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月末汇报] 11年12月:读书汇报

11年12月:读书汇报

本月由于赶上学期末,加上开题和其他事务,时间被切割得很零碎,上月计划看完的书大多只看得七七八八,一直没能下手写月末总结。但时值月末与年末,辞旧迎新,似乎还是不应找借口拖沓,只好匆匆交上一份汇报了。
本月阅读书目大致有: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
吴乔:《宇宙观与生活世界——花腰傣的亲属制度、信仰体系和口头传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人论》一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从哲学层面讨论“人是什么”,下篇则着重探讨“人与文化”相关问题,主要对已有的与“人”相关的各方面观点、材料进行了梳理。上篇“人是什么”的第一节:人类自我认识的危机中,作者对不同时期哲学家对“人”的认识进行了梳理,从前苏格拉底时期、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以及斯多葛派,到基督教的出现和奥古斯丁等宗教中的“人”,再到新人类学哲学以哥白尼日心学说为基础的新的世界观和人观,最后到近代关于人的理论的完全无政府状态,使得不能如作者般熟练驾驭西方哲学史的众多读者能够较为清晰的了解到哲学发展中“人”观的发展脉络。在对已有的人观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人是符号的动物,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作者认为这样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以及理解人的文化。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符号观念的过程。下篇则从“神话与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几个方面对人与文化进行了分别论述。其中语言一节对我颇有启发。在生活中语言无时无刻不在被使用,也正因此它在文化中所发挥的功能却常被不细心者忽略。每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结构,“当领悟了一门外语的神韵时,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感受,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有着它自己的理智结构的世界。这就像在异国进行一次有重大发现的远航,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自己的母语。歌德说过:谁不懂得外国语,谁也就不了解本国语。”这更加加强了我在调研中决定逐渐攻克语言一关的决心。

《宇宙观与生活世界——花腰傣的亲属制度、信仰体系和口头传承》一书出自一个年轻的人类学博士之手,他笔下那个神秘的花腰傣群体与我的家乡只有半山之隔。作为一个异文化研究者,他的长期扎实田野调查保证了他对研究对象的语言的掌握和生活的深度参与。他用一个花腰傣女性的人生历程作为贯穿的主线,牵引出了对这一群体中亲属制度、信仰体系和口头传承等文化因素之间关系的探寻,完成了一部生动的花腰傣民族志。尽管此书已得到民俗学界诸多学者的认可,尽管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壁垒一向说不清道不明,但阅读此书时,还是能够感觉到这是出自一个人类学学者之手,因为作者作为“他者”的警觉性无处存在。如果这样的著作出自一个家乡民俗学者,又会是一副什么面目?

TOP

PS:感谢羽哥和妞妞的督促。。。

TOP

回复 4# 的帖子

恩,都是好书啊,可惜路途遥远搬不动,其它的只能回学校再看鸟~~
对了,大家知道什么关于个人生活史之类的书多多给我介绍介绍啊,在此谢过~~~

TOP

回复 6# 的帖子

好的,谢谢小波~一定找来看看~~

TOP

回复 13# 的帖子

要不要这么聪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