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甘肃凉州皮影

甘肃凉州皮影

稿源: 兰州晚报       编辑: 马田雨

马登岐和儿子正在做皮影表演

  

皮影表演


饱经沧桑的马登岐老人

  

皮影道具

 

                                                                                                                             皮影道具

    龙年春节,对于武威人民来说,是值得回味的一年。因为在这年的春节,凉州皮影登上了武威南城门楼(昭武门)重放异彩,让爱好戏曲或寻觅民俗文化的人们真正过了一把瘾。现年80岁高龄的马登岐老人亲自携子带女表演皮影文化,展示自祖辈手中(明清时代)传下来的绝版皮影道具,让人们在领略皮影说唱艺术的同时,也亲眼目睹了“一人能说百家话,半日演出千秋史”的精彩皮影表演。
    一个人
    “1976年以前,在武威,有五个皮影表演班。但到了今天,皮影剧团仅剩我一家。”马登岐老人讲。
    提起马登岐,这位老人在武威文化圈子里赫赫有名。他从五六岁开始学习皮影表演,生丑净旦样样在行,十五岁时正式登台表演,二十岁时红透凉州城。
    根据武威市文化部门文字记载,凉州皮影戏流传于凉州区清源镇,是一种古老而悠久的民间戏曲艺术、一种土生土长的地方民间戏曲艺术,但因为没有足够的文献或其他依据考证传入的确切时间。
    马登岐老人回忆,他的祖籍是陕西,爷爷白万福就是陕西的一位皮影艺人。当年爷爷挑着皮影箱出陕入甘,来到武威后,发现武威人民热爱文化艺术,皮影戏在这里有很好的生存土壤。于是,爷爷白万福从此在凉州驻扎了下来,后来,皮影戏传至其子马学武,再后来,又传至马登岐。
    “祖父手中的皮影戏,传到我这里,正好是第三代。”马登岐乐呵呵地说。马家祖孙三代,正好传承、发扬和印证了凉州皮影戏的发展。
    凉州皮影戏在清朝末年由陕西传入武威,经代代相授,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到了今天,凉州皮影的传承人仅剩马登岐一人。武威文化部门为了更好地挖掘和保护皮影戏,把凉州皮影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马登岐老人被列为“非遗”传承人。
    一台戏
    “以前父亲马学武在世时,我跟大叔父马学奎、叔叔白生才等人搭班子。当时,凉州清源的马家德盛班赫赫有名、名震乡野。那时候,四个人就可以组成一台戏,每一个人既负责吹拉弹唱,又负责各种角色的转换,经常忙得不亦乐乎。”回忆起当年的德盛班,马登岐老人眼中神采飞扬,也许那些记忆,不但成就了马登岐的辉煌,而且还丰满了马登岐的风华岁月。
    根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思念李夫人,命少翁招魂,其技当为以影弄神,于是出现最早的皮影戏雏形。到唐朝五代时,寺庙僧尼焚香度亡魂,始以剪纸其魂影而供奉之灵,便出现了最早的剪纸影戏。至北宋时,人们以皮代纸,形成皮影戏。明清后,皮影戏遍布全国各地,陕西皮影戏、四川皮影、山西皮影、甘肃皮影等均具地方特色。
    马登岐老人讲,凉州皮影戏的演唱人多为祖传,口传心授。作为民间娱乐的一种文化活动,戏曲主要以述颂英雄贤士、烈妇淑女、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为主,寓隐恶扬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等。演唱剧种近四十部,如《买水》、《后三对》、《包公断案》、《天官赐福》等,一部戏可以唱五个晚上。皮影戏的表演一般需搭建舞台,方圆六至八米,一般演唱需九人,大型演唱可达十二人,曲调用秦腔,有时夹有眉户腔,曲调宛转、荡气回肠。乐器有扬琴、二胡、板胡、唢呐、大鼓、锣等,预示情节开篇。另外,皮影戏的特点不光在影,他的说唱艺术也是一绝,既可以表现得优美缠绵,倩影清唱;又可以激昂悲壮,似幻似真。真正达到“一口叙还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效果。
    时下,当年的德盛班传至马登岐手中,已改名为凉州皮影剧团。剧团成员主要有马登岐和他的儿子、两个女儿、侄媳、女婿,以及一支由六个人组成的乐队,一行总共12人。
    “以前德盛班的时候,由于没有地,大家天天挑着箱子到处去唱戏。后来有地了,大家在农忙时,忙地里的活;农闲时,才出去唱戏。现在,碰到重大节庆活动,有人邀请剧团时,我就领着儿女们出来唱。还好,孩子们虽然挑不了大梁,但是都认真唱练,关键时刻,还能‘拿得出手’,所以,我这个家庭剧团自由组合就能组成一台戏。”家长马登岐总结。
    一辈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凉州皮影的传奇之处不仅在于清源镇马家皮影的百年相传。更重要的是,马登岐手中的200多件皮影道具其中有不少是祖传之物,系明清时代的皮影道具,不但珍贵、稀有,而且在国内也比较罕见。多年来,曾有很多人出高价购买,但都被热爱皮影戏曲的马家父子坚决拒绝。
    在马登岐手中,记者看到,这些皮影道具,是由牛皮压磨而成,看上去透明细致。据介绍,这些道具都是被加以雕刻和彩绘而成(很多地方,叫它们是“牛皮影子”)。这些皮影道具,既有汉代画像石的宏大气派,又有民间剪纸的装饰纹路、意象表现,还有传统国画的散点透视风格。从而让皮影人物看上去造型丰满、线条清晰、色彩艳丽。
    马登岐指着这些形象夸张、剔透玲珑、图案精致的皮影道具说,皮影的制作,讲究轮廓的严整洗练,尤其是在腰、膝、肩、肘、腕等部位都装置了轮盘式关节,一个头既能做到随时变脸,又能随时换身;一个身子既可以随时挥刀舞枪,又可以随时下跪、作揖。尤其在演《封神榜》、《杨满堂征西》等剧目时,皮影道具要配合各种演出背景,随时都会出现执刀斗戈、腾云驾雾,或者顿足捶胸、翩翩起舞等形态动作,甚至就连人物打盹怒目、眉目传情等细小动作,都表演得细腻传神。演唱过程中,再加上各种唱段和道白,以及乐队的伴奏,自然就会让观者入迷,看者心醉。
    记者注意到,80岁高龄的马登岐整理皮影道具时,儿子、女儿在一旁从中协助,儿女们看父亲马登岐时,眼神里饱含着尊重、爱戴,透露出对这位大家长、艺术家的崇拜和敬畏。锣鼓一声响,马登岐老人拉开唱腔时,儿女们顺从呼应。一个十余人的家庭剧团,隐约有一种千军万马、备战而出的气场和阵势。当马登岐老人字正腔圆、底气十足吼出唱词时,经常让听者入胜,观者叹服。再看老人利索而又娴熟地操作手中的皮影道具,而且不间断地做出种种变幻,不由让观者惊叹,你会感到,那不是一个耄耋老人的暮年演出,而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中年汉子正在舞唱他的风情年华。
    (注:部分图片系武威民俗博物馆胡斌提供)
    采访后记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经过千百年,一直延续传承至今日。但眼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以及人们娱乐选择的进一步多样化,特别是现代音、视频文化的冲击,皮影戏渐渐失去了听众基础。艺人们失去了固定的演出场所,现代艺人演出队伍也是青黄不接。传承人大都不能授徒延续,皮影戏面临着举步维艰的现状。当日在南城门楼观看皮影戏的武威市民陈风说,小时候吃水果糖、看皮影戏,快快乐乐过大年的幸福感,让人咀嚼回味了三十年。没想到三十年后,还能看到原汁原味的皮影表演,真有一种悲喜交加、五味杂陈的感觉。试问?再过十年或二十年,还能看到这种传统文化表演吗?这,不禁让人怅然若失……(晚报记者雒焕素)

TOP

希望继续传承下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