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讨论】龙年说龙事┃网评汇│大家聊┃

龙图腾的变迁:起源于天象崇拜

中新网 2012年01月29日 16:06 来源:金陵晚报

  龙是我们的图腾,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子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很多中国人和海外华人都这样说。然而,这种精神图腾是如何形成并随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延续到现在的呢?在龙年到来之际,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万建中从龙图腾的变迁上为人们进行了阐释。

  起源于天象崇拜

  关于龙的起源,千百年来一直有人在探究,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众多的中外学者也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万建中看来,龙图腾最早应该起源于天象崇拜。上个世纪80年代,测定年代为8000年前的辽宁省阜新市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这条龙的发现,把中国人崇龙的历史一直推到了8000年前。不过万建中认为,这很难说明那时就是龙图腾的起点。

  “实际上龙图腾的起源要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天象崇拜上。”万建中说,在人类漫长的繁衍历史上,最早的崇拜就是天象崇拜,中国也不例外,在远古时期,我们的先民对很多自然现象感到不解,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及灾害更是感到恐惧,因此对它们就出现了敬畏的心理。但是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天象崇拜的呢?有人类学家推测,人类的这种崇拜至少要前推到数万年以前。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我们的先民产生了最为原始的龙形象。”万建中认为,龙最早就来自于闪电弯弯曲曲的形象,而其发音则来自于隆隆的雷声,先民们通过对自然及天象的观察,认为天上存在着一种能够呼风唤雨、会打雷并以闪电形象现身的神物,根据雷声他们将其称之为龙。在阴云密布的天气,每当看到风起云涌,听到隆隆打雷的声音,有时甚至还会看到随之而来的闪电,先民就知道是龙来了。而龙让他们捉摸不透,有时还让他们感到非常害怕,就越发让他们感到敬畏。于是,对龙的崇拜就开始了。

  在先民们逐步进入农业社会后,水灾旱灾直接关系到农业的丰歉,而在先民们看来,他们的收成似乎和神通广大的龙具有很大关系,于是,龙就和庄稼的种植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了。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我们一直都是一个农业国,有意思的是,我们农业的农和龙的发音很近似,这可能是先民受到了对雷电天象崇拜的影响。”万建中说。

  图腾崇拜和龙的形象结合

  人类社会进入氏族社会以后,图腾崇拜开始成为各个氏族重要的崇拜对象,而动物形象则是众多部落选择的对象。

  “在氏族社会中,人们往往相信自己的祖先是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其他无生命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就会逐步发展成为氏族祖先的象征和保护神,大概是和狩猎文化相关的原因,动物图腾成为最为主要的形式。后来随着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出现,部落的动物图腾崇拜就开始出现问题了。”万建中说。由于各个氏族的动物图腾不同,对氏族部落集团而言,它们在进行朝拜或者祭祀时就显得不方便,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新的图腾。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共同敬畏的对象——龙就成为大家新的图腾标志,一些有实力的氏族还开始将自己部落的动物图腾融合到龙的形象上。

  在远古时代,这些动物在先民的祭祀中,不仅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在形态上也被神化。在漫长的远古岁月中,动物图腾形象与其他原始宗教中动物崇拜形象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原始的龙形象。

  不过在不同的氏族部落集团中,龙图腾的形象也有一些差异。相传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竹书纪年》记载: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时期,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在不同的氏族中,龙图腾就呈现出了不同的形象。

  后来,随着部落联盟的不断发展,龙图腾开始呈现出了融合的趋势。汉代学者王充曾指出,龙的角像鹿,头如驼,眼睛如兔,颈如蛇,腹似蜃,鳞如鲤,爪似鹰,掌如虎,耳朵像牛。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龙形象的复杂性就与多个氏族部落集团的图腾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约在商代龙角开始出现

  大约在商朝时期,龙开始出现一个重要的特征,即龙角的出现。这时龙角的形状还不固定,有的如长颈鹿,角呈锥形;有的如绵羊,角向后卷;也有的如花冠,还有的似羚羊,此外还有前卷形、虎耳形、螺旋形等各种形状。

  目前的考古发现,商代以前的龙形象中并没有角。商代的龙却生出角来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商代对角的崇拜。现在我们都知道,在动物中,角一般是雄性动物才会有的,而且硕大强壮的角,往往是强壮有力的象征,因此角受到远古先民们的重视和崇敬,成为祭祀等宗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而商代对角的崇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但祭祀的牲畜必须有角,而且依场合的不同,角的大小形状也有不同。例如祭天地时用作牺牲的牛,角要如茧栗大小;祭拜祖先时用作牺牲的牛,角以能握在手中而不出把才算合适;宴请宾客用的牛,角要一尺长;有时用来祭拜的牛,还要求两角要平齐,绝对对称,还要有光泽。

  也就是在这种角的崇拜中,雄性的龙被添上了角。至此,龙的形象趋于完整。今天的考古也发现,商朝器物上的龙和我们今天龙的形象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在个别形体部分上有一些差异。

  春秋战国时期前后,龙也开始出现了分门别类的分类: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

  龙已成为民族的精神图腾

  到秦汉时代,随着封建大一统的出现,龙的形象也开始成为皇权至高无上的标志,封建帝王牵强附会地认为自己就是真龙天子,并编织出各种精彩故事。如《史记》中就记载秦始皇称之为“祖龙”,而《史记》中甚至还记载:传闻刘邦为母亲和龙交媾所生。

  “在封建王朝时代,皇帝一般都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他们也一直对老百姓强化这样的观念。”万建中说。自上个世纪初清朝结束以后,随着皇权的消失,龙不再具有封建统治的象征意义,但是龙王庙、龙船、龙灯等龙文化依旧盛行,龙依旧是中国人及海外华人重要的精神图腾,并且龙文化也和我们的民族精神紧密相连。

  “我们仔细琢磨中文‘国家’这个词,就十分有意思,国和家密切联系在一起,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家国一统,它讲究的是团圆、统一,我们中国人最为注重的就是国家统一,家庭团圆,而龙的形象则是个复合体,它正是文化交汇融合后在我们的民族中形成的一个神物,将它作为我们民族的象征尤为贴切。”万建中说,目前的中国是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如果从民族的发展及源头追溯,所有的民族都同根同源,大家都是一家人,彼此之间血脉相连,而龙的形象则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关系。 北京科技报

TOP

龙年是凶年? 民俗专家:吉凶的关键在“人和”

中新网 2012年01月28日 11:00 来源:北京晨报

  12年的轮回,今又龙年。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千百年来,我们因“龙种”而感到自豪。然而,在12生肖中,龙是唯一想象出来的动物,它在人们心中的定位始终在漂移。我们敬服它无所不能,但又畏惧它的变化多端,我们一边将其归入神灵,一边又用舞龙的方式来戏耍它。
  在汉语中,龙也呈现出多样性,龙马精神、龙腾虎跃表示赞美,变色龙、叶公好龙表示批评,而乌龙又表示讽刺。
  每到龙年,这种对龙的矛盾情绪便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在民间,“龙年是凶年”、“龙年多变故”的说法流传甚广,有趣的是,西方人却往往将龙年看成是中国的象征。那么,龙年究竟是凶是吉?应如何面对这个炎黄子孙的本命年呢?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民俗学家高巍先生。

  吉凶是一个变化的概念
  北京晨报:“龙年是凶年”,这个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您的看法如何?
  高巍:首先要搞清凶年的定义,在古人的视野中,没有绝对的吉年和凶年,凶和吉是相互转化的,每一年都是既有吉的因素,又有凶的因素,关键看你怎么去把握了。把握得好,凶年会变成吉年,把握得不好,吉年会变成凶年。具体到今年,如果说是凶年,那么今年农历上有380多天(有闰月),还是“两头春”(出现了两次立春的节气),这不又都是大吉吗?
  北京晨报:我们一边赞美龙,盼望龙年到来,一边又认为龙年不吉,这是为什么呢?
  高巍:因为传统龙的造型有点凶,比如大家对本轮“龙年”邮票设计议论纷纷,因为它采用了传统造型,看上去“张牙舞爪”,和过年的喜庆氛围不协调。其实这是个误会,龙的威猛并不是针对我们的,而是用来对付邪魔外祟的,不凶一点,怎么护佑大家的平安呢?怎么能震慑对手呢?古人将各种想象出来的神力集中在它身上,就是希望用它来战胜我们战胜不了的困难,这样才能为我们提供精神支撑,只是现代人已经很难体会到这层含义了。

  吉凶的关键在人和
  北京晨报:这么说,龙年其实是个吉年?
  高巍:也不能绝对这么说。在《易经》中,64卦都在用龙来比喻,既有“亢龙有悔”的凶,也有“龙跃于渊”的吉,在古人看来,龙在达到顶点时未必就是吉,反而是它身在低处,正不断上升、不断进步时,才是最吉利的。古人认为吉凶总在相互转化,将事物分成凶吉,旨在鼓励人们去奋斗,因为决定凶吉的力量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要达到人和,那么就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
  北京晨报:不少人说,近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是在龙年发生的,这足以证明“龙年多变故”,是这样的吗?
  高巍:这是一厢情愿的说法,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哪年带有很强的偶然性,龙年确实发生过一些大事,但其他年份也不少,1900年(鼠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1911年(猪年)辛亥革命,1949年(牛年)新中国成立,这些都是了不得的大事件吧?可都不发生在龙年,怎么能说龙年多事呢?这里面有一种比附心理,只要心中认定龙年不吉,那么就会不断去找新的证据,以强化自己的观点。过去江湖算命先生就特别善于把握这一点,比如说你哪年不顺,其实人哪年都有不顺的事,可你只回忆这一年,不与其他年份对比,自然会觉得他算得特别准了。

  龙寄托着民族精神
  北京晨报:换言之,过度关注时间的因素,反而会造成错觉?
  高巍:任何历史事件的爆发,确实有其内在的原因,但爆发的时间却是偶然的。这就像一个人血压高,最终导致心肌梗塞,这是必然性,但究竟哪天梗塞,这谁能说清楚呢?对这个问题,还是要唯物地去看,不要沉浸在数字游戏中。这就像古人说“四”这个数不吉,可四平八稳、四通八达这些好事不也与四相关吗?
  北京晨报:也许很多人会这样想:时代发展了,今天龙的形象是不是可以不必那么凶了?
  高巍:在12生肖中,龙是唯一人造的动物,它与人们日常生活没有直接关联,之所以创造龙,因为它寄托着我们的理想与民族精神,今天大家觉得它造型凶,这说明我们与传统之间出现了断裂。大家对“龙票”设计不满,提出批评,其实这不是个设计问题,它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尴尬处境:你完全尊重历史,就不匹配今天人们的审美习惯,你完全屈从于当下,又在历史上找不到任何渊源与依据。总之,不论怎么选择,大家都不会太满意。当然,从某种意义上看,有争议也是好现象,它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大家重新思考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怎样找到回家的路
  北京晨报:那么,传统是怎么断裂的呢?
  高巍: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清末即已发端,到1919年“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采取了彻底否定的态度,这就在我们与历史之间,人为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沟壑,怎样将当下时尚的、审美的元素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直到今天也还是一个难题。
  北京晨报:每到春节,中国人便会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中,可我们的文化回家之路,依然漫长,甚至看不清方向,您的意见如何?
  高巍:还是要先从理念入手,改变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漠视传统、否定文化敬畏感的偏执,对祖先的做法先要设身处地去感受、去理解,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斥为封建迷信。传统的形成,并非一代人就能成功,它有时需要上千年的沉淀,今天我们遇到的许多问题,古人也遇到过,可为什么不借鉴一下他们的解决方案呢?总是拿舶来的文化说事,却忘掉了舶来文化也有个水土不服的问题,也应该与传统有机结合,总之,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这本身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本应是个有机嫁接的过程,而不是看见别人的东西好,便拔掉自己原有的东西,重新去种别人的。

  不必对传统文化感到悲观
  北京晨报:现实地看,今天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困境,此外还存在着被歪曲、被阉割的风险,您认为它还能继续传承下去吗?它会不会彻底被人们遗忘?
  高巍:这个观点有点过于悲观了,我认为,传统不可能断根,只要中国人在,传统文化就会延续,因为它早已融入到我们的血脉中去了,许多在国外生活多年的人,被称为“香蕉人”,被认为是黄种人的皮肤、白种人的内心,可即使如此,人家真的就认可他了吗?他真能抹去自己身上传统的痕迹吗?不会的,不论怎么变,他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情感追求依然是中国人的,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做传统年节文化的推广,因为传统不是一个词,它要落实到我们的具体生活中。
  北京晨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复兴传统文化,要从生活层面入手?
  高巍:是的,只有落实到生活层面,才能找到传统的基础,比如年夜饭,过去是为了解馋,今天则是为了体味家的味道,我们提倡在家吃年夜饭,这样就找到了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振兴传统不能全靠炒概念,也不能全靠政府,它应该从孝敬父母,从一桌年夜饭开始,即使是简简单单的敬酒,也有传统的力量在,在这个层面上去努力,才是当务之急。
  陈辉/文

  历史龙年大事记
  公元前221(庚辰)年
  秦始皇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实现了六国统一。
  公元9年1月10日(戊辰年末)
  王莽篡位,定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公元68(戊辰)年
  东汉明帝诏建洛阳白马寺,邀请两位印度佛师在寺中编译佛典《四十二章经》,佛教自此开始在中国传播。
  公元200(庚辰)年
  曹操与袁绍两军大战,史称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公元1616(丙辰)年
  满族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各部、建立八旗,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积极做好入关准备,奠定了清朝300年统治的基业。
  公元1856(丙辰)年
  洪秀全密令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赶回南京,杀掉东王杨秀清。随后韦昌辉与石达开发生内讧,石达开连夜出走。此为“天京事变”。
  公元1916(丙辰)年
  云南都督蔡锷发起反袁护国战争。同年袁世凯病死。

TOP

龙年春节探世界“龙迹”

中国文化报 >  2012-01-21


庙会从来不缺人气

年俗小物件最能吸引孩子的目光

    南晓
    2012年新年伊始,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屏幕上,一幅以“龙驾祥云”图案和“欢乐春节”字样为标识的宣传画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春节,一个原本区域性的节日,如今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春节的“国际范儿”体现在,如今,它不仅仅在中国是法定假日,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韩国以及越南、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春节都被列为法定假日。世界上的一些地区,如纽约已经把农历春节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
    春节的“国际范儿”也体现在,它不仅仅在国内拥有大大小小体现各地不同年俗、小吃的各色庙会,在世界华人广泛聚集的各国唐人街上,庙会早已变成了不止是当地华人参与的祝福活动。
    不管你现在身处北京、上海、南京还是新加坡、墨尔本……只要置身庙会中,就一定能感受到这既充满传统韵味,又“国际范儿”十足的龙年春节,来一场自己和新年的“寻龙记”。
    甭管你是地道的北京土著,还是初来乍到的外地客人,在京城过年不去庙会挤挤逛逛,就如同在年三十夜里熬稀粥——不像个过年的样子。

    北京:每天逛一处,十五天逛不完
    传统牌:中国民间天宫赐福信仰很普遍,击鼓祈福、万人写万福等传统项目依然是今年恭王府春节的最大亮点——谁不愿福气常随呢?品着王府传统小吃,看着惊险的杂技曲艺表演,当然也十分给力。引人入胜的趣味对联探秘,有奖猜灯谜……这个春节想不乐都不行!
    京城的各处庙会多在元宵节后告一段落。恭王府独辟蹊径,将自己的民俗年延长至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日”。由于恭王府位于北京的“水龙脉”上,又珍藏着康熙御笔“天下第一福”,在此举办“祈龙赐福‘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活动周”实至名归。活动从农历二月初二持续到二月初五,将重现昔日王府拜龙王的隆重仪式,还有王爷耕田、公主回宫等古装演义。
    逛地坛庙会也是京城老百姓过年必有的一景儿。今年的地坛庙会更加注重京味、京韵。什刹海的“嘻笑堂相声会馆”将会表演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等传统曲艺节目。而北京宝三艺术团的艺术家也将来展示正宗的天桥绝活,庙会上您可别忘了到场喝彩。
    健康帮:当我们提起“龙潭湖”时,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并非它的园林形象,而是涌现出庙会的热闹场景来。龙年到龙潭公园逛龙潭庙会,这看起来就龙年气息十足。以体育健身为传统特色项目的庙会,在各资深庙会中龙潭湖算是独一份了。由专业选手带来的摔跤、柔道、跆拳道、散打等精彩表演轮番上演,体育明星们还将与游人现场过招。花会表演作为庙会的重头戏,自然不可缺少。朝鲜族象帽舞、辽宁抚顺秧歌、盖州高跷、河北龙狮舞等8至10支国家级以上花会队伍会使你感受到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
    洋气派:充满着浓郁世界风情的表演,一直是春节朝阳国际风情节最大的看点之一,它在大打传统牌的庙会中着实不多见。来自英国、法国、荷兰、俄罗斯、希腊等国的近百名艺术家、9个艺术团体轮番上阵参加风情节的演出,使游客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异域风情演出和独特的街头文化。
    皇族范儿:大观园红楼庙会的招牌项目——“元妃省亲”古装大游行今年亦有创新,大观园数字馆首次出现在庙会上,营造互动展示的最佳效果。当然,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表演是必不可少的,如童趣十足的木偶剧、皮影戏《红楼梦》、幽默诙谐的刘姥姥醉酒等表演都将在红楼庙会中精彩亮相。
    我们曾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皇帝参与祈福等庙会庆祝表演,今年咱也能真的跟随“皇帝”游庙会啦。圆明园庙会将以“祥龙聚福”皇帝游庙会为主题,由专业演员扮演的皇帝及随从沿着游线进行冰嬉迎春、御笔书福、添仓添福、听戏赐福等场景表演,表现皇帝与百姓共同享受新年的喜庆吉祥。
    祈福系:香山碧云寺内,可穿“福中有福”门、过“红运当头”架、撞“福音长鸣”钟、打“福在眼前”金钱眼、挂“福禄寿禧”牌、系“吉祥如意”条、放“福生入水”鱼、登“祈福行运”塔。游客登福台,向天祈求,将自己的心愿写在福牌、福条上,系在祈福柱上。
    迎春祈福活动都是以展示中国传统“福”文化为特点,不过红螺寺的“五福贺岁”体验活动独具一格,游客可以参与“敬香礼佛祈福纳祥”“撞钟福音辞旧迎新”“吉祥宝鼎赐福纳祥”“请福回家”“五福临门迎好运”等“五福贺岁”活动。
    除了庙会云集的北京,全国许多城市也有大大小小不同民俗“混搭”的庙会同时上演。不过,春节绝不是一个只在国内热闹的节日,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寻龙记”也在热闹上演。

    新加坡:榕树下许新年愿望
    新加坡的唐人街叫牛车水,每逢农历新年,牛车水都会举办别具南洋特色的春节庆典,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欢愉的春节气氛。
    牛车水有着上百年历史,到处都洋溢着传统的东方色彩,华人文化和传统被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两旁的古旧楼房、各式店铺、货摊和不同风味的餐馆以及喧嚣的叫卖声,无不渗透着南洋华人聚居地的民风民俗。每逢春节,这里都会举办新春亮灯、年货市场、舞狮比赛、倒数迎春等精彩的传统活动。
    赏灯是当地人最喜欢的新年活动。今年的主题是“龙腾大地春,万家庆丰年”,春节期间将会有九条水龙在牛车水齐齐亮相。除此之外,祈福许愿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环节,你可到宝塔街的一棵接近5米高的榕树下许下新年愿望。另一个祈福许愿地是天福宫,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古老庙宇,在新春期间会有醒狮舞龙前来助兴,与你一起迎接龙年的到来。

    吉隆坡:中西混搭求“桃花”
    马来西亚的春节就是一场东西方交融混搭的春节秀。马来西亚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是华人,该国把华人农历新年列为法定假日。华人中有20%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徒,为此,教堂大年初一开放,供这些教徒做弥撒。教堂还允许华人的舞狮队到教堂舞狮。所以,在马来西亚过春节,可以充分体会到什么叫做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合璧混搭。
    当地华人庆祝新春的活动也一直持续到元宵节,年味十足。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唐人街——茨厂街,作为逾百年历史的老区,见证了吉隆坡发展和繁荣的历史。每年春节未到,茨厂街等华人聚居地都会挂起绢制的“桃花树”、结满果实的金橘树和各式春联,年画则是吉隆坡华人商铺最喜爱的装饰。
    “春节期间,吉隆坡的唐人街庆祝活动亦是当地华人自发举行的,政府并没有设定每年的庆祝主题。由于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国家,全年节日很多,当地人乐于感受其他民族的快乐节日氛围。”马来西亚旅游局北京办事处相关人士说。

    曼谷:王室成员光临唐人街
    与国内相比,曼谷的唐人街年味甚至比国内一些地方还要浓,浓浓的春节气氛从年前就开始蔓延开来。位于泰国曼谷老城区的唐人街,其繁华程度在东南亚各地的唐人街中堪称魁首。街区长约2公里,是曼谷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已有近200年历史。每年春节,泰国王室成员都会光临唐人街,给当地华人拜年,泰国国家电视台甚至进行电视直播。
    就像中国各地春节赶庙会的习俗一样,当天许多泰国民众也都特意来到唐人街感受中国春节的热闹气氛。无论是成串的红灯笼,还是恭贺新禧的条幅,无论是闹中取静的现场剪纸,还是身着小唐装的孩子们,触目所及,无不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年味儿。“由于当地华人在春节期间,更多是一家人在室内团聚,唐人街上的祝福活动也是自发的,每年并没有特别的欢聚主题。”泰国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的王女士说。

    墨尔本:逛唐人街、看澳网
    澳大利亚墨尔本名为Little BourkeStreet的唐人街显得古色古香,它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也是西方最长的一条唐人街,犹如古老的中国传统建筑长廊。当年大批广东人蜂拥而至前来淘金,这里便成为他们最早的落脚地。如今尽管许多当年淘金人的寓所已经不复存在,但诸多传统中式建筑仍保留着,而且融入了墨尔本当地特色。
    春节来到唐人街,你会体验到别具一格的异国年味。当地人相当重视联欢活动,提前一个多月便开始筹备,活动时街道更是全封闭地搭台联欢。欢腾喜庆的唐人街让人对新一年充满希望,连老外也会前来凑热闹,感受春节喜庆洋洋的气氛。
    从1月16日至29日,墨尔本将聚集世界顶尖的网球高手和众多的网球发烧友,全城掀起观赛热潮。1月23日正好是中国新年的正月初一,如果能在这天去看一场顶级网球比赛,感受这里的魅力阳光,享受一个美妙的夏季网球假期,相信一定意义非凡。

TOP

龙年说龙 ——五歌诀勾勒龙文化承传史

中国文化报 2012-01-19


张晓林剪纸作品《八旗龙》。此“八旗龙”来源于清代皇家战旗上的神龙图案,造型为“升龙”,寓意昂扬向上、威震天下、战无不胜、步步高升。

    赵  书

    2012年是农历壬辰年。壬辰在干支周期中是第29位,辰龙在十二生肖中是第5位,五行中属水,长流水。在十二生肖中唯有龙是想象中的动物,古人将其排在第5位,以享“九五”之尊。中国的龙是“容合龙”,形象地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容合”。容合是兼容、包容、综合、化合,多元一体的概称。龙的形成首先与人的祈福要求有关,人们把龙看成是闪电的化身,是兴云布雨、司水理水的水利神和农业神,是具象多种动物特征的综合。后来,龙与皇权结合,成了皇权的象征,于是在传说中出现了孽龙、恶龙、毒龙、歹龙、妖龙等。现在皇帝没有了,龙的吉祥象征意义也就突出了。在壬辰年对龙文化进行一番梳理,对认识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有意义的。

    龙的身世歌

    “龙”的身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有语无文时代:龙是中国远古有语言而无文字时期对雷鸣电闪声音“隆”的指认。在《易经》中,龙是六十四卦中“震”卦的象征。“震”卦象辞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王充在《论衡》中分析说:“雷龙同类,感气而至。”“龙闻雷声而起,起而云至,云至而龙乘之。”第二阶段:传说阶段,龙既是雷神,又是人间领袖坐骑。《山海经》里出现的雷神,正是龙的模样。黄帝功成名就后,乘龙上天。随着社会发展,“天人合一”思想出现,古人认为天上有什么,地上对应就有什么,于是把转瞬即逝的闪电雷声,与地面上的蛇、鳄、蜥蜴、鲵、马、牛、鹿、虎、熊等动物联系起来,“龙”由形声“隆”的指认,向有具体稳定形象的雷电、云、虹霓、龙卷风、星宿等自然天象多元容合而产生的神物的认定。第三阶段:佛教、道教把龙吸收到自己信仰之列。“龙”是天象崇拜和动物崇拜相结合的产物,是自然崇拜的升华。第四阶段:皇权与龙文化结合,皇帝称“真龙天子”。民间把龙看做保证风调雨顺的瑞物,每到节日耍龙灯、划龙舟庆贺。第五阶段:龙是多元一体、和合圆融的吉祥象征。我国有56个民族,又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字,但是对于“龙”的称谓是仿雷声“隆”,有高度认同。

    龙文化发展的这五大阶段,说明龙文化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目前最早发现的龙形象是位于辽宁省阜新市查海原始村落遗址的由大小均匀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的龙,其型似蛇,故称“蛇型原龙”,属于红山文化,是中华民族起源的重要标志,也是由天象“龙”转向地面“龙”的证明。有关华胥在雷泽踏雷声脚印而孕伏羲的神话,各地汉族对此有高度认同。龙纹的出现,断代在公元前6000年前后,距今约8000年。龙的形象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各个时期均有自己的特点:

    周代之前夔龙期,     陶器残片显光辉,

    春秋战国多飞龙,     体态妸娜多造型;

    南北五代行龙美,     矫健豪放喜欢水,

    宋元黄龙进宮廷,     三停九似云中行;

    明清神龙添长发,     繁复累赘全不怕,

    吉祥寓意向上加,     龙凤呈祥锦上花;

    多元一体中华龙,     久经风雨更英雄,

    自强不息求发展,     五风十雨享太平。

    龙纹受到儒家等级思想的影响,在明代成了表现等级的最高模样,并形成制度,皇太后、皇帝、皇后、皇太子、亲王、世子、郡王等可以使用龙纹。五爪龙纹地位尊崇,除上述皇室尊贵外,一般人不得使用。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朝廷下令:“官吏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并织绣龙凤纹,违者罪及染造之人。”明代为寺划分等级,又出现仅次龙袍的“蟒袍”,其区别是四爪,整体造型几乎和龙一样。以后又出现了飞鱼、斗牛等一系列似龙非龙的纹样。这就出现了皇帝一边禁止大臣穿制蟒衣,一方面又为了表示恩宠,不断赏赐给大臣的现象,如给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品麒麟、五六七品虎彪,使得龙纹系列不断增加。

    神龙歌

    龙的形象发展经过了漫长时期,又是多种文化的组合结果。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8000年至前2100年)的不同文化区域的原龙有:辽宁红山文化蛇型原龙、浙江河姆渡遗址鹰型原龙、陕西仰韶文化鱼型原龙、河南濮阳西水坡鳄型原龙、内蒙古赤峰猪型原龙、内蒙古赤峰敖汉旗鹿型原龙、湖北黄梅县大溪文化牛型原龙、甘肃甘谷县鲵型原龙、内蒙古赤峰三星他拉村马型原龙。当代的这些考古发现,充分说明龙的形象是各地图腾纹样的综合表现。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经中有一种名叫“那迦”的神兽,神通广大,在护法八部神祇中列第二位,在水中称王,于是顺理成章译为“龙王”。道教不失时机地把龙王信仰纳入自己的信仰体系,让其成为一位专司兴云布雨的神。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龙”与基督教中被视为恶魔象征的“dragon”是不一样的。中国龙属于“神”的系列,来源于古人类对大自然“雷”的崇拜,是吉祥物。后来,“龙”逐渐有了自己的形象,一般来讲是九种动物特征的综合。“九”是吉祥数字。基于这9种原型,在元、明、清三代,龙的造型逐渐定型,其口诀是:

    牛头鹿角眼如虾,     鹰爪蛇身蜥蜴尾巴,

    鳄鱼嘴,泥鳅须,     混身披满金鱼甲。

    龙生九子歌

    龙是吉祥物,它的神性可概括为18个字: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示威、比帝。它的这些神性用不同形象应用在日常生活九个方面,因此有“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之说。龙的9个儿子各司其职,各种版本说法不同,下为其中一说:

    大爷赑屃形似龟,     碑下负重显神威;

    二爷螭吻形似兽,     屋顶远望看宇宙;

    三爷蒲牢身材小,     生性好吼为钟钮;

    四爷狴犴形似虎,     立于狱门不喊苦;

    五爷饕餮喜欢吃,     立于鼎盖护饮食;

    六爷霸下性好水,     立水桥柱吓水鬼;

    七爷睚眦性好杀,     紧抱刀环看着家;

    八爷狻猊形似狮,     立于香炉把烟吃;

    九爷椒图似螺蚌,     乐守铺首于门上。

    壬辰水龙歌

    我国用天干地支纪年,60年中十二生肖要循环5次,于是又把相生相克的五行观念引入纪年法,于是每一年又有了“五行”的属性。原始五行说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性质,是我们祖先对客观事物多样性的一种概括。有了五行属性又加以拟人化,有了生肖值星,并且有名有姓有故事。在北京白云观元辰殿供奉着六十甲子星宿神像,壬辰值星口诀如下:

    壬辰值星名彭泰,     神龙得水云天外,

    风调雨顺长流水,     水暖鱼欢真自在。

    历史上有许多文化名人属龙。如:最早的方言辞典的作者扬雄(前53年至18年)、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作者班固(32年至92年)、最早创造地图绘制理论的人裴秀(224年至271年)、最早的女书法家卫铄(272年至349年)、第一个出身贫农的皇帝朱元璋(1328年至1398年)、《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1640年至1715年)、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等。

    龙的家族歌

    龙作为一种神物,形象地表达了多元一体的理念,体现了刚毅强健、奋发进取的精神,在当前时代中仍有积极意义。龙是吉祥神物,也是一个“家族”,早在三国时期魏人张揖在《广雅》中就将龙分为4种,“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实际更多。尤其是在“龙”由皇帝专用后,衍生出来的“龙”就更多了。从造型上,我们把它们视为一族。

    烛龙如光闪,蛇身人的脸;

    蛟龙如巨鳄,力大能伤虎;

    乌龙能上天,动作似疯癫;

    龙母可称神,施恩保世人;

    龙女是为仙,佑人保平安;

    龙子有九个,子子不相同;

    麒麟是瑞兽,盛世把身露;

    貔貅善理财,珠宝全聚来。

    中国龙是由象声语、象形字、抽象图形逐渐发展成的覆盖面极其广泛的吉祥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事象。中国龙纹样早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但正式用英文“Dragon”代表龙的是明代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利马窦(1552年至1610年),因为当时他没有在外文中找到一个与“龙”相应的词汇,并无恶意。1840年后,一些种族主义分子利用当时的翻译局限,把中国“龙”与西方传说中的怪兽联系起来,并有人说是“黄祸”,造成了中国吉祥如意中华龙与西方传说中的恶魔的混淆,曲解了“龙”的吉祥本意。因中国龙之声与象声词“隆”是同音,出身于有语无文时代对雷电物理现象的指认,进而发展到对多种动物来源的想象,是对大自然崇拜、中国“天一合一”“和合圆融”思想的体现,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建议把“龙”就翻译为“Long”,以避免文化对龙的形象和文化内涵认知上的混淆。

TOP

中药名中的龙文化:伏龙肝得名于灶神“伏龙”

中新网 2012年01月31日 15:49 来源:新民晚报  程超寰

  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角须爪、能兴云致雨的神异动物。《说文解字》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繁体字作“龍”。按《说文解字》,“龍”字为篆文象形。徐铉曰:“象宛转飞动之貌。”

  几千年来,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中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龙文化的深深印记。

  在中药的药名中,以“龙”为名者数以百计。有天龙、地龙、海龙,有龙骨、龙齿、龙牙、龙胆、龙眼、龙脑、龙角、龙尾、龙舌、龙须、龙鳞、龙爪,有赤龙、黄龙、青龙、白龙、乌龙,有过山龙、顺江龙、伏龙、盘龙、铺地龙,等等。

  “龙药”中最有名的要数龙骨。龙骨功能镇惊安神,固涩收敛,生肌敛疮。用于惊痫怔忡、失眠健忘、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等。

  关于龙骨的来源,古人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神农本草经》认为龙骨“是龙死骨也”,陶弘景则认为“皆是龙蜕,非实死也”。李时珍从《本经》说,曰:“是龙固有自死者矣,当以《本经》为正。”在明代《本草汇言》中,著者描述了他去晋、蜀山谷实地考察龙骨产区的所见:“间尝过晋、蜀山谷,为访所产龙骨之处。岩石棱峭,溪径坟衍,则有垒垒如龙鳞,隐之如爪牙者,随地掘之,尽皆龙骨。岂真龙之骨有若此之多,而又皆尽积于梁、益诸山也。”表达了强烈的质疑意向。现代研究表明,药用龙骨系第三纪后期和第四纪哺乳动物象、犀牛、三趾马、牛类、鹿类等的骨骼化石。日本皇宫正仓院现存我国唐代的药物中有五花龙骨、白龙骨、龙齿等,经研究,均属古代真象属及剑齿象属动物骨及齿的化石。由于历史和科学知识的局限,古人把这些远古时代大型哺乳动物骨骼的化石都看作是传说中的龙的遗骨,故称它们为龙骨。

  中药伏龙肝为经柴火多年烧结而成的灶底中心土块,俗称灶心土。“伏龙”为灶神之名。灶神,又称灶帝、灶君、灶君菩萨、灶王爷,是民间信奉的五祀之一。宋洪迈《容斋四笔》曰:“伏龙在,不可移作。所谓伏龙者,灶之神也。”称灶心土为“伏龙肝”,是为隐替“灶”、“土”等土俗之称。以“伏龙”隐“灶”之名,以“肝”替“土”之称。《名医别录》曰:“此灶中对釜月下黄土也……以灶有神,故号为伏龙肝,并迂隐其名耳。”

  “龙”字在古代又是骏马的代称,如龙驹、龙骥、龙媒等。中药石龙刍是一种药草。《本草纲目》云:“此草生水石之处,可以刈束养马,故谓之龙刍。”

  古人从自身经验出发,对认知的事物往往有各种附会比况。味苦如胆而称龙胆,性滑如葵而称龙葵,叶长如舌而称龙舌,圆黑如珠而称龙眼。它们的药名中都冠有一个“龙”字,但其实与龙都没有什么关系。《本草经考注》曰:“凡药物以龙名者,皆假詑其德以神其效耳。以似骨非骨名龙骨,以似眼非眼名龙眼,以似葵非葵名龙葵之类是也。”

TOP

南京市民走遍全国寻“龙”地名 盖下二百个邮戳

中新网 2012年01月31日 15:38 来源:新民晚报 

  大龙、二龙、三龙、四龙、五龙、六龙……这是在给龙排座次吗?不,这些都是中国的地名。南京市民陈西民对龙情有独钟,十几年来,他走遍大江南北,到处寻访乡一级以上、名字里带有“龙”的地方,并在邮票上加盖邮戳。如今,他已经收集了200多个“龙邮戳”。  

  有趣的“龙”地名

  陈西民把200多个“龙邮戳”裱装在两个卷轴上,起名为“龙在中国”。细看这些邮戳,最早的一枚是2000年12月18日盖于南京六合龙袍。“这是我行程的起点,”陈西民说,接下来的十年里,他走遍了全国,行走的目的,就是寻访带“龙”的地名。

  在这些“龙邮戳”里,有大龙、二龙、三龙等,大龙、三龙在江苏大丰,二龙在东北,四龙乡在四川南部县,五龙乡在浙江嵊泗,贵州大方县还有个六龙镇。此外,还有安徽肥东的白龙、青龙,安徽怀宁的黄龙,贵州的金龙、水龙,河南的火龙,广东的龙头,江苏的龙舌,浙江的龙尾,四川的龙背……

  印证龙文化

  300多个乡以上名字带“龙”的地方,陈西民到过的有100多个。陈西民说,去这些地方,并非仅仅为盖个邮戳,同时还可以了解搜集当地关于龙的文化和传说。

  另外100多个“龙邮戳”,由于时间、经济等原因,陈西民没能去成,但他想了个办法——写封诚恳的信,将邮票寄给当地邮局,请工作人员盖好后寄回来。香港九龙邮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起初不愿意盖,后来负责人知道陈西民的想法后,便帮忙盖了一个。对于陌生人的支持,陈西民心存感激。他表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对龙文化很痴迷,“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中国是一个‘龙的国度’,应该传播龙文化。”

  今年55岁的陈西民原本在中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公司南京职工培训中心当门卫,后来改搞绿化。1997年,陈西民开始留心关于龙的知识,但他觉得仅“读万卷书”远远不够,于是想“行万里路”,决心开始寻访“龙地名”,“以印证中国的龙文化”。

  “龙年到了,我希望能举办一个展览,把这些‘龙邮戳’都展示给南京市民。”陈西民说。  

  常毅

TOP

龙画最早是实用美术 唐伯虎首次提“三停九似”

中新网 2012年01月30日 14:48 来源:新民晚报 顾云卿

  壬辰肖龙,大街小巷龙腾不息、龙舞不止,各地还举行画龙比赛,呈现百龙千姿之状。十二生肖唯“龙”世间所无。既然无人见过“龙”,怎么来表现它呢?人们不得不驰骋想象,依据整个社会认知和生活实践感悟,信手涂鸦。龙有角还是无角?有足还是无足?有麟还是无麟?有翼还是无翼?有爪还是无爪?青色还是黄色?没有人能够说得清,即使是民俗专家、学术权威,至今仍在唇枪舌剑,争鸣不已。真正要繁荣“龙画”,在实践的基础上,一定会有相应理论产生,那就是五代南唐时画龙高手董羽的《画龙辑议》。

  《六如居士画谱》据说是明代唐伯虎汇辑的一本画谱,其卷三首次收录了《画龙辑议》。他首次提出“三停九似”之说。“三停”是结构学和相面术上的术语,即三个段落或三个部分,“自首至项,自项至腹,自腹至尾,三停也”。“九似”则是“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董羽用修辞上“明喻”手法,即A像B,借世间确有其物的特点,移放到世间所无之物身上,使之具象。这“三停九似”确实是一大发明创造,不仅对此前的所有龙画,作出了高度的概括和归纳,也对此后的龙画创作给了力!

  后来,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将“三停”改为“自首至膊,自膊至腰,自腰至尾”,而将“九似”中四个部位改作“头似驼,眼似鬼,腹似蜃,耳似牛”,新添了“项似蛇,掌似虎,爪似鹰”,而去掉了“须、足、嘴”的特征,只保留了“鳞、角”两种,使得龙画的理论更加规范和全面。  

  龙画最早是实用美术,到了东汉才走向艺术化。三国东吴有个画家曹不兴,为讨好孙权家族,画了幅“青溪见赤龙出水”图,图上标明送给当时只有3岁的孙权之孙孙皓。名画家陆探微在秘府中见到此画,尝试将它放置水上,“应时蓄水成雾,累日滂霈”,还真像一条真龙呢!这段轶事,一说明当时阿谀奉承之风已盛,二也说明龙画技法在当年已日臻完善。

  唐开元中,关辅大旱,京师缺雨尤甚,少府监冯绍正提早在某殿西壁画一素龙,然后再令四壁各画一龙,“奇状蜿蜒,如欲振跃,绘事未半,若风云随笔而生”。皇帝与众官“于壁下观之,鳞甲皆湿。设色未终,有白气若帘庑间出,入于池中,波涌涛汹,雷电随起……不终日而甘露遍于畿内”!“画龙致雨”成了统治者乐此不疲的惠民神话。

  龙画含义,高深莫测。唯物主义者当然可以不信,但宗教和信仰却大有市场。再加上偶然因素(如画龙那天正好有云腾致雨的客观气象条件),所以龙画自古以来都是绘画界流行的主题。

TOP

世界视野中的龙文化:东亚把“龙”当瑞祥的象征

中新网 2012年01月30日 10:58 来源:北京日报

     

    在欧洲历史上,中国龙曾被视为神圣地位的标志。图为1687年欧洲出版的《中国哲学家孔夫子》一书中所载的孔子画像,此画上方配了一幅中国传统的“双龙戏珠”图案。

  特邀嘉宾

  何星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学会常务副会长)

  王 勇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郑筱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王 东(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世界各国的龙文化可分为中国龙、印度龙、西方龙三大系列

  主持人: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从世界文化视野来看,除了中国外,还有哪些国家存在龙文化?

  王勇:龙年伊始,“龙卷风”裹挟大量中华文化信息在全球兴起,潜藏在一些国家文化脉络中的龙文化要素渐次浮现,一个传承有序且内涵丰富的“龙文化圈”展呈于世人眼前。

  何星亮: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所谈论的龙是一个文化史上的概念。从历史上看,印度、日本、朝鲜、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等地都有龙文化。按龙的特征来看,世界各国的龙文化可分为三大系列,即中国龙、印度龙和西方龙。在这三大系列的龙文化中,中国龙是世界上最早的龙,从目前考古发现的龙形象来看,在距今8000年前的辽宁查海遗址中,出土近20米长的以石块堆塑的龙。西方最早的龙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发现,距今约5000年。印度龙出现最晚,在公元前一世纪(距今2100年前)的壁画中发现龙的形象。从现有的考古和文献资料来看,三类龙的共同性主要表现在与水有关:中国龙被奉为主宰雨水之神;印度龙原是佛法守护神和水神的象征,后来成为河、海中的龙王;西方龙是洪水猛兽的象征,是毁坏耕地、房屋和吞食家畜的洪水的象征。印度龙与中国龙的共性较多,西方龙与中国龙差异较大,形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文化理念、经济生产和民族性格不同等。

  这里还要强调的是,事实上中国文化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龙(Dragon)并非一个概念,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龙”被视为西方文化中的“Dragon”,由此造成了对中国龙文化的一些误读。澄清这些误读以及准确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龙文化,是我们今后在龙文化研究过程中需要重视并予以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为“龙文化圈”的一个重要共项,东亚各国文化中均把“龙”作为“瑞祥”的象征

  主持人:如何认识中国龙文化对东亚各国龙文化的具体影响?

  王勇:纵观东亚各国文明史可以发现,上古时期东亚国家的神话中均存在“蛇”信仰。随着中华文明向四周扩散,这些国家的土著的“蛇”向中国的“龙”进化。先看朝鲜半岛,《魏书》记载高句丽始祖朱蒙的母亲为龙神河伯之女。再看日本列岛,绳文时代的粗陶已经出现蛇的造型,距今约2500年前中国的水稻技术及金石文化东传,促使日本从狩猎时代进入农耕时代,而新兴的弥生时代粗陶,龙的图案取代了蛇的造型。最后看越南,据《大越史记全书》记载,大越始祖泾阳王乃炎帝神农后裔,娶洞庭君之龙女为妻而生貉龙王,遂繁衍百越众生云云。东亚各国始祖传说中“龙”的要素,反映出文化归源趋同的心态。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龙是想象中的灵兽,在道教的四方四神说中,青龙负责守护东方。秦汉至魏晋时期,镌刻四神图案的金石器皿传至周边各国,从高句丽药水里古坟壁画、日本高松冢古坟壁画的四神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带有中国道教气息的青龙,已经跨洋过海融入周边民族的意象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战国到秦汉期间,龙与王权结合,如《史记》称秦始皇为“祖龙”,汉高祖刘邦是龙体感应其母而生。隋唐时期东亚国家形成册封体系,各国君王均龙袍加身,出则坐“龙驾”,归则居“龙宫”。朝鲜李朝所建的景福宫,即以双龙图庄严;日本平安时代的太极殿,东西以苍龙楼与白虎楼拱卫。不过,“龙”的意象在东亚各国也不尽相同。例如,日本天皇即位时服中国式的礼服“衮冕十二章”,其双袖绣有龙图,但天皇的朝服仅有桐、竹、凤凰、麒麟图,而不用中国朝服习见的龙图。

  在东亚各国传播较广的大概是佛教中的“龙”。印度佛教中的Naga(译为“那迦”或那伽),从柬埔寨吴哥窟遗址的造型看当源于眼镜蛇,但在汉译过程中被置换成中国意象中的“龙”。日本高僧空海入唐求法期间,学到密教祈雨的法术,回国后在神泉苑祈雨,从《弘法大师行状绘词》看,他招来的印度善女龙王呈蛇形而无眼镜蛇的冠子,属于印度龙、中国龙、日本蛇的混合体。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在日本、朝鲜、越南的寺院里,无论壁画还是雕塑,均以中国龙为主流。

  从纵向来看,龙的意象在中国文化中生生不息;从横向来看,中国龙在东亚各国千变万化。东亚各国绘画、建筑、园林、器物乃至诗文、史书中的“龙”,不仅传递着中国文明的基因,也融入了东亚各国民族的创意。作为“龙文化圈”的一个重要共项,东亚各国均把“龙”作为“瑞祥”的象征。

  印度佛教中的“龙”主要具有佛法守护神和水神的象征意义

  主持人:印度文化中的龙有何具体内涵和象征意义?

  何星亮:印度佛教中的龙与中国本土的龙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印度佛教中的龙主要具有佛法守护神和水神的象征意义。从文献资料来看,关于印度龙最早的记载是龙树于公元二世纪左右所写的《智度论》,书中称:“那伽,或名龙,或名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

  郑筱筠:在印度和东南亚地区,那迦原形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动物——蛇。事实上,远在印度佛教创立之前,在印度神话和民间传说中,那迦具有神性,拥有神奇的力量,能够幻变为人形,有自己庞大的龙王龙女家族,居住在环境优美的龙宫,并因此而形成了生动而丰富的那迦故事。这类优美的传说广泛流播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印度佛教产生之后,佛经结集者对印度民间那伽故事进行了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加工和再创作,将之纳入到自己的佛经文学之中。这样的采撷整理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汇录、保存民间口头文学的作用,同时也在故事肌体中注入佛教理念,使之在思想、艺术上都带有显著的说教痕迹。此外,印度佛教还将那迦这一庞大的神系纳入到佛教的天龙八部之中,使之成为佛教强大的护法,这极大地丰富了印度那迦文化内涵。随着印度佛教向外传播发展,那迦文化得以佛经故事为载体,开始广为人知,并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

  主持人:中国龙文化与印度龙文化互相产生了哪些影响?

  郑筱筠:早在中国上古时期,有关龙的神话传说就在印度这块土地上繁衍传播。及至印度佛典那迦故事经由佛经翻译和口头文学流传等多种渠道传到中国后,Naga(那迦)一词就被创造性地转译为中国的龙,Nagaraja被译成龙王。印度佛典中的那迦文化就被转译为中国视野中的龙文化,随着印度佛教在中国的逐渐传播,那迦文化开始与中国本土固有的龙文化交融糅合,其结果导致了具有混血儿特征的龙王龙女家族及其优美故事应运而生。这些新鲜故事自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六朝时期开始不断涌现,到有唐一代蔚为大观。中国龙文化在接受外来影响的漫长过程中,始终站在华夏文化的本位上,吸取印度那迦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扬弃其中不适合本土社会民情的因素,逐渐演变,终于形成了一个民族化的龙王龙女族群,为中国世代民众所喜闻乐见。例如,兴起于中国六朝时期的“龙王降雨故事”,就是印度那迦故事与中国龙文化交感融合的最初产物。因为中国古代早有龙能兴雨的说法,并且还有水神、雨神等神话传说,故这一类故事的破土而出,既是中印文化交流的结果,也不能忽视本土文化积淀所作的前期准备;从西域传入的一些相关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中介、引渡的作用。中国龙文化中优美的龙女传说系列更能鲜明地揭示出中印文化的“混血”元素。中国小说里刻画的龙女形象,其前身实即印度那迦故事中的那迦女。寻诸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译出的佛经故事,其间牵涉到龙女报恩、婚配的事迹就点点滴滴,屡有所见。中国本土的故事撰作者致力于总摄、提炼这些原型材料,兼又汲取中国固有的神话故事供给的养分,在隋唐民间传说中举托起了这一妩媚动人的艺术典型,甚至让她逐渐取代龙王,而成为龙类小说中的主角。这类新鲜故事中叙述的龙女形象,摒弃了印度那迦女的野性和宗教气息,被赋予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及丰富的现实生活内涵。

  应该看到,在中国龙文化的历史积淀层中,佛教文化中的印度“龙”之真实身份是那迦,当庞大的那迦族群以印度佛教为传播载体来到中国之后,与中国固有的龙文化的相似性使之被“易容”,被创造性地转译为中国的“龙”,具有了中国“龙”的身份,从而与中国龙文化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并为中国龙文化的“再生产”进一步输送了大量的新鲜血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龙文化的内涵。

  何星亮:从一些迹象来看,印度佛教中的龙是由中国传去的,经过印度人的再创造,成为“龙王”。中国龙文化传播到印度的路线可能有两条,一条是经西藏传入,另一条路线是西域丝绸之路。后来,随着印度佛教的东传,印度的龙王崇拜随之传入中国,龙王信仰得到迅速流传。

  西方龙(Dragon)是恶龙、毒龙,是洪水猛兽的象征、邪恶和暴力的标志

  主持人:在西方文化中,龙具有怎样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王东:以西亚、北非、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文化中,都存在着历史悠久的龙(Dragon)的形象、龙的神话、龙的传统。但是,中国文化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龙,具有迥然不同的内涵,不应当简单地用西方眼光来看中国的龙、中国的龙文化。

  何星亮:西方龙是不是由中国传过去的,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证据。在西方文化中,龙是恶龙,是洪水猛兽的象征。西方龙是一种类似巨型爬行动物,身上有翅口中喷火的怪物,是邪恶和暴力的标志。圣经《启示录》中的龙是魔鬼撒旦的化身。

  西方文化中的龙,一般认为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出土的5000年前的属于苏米尔人的圆形石印章上雕刻(阴刻)龙,头上有两角,其形象与中国史前时代的龙相似。西方龙与中国龙的象征意义完全不同,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把龙视为恶魔的象征,具体来说:一是在西方辞典或经典的解释中,龙是“恶魔”之意。不仅在欧美的词典中被解释为恶魔,在基督教的经典中也被解释为恶魔。二是在西方神话中,龙也被视为恶魔。杀死龙被视为一种英勇的正义行为,杀死龙的人被称为英雄。三是近代以来,欧洲人、美国人、俄罗斯人把龙视为恶魔。四是在欧美国家的时政漫画中,多用Dragon象征侵略者或敌人。在欧洲近代以来的历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中,有关时政漫画都把Dragon象征侵略者。五是一些西方国家多用Dragon象征国内的竞争对手或敌人,甚至恐怖势力。

  王东:实际上,在“龙的形象特征——龙的象征意义——龙的历史地位”这三个层面上,中国龙与西方龙有不可混淆的重大差异。

  第一,中西龙形象的显著差异。中西龙的形象,最初都起源于古代神话时代,都是众多动物原型特点的综合,这是共性一面。根本差异在于,中国龙是唤起人美感的美好形象,而西方龙却是唤起人恐惧感的丑恶形象。中国龙的形象,是美感与崇高的化身;西方毒龙的形象,却是丑与恶的化身。

  第二,中西龙象征意义的本质差异。中国龙是善的象征,而西方龙却是恶的象征,二者泾渭分明。

  第三,中西龙文化地位的重大差异。在中国文化中,龙作为善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具有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难以取代的崇高地位。而在西方文化中,龙作为恶的象征,始终被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在整个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可谓无足轻重、微不足道。毒龙既没有成为哪个西方国家的文化象征,也没有成为民族融合的文化象征,在西方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没有占据过什么主导地位。

  在欧洲文化史上,中国龙曾被视为是中华帝国皇权的象征

  主持人:历史上,西方文化圈的国家特别是一些欧洲国家对中国龙形象的认识有何变化?

  施爱东:从欧洲的早期历史文献来看,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是《利玛窦中国札记》问世之前欧洲最有影响的中国学专著。此书1585年初版于罗马,用西班牙语写成,书中把龙写作Serpientes,即“蛇”;1588年的法文版,把龙写作Serpens,也是“蛇”。这一个细节凸显了早期欧洲对中国和中国龙的认识。整体上,从欧洲早期的中国报道中我们可以读出三点信息:一是直至16世纪末,欧洲还没有“龙”的专用译名;二是作为一种装饰图案,华美的中国龙纹最迟在16世纪就已经传入欧洲,而且常常被人们奉献给教堂以作装饰之用;三是欧洲人很早就已经了解到这种“蛇”是“中国皇帝的纹章”。

  17至18世纪,对于强大中华帝国的憧憬与向往,是这个时期不少欧洲人的东方梦想。这时的欧洲人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怀有喜爱之情,了解龙纹的权力内涵,很自然地会对龙产生兴趣,激发美感,将之视作时尚标签。随着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大量传入欧洲,欧洲知识界将中国人看作“高贵的异教徒”,对中国文化进行浪漫联想。例如,韦布说:“中国的神庙和皇宫,大量地使用龙蛇图案,而且总是用相同的序列方式来排布,龙是中华帝国的皇家标志。过去从来没有谁能够解释墨西哥神庙中的龙饰为什么能够如此典雅、伟大和高贵。直到最近我认真阅读了中国历史,这才找到满意的答案。”请注意韦布的用词,他使用了“典雅”、“伟大”、“高贵”来赞美这些龙蛇图案。1687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家孔夫子》一书中载有孔子画像,此画上方配了一幅“双龙戏珠”图案。此后300年间,这张酷似欧洲哲人的孔子像,连同两条粗糙的戏珠龙,被各种有关中国的著作一再翻印。可见,这一时期欧洲知识分子对于中国龙的定位还是非常清楚的,龙是无上权力或神圣地位的标志。1735年,杜赫德明确地将龙升格为“中国人的国家象征”。

  从明末清初时期的欧洲著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如下信息:一是最早将中国文化系统介绍至欧洲的主要是天主教耶稣会士,出于传教目的,他们在介绍中国文化时采取了“与龙合作”的态度。二是传教士们普遍认为龙是“中国皇权的象征”。三是虽然耶稣会士都是偶像崇拜的反对者,有时也对中国龙小加揶揄,但他们都客观地报道了龙形象在中国的使用状况,并未着意对龙加以丑化,相反,他们笔下的龙形象总是与富丽堂皇的皇家气派紧密相伴。

  18世纪以后,日益强大的欧洲列国竞相进行海外扩张。随着入华传教团体内部意见的分化,以及各色西方旅行者、商人对于中国人,尤其是对于中国官僚的负面报道的增加,耶稣会士们曾经精心构筑的中国理想国开始坍塌,有关中国的负面形象逐渐成为西方知识界的主流印象。19世纪的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是个过于崇尚古制的社会,人们不思变革,不思进取,社会处于长期停滞状态。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之后,《在中国我们应该做什么》掀起了“征服中国龙”之类的漫画在欧洲社会流行的潮流,这幅漫画上的龙是一条混体龙:从上往下,高高扬起的长辫子、八字胡须、曲张的双手、长而尖的指甲、大腹便便的身躯。此后很长一个时期内,龙头上的辫子就成了象征中国的标志性元素。1880年代以后,俄国、美国、英国、德国的一些种族主义分子抛出所谓的“黄祸论”。以《复仇者》(1900年)为代表,欧美各国都生产了大量针对庚子事变的屠龙漫画。漫画中的“复仇者”是一个翅膀上写着“文明”的天使,“黄祸”是一条中国龙。画面上,手持长矛的天使正模拟“圣乔治屠龙”的经典场景,击杀所谓象征落后势力的中国恶龙。其间,法德两国发行了大量此类主题的纪念明信片。例如,德国明信片《列强征服中国》中,列强士兵全都被画成了圣乔治的模样,个个骑白马,着锦衣,脚裹护甲,手执长矛,招招刺在巨龙身上。

  由此可见,在欧洲历史上,当16至18世纪中国形象尚未衰落的时候,龙被视为中华帝国皇权的象征——尊贵而时尚;19世纪之后,当中国形象日益滑落的时候,中国龙的形象也逐渐怪诞,并被丑化。

  在文化交往中,西方对中国龙文化的一些解读存在许多误解

  主持人: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西方一些人对中国龙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见和误解。那么,主要有哪些误解?

  王东:真正接近西方Dragon的中文词汇,是专门祸害人的“牛鬼蛇神”。我们中国人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也尊重西方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无意对其他民族文化传统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我们指出这种民族文化差异,东西方龙的观念差异,只是为了避免文化交往中的误解。西方文化传统中的这种毒龙,与中国文化中龙有着不可混淆的天壤之别。如果西方人不了解这一点,就很难理解中国人对龙文化的特别钟爱,很容易和无知加偏见的“中国威胁论”挂起钩来。西方个别人士无中生有地炮制“中国威胁论”,其中一条蛊惑人心、似是而非的历史论据叫“赤龙论”,就是说社会主义中国像一条红色毒龙,从东方兴起,必然给西方世界乃至整个世界带来厄运。但是,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中国龙文化的人就会知道,这种“赤龙威胁论”是多么荒诞不经,只能说是无知和偏见的产物。

  何星亮: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上,大多数民族或国家都有自己的象征动物。古罗马人原以母狼为象征,后改以独首鹰为族徽,东罗马帝国成立后,改为双首鹰为象征。德国继承古罗马人的传统,以独首鹰为徽。俄罗斯建国之后,则继承东罗马帝国的传统,以双首鹰为徽(前几年俄罗斯又决定恢复双首鹰为国徽图案)。南斯拉夫也采用东罗马帝国的双首鹰为徽。意大利则沿用古罗马帝国的鹰徽。英国11世纪以豹作为象征,后改为狮。法国的象征物为雄鸡。波兰的象征物为白鹰。美国独立后采用古罗马人的鹰徽,不过,改其为美洲所产的一种鹰(鹫),形状与罗马鹰有所不同。

  我认为,深受中国人喜爱的龙,从形象来看,不仅造型优美,而且气势磅礴,中国各种历史艺术中的龙,大多是飞龙、腾龙或奔龙,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威武不屈。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大多是一往无前,势不可挡,无所畏惧。腾飞是龙的基本特性。21世纪将是中国腾飞的世纪,具有龙的特性,因而,龙是可以代表中国的,没有理由去否定它、改变它。我们对自己国家的象征物应采取理性的态度,不应盲目地迎合或追随别人。

  把中国龙译为Dragon,不利于中国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应改变这种译法

  主持人:从我们自身来说,消除西方一些人对中国龙文化的误解有哪些可行的做法?

  何星亮:西方的龙与中国龙在性质和概念上完全不同,不仅历史上不同,在当代世界也完全不同。然而,中国龙的英文译名“Dragon”是西方龙的名称。把中国龙译为“Dragon”,也就是把中国放在欧美国家、俄罗斯等国家传统文化中的“敌人”的位置上,不利于中国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在中国文化中,龙是神兽,主要是吉祥、喜庆、力量、腾飞的象征。把中国龙译为Dragon,不仅不能表现中国龙的独特性,反而容易使外国人视中国为“恶魔”或“恶魔”的后代,因而中国应当改正一百多年前形成的错误译名。有的学者建议以汉语拼音“Long”或“Loong”,同时也是英语中表示“长久”的单词“Long”或“Loong”作为对中国龙的标准翻译。为了避免西方有些人对中国龙的误解,我认为这是一种选择,应该考虑。

  主持人:今年发行的生肖龙邮票引发了人们对龙图案的热议。那么,在今天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下,应该选择和设计什么样的龙图案?

  何星亮:外国人一看到中国龙,就会想到中国,因而选择和设计什么样的龙图案,是一个关系到能否较好地向外传播中华文化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双龙戏珠”图案与中国人的性格和人文精神较相配。“双龙戏珠”是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有一种说法认为,龙珠是龙的精华,是它们修炼的原神所在,所以人们在艺术表达中,通过两条龙对玉珠的争夺,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一,“双龙戏珠”图案生动活泼,喜庆气氛浓厚,适合于节日的象征图案。其二,“双龙戏珠”图案具有“天人合一”的象征意义。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天人合一”,“双龙戏珠”图案上的龙珠,既可象征月亮,也可象征太阳和地球,龙与珠融为一体,这生动地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文化理念。其三,“双龙戏珠”图案两条龙尾爪相连,龙头相对,亲密无间,象征中国人的团结如一。其四,“双龙戏珠”图案与西方龙形象完全不同,因为西方龙一般都是一条。这种形象上的明显差异有利于外国人更好地把中国龙与西方龙区分开来,使他们真正了解中国龙和中国龙文化。

  (主持人:李庆英)

  主题链接

  受中国龙文化影响国家的

  几种“龙”

  古代历史上,中国龙文化曾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一些国家及美洲等地区。在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出现了三种龙:

  一是东南亚龙。在越南、泰国、缅甸、柬埔寨、尼泊尔、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都有龙。中国龙文化传入东南亚要比日本和朝鲜要早的多。越南、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龙凤艺术,明显具有百越文化的特征——龙的头大,有些像狮子或牛,腹粗,尾大,足小。这种龙的形象在这一地区的建筑、服饰、雕刻,以及龙舟、龙舞和龙灯等民俗活动中随处可见。从古代文化史的角度看,东南亚龙文化属于百越文化族系。柬埔寨与中国一样,传说龙是王室的祖先。

  二是朝鲜和日本龙。朝鲜也很早就崇拜龙,有关于王室为龙的后裔的传说。《魏书·高句丽传》载,高句丽始祖朱蒙之母传说是河伯之女感日光而生。日本很早便有龙,从考古资料来看,日本在公元三世纪便有龙崇拜,在日本弥生时代的遗址中,发现有用土塑的土龙,在弥生时代晚期陶器中,雕刻有龙的图像。

  三是美洲之龙。美洲古印第安人崇拜也属于中国龙系列。美洲接受中国龙文化要比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日本、朝鲜要早得多。兴起于公元前10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的商末周初)的奥尔梅克文化被认为是印第安文化的摇篮。奥尔梅克文化中有两种原始龙:鼍龙和螭龙,也就是中国人俗称的大龙和小龙。印第安人神话传说中,火龙和水龙分别代表南北二神。而中国古代神话中,北方水神是水龙共工,南方火神是火龙祝融。中国龙文化在美洲的传播,佐证了中华人种早在远古时期就东渡美洲并带去了中华文明的历史事实。 (何星亮)

TOP

龙年京城庙会老字号享“特权” 拥有黄金摊位

中新网 2012年01月30日 14:24 来源:北京商报

  规模宏大的祭天、祭地表演,美轮美奂的传统花会十三档走街,热气腾腾的老北京传统小吃,非遗传承绝技的现场展示……刚刚过去的京城龙年春节庙会处处透着浓浓的京味儿。无论是“老北京”到庙会上找寻儿时的影子,还是“新北京”到庙会体验北京的传统文化,百转千回,最吸引我们的仍旧是那些最传统的民族特质与文化。

  传统文化扮靓京城庙会

  1月23日上午10时,地坛庙会每年的保留节目“仿清祭地表演”再次在方泽坛准时上演。“大清皇帝”率领文武百官、 侍卫仪仗等百余人身着盛装祭祀,依古制行三拜九叩大礼,祈求地神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祀仪式场面恢宏、古乐悠扬,不仅令现场观众感受“君临天下、万臣朝拜”的皇家气派,也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的一扇窗口。

  在大观园庙会,“元妃省亲”古装仪仗的游行队伍也在大年初一上午华美亮相。在百余名志愿者组成的“省亲”仪仗队陪同下“皇帝”携“元妃娘娘”回家省亲,与游客一同欢庆龙年春节。而在省亲别墅内,多情公子“贾宝玉”变身魔术师,刘姥姥自编自演的一段小快板竟然将“北京精神”编入其中,老故事融入时代元素,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庙会为什么要搞祭祀仪式?据民俗专家介绍,庙会最早就是在祭祀期间举行的商业活动,由于依托寺庙故而称为庙会。因此,春节期间到庙中祭祀、祈福祝愿是庙会的原始意义。在过去,每一处庙会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求子的会到东岳庙去拴娃娃;辟邪保平安的会到白云观摸石猴,因此,从初一到十五才有逛不完的庙会。

  黄金摊位留给老字号

  香喷喷的烤串、热腾腾的茶汤、外焦里嫩的炸灌肠、好吃更好玩的棉花糖…… 走一路、吃一路从来都是京城庙会的一大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庙会现场,不少黄金位置的摊位都被京城餐饮老字号占据。实在的价格、知名的品牌,加上黄金的位置,让这些老字号摊位的生意异常火爆。

  在龙潭庙会,锦芳小吃、都一处烧卖、东来顺涮肉等京城老字号分别占据了餐饮区把角的几个黄金摊位。锦芳这次带来了爆肚、羊杂汤、豆泡汤、丸子汤、面茶、豆汁、酸辣粉、炸糕、奶油炸糕、松肉、炒红果等十余种传统小吃,价格主要集中在5元、10元。虽然几乎每个餐饮摊前都挤满了人,但像都一处这样为尝烧卖排起长队的还不多见。记者看到,都一处摊位还准备了炒肝、炸春卷、素丸子汤等小吃,但游客还是对其国家级非遗美味最为执着。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三鲜烧卖一天就要卖出4000-5000个。在东来顺新东安饭庄的摊位前,游客争先品尝老字号的爆肚、羊杂汤、核桃酪等美食。

  记者在地坛庙会发现,湖北的孝感麻糖、天津大麻花是这里出现几率最高的摊位,而羊肉串、卤煮、棉花糖是游客品尝的热门小吃。清真老字号东来顺在这里设有两个摊位,靠近西门是东来顺宝景店摊位,主要经营羊杂碎、奶油炸糕、烧饼夹肉等五六样小吃,价位10-30元;靠近南门的东来顺林达店摊位主要卖烤羊腿、羊杂汤、核桃酪等经典小吃。老字号小吃茶汤李的掌门人李越告诉记者,自己家从爷爷那辈起就在地坛庙会卖茶汤。由于沏茶汤用大铜壶,具有表演性质,已经成为传统庙会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今年茶汤李带来了七八样面茶,价格还是10元一碗,一天的销量大概在2000-3000碗。

  除了知名老字号带动今年庙会小吃品质升级外,很多市民也感到今年庙会小吃在价格上也较往年平实了不少。以羊肉串为例,往届庙会有时要卖到20元、30元一串,今年庙会则普遍在10元三串。

  原来,今年地坛、龙潭庙会的小吃摊位首次采取了限价竞标,所有参与竞标的摊位都设立了最高限价。如果多名竞价人的出价同时达到了最高限价,则将采取现场抽签的方式来确定最终经营者,因此不会产生所谓的“标王”。据悉,限价后摊位的成交价会比无限价的自由拍卖价格下降至少1/3。用一位参与竞标摊贩的话说:“摊儿越贵,我们卖的东西必须得跟着涨价;摊儿越便宜,卖的东西也就能适当便宜点。”与此同时,地坛、龙潭两大庙会还拿出12个重点摊位,专门面向东城区老字号商家定向招商。据悉,定向招商的摊位价位仅为一般摊位费的1/3左右。对老字号的扶植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也让市民有机会品尝地道京味儿。

  搭建非遗最佳展台

  逛庙会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流传下来的宝贵技艺,二者在传统文化上的共通、契合,使得春节庙会也成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平台。

  在地坛公园方泽坛北门的民俗精品文化广场上,专门开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场,江苏宫梳名篦、天津泥人张、北京面人、山东木版年画、陕西泥塑……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人们在这里向游人现场展示祖传绝技。在专门设置的民间手工艺品展卖区,包括北京泥塑、吹糖人、草编、织布技艺展演、毛猴等传统、经典的民间老手艺不仅让游客大饱眼福,还能满载而归。在首次登场的“老北京文化墙”上,全聚德、张一元、稻香村、东来顺、护国寺小吃、荣宝斋、内联升等一水儿的北京老字号品牌,更是让游人对京商文化有了更深层的感悟。

  今年的厂甸庙会在陶然亭公园和琉璃厂两个区域亮相。东、西琉璃厂作为“文市区”组织了老字号名店技艺展示、古玩字画展卖、“京华记忆”非遗展和“踩岁”等互动表演;陶然亭公园的民俗区则上演了精彩绝伦的“民间百戏”:京西太平鼓、料器手艺、兔爷、皮影戏等非遗项目表演、展示,让观众大饱眼福、如痴如醉。从京郊赶赴厂甸庙会的于老先生告诉记者,以往的庙会多以游乐和美食为主,今年来到这以文市著称的厂甸庙会,果然很有文化氛围,不仅能感受庙会的热闹和喜庆,还可以了解老北京文化,可算一举两得。

  从大年二十九到初七,在龙潭庙会的袁督师庙广场,每天都有非遗传统手工艺展示,盛锡福皮帽制作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北京绢人、绒花绒鸟、毛猴制作……抚今追昔,不少上了年纪的市民在这里重温了儿时老北京庙会的记忆。

  版画、脸谱、皮影、剪纸等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众多项目同样齐聚大观园庙会,除了艺术家们现场为游客表演其精湛的手工技艺,游客还可以亲身体验参与互动活动,直接感受非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商报记者 吴颖 徐慧 张笑嫣/文

TOP

龙年里的过年新时尚:图书城里阅读忙

中新网 2012年01月30日 13:46 来源:人民政协报

  奚冬琪

  一年的辛苦钱,春节得来的压岁钱要怎样花才更有意义?读书学知识成了新时尚。拜年要怎么才更有新意?越来越多的人告别电话、短信,选择更快捷、更有趣的微博、微信拜年。春节出游跟谁玩更有意思?素不相识的网友在网上呼朋引伴团体出行,认识新朋友,玩得更开心。

  在爆竹声中来到的这个龙年,除了依旧坚守着吃年夜饭、看春晚、放爆竹、拜大年等传统习俗,也有越来越多的过年新时尚,开始在这个春节弥漫开来。

  图书城里阅读忙:学点知识过新年

  大年初二的上海书城里人头攒动,挤满了前来购书或看书的市民。

  保健类书籍向来最受中老年读者的欢迎。“去一趟医院花不少钱,平时不是大病我们都不去医院。”62岁的林阿姨说,不少书本上讲解的都非常详细,对于一些常见病的预防和保健,完全可以靠自己解决。“我最喜欢中医类的书籍,尤其是一些食疗的方子,既能预防疾病,又能让人吃得健康。”

  少儿书架前,不少孩子正在看书,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捧着自己喜爱的书看得津津有味。过年时长辈们给的压岁钱让他们成了这里的“贵客”,一位姓王的小朋友高兴地告诉记者:“过年时,长辈给了不少压岁钱,于是就过来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据了解,假期里,中外名著、各类教辅和文学类书籍,以及各类工具书卖得一直比较火。很多家长表示,孩子们拿了压岁钱来书店买书,他们十分支持。

  除了拿了压岁钱来买书的孩子,几位农民工样子的读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社科类书架前,45岁的农民工祝兴财正在阅读《如何签订劳动合同》。他告诉记者:自己今年留在上海过年,正好趁着有时间可以抛开忙碌的工作,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比如找找关于传统春节的老故事读一读,在书本中感受春节文化的内涵。既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也可以修身养性。再有就是这两年在外打工劳动纠纷多,看书学点法律知识,就不会被人欺负。

  龙年拜年新时尚:

  龙年春节你被@了吗

  除夕夜,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徐媛看到自己的手机屏幕上显示有一条新信息。她拿起手机轻轻一按,手机喇叭的位置就传出了一个响亮声音:“龙年吉祥,大吉大利,新年快乐!”。徐媛听完后将手机合上。父亲奇怪地问徐媛:“你怎么不跟人家说话就把电话挂了?”徐媛笑着告诉父亲,“这是微信,跟短信差不多,只不过可以将录音发给对方,并且只收取上网费,不收信息费,我和我的朋友们手机上网费都是包月的,所以这样拜年既新潮又省钱。”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微信、微博等新兴通讯方式成为众多市民尤其是青年人拜年的新宠。记者通过门户网站搜索发现,“朋友,龙年春节你被@了多少次?”已成为年轻人这两天在微博中最常被问起的一句话。

  网友“柠檬小欣”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往年拜年,我至少要用手机一条条地发上300多条短信,经常会花费我四五个小时,按到最后手指都麻木了。如今,我周围绝大多数朋友都开了微博,除夕夜,我按照亲朋好友不同的分组,发了5条微博,总共才写了360个字,并附上了3张个人靓照和两段亲自录制的拜年音频,就把亲朋好友、同学、同事都@上了,整个拜年工作只用了20多分钟。而且朋友们的反馈都特别好,大家说,我用一个小小的微博就把拜年的声音、文字和图像全配齐了,既有诚意、又有创意。”

  不仅网友自发地用微博拜年,不少政府和职能部门也纷纷通过在门户网站的官方微博,向各自少则上千、多则十几万的“网民粉丝”们送上龙年的温馨祝福。记者在微博上看到,天津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法制处就在其新浪微博上写道:“给全市父老乡亲们拜年,祝大家龙年龙马精神,万事顺意,幸福平安。春节期间我们将加大执法力度,努力为广大市民创建一个文明、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秩序。”

  和最近10年风行的“短信拜年”一样,微信、微博等由于科技变革引发的拜年新方式以更加图文并茂,且省时省力省钱、互动性更强的优势,正成为人们越来越喜欢的拜年新时尚。

  网上结伴自助游: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和鼓励

  春节,很多人踏上返乡路,而一些人却选择与陌生人一起去陌生的地方过年。记者从一些旅游网站了解到,春节期间,每天都有近百名网友通过网站征集春节外出旅游的同伴。

  大年初三,网友wenzi带着女儿已经到了云南丽江,和她一起抵达的还有来自其他三个城市的网友,他们在网上结识,有着共同的旅游目的地,于是便组成了一个团。“我们四个家庭分别从深圳、上海、北京、成都出发,在丽江汇合。”30岁的wenzi有个4岁的女儿,“希望通过带小朋友出门旅游开阔她的眼界,而能找到有小朋友的家庭一起游玩,小朋友不会觉得孤单,也更有乐趣。”wenzi说,本来她想参与其他妈妈发起的春节亲子游,后来索性自己发帖征集。现在“团”里的4个小朋友年龄相差不大,出发时间和旅游线路也比较一致,“我觉得这一定会是一次奇妙的旅行。”

  除夕夜,家住上海浦东的单亲妈妈张女士,打电话约其他5位单亲父母,平时孤独的他们,准备一起过个热闹年。在聚餐后,他们便一起踏上了去三亚的旅途,在那里过一个温暖的新年。45岁的张女士是江苏人,丈夫10多年前去世,母女俩在上海安家,女儿也考上了满意的中学。春节临近,看着身边朋友和家人热热闹闹地置办年货,在上海朋友不多的她羡慕不已。“两个人的春节太冷清”,想到除夕万家灯火中,还有许多和她一样的单亲家庭,年前张女士上网发帖,征集单亲家庭一起过个热闹年。“相同的经历,让我们有更多共同语言。”家住杨浦的李女士也离婚多年,独自带着上高中的儿子生活。“大人需要倾诉与鼓励,孩子也需要喜庆热闹的氛围。有很多新朋友一起玩,孩子肯定很高兴。”看到帖子后,李女士马上打电话报名参加。张女士说,她希望众多单亲父母能结成固定圈子,交流育子经验,生活上互相鼓励,以积极的心态开始新的人生。

TOP

李向平:话说“龙”与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中国民族报 2012-1-31

□ 李向平


  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今逢龙年春节,自然不同凡响,很多中国人都把龙年当做“大年”。因为远古迄今,龙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图腾。龙年说龙,议论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

  远在中华文明之初,龙作为一种灵异崇拜,被赋予了神秘、智慧、祥瑞之意。《周易》有“飞龙在天”等卦爻,古人把“凤、麟、龟、龙”合称“四灵”,皆为灵异崇拜。

  “龙”作为图腾符号,源自人们的想象与整合。它以蛇身为主体,马毛鬛尾,鹿角、狗爪与鱼鳞,意味着以蛇为图腾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合并了其他氏族部落,并逐渐演绎出以龙为主要对象的图腾信仰。以此为背景,中国人虽有十二属相如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图腾信仰,但 “龙”图腾形象的整合性,却让中华文化信仰天然地拥有了一种“升腾”和“变化”的信仰机制。相传华夏先祖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而传说中的伏羲、女娲,皆龙身或蛇身人首,亦称“龙祖”。尤其是当伏羲融合九州后,蛇、鹰、马诸部落图腾组合而成龙的形象,使华夏文化具有了龙的图腾信仰传统。

  这一自然、扩散、多元的信仰方式,渐次被整合,融进了自然崇拜与社会崇拜两大信仰关系。其自然崇拜多元,社会崇拜则为一元。

  在历史长河之中,龙图腾经由历史打造,植入了圣人信仰,故使人们渐渐习惯于用龙来比喻圣人与英雄。特别是帝王以天子权力整合“龙”的信仰,出生称“龙诞”,未即位时称“龙潜”,登基后称“龙飞”,创立王业称“龙兴”,皇子皇孙为“龙种”。

  于是,天子被建构为真龙信仰。历史上,“龙”作为国家权力的神圣化符号,龙袍加身,代表皇权威仪。由此,龙图腾进入了社会崇拜领域,与国家权力结合,成为权力合法性话语。至于百姓面对“龙”,则俯首帖耳,视为生命与价值主宰。因此,龙之信仰一方面被视为神圣符号,秩序神圣;但庶民百姓却无法真正信奉,造成了中国龙信仰的差序特征。它象征了皇权威望的至高性与一元性,表达了中国信仰的大一统特征:以权力统合庶民百姓。

  因此,曾被中国先民作为人文祖神加以敬奉的龙,同时又被作为帝王权威的神圣象征。可以说,龙之信仰,呈现为双重性。

  这种双重性表现为,以龙为象征的文化信仰,最初只是民间自然崇拜,后被皇权整合,呈现为复合型信仰模式。一方面对其真龙天子般的权威充满神往,一方面虽然有信仰却缺少敬畏。因其他民族图腾同样是自然生物,却能崇拜为自己祖先,敬畏而不冒犯。而华夏文化想象中的龙图腾,已是多元信仰的整合,使中国人缺少了必须的禁忌,反而把“龙”与点龙灯、划龙舟、舞龙队、放龙筝等习俗、游戏结合在一起。这说明,龙作为一种双重性信仰,没能构成统一的价值规范。

  这就难怪今年之龙票,形象恶煞,有些张牙舞爪;而龙年春节,龙马精神,人们又要视龙为精神象征、情感纽带。因为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崇拜与社会崇拜的复合体,何来的善与恶?!

TOP

专家:龙文化已成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和文化标志

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日期:2012-01-25 | 赵倩



光影舞动中国龙 这是在故宫午门广场拍摄的用光绘手法书写的“龙”字(1月16日摄)。 邢广利 摄

    2012年壬辰龙年已经到来,龙文化研究专家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已成为公认的民族精神象征、情感纽带和文化标志。

    中华龙文化协会副主席乔俊峰说,龙文化不是宗教,也不是神话,她是由最初的炎黄部落图腾,经过八千年的发展演变,由56个民族和世界华人共同打造完善,共同信奉的始祖文化,是八千年中华文化精髓的沉淀和民族情结。

    从考古和历史记载的研究中证明,中国先民们的崇龙习俗已经有8000多年的历史。龙最初是我国民族部落的图腾,随着历史的发展,龙被赋予更丰富的含义,如把龙看作通天达地的保护神;把龙视为能为人们带来好运的吉祥物;把龙视为威力无比、无所畏惧、战胜困难的力量象征;把龙视为权力的象征,皇帝是“真龙天子”,“龙颜”“龙袍”“龙宫龙门”等充斥于古代皇宫;把龙作为道德、智慧的象征,科考中第称为“跳龙门”以及民间的“望子成龙”等。此外,在民间,龙的各种含义更为普及,每逢节庆,赛龙舟、舞长龙、挂龙灯、剪龙花……

    乔俊峰认为,龙文化的重要内涵是其融合、团结、协作的精神。从龙的形成来看,龙形象是融合了各个部落动物图腾而形成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其形象反映了各民族的共同意愿,最初就是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的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天、地、人沟通和统一的宝贵精神。在时间纵向上,龙的起源到发展形成贯穿于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在空间横向上,龙又遍及中华民族各成员繁衍生息的所有领域,龙的融合过程,是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

    千百年来,龙文化景观几乎渗透到所有生活空间,和我国的历史、思想、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神话、建筑、服饰、民俗及书法、绘画等诸多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成为我国人民最喜爱、最重要,也是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泛的文学艺术题材。

    乔俊峰说,从地域看,没有哪种文化像龙文化使56个民族都喜爱有加,它更能唤起全球华人的认同感、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从历史看,也没有哪种文化像龙文化被提升为民族象征和民族精神。龙的形象已随着华人的足迹影响着世界,成为公认的民族精神象征,情感纽带和文化标志。为此,国家早把龙文化与炎黄文化列为团结和维系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华人的“纽带工程”。

TOP

中国龙与西方龙的进化史

来源:甘肃日报 | 发布日期:2012-01-30  


  中国人熟悉的“龙王”形象,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将传统中国龙与印度神话中的那迦(人首蛇身)相融合的产物。虽然贵为统御江河湖海的神灵,龙王却要忍受无法解脱成佛的煎熬,全无上古巨龙的自由与神力。

  西方将龙视为中国的国家形象,与清朝皇家建筑中遍地可见的龙雕,以及晚清一度使用龙旗作为国旗不无关系。故宫、北海、颐和园等名胜古迹上的龙,是了解中国龙文化时不可缺少的艺术珍品。

  西方龙传说的另一个来源是古代凯尔特文化,诸如巨龙飞舞、法师作法、骑士驰骋等“典型场景”大多出自凯尔特的神话传说。身为凯尔特人后裔的威尔士,更是把龙的形象印在了国旗之上,这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国旗。


  现代奇幻中的西方龙仍时常以“财宝守护者”的传统形象出现,不过被赋予了更多中立甚至正面的感情色彩,至少像人类这样的生灵需要尊敬它们。
  今年是农历龙年。作为十二生肖中最尊贵者,各种以“龙”讨彩头的商品赢来了社会上下的追捧。以“龙的传人”自居的现代中国人,对龙的喜爱溢于言表,也对吉祥灵动的中国龙与魔怪般的西方龙共享一个名字而心有不忿。
  其实,如果将“龙”的内涵稍稍拓宽,就会发现龙文化是世界许多民族共有的。本文为您讲述中国龙与西方龙在各自文化中的发展历程。

  中国龙起源于自然雨水崇拜
  关于中国“龙图腾”的起源,有蛇、鳄鱼、闪电、彩虹等多种解释,但实际上很可能是我们的祖先对各种自然力崇拜进行“模糊集合”,在想象中逐渐创造形成了一种掌管雨水的“神物”。
  古代中国社会以农为本,雨水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雨水适度,牧草丰茂,谷物有成;雨水缺乏,叶草干枯,百谷旱绝;雨水过量,人畜受淹,农田泡汤。变化多端的云团,雄奇震撼的雷电,色彩瑰奇的虹霓,神秘莫测的江河湖泊和水生动物,都足以令古人叹服畏惧,乃至猜想出一个“神物”在主管这一切,总领这一切,支配这一切,排演这一切。这个“神物”必然能量巨大,能上能下,善于变化,天上可飞水中可藏,集合了种种“水物”的特性,又和雨水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
  从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玉猪龙、龙形堆塑、彩陶龙纹,历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长足发展,到秦汉时基本构成了龙之传说的框架、要素、样式。
  上古传说中,轩辕黄帝乘龙升天,亦有神仙驭龙、君王豢龙甚至食龙的传说记载。由此可见,秦汉之前的龙虽被视为灵兽、神兽,但地位并非特别尊贵。

  皇家专用平民无缘的中国龙
  秦汉以后,中国龙的形象基本定格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口旁有须冉,颌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善变化能兴云雨”的神兽。龙一般居于深渊或大海中,不食人间烟火,如果环境不清幽,则腾空而去。
  现代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自居并自豪着,然而这最早也就是20世纪推翻帝制之后才有的说法。在封建王朝时代,只有皇帝天子及其家族才能与龙联系在一起,只有皇子皇孙才配称为“龙的传人”。龙,在古代中国是皇权的象征,实质上是中国封建极权的象征。
  春秋时代的“叶公好龙”,尚敢在自家屋里雕梁画栋绘上龙的形象。然而年代再往后些,普通百姓甚至官员权贵谁要是胆敢在自己的衣袍上绣一条龙,估计就离满门抄斩的横祸不远了。秦始皇就被称为“祖龙”,此后的皇帝都是“真龙天子”,坐龙廷,乘龙辇,睡龙床,着龙屐,步龙道——凡是与皇帝有关的一切,都雕画上了龙图腾。而非皇族的朝廷命官,哪怕功高盖世,官袍之上也只能绣个“似龙而非龙”的东西——蟒。
  在帝制废除以前,无论是在四书五经、十三经、二十四史里,还是在民间传说中,中国古人都从未有过“龙的传人”的观念,帝王也不会允许平民随便“攀龙附凤”。
司云布雨 沟通天地的中国龙
  中国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来概略,其中“喜水”位居第一,善变、灵异等特性都是与水和雨变化无穷、难以捉摸的性质衍生而来。中国龙文化中,龙的一项主要功能就是司水布雨。
  龙何以被当作司云布雨的神灵?这与龙的摹写原型有密切的联系,也与远古的农业经济息息相关。龙的形象由多种动物组合而成,其中鱼、鳄、鲵、蛇等都是水生动物;某些与龙的起源有关的自然现象,如云、虹、闪电等,也与水或雨有密切的联系。这样,龙很容易被远古的先民想象为一种下可潜于渊、上可腾于天、行有从云雷电、可影响川泽云雨的神兽。《易经》中就认为云从龙,风从虎。
  龙的司水与布雨形象的鲜明,又与祈雨巫术的发展有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国家,在远古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天气的阴晴旱涝、雨雪冰霜都对农业生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农业收成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先民们的命运,所以祈雨就成了最重要的巫术。而龙在巫术仪式中起初是沟通神与人的工具,后来逐渐成为掌管雨水的神灵本身。建立“龙王庙”以祈雨或是保佑江河湖海少起风浪,就是源自这一传统。

  中国龙在民族复兴中“现代化”
  封建时代,中国龙只是皇室尊荣和神秘的象征;对于民间的草根阶层而言,龙以神的姿态俯视众生,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自然伟力的人格化。19世纪西方入侵者对中国文化的偏见、鄙视更将中国龙与基督教中邪恶的西方龙糅合在一起,成为野蛮落后乃至“黄祸”的象征。
  然而伴随着帝制推翻和在百年屈辱中崛起的民族自尊,龙再度进化为代表着中华民族复兴渴望的图腾。龙和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能够深入人心地联系在一起,虽然与传统文化颇有渊源,却更应被视为龙在近百年间的一次“现代转型”。
  龙,以其无所不在无所不至的包容力,即使潜伏却又不失庞大的伟力,为现代中国人的自尊自强提供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象征物。代表帝王威严的龙已在中华民族被威胁、被屠戮的近代史中与封建帝制一起成为过去时,却又在中华文化对霸权的抵抗中浴火重生,成为一条自信、强大却又爱好和平的新龙。

  西方龙的“邪恶”源自两河文明
  埃及和希腊神话中的一些怪物,在近代欧洲人笔下被说成是“龙”,但描述却是身体长而弯曲、有剧毒,而未提到飞行和喷火的能力,更接近大毒蛇的形象。如希腊神话中看守金苹果园的“巨龙”便是如此。这些怪物的形象尽管并不优美,也不受崇拜,但也不是被恐惧和憎恶的恶灵。甚至欧洲中世纪以来一般绘成人型、被视为天使中最高等级的炽天使,其最初形象很可能也是大蟒,其形态、地位与中国龙颇为相近。
  英语中的“Dragon”其实是个诞生较晚的概念,在犹太教和基督教中的邪恶地位也与更古老的西亚神话密不可分。如巴比伦神话中的提阿玛特、赫梯神话中的伊路扬卡什,都是形如巨蛇、力大无穷、与主神为敌的恶神。深受两河文明影响的犹太人也将这种观念传承下去。《圣经》中魔鬼撒旦化身为七头十角的巨大红龙,欧洲各国传说中残害人畜的恶龙,其根源就在于两河文化中的龙形生物站在了神的对立面,最终也难逃被神灵、被勇士斩杀的命运。
令人胆寒敬畏的西方龙
  由于杂糅自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神话传说,近代以前西方龙传说的歧义度也相当大。不过有一点是相似的,就是在龙和人相处的过程中,大都是以极不友善的状况开始的。
  大约在公元2世纪,西方龙的形象基本定格为有剧毒、能喷火、长着蝙蝠状巨大翅膀、腆着大肚子,怪模怪样而且贪财、狡诈、残暴的怪物。它们被描述为喜欢居住在巨大的洞穴、火山口以及湖泊或海洋中,常以人或牲畜为食,喜欢呆在储藏金银和宝藏的地方,如果有人侵犯了它,就会进行疯狂的报复。
  然而西方龙虽然残暴邪恶,却并非中国某些文章所认为的那样,只是凶猛无谋的野兽。西方龙不仅是人类的对手,同时也是具有某种神性(或称魔性)的存在,在许多传说中与中国龙一样具有漫长的生命周期、高于人类的智慧,以及可以变化为人型等各种魔法能力,其力量之强大甚至不在东方龙之下。
  实际上,尽管基督教信仰将西方龙打上了深深的反派烙印,但对于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生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对西方龙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在中世纪和近代,欧洲以龙为家徽的贵族数不胜数,早期的火枪、火炮也不乏以龙或龙形怪兽命名者。

  深居简出 惜财如命的西方龙
  西方龙不仅以强大的物理攻击和魔法力量出名,更时常被描绘成居于山洞、喜好财宝且吝啬小气的“守财奴”。
  尽管西方龙的目标和理想因种类不同而不同,但它们都是贪婪的。它们喜欢储藏财富,尽可能地收集成堆的钱币、宝石和魔法物品。对龙来说,财宝是多多益善,而且只是收集却不愿意消费,甚至被盗走一小件珠宝都会让龙大发雷霆。
  龙对财宝的喜爱可以说到了“恋财癖”的病态程度,它们为了看守财宝而不愿意离开巢穴,仅仅是在巡逻领地和找食物时才不情愿地离开。龙用财宝做床,堆成堆使之与自己的身体曲线吻合。当它们长到非常老的年龄阶段时,上百的宝石和钱币已嵌在它们的表皮。从这个角度说,西方神话中那些志在屠龙的勇士们似乎也有点“动机不纯”。
  英国作家托尔金在创作《魔戒》之前的成名作《霍比特人》中,就描述了一条贪婪的巨龙“斯矛革”,“从它的利齿和鼻孔中冒出一缕缕的黑烟,在它的四肢和尾巴之下以及整个洞穴之中,全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金银珠宝”。

  西方龙在现代奇幻中“升级”
  相比之下,西方龙的“转型”远没有中国龙那么沉重而痛苦,而是在人文主义、工业革命和大众文化这现代化三部曲当中逐步获得了解放,不再被仇视怪力乱神的宗教传统所扭曲、矮化,而是在大众文化的产物——奇幻文学中进化为更加优美高贵的形象,赢得了现代西方人(尤其是宅民)的喜爱。
  在被誉为奇幻先驱的托尔金《霍比特人》《魔戒》和《精灵宝钻》中,龙尚且是助纣为虐的恶兽。然而在后来的奇幻文学和游戏中,龙就不一定都是邪恶和外强中干的了,人与龙的关系也不像中世纪传说里那么紧张。即便有人类勇士打算“屠龙”,也不是古代英雄那样只需耍耍计谋、玩玩精神胜利法就能如愿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文化融合,现代欧美奇幻中的西方龙往往拥有中国龙的威严与灵性,中国的奇幻爱好者也接受了西方龙的概念,乃至认可将“龙”作为“Dragon”的中文译法。
  无论中国龙还是西方龙,都是源自古人对自然力的敬畏、崇拜而创造的虚拟生物,并在各自所属文化的演变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即便在21世纪,龙依然代表着人们对仙境、对魔法的想象,依然充满魅力,令人向往。盲目以中国龙自豪而轻视他国历史文化,或是认为西方龙邪恶而试图自我阉割中华的龙图腾,都是不足取的。

TOP

学者称“龙是穿山甲” 为何演变成神话?

中新网 2012年02月03日 13:49 来源:云南日报 

  龙与穿山甲

  ■ 崔茂成

  中华民族对龙情有独钟,形成了一整套龙文化。本文所说的龙,是十二属相中的龙。2012年,是十二属相中的龙年,天干地支中的壬辰年,金木水火土五行说中的水年。人们对龙年有很多的祝福和向往,如龙年大吉、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等。总之,人们希望在龙年中,一家人清吉平安、心想事成、财源猛进。

  但是,人们在茶余饭后难免会想:十二属相中,除了龙以外,都有活生生的实物,为什么龙没有实物呢?龙究竟是什么?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刘尧汉教授在《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一书中写道:“衷牢山南涧县虎街山神庙中,神龛正壁,绘有一个黑虎头,两侧绘以虎为首的十二属相全身图像。左起为虎、兔、龙(穿山甲)、蛇、马、羊六图;左边为猴、鸡、狗、猪、鼠、牛六图。乌蒙山禄丰高丰区,有些山神庙中,亦曾有类似壁画。”龙是穿山甲!刘教授的这一发现,使人眼前一亮,看到的不是腾云驾雾、虚无缥缈的龙,而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物种。这些山神庙中,把龙的图像画为穿山甲,不是当地人不会画传说中那种张牙舞爪的龙,而应该是这些地区的人们,由于各种原因,认为龙就是穿山甲的样子。

  龙的繁体字是“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龍”字是“从肉之形,童省声。”笔者认为,“龍”字是个形意字,左边意为立于月下,反映的是穿山甲白天藏于洞中,晚上月明时外出觅食的活动规律;右边是由穿山甲的图像逐步演化而成的,上半部分,反映穿山甲性格胆小,走起路来,头和颈部一伸一缩的形状,下半部分是穿山甲的身子和尾巴,三小横是穿山甲全身甲片的简写。

  不管人们怎样神话龙,但它始终保留着穿山甲的基本形体特征。穿山甲是热带、亚热带丛林中的陆地动物,从头到尾长满坚硬的鳞甲,头小,吻尖,口、耳、眼都小,无牙齿,舌细长,能从口孔中伸出舐取食物,主食蚁类,四肢短,爪强壮锐利,用以搔地觅食和掘洞穴居,尾短而扁平,体长一般40-60公分。它性格胆小,遇到刮风下雨和打雷,均被吓得逃回洞中,无攻击力,遇敌如逃避不及,会将身体蜷缩为球状,靠坚硬的鳞护身。它的活动有规律,昼常伏处,夜晚还要月明时才出来觅食,对人畜和农作物均无伤害。鳞甲可入药,已被列入珍稀物种受到保护。被神化了的龙,仍然保留着穿山甲的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龙和穿山甲一样,从头到尾都披满了坚硬的鳞甲;二是龙和穿山甲一样,都有四条短粗的腿和锋利的爪子;三是龙和穿山甲一样,都能曲身弯体。只是被神化了的龙,能上天,能入渊,能兴云播雨。而穿山甲却保留着动物的特征,深藏在亚热带丛林中。

  龙为什么会被人们神话呢?其原因主要有两条。

  一是由于古人类的迁移活动造成的。扶永发在《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一书中认为,我国尧舜之前的古先民,是居住在古昆仑山上;现在地图上的昆仑山,是汉武帝时才命名的,古昆仑山在云南西部横断山一带地区。这一地区,就有大量穿山甲存在。作为“中央”的古先民,大规模地离开昆仑山,迁往外地,是尧舜之后的事。汉朝王充在《论衡》龙虚篇中,考证了前人的大量著述、论对,认为尧舜之时,还有擅长捕龙的人。从王充的观点可以看出,尧舜之前的古先民捕龙、吃龙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到了夏王朝中后期,一位名叫孔甲的夏王时,有人送给他两条龙,他和周围的都不知道做了吃,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名叫刘累的人,把龙做成食品,送给孔甲吃了。这说明,古人吃的龙,很可能就是穿山甲。

  认为龙是穿山甲的观点,当然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本文仅是给出一种说法,以期进行深入探讨和争鸣。

  (作者单位:省委省级机关工委)

TOP

纽约读“龙”记

  殷国明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4月18日 20 版)

     

    美国《新闻周刊》封面(1991年)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龙意象的探讨也成为跨越中西文化的一个课题,它们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正在引起人们的巨大兴趣。而龙在西方文化中的发生及其演变似乎始终与东方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龙之奥秘实际上是在多种文化的交流和想象中形成的。


  街头遇龙

  纽约读龙,出于一次偶然相遇。

  上世纪90年代,我在美国逗留期间,时值美国大选之际,非常热闹。有一天从一堆废弃的报刊边走过,一本杂志封面引起了我的注意,捡起来一看,是当时的民主党总统竞选者克林顿。他一副西方古代武士装扮,正在奋力斩杀一条毒龙。

  这幅画吸引了我,也使我开始思考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很难说清这幅画的全部含义,尤其是克林顿所面对的恶龙,出现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到底暗示和象征着什么,对于任何一个初来乍到的华人来说,也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明了的问题。况且,你一转身,或许就能看到唐人街华人餐厅招牌上龙的形象,那似乎早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标记,在招揽着全世界的食客。

  早就有人提出质疑,把中国的龙与西方的“龙”(dragon 或 serpent)等同起来并不恰当,这不仅从词源方面找到差异,而且就意象方面来说也不难看到不同。但是,由此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无视它们之间的类似之处,显然是不明智的。因为文化和语言的认同从来就是一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象,只有不断交流和沟通才会形成某种约定俗成的意识,造就某种共通的类型和符号。就此来说,即便在特定的文化与语言内部,意象和词语的涵义也是不断变化着,不仅不断有所增添和删减,而且可能衍生出全新的语象。所以,从“dragon”到中国的“龙”不仅是一种充满想象和建构的语际翻译和转移过程,而且是一次充满生动、精彩和惊险情节的、跨文化的探秘之旅。而就此而言,中国的龙当然不会溜过西方学者的眼帘,他们甚至比中国学者更具好奇心,从来没有懈怠过对于东方之龙的探求。

  于是,很多龙的故事也就应运而生,它们往往来源于东方的神话传说,加上西方的联想、渲染和理解,然后出现在现代文化的橱窗里。不过,作为一种文化想象和探索的产物,东方对于西方人来说,最初是一种神秘的存在,是一种等待解开神秘面纱的对象,而更何况连中国人也觉得是“见首不见尾”的龙了。而所谓“中国龙”的想象以及西方词语的确定,经历过更复杂的演变和变形,跟西方古老的“dragon”自然存在着遥远的距离。就此来说,尽管龙是一种跨文化意象,但是西方最早的龙意象,似乎并不一定与中国有关。倒是印度神话传说中的龙,很早就引起西方的注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因陀罗和弗栗多的故事》(Indra and Vritra)。

  据说,这个故事早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就被记载下来了,相信之前已经在印度流传好几个世纪。传说中的因陀罗和弗栗多是两条海龙,也是自然之神,专门掌管世界上的雨水,因为水非常珍贵,所以它们的权力很大。在世界还没有开垦之前,因陀罗(Indra)是大神,掌管着天下的雨水,但是弗栗多(Vritra)爬过山峰,把所有天国里的水吞进了肚,想用水淹没地球,为此因陀罗必须摧毁弗栗多。经过一场大战,因陀罗战胜了弗栗多。恶龙垂死之机,从山坡上翻滚下来,断成了好几节,把天堂里的水都释放出来了,于是河流产生了,河水滚滚流向大海。这时,因陀罗的太阳战车升上了天空,世界迎来了第一个新的黎明。

  没有资料确定印度神话中的因陀罗和弗栗多与中国的龙意象是否有某种亲缘关系。文化和语言的隔绝已经把它们分离了,赋予了太多的差异和误读。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全球化的文化传译如今又把它们连接到了一起,如今已经进入儿童读物之中,成为新的约定俗成的符号和意象。

  不过,水可能是把这则印度神话与中国龙文化联系起来的元素。世界的开端就是水源的形成,而龙的身体就是河流的起源,这多少与中国人的观念类似。至今中国人还把黄河长江看作是两条巨龙。而中国古代,至少在商周时期,黄河领域的中国人已经形成了以祈雨为目的的宗教仪式,龙作为既定的祭祀对象受到崇拜。人们怀着一种崇敬、恐惧、乞求的心情向龙献上各种供品,顶礼膜拜,并以虔诚的舞蹈方式来讨龙神的欢心,希望得到它的恩惠和保佑。后来,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龙的象征意义不断变化和更新,但是这一基本意义依然保存着。

  所以,西方文化中原生的龙,到底何时何地产生,最初是怎样一副模样,换句话说,除了来自印度的龙,西方是否有自己原生的龙意象呢?其原型又从何而来呢?走在纽约的大街上,我的头脑在急速运转着。

  寻找“龙种”

  从英语词源字典上查到,dragon一词的来源也颇含混:一种说法源自于古希腊,指一种海怪,类似于大蛇,所以常常与serpent、great sea-monster相提并论;还有一种说法是来自外地外族的词语,很可能是从中东或其他地方传入的词语,最早在古日耳曼或法语中都有使用。

  这个答案当然不能令人满意。不过,这并不影响西方的龙进入中国文化。尽管大多数人并不在乎中西文化的区别,但是很多人还是记住了卡尔·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这里的“龙种”绝对不是中国龙的蛋,而是西方文化中的龙的产物。

  而使人感到欣慰的是,这里所提到的“龙种”是一种正面的指认,突破了西方传统文化中一般对于龙的负面想象。这似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观念的某种叛逆精神,也表明马克思对于西方古典文化、尤其是希腊神话传说的一种新的评价和汲取。

  这句话实际上出自恩格斯1890年8月27日写给保·拉法格的信,其借用了马克思的口吻对于当时德国一些“伪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讽刺:“关于这种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大概会把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说的话转送给这些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海涅的原文,我一时没有查到。但是,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注意西方神话传说中的文化资源和传说。不论如何猜想和解释,“龙”(dragon)在西方文化中都不是一种陌生的动物,它在西方人接触到中国龙之前似乎早已经有所认识。

  根据书面记载,龙种的故事来源于希腊神话,记述了底比斯城(Thebes)创建的经过,这个名为“卡德摩斯与金龙”(Cadmus and the Golden Dragon)的传说在西方几乎家喻户晓。据说这个故事在希腊时期就很流行,因为它与希腊名城底比斯的建立密切相关;而卡德摩斯就是当时家喻户晓的古希腊英雄。

  相传很久很久之前,古老的腓尼基国国王(King of Phoenicia)的女儿失踪了,国王就派自己的儿子卡德摩斯去寻找。卡德摩斯在预言家奥克勒(Oracle)的指引下,追随一只神圣的牛,最后来到一片树阴中间。这时,卡德摩斯和同伴们都又累又渴,就派几个人去山涧取水,结果他们都被守护泉水的一条金龙杀死了。于是,卡德摩斯与这条巨大的金龙展开大战,最后杀死了巨龙。而就在这时候,卡德摩斯听到天上传来一个声音:“把这巨龙的牙齿种在地上。”于是他拔下龙牙,挖开地面,种下龙牙。没想到不一会儿,大地开始活动起来,一下子出现了一大片武士。惊恐之下,卡德摩斯就向不同方向投掷石头,引得他们互相残杀。这场战斗很残酷,最后只剩下五个战士。其中一个说:“罢手吧,否则我们就死光了。不如结束这场愚蠢的战斗,重新选择我们的命运。”于是他们放下武器,拥戴卡德摩斯当他们的首领。之后,遵照神的旨意,他们就在那里建造了一座新城——这就是底比斯城。

  这或许是龙在西方最早的文化记述,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版本,在细节上也有诸多不同,但是卡德摩斯杀死金龙的主线基本无变。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考察,卡德摩斯的传说是发生在特洛伊战争之前的神话,显示了爱琴海文明时期腓尼基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并由此为西方文明带来了最早的文字——腓尼基字母。这一时期或许还可以称为西方文明的“前希腊时期”。而还有学者称,日后卡德摩斯和哈莫尼亚的婚姻正是东西方文化交接的象征。

  所以,在西方文化史上,卡德摩斯一直被视为文明的奠基者和英雄——这一点不仅在希腊底比斯最早的太阳神庙铭文上得到证据,而且也能从如今竖立在美国国会图书馆门前的铜像上获得证明。

  还有一种不确定的说法,就词源学上来说,卡德摩斯又有“东方”和“光亮”之意,这或许也为西方文化中的“启蒙”(Enlighten)在观念上埋下了伏笔。

  龙之镜像:中西文化的应和

  那么,西方最早的龙到底从何而来?倒是学者苏三在《难以置信:殷商与腓尼基人》一书中语出惊人:

  谁是卡德摩斯?Cadmus在希腊语中就是“从东方来的人”,这清楚地表明了他们的根源在希腊以东的地方,或许在中东,或许应该是亚洲人。他们使用的语言是腓尼基语,而腓尼基(Phoenicia)的意思在希腊语中也可以是“凤凰(Phoenix)之地”、“太阳升起的地方”。尽管我们不能说腓尼基人来自中国,但是中国正在“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而且,中国自古就是“凤凰”的崇拜之地,龙凤是中国最重要的两个图腾,可以说中国是龙凤的故乡。尤其就这两个方面来说,中国人与腓尼基人高度一致:龙的传人,凤凰的崇拜者。我当然不会认为中国就是腓尼基的发源地,但我并不想绝对排除这个可能,目前可以肯定的是,3000多年前的腓尼基文化肯定对中国有过影响。

  这里是有某种应同和巧合,但是据此就断定西方之龙来自中国,恐怕还不够令人信服。我倒是倾向于另外一种想象,不能完全排除中国龙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至少其中也有西方龙的影像,龙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成果。

  由此,我们似乎获得了一种新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龙”之谜,并非是在一种单一和封闭的文化语境中形成的,也不可能在这种文化视野中解开,这实际上是一个跨文化的课题。

  如果说,西方之龙可能产生于东方之域,而且比较可信,那么,在封闭的文化史观和框架内,必然会形成西方文化中一个心理情结,即对于自己本原和来历的困惑,促使他们不断追寻自己的文化之根,不断向东方张望和探索。

  而从词源上追究,卡德摩斯所寻找的妹妹的名字欧罗巴(Europa)此后成了欧洲的符号,暗示了西方文明拓展的成果。还有很多令人称奇的细节值得回味,例如,卡德摩斯令自己同伴去取水的泉(Castalian Spring)即是“诗意或灵感之泉”,这或许使我们想到中国的《文心雕龙》。再例如,尽管卡德摩斯屠龙意味着一种叛教行为——因为这龙是战神阿瑞斯(Ares)的侍从,但他却从众神那里获得了自己的爱妻哈墨尼(Harmony)——也就是“和谐”的意思,自己最后也变形为一条龙。

  就西方的这条金龙来说,占据着水源是能够引起东方人联想的特征,说明它或许与东方的龙也有某种亲缘,而人与龙为了水源而战,与印度神话中的龙也有相通之处;虽然并没有资料表明西方和东方的龙在神话中彼此相连,但是正如中国贵州龙的发现所告诉我们的,海水在亿万年之前确实是连成一片的。无论人们以后如何解释这种文化现象,都不能否认其在人们心灵上留下的文化印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