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读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是我看过的,中国内地最好的饮食风俗节目。曾经也看过许多大陆的美食节目,但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现在看来,以往的节目表现的只是美食本身而已,忽视了美食的文化底蕴。“底蕴”这种感觉,很微妙,我把这种感觉称为“认同感”。美食,不仅仅只是味蕾上的感知,她应该烙上本土文化。这就和民俗中的物质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人生仪礼,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民俗学的概念恰恰也构成了,我们对于一个文化最直观的感受。《舌尖》恰恰从民俗学的这些角度记录了中国饮食文化。
     第一集 自然的馈赠
       高原松茸和竹笋的采集,冬季厚厚冰层上的捕鱼。可圈可点的反而是纪录片的“摄影技术”。对于摄影技巧我也是一窍不通,但作为观众,对于自然界的色彩,风声,雨声,流水声;让我想到自然纪录片《天地玄黄》。作为人类取食的最原始的阶段,自然对于人类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自然界在这集纪录片中被显得更加广阔与庄严,渺小的人类在广袤的自然中觅食。现代社会,已经是人和人的社会了,人早已从自然中脱离出来。这种原始的食材采集给我们现代人一种远古的记忆。但这种原始采集方式却不是满足人们原始的温饱需要,它恰恰与现代社会紧密联系。松茸,竹笋成为酒桌上的高档佳肴,采集者们“靠天吃饭”,自然界的馈赠似乎异常珍贵,气候环境对于他们的生计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原始生活方式的一种变异吧。
   第二集 主食
对于中国南北饮食特点的分类,摄影技术还是亮点之一。尤其在色调的选取上,各个地域都被配上了合适的色彩。黄土高原的厚重的黄,南方缠绵的暗和冷冷的绿,东北平原的明快的绿和一望无际的黑.各地的主食也因为周遭环境的渲染而更加充满表现力,好比粗糙,厚黄色馍馍,在土黄色的窑洞以及那种特有的土黄色下,会让人对于它的存在,感觉到“理所应当”。这就表现出了民俗事物和民俗环境(黄土地),文化(建筑文化,风土人情)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三集 转换  第四集 保存
   这是对于中国美食“创造”的讲述。“创造”区别了过去和现在,体现了时间的流动。从原始的自然物到各式各样的形态食物的转变,中国人通过不断的重复,得到偶然或探索到的发现,由此我们的生活在改变。这些改变的积累的逐渐进入我们的文化记忆:发现豆子,种植豆子,豆子变作豆腐,将豆腐发酵为臭豆腐,各种化腐朽为神奇的烹调。俨然就是文化发展的缩影之一。
  在对食品的保存中,大概体现了人们的一种永恒的时空观,腌菜酱肉如同制作“木乃伊”(呵呵可能有点恶心),我猜古人对尸体的防腐企图永生是不是先从腌菜开始的?无论如何,人们开始试图保存现在,希望得到不朽。正是这种“保存”的思想,某个阶段的文化总会通过各式各样的物质形态保存下来,这些物质也是这些历史阶段的直接证据。也许人不可以永生,但这种“永生”的意识,却为人们提供了保存文化的方法,小大腌菜大到史书典籍的撰写,民间故事传说的流传继承….,..
   “转换和保存”正是文化发展的两个方面。正如,我们无法完全体验到已过的那些历史,换句话说,历史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保留。这恰恰是因为人们的“转换”,发展创造是生命的特性。而发展的起点却有恰恰是基于之前的文化历史,因此以往历史的分子正游离在我们等下文化的各个部分中,这就是对于伟大民族的记忆继承基因。
    许多人对于文化的“消失”感到悲怆。我却并不认为发展中的东西是消亡,他是新生的血脉。

第五集 厨房的秘密        
这集是对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奥义的探寻:刀工,火候;还是赋予其中的文化记忆?最后编者将其引向一个哲学命题——和谐。这是我觉得本片最败笔的地方,任何中国文化都或多或少被加入:和谐中庸这些烂俗的概念。个人觉得儒家这一套,不是不可以运用,但至少被滥用了。或许对于大汉族来说,他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但这也仅仅只限于思想吧。就算他在思想界广泛存在,但是否又是人们真正的方法论?就如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影响,但又有几个人将它作为真正的思想方法论?生活民俗的实用性是非常强的,他主要是因时因地而产生的,以实用主义的特点出发。东北猪肉炖粉条的豪爽,湖南辣味的肆意,草原风味的狂野,江南山珍的回味悠长……有张有合的个性,构成了中华美食的特色,更写照了多样的民族性格。一个概念,只会狭隘我们的视野

看了这几期,突然对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那么纠结了,不知道是不是宣传得很到位,呵呵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耿羽 宝葫芦 +9 2012-5-20 18:30

TOP

不可否认,消费社会对于食物已经“符号化了”,比如麦当劳,肯德基乃至现在的中餐连锁:兰州拉面,天津包子……我们消费的似乎只是被高度抽象的企业文化,楼上说的很对,这些流水化了的生产工艺可能不会使味道改变太多,但与之相关的语境就消失了,好比曾经人们是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围坐在一个摊上吃臭豆腐的,因此人们消费的就不仅仅是臭豆腐本身了,而是一种集市气氛,人际关系的交流。
   我们看到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会感动,可能是节目揭示了那份行走在消逝中的饮食文化吧,绝非饮食本身。
     唯一要考虑的问题是:消费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的变异是在所难免的,因为这就是发展的规律,但她应该如何发展?传统文化可以向消费社会过渡,且不沦落为一个干巴巴的符号?在这方面应该向日本学习,传统文化似乎被未成为发展的绊脚石,反而成为其特色,比如泰八郎的银镜,纯手工制作,一年只有几千付,却成为抢购的奢侈品;侧面也反应出我们的急功近利吧,认为传统的文化太繁琐,就急急忙忙把其压缩为一流水线商品,并打上一个传统的幌子,长此以往,必然使人们对于其的文化特征产生遗忘,最终他们就只得沦落为快餐。为什么我们的传统工艺不可以做到好吃,好玩,好感动?
   此外,正如龙哥已经其他前辈提到的,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青年与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文人们眼中的“感动”,可能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谬误吧,美食的采集者,制作者,往往没有我们这种欣赏美味的闲工夫,只是为了生存而已。这种纪录片多少有些美化生活,缓和阶级矛盾的嫌疑——光鲜的色调下,似乎我们正在太平盛世。
       费正清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当你看到一艘船在中国的长江逆流而上时,别忘了,拖动这艘船的其实是两边的纤夫。”(大意)看中国,不可以以直观的角度,应该放大,放大到一些不为人知的因素:采集者冒着生命危险的寻觅,美食小贩起早贪黑地卖命(还有城管的骚扰)。。。。。。

TOP

回复 21# 的帖子

蔡澜《人生必住的酒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