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话题四——人类关于世界末日想象的由来或产生背景

话题四——人类关于世界末日想象的由来或产生背景

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好莱坞大片经常会涉及关于世界末日或灾难的想象,比如电影《2012》,结合你所知道的谈谈你对末日想象的看法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话题五——《红河谷》观后感

课上老师放映了《红河谷》这部电影,想必大家都有看法,那就快说说吧
注意:这个还有要求,下周上课要交一份纸质版的作业给老师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红河谷》影评

红河谷影评

   死亡,是一个古老而神圣的哲学命题。正如福祸相倚那般,自生物在这个世界诞生之日起,即生命开始之时,死亡便相对的存在了。无所谓生便无所谓死,二者构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对待死生的态度似乎有很大不同。虽然我们经常钦羡超脱豁达的的人,因为他们对待死生的态度等同,在死神降临之时,泰然迎之,神色自若。可是并非大多数的人都会这般,否则民间怎会有“好死不如赖活着”之说呢。这句话通俗易懂,道出了一个质朴的观点:活着总比死了好。活着好,对待死亡就不大好了,所以对死亡的恐惧就跟着来了。有恐惧就会有信仰。这种信仰一方面代表了人对未知事物或神秘事物的端谨严肃态度,另一方面似乎是一种心理安慰。古老的神话以它的神秘性和不可侵犯性迎合了人类的心理需求。因而千百年来,神话流传演变,生生不息。
   追溯古老的历史,人们对于神话的浪漫想象多是源于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山神、海神等等无不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影片《红河谷》如诗一般娓娓讲述着人与自然之间难以言说的复杂关系,其中人们关于雪山神话的崇拜与信仰又隐隐约约地揭示了二者的联系。圣洁的雪山,飘扬的彩绸,虔诚的信徒,任岁月无情流逝,没有增减。那里的一切像是运动的,又似乎是静止的。
   蓝天绿水,白云彩绸,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民情。没有成文的礼仪教化,而谷中的人们却懂得互敬互让;喷香的烤肉,浓浓的油茶,聪明智慧的他们也懂得如何利用自然的馈赠。心存敬畏,岁月静好。这便是影片前半部分着力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构成了这种理想的世界。回荡在谷间的美丽神话传说也显得更加神秘诱人。或许,这一切都与他们的信仰有关。老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自然以默然的姿态存在,不发一语,然而却充当了见证者,无时不审视着人类的一言一行。红河谷中生存的人怀着一份信仰,一份对雪山的敬畏,对自然的崇敬与呵护,以亲切地与自然对话的态度去关照他们所生存的家园,因此那里就不可能不美了。而神秘的雪山神女正是他们心中的信仰的寄托。
   然而,平静是相对的。影片前一部分着力表现的宁静、和谐、融洽注定要被硝烟吞噬。果不其然。影片中两个外国人的出现开始一点一点的打破这种氛围。那个小巧精美的打火机一方面是红河谷人与琼斯之间那份温情的寄托物,另一方面又冷冰冰地露出了它背后的东西,及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当古老的东方神话信仰维系下的传统文明与先进的西方现代文明相遇之时,一切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1910年,是极度混乱的一年。中华大地上硝烟四起,外夷大肆入侵,恣意妄为,莫敢谁何。这是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交锋,也是民族之间的交锋。红河谷也难逃劫难。战争是破坏最好的代言,它打破原本的宁静与安详。流血、冲突、对抗与牺牲,阴云笼罩了红河谷,死亡突然之间成了主题,在延续没消失。战争的目的就是征服另一方,战争结束胜负分出。。如果英国佬胜了,红河谷从此就变成了外国人的地盘,而这种情况红河谷人是不能接受的。在大的民族危机前,个人的死亡又似乎渺小了。谷中的人一致的抗击侵略者,前仆后继。战争场面充满了血腥、野蛮,而没人退缩。一边是纷飞的战火硝烟,一边是耸立的神圣雪山,死亡仍在继续。头人的女儿选择了与敌人共存亡的死亡方式,微笑着唱着歌儿,颇具一种祭奠意味儿。
   影片结尾当琼斯将小姐的照片抛向空中时,它缓缓地飞向了神圣的雪山。这当然是一种隐喻。小姐选择了死亡,而她的灵魂永生,回到了自然,与默默的雪山融为一体。看来,死亡的客观现实并不能动摇摧毁信仰。因为雪山还在,小姐的灵魂还在,雪山神女的神话还是一样的神秘,一以贯之的维系着那里的一切。小孩与老人犹如往常一样静静的走在雪山那片大地上的情景,仿佛在默默地传达出一种希望。所以面对现实的死亡,人们能在神话传话中找到寄托,于无形之中消解那份恐惧。
   
   

TOP

回复 3# 的帖子

纸质版的不用交了,现在我们得积极地准备材料了,加油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