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省级保护项目达7个

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省级保护项目达7个

www.lanzhou.cn    2012-03-13 16:17


  马啣山原生态秧歌传承人演绎非遗秧歌。

  中国兰州网3月13日消息 (通讯员郭云莲)榆中县委宣传部今日提供消息说,截至目前,该县已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00个,市级非遗保护项目14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7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文化项目,自十六大提出“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后,榆中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按照“长远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全面启动了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和逐级申报工作,进展顺利,成果喜人。
  近年来,榆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深入全县20多个乡镇,行程1万多公里,走访调查民间艺人3万余人次,收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120多个,谚语、方言、笑话2000多条,山歌800多首,调查收集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20多种(类),北山水窖制作技艺、李氏皮挽具制作技艺、南山纸扎、民间彩绘等20多种,撰写调查报告10万字,拍摄录像资料近500分钟,制作VCD光碟12盘,拍摄古建筑、古墓碑、牌坊等民俗照片1000余帧,绘制了“榆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资源保护示意图”和“榆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资源一览”,该县青城的“青城小调”、“隍爷出巡”、“道台狮子”已成为了青城古镇民俗旅游的重要内容,同时,“七月官神”等民间艺术经典旅游和“兰州水烟手工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地,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榆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表示,把非遗和旅游结合,将会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增长点。为此该中心提出,在苑川河流域,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古代建筑,具有探寻厚重历史文化的先决条件,有西秦国度勇士城――金崖关圣殿――邴家湾周氏家祠――黄家庄肃王墓―黄河桑园峡――苑川河流域的古建筑歇马殿及民俗风情,来紫堡等地的“七月官神”、金崖镇的“兰州水烟制作技艺”及水烟老作坊、夏官营镇的“老碗会”、甘草店镇的“马社火”、高崖镇的“乱劈柴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资源,进行系统开发,保护利用。
  同时,充分利用榆中北部山区厚重的民俗文化内涵,以窑洞、罐罐茶等民俗事像为载体,体验黄土文化的淳朴。经北山抵达青城,在参观青城古民居的同时,还可欣赏到独具特色的青城小调、道台狮子、青城民俗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青城镇已经整理、推出了部分市级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服务于当地的旅游市场。
  此外,以马?山为主体的兴隆山,是甘肃著名的旅游胜地,除了原有的自然和人文的旅游资源,分布在马衔山系的“马衔山原生态秧歌”、“马衔山鞑靼鼓舞”、“兴隆山六月六山会”、“马衔山传说故事”以及官滩沟景区周边的和平镇“太符灯舞”、“和平牡丹培植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可以提升为新的可持续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


稿源: 甘肃新闻网       编辑: 智多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