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十届年会参会者发言提纲

让阿尔奈与普罗普结婚
             ——关于故事学方法整合的一个尝试
(论文提纲)
陈建宪

一、问题的提出
自格林兄弟算起,国际民间故事研究已走过两个多世纪的历程,其间名家辈出,方法翻新。然而,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流派,至今各说各话,相互之间从概念提炼到研究范式,河水不犯井水。这种状态对故事研究者来说既难以适从,也使故事学没有统一的话语系统,无法整合成具有体系性质的基础理论。
故事学基础理论不可能离开既有的学术成果,也不能永远各说各话,惟一的出路,在于从已有方法论成果中,选择那些符合民间故事本体的内在规律,又能相互补充发明的概念与原则,进行理论整合。10年前,笔者在中国民俗学年会上曾作过《略论中国神话学范畴的整合》的发言,这些年来,笔者通过中国洪水再殖型故事的个案研究,有了些新体会。
综观民间故事研究的视角,总体上可分为文本与语境两大取向。其中文本研究方面最有影响的方法,当推以阿尔奈(Antti Aarne)为代表的历史地理学派与以普罗普(Vladimir Propp)为代表的故事形态学。前者以类型和母题作为核心概念,后者以角色与功能作为基本概念,这二者之间,有无可能整合到同一个故事理论体系中呢?

二、故事的不变元素与可变元素
民间故事就像一个双面精灵:一面是五光十色,另一面是惊人相似。这种多样性和重复性的奇特组合,看似矛盾,其实是民间故事最本质的特点。由于五光十色,变化多端,因此具有变异性,适应于不同时间与空间,永远新鲜。由于惊人相似,易于集体记忆和口头传承,因此有了传统性,永垂不朽。
研究故事的“变”与“不变”,必须遵从互文性原则。所谓“互文性”,是指文本的意义由其他的文本所构成。在文艺理论界,互文性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它包括(1)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的关系(一般称为transtexuality);(2)某一文本通过记忆、重复、修正,向其他文本产生的扩散性影响(一般称作intertexuality)。具体到民间故事,首先需把大量故事文本进行比较,寻找其中的异同和关联;其次需把不同的文本形态(如文字文本与表演文本等)进行比较,揭示文本与生活的关系,尤其是其中的文化内涵。建构故事学理论,互文性原则是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
从大量民间故事文本的比较中,我们发现故事在新鲜与传统、变异与传承之间保持着巨大张力的秘密,源于其基本结构由两大对立统一的因素构成:不变元素与可变元素。历史地理学派称这两大元素为“类型”和“母题”,类型不变,母题可变;故事形态学则称其为“角色”与“功能”,角色可变,功能不变。两种理论都以认同民间故事 “变”与“不变”的特性为前提,但在出发点与归纳方法上存在着差异。
笔者将民间故事中的这两种元素称为“不变母题”和“可变母题”。在中国洪水再殖型故事研究中,将41个民族中的568篇异文进行分解后,置入电脑资源库分析,发现其中明显可辨的不变母题有二:洪水和再殖,可变母题有七:洪水起因、获救原因、遗民、避水方式、难题、再殖方式、事物解释。不变母题是故事中不可更替的情节,是一个故事类型的质的规定性,用来确定某篇异文是否归属于某个故事类型的依据。可变母题是提供给不同时空背景中不同讲述者选择的素材库,使故事在传承中具有灵活性。
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询的是:可变母题的变化方式究竟有无规律可循?

三、故事的有限变异律
历史地理学派成功地发现了将散沙式的民间故事归纳为有限类型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一直局限于故事资料的分类与整理。历史地理学派对故事变异规律的探讨,基本上止于对故事变异现象的描述,如汤普森提出了15项变异情况。而普罗普的贡献,在于其找到了故事情节变异的规则:故事中变化的是角色,不变的是角色的功能。因此,将这两个学派的成果结合起来,能更好的揭示出民间故事传承与变异的规律。
笔者在对中国洪水再殖故事所作的研究中,除将母题分为“不变”和“可变”两种外,还借用邓迪斯创造的两个概念:“非位母题”和“即位母题”。一个故事中的母题,有一系列潜在的置换组,它们称为“非位母题”。而在实际上被纳入故事之中的那个母题,则称为“即位母题”。根据对这568异文的统计,七个可变母题的潜在转换组分别为:洪水起因7,获救原因5,遗民7,避水方式6、难题3、再殖方式5、事物解释7。(见表)这表明“非位母题”的数量相当有限。或者说,变异的范围不大。要解释这种现象,普罗普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即:母题的变异,必须符合它在故事中的功能。
举例来说:遗民母题的功能是要表明灾难后人数很少,所以只有一个人,两个人、几个人和一小群人等选项。而避水方式是要使遗民在洪水中存活,而人类避水方式是有限的。难题考验无非是测试神意或测试求婚者的智慧、品德或能力,任何考验方法都必须满足这两项功能或其中之一。而再殖人类,无非是神创、神生、人类生殖、动植物生殖等几种方式。总之是角色可变,行动方式可变,最后的结果(功能)是不能变的。

四、一个故事学概念整合的尝试
近10多年来,笔者在《民间文艺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尝试着将不同学派的概念进行整合,初步构成如下概念体系:民间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本”和文本实现的“语境”,其中文本(包括书面文本与表演文本等各种不同文本形式)是故事学研究对象的本体。 故事文本的内容由“母题”构成,母题是故事中不可分割的最小事件单元(类似于普罗普的“回合”),可以独立存在并组合入另外的故事中。一个故事的发展主线叫“故事基干”,故事基干是一个“母题链”。母题链构成的方式是“故事结构”(如串珠式、插入式、三叠式、递进式、环状式等)。母题链中有“不变母题”与“可变母题”两大类母题,其中可变母题又分为“非位母题”和“即位母题”,母题的置换规则由“功能”决定。一系列大同小异的母题组成的文本叫“异文”,按相同或相似的顺序与结构组合而成的一组异文叫“类型”,同一类型中最早的文本叫“原型”,流传在不同时代或地区、具有突出特点的异文组叫“亚型”。笔者认为以这些文本分析的重要概念为基础,可以逐步形成揭示民间故事形成、发展、演化、功能等的规律的理论体系。同时,对民间故事语境的研究,也应逐步整合出相应的概念体系来。
笔者所作的努力还是初步的,但笔者相信:沿着这样的方法论整合方向不断前进,民间文学研究者一定能创造出具有高度针对性和特殊性的故事学理论体系,从而自立于学科之林。

                                          2013-3-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