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读后感] 《客从何处来》说故事,说家事

《客从何处来》说故事,说家事

《客从何处来》是近期央视热播的一档寻根节目。
纵观几期节目,“族谱”这一民俗事象,成为节目发展的中心线索。各个节目主人公,依照手头的残缺的族谱信息,跋山涉水,在不同地域发现新的祖先的信息,通过不断地走访不断地收集,最终拼凑出祖先当年的青春岁月、艰辛的奋斗、苦难的遭遇......这些碎片最终呈现出了本家族的起源、家族成员与重大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纠葛,更发掘出了本家族的家族精神,最终主人公在祖先墓前或纪念物前感怀历史.....总之看得人心酸、感动,被故事吸引。
不难发现,节目中的族谱元素与教科书对于“族谱”的定义:“族谱是宗族共同存在的文字形式,包括本族的源流世系、族籍登记、先贤礼赞以及族规家训之类。”极为雷同。
由此我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族谱”这一事象可以被制作组演绎的如此生动?

    可能原因:深度挖掘而非简单概念性展示
     对于某一个事件的理解,绝非等同于背一个概念。概念只是一个抽象的框架,其外延有无数多个。
     在此,我要先吐槽一些糟蹋民俗的纪录片节目。这类纪录片的主持人总是非常唐突地走到一个被采访对象面前,然后非常好奇地指着一个民俗事象问:是什么、什么用。被访者就如同背书一般:叫xx,起源于xxx年,流行于xxx地,xxx用......回答完毕,镜头给这个民俗事象几个近景特写,然后主持人在一旁假惺惺地说:“民俗文化,真是妙、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概念展示的角度来说,这些节目算是完成了目的,确实说清楚这是什么。但从实际传播的角度看,完全失败,因为观众毫无看下去的兴趣,你唠唠叨叨出来的概念没人会来吸收。
     深度挖掘一个民俗,当然也是在展现民俗的概念。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根本上是为了让人真是感受到这一民俗的意义,一种发自内心的触动。《客从何处来》在信息传递的套路上非常成熟,很有带入感。
  节目开始,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节目主人公与大家见面(马未都、陈冲、曾宝仪、易中天、阿丘)。这些名人在大众之中已有知名度,他们部分的生活状况也为人所知,加之公众人物的光环,会让人好奇他们的身世。所以第一步就是:呼唤起大众对于寻根、探访祖先历史兴趣。
   整个节目旅程始终坚持着:起因、发展(矛盾)、解决的步骤,可见叙述方式类似于“讲故事”这一模式。讲故事的套路有层次感、逻辑清楚,带入感强。“族谱”这个符号就是在这个套路下,呈现出来。
   具体来说,节目开始时,主人公自己或者长辈总会有一个情结——对于父辈、爷爷辈的无知,面对暮年的他们,总该弄清些什么,还原些什么。然而,当下资料残缺,只有长辈模糊的记忆......一切朦朦胧胧,“修复”族谱,只能走访祖先曾经走过的地方。
          剧情发展阶段,也是矛盾问题丛生的时候。主人公会遇到:找不到祖先或者祖先可能是个坏人的尴尬。这些矛盾继续激发着我们的期待。在此期间,一些档案专家就开始登场了,个人觉得这里就是关键。零碎的“族谱”成为了破案的钥匙。每遇到一个方向性难题,总会有一个拿着族谱的专家传道解惑。“族谱”自然就反复出现,而且会极抓人眼球,那么族谱的模样、文字内容、图表内容自然而然映入眼帘,加上专家们指着族谱推理结果,对于族谱的使用方式也可以略知一二......
        最后矛盾解决,祖先的事迹终被揭开,客死他乡的坟墓也被找到,主人公和我们每个观众都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祖先的不易和生命的伟大。到这里“族谱”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的体现出来了——认同感、存在感。甚至我都有寻访自己祖先的冲动。到这里,“族谱”这个意向已经深入人心了。
   可以说,表现民俗事象本身,就是一门“怎么说”的艺术。大而言之,传播民俗,使她成为一种可以深入人心的软实力,除了对于基本知识的扎实了解,怎么包装,怎么考虑受众的接受,很重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