奢香夫人的女儿黑宝的墓就在百草坪。天高云淡,穿过成片的苦荞花海,这位曾经地位显赫的公主,伴着清风明月,静静地躺在山梁之上。

  “阿景买帕,是乌撒家的谋士。因为他娶了黑宝,引发了两个支系的小规模冲突。黑宝左右为难,最终伤心地死去,被埋在百草坪。”罗康华介绍说。

  1984年,向天坟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为开展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对象。“彝族向天坟具有独特的旅游开发价值,我们将借助百草坪景区建设的东风,把向天坟修缮好、保护好,使其成为旅游景点的一张名片。”盐仓镇党委副书记毛海峰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