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流星:民间广场舞蹈的开场舞
火流星:民间广场舞蹈的开场舞
柯小杰
“火流星”,南方俗称“火弹”,北方称之为“风火流星”。民间用小铁丝织成小笼子两个,两个铁丝笼子中间用1.5米长的铁链子或绳索连接,笼内装入燃烧的火炭,双手舞动,火花飞舞,增加动感和趣味,因其舞动起来,像天上的流星一样,故名。
在民间每逢节日庆典,大都在门前广场、稻场、开阔地舞龙舞狮,以增添喜庆氛围。由于是平地,人们容易向中间围拢,演出场地往往会很狭小,这时候,锣鼓一响,火流星就上场,表演者手持一根两端系着特制铁笼的绳索,铁笼里加入点燃的木炭,再用手飞快地舞动绳索,燃烧的木炭在空中飞舞, 从中间舞动开始渐渐的向四周扩展,上下翻飞,火借风势,风助火势,点点炭星,火花四溅,流动的火影光影,将人影笼在其中。在夜间表演,更能营造出一种“火龙飞舞”的独特气氛。由于火星舞动,花样迭出,舞动的幅度越来越大,演出场地慢慢的向四周扩展开来,也就是说打开了场子。
作为一项民间体育舞蹈,抛开表演成分,火流星本身就具备很高的健身价值,能够锻炼臂力、肩肘、全身的灵活性。它的主要技法是通过上肢双手甩、扭、缠、绕和下肢的走、摆、踏、跳与躯干的仰、俯、转、卧等全身的互相配合完成一系列舞花动作,旋如流水,舞如疾风。在节奏鲜明和优美音乐的伴奏下,更显得品位无穷,其乐无限,能有效地激发民众的表现力和民族自豪感。民间常用沙流星和布流星等自制自练。
绳索、铁笼子、木炭,这些简单的道具,在民间艺人的手中,像有了魔力似的:悟空舞棍、二龙戏耍、火龙腾空、火龙缠身、火龙十八滚……飞舞的炭火在夜空中划出一道亮丽的弧线,前后相连,连绵不断,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奇特惊险、蔚为壮观。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火流星”一度沉寂多年,很多年轻人都不再练习,民间相关的传承人越来越少,这种民间舞蹈样式濒临消亡,“火流星”技艺的传承面临危机。由于“火流星”本身的一些局限性,比如危险性大,习练难度高等原因,这门艺术正面临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急需抢救保护。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视,“火流星”才重新焕发了生机。山西晋阳“风火流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北大冶的刘柏林在传承传统火流星的传统套路的基础上,发明了全脑流星球,同时申请了发明专利。给火流星这一传统的民间舞蹈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全脑流星球是用一根粗绳,两头系上糖胶球,球体外面三方嵌入三片彩布,绳子带动彩球飞转,有趣又健身。全脑流星球运动技术主要是从武术技法中演变而来,它是模仿长器械的棍花、大刀花、长枪花,短器械的双剑花、双刀花、双锏花,软器械的鞭花等动作,以杂技性的运动形式表现,具有典型的民间体育文化艺术色彩,要高于一般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是利用全脑流星球运动自身特有技巧性成分,通过对自然惯性的美化,以富有节奏流畅、柔和舒展的技巧动作,使飞舞的流星或上或下,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或快或慢,以技巧性的形式表现出来,极容易激发学生去想象,模仿动作和主动地动脑动手创造性地学习技术。
全脑流星球运动引入课堂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正确身体姿势和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尤其对学生上肢关节韧带、骨骼肌肉群力量的提高及关节的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和关节绕环幅度的加大有着显著的作用。是中小学体育教学选择民族体育项目的最佳内容。
火流星体现了古人对火的崇拜,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早在清朝时期,就深受群众的喜爱。表演不仅好看,还能强身健体。 火流星,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中国传统武术,是一门融民间杂耍和武术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全脑流星球是对传统火流星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