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台静农】忆常维钧于北大歌谣研究会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台静农】忆常维钧于北大歌谣研究会

忆常维钧与北大歌谣研究会




  台静农/文
  
  一
  
  早年北京人互相称呼,总是“几爷”“几爷”的,这是帝王之都的习气,今人听来非常不顺耳,可是我们几个好友,对于常维钧,既不直呼其姓名,也不称其字,总是叫他“常三爷”,这原是我们几个顽皮,他也只好受之了。其实他的风貌也地道像北京爷儿们。钱玄同先生说:“常维钧不是旗人,我才不相信呢!”后来维钧老太太丧事,钱先生看见他家妇女都是汉人装束,才证实了常家是老北京人。
  我与维钧结识,由于北大的歌谣研究会,久之成为好友,经常在一起,甚至生活也有些相关。一度他与庄慕陵家同住在地安门大街,我家住在对面,朝夕相聚,“呵佛骂祖”,算不了什么。有时他又过分小心,好像非常怕事,当时他那北京话及神情,至今犹仿佛在眼前。
  一九三五年我举家回南,一九三七年七月四日再到北京度暑假,遇上七七事变,我们虽然常在一起,大难当前,相对黯然,都失去昔年的欢乐。一个月后我匆匆南下,从此一别,直到一九八五年他以九十二高龄去世,几半世纪我们就没有见过面。可悲者,我们本可在重庆一聚,竟交臂失之。
  抗战时,他在故宫博物院工作,曾押运部分古物住在某地,胜利后他到了四川,与住在海棠溪的庄慕陵会合。海棠溪与重庆一水之隔。这时候我正在重庆等候便机飞南京,等了一个多月等到了。意外的当我们夫妇去白石驿搭飞机的当天,他与慕陵来了,扑个空。若说人生遇合皆有前定,我虽不相信,而就有这种事。可是这一参差,竟是一生的憾事。
  后来他到了南京,搭飞机回北京,动身前来信说:“我明天搭飞机北去,要是中了首彩,下世我们再做朋友吧。”我接到信后,非常难过,他这样说,就是东坡给子由诗:“与君世之为兄弟,又给来生未了因”的意思。今日看来,搭一趟飞机,何以如此严重而有死别之感?要知道当时复原南北线的交通,只有飞机,而主其事者不顾人民生命,利用美国不用的旧货,以之载人,人民归乡心切,也只有以生命为孤注了。这次维钧算逃过一劫,从此海南天北,偶尔互传消息,知道彼此都还健在,已足欣慰了。
  二
  
  维钧进北京大学正当五四后新思潮澎湃的时候,他在一九一八年《新青年》杂志上读到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后,向刘半农先生“鲁迅是谁”?他告诉他是周氏兄弟,后来他陪维钧去鲁迅先生的住处,绍兴会馆补树书屋。一九二○年秋鲁迅先生在北大讲授《中国小说史》,这在当时中文系是创举,因为一般中文系课程小说是不入流的,而北大是新思潮的发源地,讲授此课的又是划时代的小说作者。维钧是法文系的学生,已经有相当的文学修养,遂自动的来充先生的助教。如小说史的讲义稿交大学讲义组付印等事,都由他去做,每次先生到了教员休息室,他将印出的讲义交给先生,先生则将付印的手稿交给他。先是写版油印,因多模糊不清,后改铅字排印,间有文字改易,当时学校印刷极简陋,校对种种,维钧都做得很周到。有同学认识他的,看他总是追随在鲁迅先生的后面说话又毫无拘束的,奇怪的他是法文系的学生,怎么转到中文系来,殊不知他是为崇敬鲁迅先生而倾心投效来的。
  鲁迅先生翻译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告诉维钧,他说丰子恺已在翻译了,《上海时报》每天登出一段,他拿给鲁迅先生看了三次,说不用看了,仍然翻译。其中有关于法国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及波特来尔的诗,与比利时望莱培格的法文诗,都由维钧为之译出。
  鲁迅先生在北大教授四年,维钧也随侍了四年,同学中确信没有第二人像他这样的。
  三
  
  虽然维钧与鲁迅先生这样的接近,而知道的也不多,可是提到北大歌谣研究会,则无人不知有“常惠”其人。一九三五年《歌谣周刊》复刊,胡适之先生说“常维钧是歌谣会的老祖宗”,这话不特风趣,也是事实。他不是由于好事,而是具有歌谣文学的兴趣,这兴趣则是受了鲁迅先生的启示。当一九一三年鲁迅先生在教育部编纂处发表一篇《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其论“国民文术”云:“当立国民文术研究会,以理各地歌谣、俚谚、传说、童话等,详其意谊,辨其特性,又发挥而光大之,并以辅翼教育。”这是蔡元培先生主长教育部时候。至一九一七年蔡先生长北京大学,为筹备二十五周年纪念,要作种种活动,于是受鲁迅先生的启示,学校印出《征集近世歌谣简章》,打算将来编成《歌谣汇编》与《歌谣选录》两书,作为将来二十五周年的一种刊物。简章出来后,同学投稿甚多,因在《北大日刊》每天选登一首,后来成立“歌谣研究会”,并创刊《歌谣周刊》,“周刊”附在《北大日刊》发行,此一周刊的编辑校对,均由维钧担任。每当鲁迅先生来校时,便向他问及周刊的情况,以为歌谣已经引起大多数的青年注意,可将内容扩大到民间风俗与故事。一九二三年为北京大学二十五周年纪念,歌谣周刊编印增刊,内容以月亮为主题,鲁迅先生画了星月图作封面,由沈尹默先生题字。这一薄薄的增刊,不仅引起当时多少青年人的兴趣,也改变了传统的文学史的老观念,这么一来投稿者有来自各省各地,往往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真情美妙的作品。顾颉刚在周刊上征集孟姜女的传说,没想到此一民间传说人物她的故事分布地域非常之广,资料一多纷纭得难以整理,使他不得不放弃而去研究“大禹”是一条虫了。
  后来沈兼士先生筹办北大研究所国学门,设考古、方言、歌谣、风俗四研究室,四室管理人,考古是庄尚严,方言是董作宾,歌谣是常惠,风俗是我。当时北京是各路军阀争夺的据点,大学教职员薪水都发不出,研究所自无力推展。可是我们几个年轻人终日相处,虽谈不上什么研究工作,却有朋友之乐。
  
  四
  
  维钧夫人葛孚英,他们结婚于一九二四年五月十八日,他俩结婚的年龄,颇合于中古礼:“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他俩的结合与研究法国文学有关系,维钧读的是北大法文系,孚英是直接受教于法国女老师的。婚礼席上由证婚人胡适之先生致辞,他说维钧是最早提倡研究歌谣的一个人,他在预科学生的时候就很注意于平民文学,这几年来他的成绩我们都很佩服的。他并且套用一首歌谣,算是祝词:
  
  新娘笑眯眯,新郎笑嘻嘻。
  大家甜蜜蜜,一对好夫妻。
  
  《歌谣周刊》第五六号,有董作宾的《一对歌谣家的婚仪》记得翔实而有风趣,这儿不必引述了。鲁迅先生在婚礼前亲自到常家送了一部《太平乐府》作为贺礼,此书是元代乐府词汇编,足见鲁迅先生送这一书的含意。据说维钧夫妇对于这一纪念品,历经动乱,直保存到他们夫妇逝世。
  我认识维钧夫妇,可能在他们结婚的这一年或第二年,已经记不清了。我所收辑的“淮南民歌”一百一十三首,就发表在第二年(一九二五)的《歌谣周刊》上,虽然,我们的结合,并不单纯由于歌谣的爱好,而是文学,因为我们当时的文学社,他虽不是其中分子之一,而是有密切关系的。文学社在北大理学院对面西老胡同一号,是一座大的四合院,北房三间是社址,也就是我与李霁野的住处,西房两间庄尚严住在那儿,他是北大哲学系的学生,维钧先已认识的同学。维钧为人厚重,热诚正直,我们都以老大哥看待他,而他对我们也如兄弟一般。当我们遇到麻烦事,他挺身任之,决不回避。如一九二八年大军阀山东主席张宗昌向北京军头揭发未名社,于是未名社被查封,人被絷系,当时颇为严重。而维钧一面与师友联络营救,一面与被絷系者暗通消息,使之安心等待,果然经过五十天被释放了。那时的北京是极黑暗残暴,青年人的生命直同草莽,此五十天内就有一次十三人被枪决的公报,还有不公告的。而一般知识分子,大都吞声避祸,自是人的常情。像维钧这样的“急难风义”,也是由于时代的正义感。
  谈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一事,一年春夏之际,维钧约我同去北京某一城根走走,方向与地名已经记不清了,去看他的朋友“李大哥”。这一带是老北京的真面目,在澹澹的春光下,却一片荒寒,疏落的矮房屋,有似贫民窟,却也有人家门前陈设小金鱼缸或两盆石榴树之类的。到了李大哥门口,他就出来了,略作寒暄后,边走边谈。李大哥高高个子,生意人样,短衣宽裤,扎“腿带子”,长衫背在肩上,说话走路都很急促,与维钧的态度迂缓正相反。与李大哥分手后,途中维钧告诉我,李大哥是“二次革命”,即反袁世凯帝制的志士,事发后,军警未捕到李大哥,却被抄了家。好像维钧是李大哥一伙的,也受过牵连,他没有详细告诉我,后来我也没有想到问他。
  
  五
  
  因维钧的关系认识了他的岳父葛睾如先生,短身微胖,长髯飘胸,五十来岁,法政学堂毕业,没有作过官或任其他的事。他常来歌谣编辑室,不是来看维钧,而是对歌谣也有兴趣。家住宣武门外一座大房子,一望便知是昔年作京官的公馆。我首次走进他的起居间,不是正房,光线极暗,有阴湿的感觉,他看出我有些惊讶,那大公馆,主人却住的是这样的一间。他说“北房”(北京正房是坐北朝南的)太爽朗了,不如这样幽静。
  看他书架上的藏书,更使我惊奇了,五四后的当代书刊外,便是十九世纪世界大作家托尔斯泰、契诃夫、莫泊桑这些人的作品,都是英译本,这些书正是维钧我们年轻人所喜爱的,竟有这样一个老人有同样的嗜好,则此老竟是我们同时代的人,不能视为五四以前旧京习气的人物了。
  葛老与维钧关系是翁婿,相处则是好朋友,葛老曾毕业于法政学校,没有走进官场,生活单纯,也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爱好文学,除中国诗词外,便是西方文学,他通英文,而架上书都是英译本十九世纪大作家的作品,这大概是受了维钧的影响。同他谈话,自然的流露出他的博学。尤使我欣赏的,风趣中的憨气,这种憨气完全出于纯真的感情,不是普通人所能有的。
  首次在他书房也就是起居室谈话时,忽然听到抓门声,很响亮,他起身开门,突然跑进来两三只哈巴狗,先向他亲热一番,然后从床上跳到地上,葛老因有客人在座,吆喝一声,它们又箭似跑出房门了。原来葛老的夫人早逝,儿子各有工作,养了几只狗陪他,一位有现代学识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能与有“生命”的共处一室,会减少寂寞的。
  我首次教书是应刘半农先生之约,任中法大学服尔德学院中文系“历代文选”讲师,维钧为我高兴,并提议我用北大中文系的选文,是具有新观念的。即五四后对于桐城派散文,流为空疏的形式,北大所选的皆非《古文辞类纂》中所见的,偏于魏晋时代作品,清新雅洁,一洗陈腔滥调。可是北大的选文只有目录,未曾编印出来。维钧将他所藏的目录给我,同时将其中所选的晋书《王羲之传》抄出来,而使我意外的抄者竟是葛老。所以选篇史传者,主要为传中所收的羲之七篇文章,葛老将羲之文为正文,史传文则低两格,这样格式可能葛老据维钧说当年受此课时就是这样的:难得的标点分段,非常精确,更难得的一笔工整的小楷,我保存到抗战流离时方遗失掉。
  
  六
  
  最后说到维钧与我的关系,是朋友又是兄弟,即……(以下未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自中国作家网





[ 本帖最后由 竹林遗风 于 2012-12-19 09:06 编辑 ]

TOP

回复 1# 的帖子

刘老师好!
我把字体调大了一点,这样看着方便一些。

早期民俗学研究,常惠先生确实劳苦功高!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民俗学网的问题,字迹无法调大。费了很大劲都不行。需要后台的同仁们帮忙了。谢谢!

TOP

回复 3# 的帖子

刘老师千万不要客气。
您能来论坛发帖子,本身就是对论坛的支持,是我们学习的好机会。
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您只管吩咐我们做就是了。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仔细读过,很是感慨,如果没有台静农所记,那位葛老的事迹恐怕会湮没无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