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辽宁大学文学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7-15 |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民俗学(含民间文学)专业基础雄厚,学术研究历史较久,成果丰富。迄今已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卷),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获国家级、 省级奖励32项。本专业于1982年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迄今已毕业30余名,其中有9名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本专业于1990年成立了“民俗研究中心”,已同日本、 德国、韩国、蒙古等有专业学术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现今已确定了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1. 民俗文化研究;
2.民间文学研究;
3.应用民俗研究。
围绕上述研究方向,本专业设置了一整套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它们既可自成学术体系,又为考取博士研究生奠定坚实基础。主要课程有:社会文化人类学;民间文艺学;民俗学方法论;民俗学史;中国文化史;应用民俗学;民俗调查理论与实践等。
本专业学术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图书资料、杂志齐全;科研、教学条件优越。目前,正按照新制定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大幅度提高专业综合实力,以满足过内外对于民俗学高层人才的普遍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代码:10140
学科、 专业代码:030304
学科、 专业名称:法学、民俗学(含民间文学)
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历史
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学科历史悠久,迄今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早在辽宁大学创建之初,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就已经开始了。1955年,乌丙安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在中文系(此时为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1958年,原沈阳师范学院、东北财经学校,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开设“人民口头文学概论”课程”,并指导学生创办了民间文学刊物《青苗》。1956年8月,乌丙安完成了近18万字的《人民口头文学概论》专著,并作为授课教材。这部在内部印刷出版的教材被高教部确定为新中国第一部民间文学高校交流教材,乌丙安先生在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开设的民间文学课,是继北京师范大学之后全国大学文科里第二个开设民间文学课的高校,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后,这门的课程一直讲到1957年末期。
1981年,辽宁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正式成立,由乌丙安先生任教研室主任,专任教师主要有乌丙安先生和唐呐教授。1981年,乌丙安先生率先在辽宁大学开设了民俗学课程。1982年,辽宁大学获准招收民间文学专业民俗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986年,辽宁大学获得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原学术带头人乌丙安教授所著《中国民俗学》先后被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24所院校作为教科书;《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原理》等著作也都具有学术领先意义。另外,本专业与日本、韩国、德国、蒙古等国家也开展了多次双向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
为使民间文学专业向民俗文化方向拓宽,以及加强与国外的学术交流,1990年3月10日,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成立,由乌丙安教授出任该研究中心主任。乌丙安教授退休之后,由杨太教授接任研究中心主任。
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创建时间较早,一辈又一辈的学者为专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1981年民间文学教研室成立,先后有乌丙安、唐呐、张朝柯、俞智先、金天一、孙绍先、吴秀杰等先生在本专业授课,培养了一批有一批优秀的民俗学毕业生。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上述教师先后退休或者调离。乌丙安先生退休后,杨太教授任民俗学教研室主任,2011年,杨太教授退休。教研室主任由周福岩教授担任,教研室现有教师专任教师4名,分别为周福岩、江帆、隋丽、吉国秀。此外,曲延斌、王巍老师也在民俗学专业授课。目前在职教师中有教授5名,讲师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博士3名。
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教师除了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各项科研、教学任务外,还积极关注国家的文化建设、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论证、鉴别和调研,同时为许多省、市的移风易俗、民俗旅游、现代化发展的民俗应用、民俗节会、礼仪规模策划等多种民俗文化活动,献计献策、咨询论证。
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依托辽宁大学和辽宁大学文学院先进的硬件基础,拥有多套摄像、照像、录音设备,以及一个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这些硬件条件为田野作业调查以及后期的加工制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外,辽宁大学图书馆和辽宁大学文学院资料的大量藏书和电子期刊数据库,为民俗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展示
【相关链接】
辽宁大学文学院简介
文学院拥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3个系,设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艺术设计学4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文艺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3个博士点,设有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民俗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新闻学、传播学10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及1个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拥有文艺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3个省重点学科。学院有教授17名、副教授2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6名。教师中拥有鲁迅文学奖获得者3人,拥有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辽宁省教育厅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获得者、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等。辽宁文学学会、辽宁语言学会、辽宁民俗学会等学术机构驻院。学院建有辽宁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A类)—中国文艺思想研究中心,设有CAN实验室,实验设备在文科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学院与日本富山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毕业生分布于文化宣传、党政机关、科教院所、集团公司等部门和行业。学院正在“一口妙语、一笔好字、一手美文、一身儒雅”理念引导下,向着同类学科领先的目标迈进。
汉语言文学
本专业以汉语言文学现象和规律为主要学习与研究对象,系统传授语言、文学知识,使学生成为具有写作、教学、宣传、文化管理、行政管理知识及能力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文艺理论、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应用写作、计算机基础等。
新闻学
本专业以新闻现象与功能、规律为主要学习与研究对象,培养学生了解党和国家新闻、出版的政策、法规,全面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综合技能,成为从事新闻出版与宣传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新闻理论、新闻写作学、新闻采访学、新闻摄影基础、新闻评论学、传播学、电视新闻、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计算机基础等。本专业特殊要求:男生身高170厘米以上,女生身高160厘米以上。
广告学
本专业以广告现象和规律为主要学习与研究对象,培养学生掌握广告知识、理论及进行广告实践的能力,成为在各种传播媒介、工商管理部门、新闻部门及公司从事广告经营管理、策划、制作、发布等实务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媒体、广告摄影、广告美学、市场学、消费心理学、新闻学、公共关系学、计算机基础等。
艺术设计学
本专业以传统造型艺术为基础。能够掌握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懂得一定的管理知识,具备为企事业进行整体策划、创意与设计的能力。
主要课程:设计管理学、设计概论、展示设计、计算机平面与三维设计、标志设计、创意广告、CI设计、多媒体动画设计、艺术概论、艺术鉴赏、表现技法等。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