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李开周]唐朝人如何过日子

[李开周]唐朝人如何过日子

李开周 发表于东方早报 2013-03-17 00:50

  唐朝中枢机关的大小官员只要上班,每天都要在单位食堂里聚餐,而聚餐时每个人的座位都是固定的,不能随便走动,不能发出怪响,不能随意交谈,更不能大声喧哗。

   
  《唐朝穿越指南》

  森林鹿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2年12月第一版    295页,35.00元

  大年初一,去庙里烧香,完了跟和尚们一块儿吃午饭,嘿,那规矩大了去了。

  一进斋堂,各人坐在各人位置上,不能随意调换,不能随便走动,不能东张西望,不能交头接耳,就那么眼观鼻、鼻观心、端身正坐、双手合十,等着行堂师推着餐车过来给大伙盛饭。

  饭菜盛好,不能立马开吃,得跟着维那一起唱诵“供养咒”。唱完“供养咒”,放下手掌,左手端起饭碗,右手操起筷子,把菜碗里的菜夹到饭碗里,再把饭碗端到嘴边,稍微低头,轻轻地往嘴里扒饭。勾着头猛吃是不行的,把双手或者胳膊肘儿放在桌子上也是不行的,也不能随便吧唧嘴,更不准边吃饭边跟旁边的人唠嗑。

  要是觉得饭菜不够,想让行堂师再添一些,不能出声打招呼,得等,等他推着餐车走过来的时候,把筷子竖到碗里,人家自然会给你添饭。儒家讲究“食不语”,佛门则是添饭的时候也不语,不像咱们凡夫俗子坐飞机,一见空姐拎着咖啡壶走过来,就大声嚷嚷:“这边来一杯!”太没教养了。

  和尚不一定比咱们俗家人有教养,但是人家吃饭的时候一定比俗家人讲规矩,而且规矩很多,很细,很严格,我刚才提到的那些,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大概正是因为佛门吃饭时的规矩太多,所以咱们俗家人初次进寺吃斋,一般都会感到不适应,感到拘束。当然,也得分哪种俗家人,假如让大唐长安的公务员去寺院里吃斋饭,肯定比咱们这些现代人如鱼得水,轻松自如,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为什么说唐朝的官员很容易就能适应佛门的饮食礼仪呢?因为他们平日在单位里吃工作餐的时候也要守很多规矩,就跟和尚吃斋饭一样。不信您翻开《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这部书,在第二章里可以读到,唐朝中央机关(例如御史台)的大小官员只要上班,每天都要在单位食堂里聚餐,而聚餐时每个人的座位都是固定的,不能随便走动,不能发出怪响,不能随意交谈,更不能大声喧哗。像今天宴席上觥筹交错、吆五喝六、小官僚轮番向领导敬酒的那些乌烟瘴气,在唐朝机关食堂里是见不到的。所以现在的官员要想穿越到唐朝继续当官,必须读读《唐朝穿越指南》,找出该书第二章对唐朝机关食堂就餐礼仪的详细介绍,把它们背熟,不然吃工作餐的时候一定会犯老毛病,进而丢掉乌纱帽。

  不光官员,我觉得所有想穿越到唐朝的朋友都应该读读《唐朝穿越指南》,因为这本书文如其名,确实给咱们现代人介绍了一整套完备的生活指南,教我们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唐朝人。哪怕你穿越以后不当官,不入宫,不攻城略地,不改变历史,只是做一个普通得无法再普通的长安市民,也一定要熟读这本《唐朝穿越指南》,不然穿越以后一定会犯下很多不可饶恕的错误,轻则出尽洋相,重则小命难保。

  就拿逛街来说吧,现代人可以逛到商场关门、酒店打烊,想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家,在唐朝能这样吗?绝对不能!《唐朝穿越指南》第一章明确告诉我们,长安城里有夜禁,一到晚上,你得赶紧回家,稍微晚一点儿,小区大门(坊门)就锁上了,只能在街上过夜。而在街上过夜是有风险的——警察(武侯)在夜间来回巡逻,瞧见有谁深夜不归,先是喝问,然后搜身,发现你没有带特别通行证什么的,立即逮捕,送到局子里去,敢不听话,就是一顿胖揍。除了长安城,其他大城市也有夜禁,例如唐朝前期的扬州,跟长安一样禁止大伙夜间外出。温庭筠您知道吧?这位风流潇洒的大诗人兼大词人当年在扬州喝高了,没能及时回到客栈,晚上在外面瞎晃,被警察抓了个现行,他还出言不逊,于是被打,“败面折齿”,被揍得破了相,连牙都打飞了。这段故事在《唐朝穿越指南》里没有提及,不过《旧唐书·文苑列传》里白纸黑字写得分明,决非瞎编。

  再比如说买东西,现在每个城市临街都有商铺,上午和下午都在营业,但是穿越到大唐长安就没那么方便了——临街不许开门,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临街的商铺。长安城里倒是有两个大商场,一个叫东市,一个叫西市,是长安市民出门购物的首要选择(据说“买东西”这个俗语就是从长安东西市演变过来的),但是这两个大商场在上午都不开门,只在下午营业,而且一到黄昏立即闭市锁门。您回到大唐,要是继续沿用今天的习惯,上午九点就赶到商场门口等抽奖,肯定吃闭门羹。

  假如您是一女生,在唐朝尤其要注意,千万不要以为唐朝出了个女皇帝,女权高涨,就能大咧咧地出门逛街。照《唐朝穿越指南》一书描述,唐朝女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丫鬟婆子等劳动妇女倒还罢了,千金小姐出门必须有人陪同,要么带一丫鬟,要么坐着轿子,如果想骑马,还得戴上宽沿大帽,把小脸蛋甚至胸部都给遮起来,不然会被人捣脊梁骨的(本书第五章《长安潮女指南》第一节《单身上街者,必是穿越女,捉来杖六十》)。即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也要注意自己的坐姿,要是像现代女白领一样整天坐在椅子上面,别人会骂你家教不好,因为有教养的女孩子都是跪着坐在榻上或者席子上,不能坐椅子(本书第三章《入乡随俗,基本生活常识要具备》第一节《站累了想坐会儿,抱歉,您可能找不到椅子哟》)。

  不管您是女生还是男生,还有一个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是称谓,到了唐朝,现代人那套称谓基本上都得扔掉,因为唐朝人管父亲不叫爸爸,叫“爷爷”(耶耶);管母亲不叫妈妈,叫“阿娘”;管领导则直接称呼其官称(刘常侍、白侍郎之类),而不能叫“大人”,因为在唐朝人心目中只有自己的父母亲才是“大人”(本书第一章《穿越先过语言关》第三节《见了官员别乱叫大人,除非您想拜干爹》)。

  啰里啰嗦扯了这么多,仍然只是冰山一角,《唐朝穿越指南》一书中列举的注意事项远远比刚才提到的丰富得多,也有趣得多。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好玩的书,既有趣,又有料,虽然凭借目前的技术手段,还没有哪位朋友能够真的穿越到唐朝去,但是这本书却不可不读,因为它能让我们对唐朝人如何过日子有一个全方位的并且基本靠谱的了解。

  之所以说《唐朝穿越指南》“基本靠谱”,是因为它还有不靠谱的地方。

  一是个别概念有误。例如作者说长安城里的派出所叫做“武侯铺”(本书第3页),按《唐六典》卷二十四,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助铺”,终唐一朝始终没出现过“武侯铺”这一称呼。再比如作者在介绍唐朝饮食的时候说“馎饦”跟“汤饼”是一种食物(本书第35页),其实馎饦是猫耳朵状的片儿汤,而汤饼则是一个大门类,既包括片儿汤,也包括面条(索饼)。还有本书第81页,作者认为“手实”就是唐朝的户口簿,也是弄错了概念——“手实”指的是老百姓向官府申报田地和人口,“户状”和“户牒”才是户口簿。

  二是个别解释有误。本书第95页解释唐朝铜钱“开元通宝”的由来,说是“开辟新纪元、走进新时代”的意思,明显不靠谱,因为“开元通宝”的正式名称是“开通元宝”,后来读错了才变成“开元通宝”。该书第49页解释唐朝大臣元载家里为什么收藏那么多胡椒,说是因为羊肉膻味重,需要用胡椒去腥,事实上,从西汉到明朝,胡椒一直被国人当做贵重香料,主要被贵族们用于装饰和养生(唐朝修道之士认为常服胡椒可以成仙),跟羊肉去腥完全扯不上关系。

  以上两种错误在学术著作里也是常犯的毛病,无可厚非,但下面这种错误就必须注意了:作者为了向读者爆出更多的“猛料”,不惜放大甚至曲解历史。

  例如作者以《唐律疏议》的杀牛禁令为据,说唐朝人的食物里基本上见不到牛肉,稍有法律史知识的朋友都知道,《唐律疏议》并不是唐代法官判案的准绳(皇帝们经常颁布的敕令和中书省经常编订的判例才是真正有效的法律),且不说流传于世的韦巨源《烧尾宴食账》里大用牛肉,单是每隔三五年就来一次的“大酺”(皇帝用饮食赏赐臣民),“赐天下民牛、酒、乐”三日,就离不开牛肉。

  再比如本书第三章第四节,大标题是《尚书台将出台政策,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非常结合时代热点,似乎是一特大“猛料”,但是唐朝尚书台并没有出台过遏制房价上涨的政策。公元750年,唐玄宗倒是颁布过一道诏书,规定官员开发的商铺每间月租不得超过五百文(参见《全唐文》卷三十二《禁赁店干利诏》),不过这道诏书只是限制官员与商贾争利,并不是限制房价或房租“过快上涨”。

  相信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能够认识到这些错误,也希望该书作者森林鹿女士在再版的时候把上述错误一一更正过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