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逐渐消失的乡村“兽语”:猪就是喘气的存折

逐渐消失的乡村“兽语”:猪就是喘气的存折

中新网 2011年12月13日 08:38 来源:齐鲁晚报 

  过去在农村生活,人人懂几门“兽语”。过日子,天天跟牛马鸡狗打交道,你不懂如何跟它们沟通,日子咋过?

  □付体昌

  牛耕田,马驾辕,驴推磨,鸡打鸣,狗护院,鸭蛋做酒肴,猪就是喘气的存折。当我拎着猪食走近猪圈,大声喊着“喽~喽,喽~喽”时,它们就急促起身,把大长嘴巴伸进石头槽里,吞起来“哐~哐”作响,很有一种“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豪情。“喽~喽,喽~喽”是“过来,开饭喽”的意思。尽管如此简洁,但聪明的猪完全明白。

  乡村的狗生活贫困,但勤劳、勇敢,它们并未因为饥饿而去偷鸡。每天放学后,我坐门槛上冲着黄狗喊“伴儿~伴儿~伴儿”,它会立即摇着尾巴跑过来,很温顺地在我面前舔着舌头,在我的裤管上蹭来蹭去,试图让我把手里的玉米饼子分给它一小块。我捏了一小块,做个丢出去的手势,喊了声“球~球”,它立刻蹿了出去,但什么也没找到,空欢喜一场。我很得意。在捉弄它几次后再不忍心,就丢给它一块饼子。“伴儿~伴儿”是过来的意思;“球~球”,是去的意思,大概希望狗像球一样飞快地滚走吧。农村人喂鸭子的不多,我家因靠着一汪大池塘,父亲喜欢吃咸鸭蛋,所以母亲才养了一群鸭。我每次把水草、青菜和玉米粉拌成食,只要喊一声“吧~吧,吧~吧”,这些家伙就会顾头不顾腚地跑过来,吃着吃着甚至站到了食盆里,弄得一片狼藉。“吧~吧”对鸭子们来说是“开饭了”的意思。

  端一碗高粱或者玉米站在院子里,抓一把撒下去,喊一声“咕~咕~咕”,公鸡母鸡立即停止觅食朝我奔来。看着它们欢实地啄食,你很有“大权在握”的感觉。

  马是所有家畜中最受尊重的,本该驰骋千里的它们,为了农家的生活却屈就于田间地头。驾车时,无论大人小孩,放松缰绳一声“驾~”,便出发了;狭窄的乡村小路两车交汇时,我一句“哇~哦”马就会自动靠右走,你一句“越~与”马便自动靠左,畅行无阻。待到地头,轻轻一拉缰绳,“驭~”,马儿就立刻停下不动了。只要大声地呼喊“犊儿~犊儿”,被落在远处的小马驹就飞快地跑过来了。傍晚收工后,卸掉夹板,牵着马在场院里遛圈时念叨着“滚儿个~滚儿个”,立马,马就在地上打起滚来。打滚是马的解乏方式,等它再站起来时就精神焕发了。牛、驴、骡子在农村很大程度上和马干一样的活儿,所以人们对它们的“指令”也基本相同。

  这些乡村“兽语”是农人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用“口令”,简单实用。常见的有“开饭喽”、“走吧”、“站住”、“靠左”、“靠右”等等,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家畜有不同的“兽语”。不熟悉农村生活的人听到这些“兽语”仿佛天书,这些简单的“兽语”,凝聚着农人的智慧,人们靠它与动物们和谐相处,走过了千百年。

  当机械替代了畜力,当农村小院变成了“新农村”,当猪牛羊变成了规模化养殖的商品时,人们已经没有耐心用“兽语”和它们交流了,这些乡村“兽语”正慢慢消逝在我们的记忆中……

TOP

我们现在只会“磨刀霍霍向猪羊”了
我家后面就是个养猪场,傍晚里面的病猪发出的声音让乡亲们目瞪口呆,因为它的声音实在糁人。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