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主题活动] 【问题探讨】“中国”研究的范式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问题探讨】“中国”研究的范式

内心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最近因为写论文,重温了如下部分文献,其中的四个话题或者观点确实给我很大的启发。欢迎大家在阅读下文的基础上,或者在往常的阅读与研究经验反思结果中,就此议题做一些讨论:
1、赵世瑜:“中国何以为中国”(赵世瑜:《机遇与挑战:当代中国民俗学之反思》)
2、橘朴:“中国有中国的尺度”(孙江:《在中国发现宗教》)
3、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
4、刘禾:“什么是中国人这个问题取决于你如何回答什么不是中国人或中国文化”(刘禾认为要抵制“要么用外国影响要么用本土演进来解释历史变迁”)(刘禾:《跨语际实践·序》)


参考文献:
1、赵世瑜教授在中山大学的讲座: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extra=page%3D2
2、孙江:《在中国发现宗教——日本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结社的研究》,《文史哲》2010年04期。【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ZZ201004010.htm
3、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1663647.html
4、刘禾著、宋伟杰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854846.html(2002年版)】

TOP

回复 2# 的帖子

如果做这个历史的阶段划分的话,请问:
1、你的标准是什么?
2、如果这个标准存在的话,那么相较于这一个时间段的历史演进法,那么过去的某一个历史阶段难道不可以做如此的划分?(中西方“礼仪之争”;是否偏离了“历史的在场”)
3、这个标准在划分传统的中国与现代性的中国时,它存在的客观前提、时间的有效性上,是否也能经受论证和质疑呢?

我赞同你所言的研究者侧重点差异,我所列的四个学者观点,多数是在做“为什么”的研究。

TOP

回复 4# 的帖子

还有葛兆光的《宅兹中国》和沟口雄三的《作为方法的中国》

TOP

回复 6# 的帖子

请注意,这里的“中国”研究,不仅研究对象要是“中国”,而且要有“中国”的主体意识才行。也就是说,既不是指“西方主义”的映射,也不是简单的“中国的东方主义”映像。

文史传统部分解决了,那么在“谁之中国,中国何在”问题上,社会人类学何为呢?

TOP

回复 11# 的帖子

私以为,这个问题看起来大,但是落实也简单:那就是“怎么样就不是中国”,到底是“中国”还是“中国的影像”,“中国”是谁之“中国”。

TOP

回复 12# 的帖子

方法是很重要,但是这个方法的背后是一个知识丛林,有没有“文化翻译”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以为不证自明的前提。现在是不是可以打个问号?

【塔拉勒·阿萨德(Talal Asad):《英国社会人类学中的文化翻译概念》,收录在《写文化》。】

TOP

回复 13# 的帖子

希望听到来自您的一些感受和老师的精彩观点呢。
方便的话,可否把一些您觉得有意思的论述贴上来呢?

TOP

回复 17# 的帖子

谢谢!

部分学者汉文名:
郝瑞:Harrell, Stevan
华琛:Watson, James
施坚雅:Skinner, G. William
包苏珊:Brownell,Susan
路易莎:Schein,Louisa
杜磊:Gladney, Dru

TOP

末木文美士:《异文化间相互思想理解的可能性》
http://www.iahs.fudan.edu.cn/cn/ ... type_id=1&id=53

宗容:《文化本位主义的一种理解:复苏民族身份意识──以和辻哲郎的中国观为中心》
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708060g.htm


肉很多,但是大家也要下筷子啦!!!

TOP

和辻哲郎:「中华民族首先必须站稳自己的立场,那样才能开始伟大中国的复兴」。

参见【日】和辻哲郎 著、陈力卫译:《风土》,商务印书馆2006年。

TOP

1、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
此外,还有杨国枢、文崇一、黄光国、杨中芳、孙隆基等人在华人心理研究领域的本土化努力。
2、傅伟勋、周阳山:《西方思想家论中国》
3、赵旭东:《反思本土文化建构》
4、“从西天到中土:印度新思潮读本”系列(《杜赞奇读本》)
5、《当代学术状况与中国思想的未来》(《中国思想》第一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