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濮文起】当代中国民间宗教活动的特点

【濮文起】当代中国民间宗教活动的特点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呈现在经济生活中,而且还广泛存在于政治、文化领域,甚至深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层面。其中,一 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人们对待宗教的态度趋于客观和理性,宗教发展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宽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信仰宗教。于是,那些长期潜行默运的民间宗教也悄 然复兴,从地下走向公开,重新在乡村社会活跃起来。并表现出某些特点。现以笔者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作一些具体分析。

  一

  公开建造庙宇或殿堂是民间宗教现实活动中的第一个特点。

  自1980年代始,在全国大兴修复和重建宗教场所的浪潮中,自明末清初以来一直在河北、天津流传的弘阳教、西大乘教、大乘天真圆顿教、天地门教等教派信众,也乘机重建或修造自己的庙宇或殿堂,作为举办宗教活动的场所。

  河北省定州市东亭镇北齐村的韩祖宫,即为复兴后的弘阳教信众所建。

  这是一座占地10亩左右的庙宇,坐南朝北。高大的牌楼矗立门前,右端匾额上书“护国”,左端匾额上书“佑民”;右石柱上书“有明朝,受朝封, 封济今古”;左石柱上书“得始祖,传祖道,道治乾坤”。牌楼左右各竖一根约10米高的斗拱旗杆,一根铁丝拴在两边,中间悬挂“普渡玄元”四个大字。韩祖宫 对面是一座戏台,为仿清建筑,屋檐下有“北齐剧场”四个大宇,用水泥制做的条凳,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在那里。

  韩祖宫共有五座殿:

  第一座殿,山门,走进山门,塑有哼哈二将;殿内竖立几通石碑,上书供养建庙功德。

  第二座殿,“韩祖宫”,中间塑有一尊韩祖塑像,东西两面墙壁上画有彩绘,记录了韩祖创教历程。走出“韩祖官”后门,是十殿阎王塑像。“韩祖 宫”东西两边各有一座“名医殿”,供奉历代名医;西边“名医殿”旁,还有一座“毗王殿”,供奉三尊孙悟空塑像(中间一尊,左右各一尊)。

  第三座殿,“三教殿”,供奉儒、释、道三教教主孔子、释迦牟尼、老子塑像;三教教主背后是观世音塑像,左有善财,右有龙女。“三教殿”西 边有“药王殿”。供奉轩辕、伏羲、神农塑像;东边有“皇姑殿”,供奉三皇姑(妙善公主)。“皇姑殿”东上首,有“天仙圣母殿”,供奉云霄、琼霄、碧霄三宫 娘娘塑像。

  第四座殿,“三清胜宫”,中间供奉“混元古佛”,左有“旃檀佛”、“燃灯佛”,右有“冲天佛”、“释迦佛”;背后是“无生老母”,左有“普贤母”、“三圣母”,右有“金花母”、“文殊母”。“三清胜宫”右边是“圣人殿”,供奉孔子及诸位圣人。

  第五座殿,“玉皇大殿”,供奉“玉皇大帝”等天庭诸神。

  从韩祖宫的五座殿设置来看,可以说完全符合明末弘阳教的教义思想,是四百多年前弘阳教盛行时期的现代版。

  韩祖宫始建于1992年。此后,年年不断增修,其资金完全靠信众提供,至今已花费100多万。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是韩祖宫最热闹的日子,来 自四面八方的信众,齐集韩祖宫焚香礼拜,虔诚供养,一天下来,可以收获七八万元香火钱。韩祖宫对面戏台邀请剧团演戏,韩祖宫两侧则摆摊设点,买卖交易,一 派乡村庙会景象。平常日子,香客很少,只是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有一些香客,供养百十元左右。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的普亮塔,是为纪念西大乘教天津地区传人于成功而重建。

  普亮塔自清嘉庆九年(1804)建成后,一直作为杨柳青镇一带西大乘教信众心中的圣地和杨柳青镇的一种景观被当地群众保护下来,即使是在大破 “四旧”的“嗡嗡嗡”时期,也没有被拆毁。但是,由于年久失修,到了1980年代,普亮塔已岌岌可危。1986年,杨柳青镇一带的西大乘教信众发起募资修缮 普亮塔活动,将普亮塔修茸一新。“普亮宝塔”碑文记录了其事:“普亮塔是古镇杨柳青景观之一,建于清嘉庆九年,即1804年,距今已有两百年。塔自建成 后,从未进行过大的维修。解放后,列为保护文物。1986年,区文化局拨款和群众自筹,又有梁恩玉、曹连发、于树彬等众承办修复。特立此碑,供后人纪踱。 公元2000年5月,梁恩玉、曹连发、于树彬敬立。”

  以普亮塔为中心的西大乘教信仰活动,只有在每月初一、十五举行。一般是在晨曦时,便打开院子大门,迎接信众上香,到太阳西沉,信仰活动方 告结束。一天下来,约上香1000多炷,同时烧化很多纸钱。所焚信香与纸钱,均在普亮塔门前的摊位上购请。除上香化纸外,也有少数信众捐款,所捐款数很 少,一般是5元、10元不等,每月朔望两次,约有二三百元,均登记在册。

  由于杨柳青镇是“中国魅力文化传承名镇”和天津市著名旅游景点,因此,每当旅游旺季,我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乃至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游客在游览杨柳青镇同时,也纷纷到普亮塔参拜。

  涿鹿县矾山镇柳树庄村的大乘天真圆顿教传人。以普明大佛教名目在当地传习大乘天真圆顿教。在他的主持下,自1999年始,经过六年的不断建 设。到2004年,终于建成了一座弥勒殿。该座殿堂由三阳殿、弥勒殿、三佛殿、龙王殿和娘娘庙、观音庙、胡仙庙等建筑组成,分别供奉圣、佛、仙以及由这位 传人编造的各种神灵塑像90多尊,其名称有:太极弥勒佛、太极老君佛、天仙圣母、送生娘娘、眼光娘娘、催生娘娘、斑疹娘娘、太极龙王佛、白海观音、东海观 音、南海观音、西海观音、北海观音、亿海天观音、亿海左观音、亿海右观音、南药王观音、北药王观音、王生老母、无生老母、王三老母、看蛇佛、看家佛、请官 佛、看青苗佛、看善人佛、德将军、地将军(地盘佛)、天将军(天盘佛)、亿将军、立善将军、长合将军、神将军、周公帅、红财部手拿黄铜金、白财部手拿白铜 金、黄财部手拿白铜金、地财部手拿白铜金、天财部手拿太阳金、亿圣土地、千圣土地、年圣土地、月圣土地、日圣土地、年值功曹、月值功曹、日值功曹、时值功 曹、时值金刚、时值公将、第一位司功爷、第二位司功爷、第三位司功爷、第四位司功爷、第五位司功爷、第六位司功爷、第七位司功爷、第八位司功爷、第九位司 功爷、第一位医圣、第二位医圣、第三位医圣、第四位医圣、第五位医圣、第一位将军、第二位将军、第三位将军、第四位将军、第五位将军、第六位将军、第七位 将军、脱离大仙、黑离大仙、青离大仙、双离大仙、八离大仙、九离大仙、胡仙等等。

  该殿堂建成后,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五月初九、九月初九,都有千人左右的信徒前来烧香参拜,加上平时参拜人员,每年均有一万多人在这里参与 宗教活动。其信徒分布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黑龙江、山东、江西、福建、贵州、甘肃等省区市。当然,以河北省信徒最多,涉及保定、廊坊、沧州、石家 庄、承德、张家口六市。其中,以张家口市属怀安、万全、宣化、赤城、蔚县、阳原、崇礼信徒最众。

  黄骅市滕庄子的天地门教信众,从1980年代初期起,用了七八年的时间,通过捐款方式,集资40多万元人民币,于1992年建造了一座巍 峨宏丽的殿堂。该殿堂长30米,宽10米,高5米,为仿清砖石建筑,坐落在—个占地50余亩、由围墙围成的大院内。殿堂大门上方悬挂匾额一块,上书“慈善 堂”;殿内正中安奉“郝二师傅”塑像,为一位慈祥老太太坐像。殿堂后面则是新修的郝二师傅坟墓,高3米,周长约10米。坟墓后、围墙外,矗立一座牌楼,上 书“师傅林”三个大字。在沧州东南部一马平川的黄土地上,这座殿堂格外引人注目。

  慈善堂供奉的郝二师傅,为清初天地门教创始人董计升“林传八支”第八支马开山亲传弟子之一李海山妻子。在天地门教内部,如果当家夫妇双 修,男称“师傅”,女则称“二师傅”。李海山夫妇于清初领受马开山师命后,在沧州东南部共同传教。郝二师傅生于顺治元年(1644),卒于乾隆三年 (1738),享年九十有四。她生前经常为民治病了灾,受到当地农民敬仰;死后。当地农民为她修坟造墓,享受人间香火。每当她的忌日——农历三月十五,附 近农民都要上坟焚香祭拜。农民有病,也常到她的坟前祈祷。从乾隆初年,到1960年代“嗡嗡嗡”前,二百多年来,香火从未中断。“嗡嗡嗡”初期,郝二师傅坟墓 被平,尸骨由当地农民保护下来,并于1990年代初,修造了这座颇具规模的殿堂与坟茔,纪念这位天地门教的女传人。

  慈善堂落成后,便成为当地天地门教举办宗教活动的场所。农历每月初一、十五,都有天地门教信众前来焚香祭拜。特别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三至 十七,当地的天地门教信众都要在慈善堂举办为期五天的“天地圣会”。是时,通往慈善堂的沧(沧州市)黄(黄骅市)公路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慈善堂周围方 圆一华里的范围内,各种摊点星罗棋布,各种工业产品、农副产品应有尽有,有买有卖,生意兴隆;马戏团、河北梆子剧团高搭大棚、戏台,锣声鼓声响彻云霄,游 者观者如水;而那些占卜算卦者则堂而皇之地挑起幌子,招摇过市,生意亦很兴旺。走入慈善堂,香烟弥漫,信众如潮。殿堂四周地上,跪满了朝拜者。在他们面 前,摆放着糕点、鲜果、水酒等各式供品,燃烧着香烛纸锞,人人脸上诚惶诚恐,个个口中念念有词,威慑魂魄的信仰力量,在这里充分显现出来。

  二

  整理、印制经卷是民间宗教现实活动的第=个特点。

  随着民间宗教在乡村社会的复活,一些教派开始整理、印制自己的经卷,作为教内信众修习教义思想的读物。

  如流传在当今河北、天津地区的天地门教的各支传人,有的请书法较好的信徒,将整理好的经卷誊写清楚,然后复印装订成册;有的则请懂得电脑的信 徒或家中孩子,将整理好的经卷输入电脑,打印装订成书。其中,有专门讲述天地门教组织源流的《董祖立道根源》、《根源记》、《老祖经》,有专门讲述举办道 场仪式的《佛表天盘》、《圣会偈》,有集中讲述天地门教修炼内丹方法的《杓峪问答》、《圣意之数》。还有宣扬劝善行慈的《八德词》、《批苦记》、《道 偈》、《唱词》、《十样好》和长期秘不示人的《十字真言》等。可以说,有关天地门教的组织、教义、仪式、修持等所应具备的一切宗教要素,都囊括其中了。

  又如重新流传在河北乡村社会的大乘天真圆顿教,本是明末清初民间宗教世界中的重要教派,其传人于1992年,将民国时期一位名叫张树松的大 乘天真圆顿教信徒假托大乘天真圆顿教创始人弓长名号编写的《弓长出世招贤真经》重新印制,广为散发。这部写于民国时期的经卷,包括《弓长度世宝卷》、《弓 长化世三阳宝卷》、《弓长挽世自由宝卷》、《弓长救世除魔宝卷》、《弓长立世一字真经》、《万教归一》、《真空宝卷》、《弓长办道十愁诗》、《弓长赞 叹》、《十字救劫真经》、《十方利益》、《醒世慈航》等内容,演述的内容虽是大乘天真圆顿教的传统教义,但也揭露了民国社会的混乱状况,并透露出企图以传 统的大乘天真圆顿教拯世度人的教义思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天地门教、大乘天真圆顿教中的当家师傅还编写了一批新经卷。在这些经卷中,他们依据各自教派传统的教义思想,并融合历 史与现实,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演述了当代人如何做人的道理。如天地门教传人编写了《菩提道》、《做人之道》、《杂淡说道》、《歌词讲日集》等;那位重印 《弓长出世招贤真经》的大乘天真圆顿教传人编写了一套由《觉之路》、《爱之源》、《行之道》、《梵之音》、《悟之谛》组成的《探索人生系列丛书》;涿鹿县 矾山镇柳树庄村的大乘天真圆顿教传人则编写了《弥勒佛天文诗》、《弥勒历史天诗文》、《弥勒佛龙华语》、《佛出世》、《共产主义真经卷》、《弥勒佛亿海经 卷》、《弥勒掌教天诗语》、《弥勒真经卷》等。这些编写的新经卷,或是通过打印、复印装订成册,或是印制成便于携带的小册子,在其各自教派的信众乃至社会 中广为散发。

  三

  民营企业家或当地一些村干部跻身民间宗教,并大多成为当家师傅,是民间宗教现实活动的第三个特点。

  天地门教复兴后,在流传的过程中,有些民营企业家或当地村干部积极皈依天地门教,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或社会影响,当然还必须具备一定 的天地门教素养,所以便很快被当地天地门教信众推为新的当家师傅,成为当地天地门教的领袖人物。在这些当家师傅的领导下。当地天地门教得到迅速发展。

  如天津郊区有一位天地门教当家师傅,是当地一个颇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的农民企业家。1990年代中叶,他从其师傅手中,领受教权,成为当家师傅,是天地门教“林传八支”第八支马开山 亲传八大弟子之一孙泰和的第十四代传人。迄今为止,他有亲传弟子7人,信徒一千多人。

  这位当家师傅不仅从其师傅那里学习、掌握了天地门教的教义思想,而且继承了修炼内丹的理论与方法。十几年来,他每天都在夜间修炼内丹,并将自 己的感悟传与其弟子。他在当地群众中有较高威望,尤其是当地天地门教信徒遇有心理障碍或生理疾病,都向他询问、讨教、治疗,据说往往有奇效。其影响所及。 就连外乡外县的天地门教信徒也慕名前来求教。因此,每天晚上,在他家的客厅里,常常会聚集着各方人士。其中,既有天地门教信徒,也有不在天地门教的普通群 众;既有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也有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乃至十几岁的青少年;既有男人,也有女人;既有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也有政府部门的基层干部。总之。男女 老少,各色人等,常常登门向他求教心理或生理出现的问题。对此,他的原则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

  因此,颇受当地天地门教信徒拥戴。

  又如黄骅市滕庄子慈善堂主持堂务的当家师傅,原是一名村干部。在集资建造慈善堂的过程中,他是积极的组织者;慈善堂建成后,他又成为堂务的管 理者和当地天地门教的领导者。每当慈善堂举办“天地圣会”时,他的家中,往往集合了许多前来治病的各界人士。笔者曾在他的家中,观察其为人治病(一般是癔 病患者)的场景。他首先为病人点燃一炷香,插在香炉中,然后用左手攥紧一根筷子,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掐住筷子。从上往下捋,边捋边念诵咒语。大约十分钟,他 就告诉病人得的是什么病,应该如何治疗。笔者听他所念叨的无非是病人冲撞了五大仙(狐狸、黄鼬、刺猬、长虫、老鼠)中的某一仙。回家以后,烧纸了灾等。他 为人治病。只收一元香钱。这种与巫术无异的治病方法,很受当地群众崇信。笔者曾询问一些病人,均说颇有成效。

  四

  “信而不仰”与“信仰而不归属”是民间宗教现实活动的第四个特点。

  所谓“信而不仰”,是指民间宗教一些教派信徒只是崇信该教派所宣扬的伦理道德,但对该教派所崇拜的各路神灵却不仰视膜拜;所谓“信仰而不归属”,是指某些乡民只是信仰民间宗教一些教派所宣扬的教义思想,但并不加入该教派组织。

  笔者在河北、天津乡村社会调查民间宗教时,常看到一些信徒对所属教派宣扬的伦理道德,如诚实守信、勤劳俭朴、长幼有序、家庭和睦、乡里和谐等 非常崇信,认为这些道德宣教,不仅切合生活,而且容易操作。因此,他们便以这些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教育自己的子女。但是,对所属教派崇拜的各路神 灵,他们却不仰视膜拜。还有一些乡民虽然信仰民间宗教所宣扬的教义思想。每天都定时烧香上供,顶礼跪拜,但却不是民间宗教信徒,即不在民间宗教组织,对民 间宗教举办宗教活动,也不参加。

  笔者曾询问这些“信而不仰”者,他们均说:“我们崇信的是他们宣扬的伦理道德,遵照这些传统伦理道德修为,可以做个好人。”笔者也曾询问那些“信仰而不归属”者,他们则说:“关键是在心灵上信仰。至于是否加入他们的组织,并不重要。”

  五

  民间宗教现实活动中呈现的这些特点,既反映了民间宗教在当代乡村社会流传的广度,也透露了民间宗教在当代乡村社会传播的深度,因而充分说明乡 村社会至今仍有民间宗教生存与发展的肥沃土壤。无论是一些地方的民间宗教教派组织公开建造殿堂、道房。作为该教派公开举办各种活动的场所,还是一些地方的 民间宗教教派信众整理、印制大量经卷,作为扩大该教派在民间影响的手段,乃至一些民营企业家或当地村干部跻身民间宗教某些教派,并大多成为这些教派的当家 师傅,这一切均具体而又生动地证明:在目前缺少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并由此导致精神贫瘠和信仰危机的乡村社会,正是民间宗教发挥了教化民心的功能,使民 间宗教信众和那些“信而不仰”者或“信仰而不归属”者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获得生命领会和精神自觉。

  对此,我们是不能讳言的,也是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的。正确的态度,应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妥善处理。因为,在 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国中,没有一种信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精神需求,社会变革中人们的价值取向与信仰诉求已经趋于多元,正如笔者的一位学界朋友所说, “‘乡土中国’不再是一片田园风光,‘红色巨龙’展现出五彩斑斓的形象。”所以,民间宗教作为一种价值体系与信仰体系,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一部分人的重要选 择。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民间宗教活动仍会持续增长。在经济接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因此,宽容、尊重信仰上的差 异,对民间宗教活动进行积极地引导和善巧地处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恐怕是题中应有之义。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