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喆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提要】广西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十年代开展的广西壮族文学调查工作。五十五年来,学科经历了“起步奠基”、“乘势复兴”和“独立发展”三个发展阶段,特别是2001年通过国务院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以来,上下求索,十年磨剑,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
【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发展
一、起步奠基
广西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最早可追溯至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1958年,为编写《壮族文学史》,中共广西区委宣传部从自治区直属文化单位和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今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抽调人员组建壮族文学史编辑室。随后,壮族文学史编辑室全体成员与再从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抽调的50多名师生组成壮族文学调查队,深入广西壮族地区三十二个县、市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采风”工作,共搜集到300多万字的壮族民间文学资料,经过翻译、整理,内部编印成《壮族民间歌谣资料(1-4册)》《壮族民间故事资料(1-4册)》等内部资料集。在此基础上,壮族文学史该编辑室于1959年4月完成了《广西壮族文学(初稿)》的编写和出版工作。与此同时,自始至终参加壮族文学史编辑室工作的原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周作秋教授,于1959年秋季在该校中文系首次开设了《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学》课程,从而拉开了广西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序幕。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序幕拉开后不久,就草草落幕了。
二、乘势复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西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以编撰《壮族文学史》为契机,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为依托平台,“借壳上市”,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一)《壮族文学史》的编撰出版与“民间文学概论”的开设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委托,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承担了《壮族文学史》的编撰任务,具体由欧阳若修、周作秋、黄绍清等负责。1986年,《壮族文学史》(三卷本)编撰告罄并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作先后获得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与此同时,新近从北京师范大学跟随钟敬文先生进修归来的谢娟娟老师,在本科生中首次开设了“民间文学概论”选修课,只可惜谢老师由于健康原因,仅给1982、1983级两个年级上了课,我作为1984级的学生只好自学成才了。
(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的设立与招生
在积极编撰《壮族文学史》的同时,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积极申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硕士学位授权,并于1985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审核。1986年秋季,该学科由欧阳若修、黄立业、周作秋、黄绍清等教授联合招收了首届以壮族文学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3人。随着中国民俗学学科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风生水起,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的招生方向也发生了两个拓展:一是从壮族文学研究向广西其他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拓展;二是从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向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拓展。截止2012年秋季,该硕士点共招收了硕士研究生93人,其中有87人以广西及周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民俗文化为硕士学位论文选题,除2人之外其余均获得了硕士学位,并有9人考上博士研究生。
(三)民族民间文学教研室的组建与“民俗学概论”课的开设
1991年秋季,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正式组建民族民间文学教研室,由周作秋教授任主任,并首次在中文教育专业(1998年更名为“汉语言文学专业”)1991级开设了《壮族文学史》必修课,以及《民族民间文学》、《民俗学概论》等选修课。教研室组建之初仅有5人,三老(五十岁以上)两少(三十岁以下),“三老”是指欧阳若修、周作秋、黄绍清三位教授,分别从当时的写作学、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抽调过来;“两少”是指覃德清和杨树喆,前者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少数语言文学专业首届硕士生,毕业后留校工作;后者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1991届硕士毕业生。欧阳教授退休后,又从文艺学教研室抽调蒙书翰教授过来补充,但三老两少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在工作分工上,三老主要负责承担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而本科教学任务主要由两少负责承担。此外,1993年由周作秋教授牵头主编出版了《民族民间文学原理》教材,参加编撰者多为广西各高校中文系从事民间文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部分在读硕士研究生也参加了个别章节的撰写。
三、独立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广西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在独立建设、学术队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民俗学硕士点的独设和博士生、博士后的挂靠招生
2001年,广西师范大学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学科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硕士学位授予审核,并于次年秋季由新近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杨树喆牵头开始招生。目前,学科初步凝练形成了区域民俗学、民族民俗学和历史民俗学三个学科方向。截止2012年,该硕士点共招生79人,其中已毕业的67人全部获得硕士学位,并有10人分别考上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此外,2010年杨树喆、覃德清分别被聘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并从2011年起挂靠校内的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招收“古代民间文学与文化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从2013年起招收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目前有在读博士生2人,今年新招博士研究生2人(9月份入学)。
(二)学科学术队伍的不断壮大与优化
广西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十分注重队伍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缘与学科背景多元、学历与职称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博导2人,硕导6人;51岁以上、35岁以下各1人,其余在36-50岁之间,最后学历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专业特长有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
其中,有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三等奖,2人次获“广西师范大学中青年拔尖人才”称号,1人入选“广西高校首批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计划”,1人入选“广西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三)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近十年来,广西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在科研工作方面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其中:
出版的代表性学术著作有:《师公·仪式·信仰——壮族民间师公教研究》〔杨树喆(1/1),2007,广西人民出版社,ISBN978-7-219-05774-2〕、《道出真我——黑衣壮的人观与认同表征》〔海力波(1/1),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978-80230-973-9\D.305〕、《民生与民心——华南紫村壮汉族群的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覃德清(1/1),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ISBN978-7-5004-7755-6〕、《当代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研究》〔岑学贵(1/1),2011,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22-5169-9〕、《筑梦民生——中国民间信仰新思维》〔刘道超(1/1),2011,人民出版社,ISBN978-7-01-009621〕。
发表的代表性论文有:《桂中上林县西燕镇壮族民间师公教基本要素的田野考察》〔杨树喆(1/1),文化遗产,2008(4),ISSN1674-089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壮族民歌传统与诗性思维的文明史价值》〔覃德清(1/1),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 ),SSN1672-433x〕、《南岭民族走廊文化积淀与审美人类学研究的拓展》〔覃德清(1/2),文化遗产,2009(),ISSN1674-0890〕、《生死间的暧昧:清代尸变故事中的观念与情感》〔海力波(1/1),民俗研究,2012(4),ISSN1002-4360〕、《人类学整体论视野下民间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以广西红瑶为个案》〔冯智明(1/1),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5),ISSN1005-8575〕、《身体与家屋空间的构建——红瑶身体的空间性及其象征研究》〔冯智明(1/1),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3),ISSN1004-3926〕、《七七丧俗发生发展之根源探析》〔刘道超(1/1),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3),ISSN1672-433X〕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和课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壮族民歌习俗传承现状的跨学科调查和研究”〔国家社科,2005-2010,覃德清(1/6),8万元,结项〕、“民众口头创作与族群文化品性——壮族民间文学的文化透视研究”〔国家社科,2006-2009,杨树喆(1/7),9万元,结项〕、“广西客家族群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稳定研究”〔国家社科, 2011-2014,刘道超(1/6),15万元,在研〕、“广西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机制研究”〔国家社科,2012-2015,岑学贵(1/8),15万元,在研〕、“南岭走廊瑶族传统社区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国家社科,2013-2016,冯智明(1/6),18万元,在研〕、“人类学视野下的壮族认同与文化表征——关于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族群的个案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2006-2009,海力波(1/4),3万元,结项〕、“身体、仪式与社会——广西红瑶生命仪式的身体人类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2012-2015,冯智明(1/6), 7万元,在研〕。
代表性科研成果获奖情况有:《壮族文学发展史(上中下)》〔覃德清(4/4),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10),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广西区人民政府,2008)〕、《筑梦民生——中国民间信仰新思维》〔刘道超(1/1),国家民委社科研究成果二等奖(国家民委,2012)〕、《师公·仪式·信仰——壮族民间师公教研究》〔杨树喆(1/1),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广西区人民政府,2008)〕、《当代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研究》〔岑学贵(1/1),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广西区人民政府,2012)〕、《人类学整体论视野下民间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冯智明(1/1),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广西区人民政府,2012)〕
(四)教学方式改革的持续深化
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已招收8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67人毕业并获硕士学位)之外,广西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坚持以“让民族审美文化进入课堂,让学生感悟真美在民间”为理念和宗旨,以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资助项目为载体,通过系统调查和阐发少数民族地区审美文化资源,实现了对传统中文学科课程体系的重新整合,建立起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文本与田野并重的中文学科教学新模式,培养了一批具有民族审美文化情怀的复合型人才。2005年,民俗学、人类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及文艺学等学科教师合作完成的教学成果——“开发民族审美文化资源,推动民族地区中文学科教学改革”,先后荣获广西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杨树喆主持的“民族民间文学”被评为广西高校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民族民间文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广西师范大学第三批优秀教学团队。
四、不是结语
广西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果拿我们人类个体的成长规律作类比,十岁的孩童充其量也就是基础教育三、四年级的小学生,还处在身体开始发育阶段。与已成长到而立之年的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相比,我们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因此,衷心希望在未来的建设与发展中,不断得到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各位同仁以及全国高校各位同行的关注、关心、关爱和大力支持,使我校的民俗学学科能顺利地完成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学业,茁壮成长,共同为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发展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系“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成立30周年、乌丙安先生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纪念会”的会议材料,会议于2013年7月16日在辽宁大学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