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一会场】世界遗产时代的民俗学(一)

山东大学 郭海红:日本城市化与乡愁能动性考察——兼顾城市观与故乡观

乡愁这一表述并不陌生,对其内涵、形式和溯源的研究成果也极为丰富。例如(1)从浪漫愁绪入手的美学研究,(2)从作家作品、乡愁主题入手的文学研究,(3)从身份认同、后殖民主义角度入手的文化学研究,(4)从溯源、历史生成入手的史学研究,(5)从社会转型、现代化进程入手的社会学研究,(6)从生存痛感、集体无意识入手的哲学、心理学研究,以及近期出现的(7)基于乡土传统、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角度的民俗学研究。统观相关研究可以发现,首先,以往乡愁研究中鲜见民俗学科的身影。其次,继21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城镇化与乡土传统研究之后,2014年初以乡愁为关键词的研究开始在民俗学中崭露头角。最后,现阶段研究多停留在视乡愁为静止的客体,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记录、分析、阐释的层面,而缺乏从主体角度入手,对乡愁能动性的挖掘。其中耿波(2014)提到了古代曾经运用乡愁来激励士兵;黄万华(2007)提到曾庆邦以“乡土”即“现代的乡愁”概念,成功帮助华裔马来西亚公民摆脱现实认同的危机,实现了华人文化的长远建设。日本早于中国近50年完成了全国规模的城市化,在这一过程中,日本不仅迅速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而且其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发展。可以发现其中乡愁情绪发挥了特有的隐性能动性作用,与成功重构乡土文化的行为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以下将以日本的历史进程为参照对象,从乡愁主体角度出发,提炼乡愁在日本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的有效作用。


山东大学  张士闪:礼俗互动:华北村落记忆建构与叙事表达

中国民俗学田野饱受批评:告别田野有人说、有人做,拯救田野没人说、有人做。
中国民俗学田野突围之路:从人与自然之间长时段相互塑造的角度观察民俗。
礼俗互动:与大统一观念适应的文化政治结构。
田野关系:互为主体,民众口述意义的编制更值得关注。

华东师大 苏长鸿:生态抗争中的权力话语与社会记忆——基于X县“反坝事件”的思考

文化实践理论强调文化持有者拥有对其民俗生活和文化身份进行运作、包装、转义和分享的权利,且持有者本身并非一个被动的群体,他们常常主动利用各种有利因素,迅速“开发”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这种“开发”是文化系统自足性的一种表现,也是作为社会过程的文化不断展演,前台与后台不断勾连,外界与内部不断交互,文化主体不断被修正、反思和重构的一种过度仪式,尤其在信息意识形态和大数据时代到来时,文化权的让渡和调适会在消费文化中不断被定义和修正。据我们的观察,十年来的旅游开发和文化展演过程中,X县逐步找到了属于自己文化话语的各种节日品牌,这些来之不易的节日平台为本地区的旅游市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随着社会变迁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X县和保留下来的J镇会迅速从一个文本想象变成一个可以触摸并消费的实体,但我们相信,文化的“开发”本身就是(作为过程的)文化,将社区保育运动从基要性的水权、地权等物权问题上拉入到文化遗产、地方传统等非物权的视野中,这一进步已被民众体认,也将必然促使国家与政府在发展要义上的自我修正。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华东师范大学 刘慧:神格化的人:台湾蒋公信仰特征探究
经笔者调研所知,全台目前有蒋公庙(庙名各异,凡供奉有蒋公神像者姑且统称为蒋公庙)约10座。关于蒋公庙的修建成因,比较统一的一个说法是“感怀蒋公”。以台湾南部高雄市旗津区蒋公报恩观、蒋公感恩堂为例,顾名思义,似乎均是为了感怀蒋公所建。493年的发展,各村因先天与后天的条件不同,发展情况各异,目前较完整的大陈新村主要为永和市的五和新村、花莲县的大陈一村、高雄县林园乡的力行新村与屏东县新园乡的中兴新村。其他大陈新村有的没落、有的废村,甚至因人口的外移,导致大陈新村内无大陈义胞居住的现况。另外随着眷村退伍将领的往生,越来越少的人重视蒋公庙,是否会导致其消失呢?没有信众基础的民间信仰其生命力来自哪里?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社会变迁,台湾的社会环境等发生了急剧变化,尤其是政治环境和以旅游为主的经济发展形势,使得蒋公信仰信众出现了新的变化,比如民意代表候选人、大陆观光客等拜访蒋公庙。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