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宗旨与规则] 民俗学读书会 宗旨

民俗学读书会 宗旨

我昨天和龙哥商量了一下,晚上又和各位同仁交流了,以下为初步计划:

        学术进步计划的对象:民俗学论坛中的年轻学子(主要为硕士和本科)

        学术进步计划的目的:引导大家从情感共同体进一步发展为学术共同体。这里还要稍微解释一下情感共同体和学术共同体的关系,民俗学论坛和天涯论坛等是有性质上的区别的,民俗学论坛是一个学术性质的论坛,但不是惟学术的。民俗学论坛应该搞成一个金字塔的样式,朋友是基础,学术是更高层次的追求,一方面以朋友为学术基石,一方面以学术带动朋友交谈聊天的品味。以论坛建立熟人社会然后再建立学术共同体的设想我在《讨论民俗学论坛的定位》一贴中提过了。总之,一方面咱们要引导活跃人员(以后可以扩展到一般人员)学术进步,另一方面又不能形成一个硬框架,边界定得太死,不搞学术的全部逐出去。
        但是,今后搞不搞学术,学生阶段都应该读书,大学本就是锤炼思维开阔眼界的,不是训练具体职业技术的。现在中国职业技术学校拼命要变身为高校搞泛化教育,高校又拼命强调职场技能社会经验,结果啥都没搞好。上大学不应过多去搞什么技术性实践,对于提升内在来说没意义。

        学术进步计划的具体计划:以读书来提升“内功”,以写文章来训练“外功” 。“内功”是基础,“外功”是展示。华山派的“剑”、“气”之争不过如此。本科生应偏向读书,硕士也应把大多数时间放在读书上,适当写文章,尽量不做课题。
        本科、硕士如何读书?我硕士阶段是在华中大读书会中进行阅读训练的,我们老师要求是每个月至少6~7本理论性质的书籍,什么叫理论性质的书?就是像社会学老三大家(涂尔干、马克思、韦伯)、新三大家的书(哈贝马斯、布迪厄、吉登斯),读理论性质的书就是和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一批人直接进行精神对话,读理论不仅要深,还要广,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法学都要读。少读经验性的书,经验性的书往往回应的问题不够宏大,不足以挑战智力,这类书是以后做研究的时候才真正派上用场,不是在锻炼思维能力的时候使用的。读书要从总体进行把握,不要太关注细枝末节,锻炼思维能力时期的读书不是为了写文章时“掉书袋”。
        有同学说我现在有写论文的压力,还有做课题的压力,从总体来读人文社科类的书籍时间不够,那咱们就实事求是因人制宜,争取在有限的条件下达到学术收获最大化。以上只是给大家的参考建议,“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学习任务来安排读书计划,拿雪春当一个例子(栗子?O(∩_∩)O~),雪春现在在准备硕士论文,写的是言语、表达、交流的,那就建议这个月读索绪尔、乔姆斯基、雅各布森、巴特、列维-斯特劳斯、德里达等人的理论书籍,然后再挑一些经验类的书,希望大家每月至少能看2本理论性的书籍和2本经验性的书籍(对象:本科、硕士(硕士三年级有特殊情况除外)、博士一年级)
        要不要大家读同一本书呢?我的建议是不要,每人一个月的计划和兴趣都不一样,挑一本书来读,必有人要打乱自己计划。可以不定期挑一本书来学习、鉴赏和点评,比如品三一有新书大家就可以集体开火……共同读书是非常规的阅读计划。
        要不要精读一本书呢?我的建议是不要,一本书没有完全读懂不要紧,读多了,视野和思维上去了,回来再看没读懂的自然就懂了。打个比方吧,一年级时总是不懂附加题怎么做。怎么办?没必要在一年级苦苦思索,继续往上念,念到五年级,回头看一年级的问题,迎刃而解了,恍然大悟了。北大李康、李猛等一批学者当年是逐字逐句读涂尔干、福柯等的,成本太大了,不适合推而广之。

        怎么对读书情况进行交流和汇报?平时大家可以在私人的博客或微博中进行小范围交流,每月底集中公开交流,我们将在“民俗学论坛”开设“学术交流”版块,该版块作为集中公开交流专区。“学术交流”版块每月底每人单独开一个帖子,内容为汇报这一个月以来的学术进展,不局限于读书,还可以有田野调查状况、写作状况、听讲座感受、开会感受等等,但本科和硕士必须有读书汇报的内容。每个人都有义务参与别人帖子的交流,版主有责任进行点评。
        读书汇报贴格式:
        本月阅读书目:XX书、XX书……
        阅读感受:200字以上。
        其它,可自由填写。

       大家要坚持!要努力!我们80后90后就从这里开始!

TOP

顶习习哥和龙哥,我坚决听从计划。要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大家必须共同遵守。我忙完开题,也会就这个问题写些感想,回应下习习哥的教导。

TOP

读书范围要扩大,涉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逐渐在阅读过程中就会打通关脉,我深有体会。很喜欢读书,在书中会得到很多,最近刚刚看了关于海外民族志的调查报告,就非常不错。读书是长期的积淀,非常重要。至于课题的事情,我以前读研基本么有,所以落得一身轻松,才有了更多时间留给自己大量阅读,但我读博后,看到多数名校的学生被拉扯着做课题,实际上除了一些技能锻炼外,我不知道从中获取了多少

TOP

打字打得好累……休息休息一下,补血满了再来写如何检查大家读书(嘿嘿……放龙哥),怎么交流读书内容。

另外,还有写文章和田野调查的计划,暂时无思路,让我想想~

TOP

O(∩_∩)O哈哈~  习习哥哥的交叉手 我记住了
先多推荐几本好书给我们呀   尤其是给我这个后来才飞的小笨鸟

TOP

我发现我习惯于别人的给予 比如说具体的书 具体的东西
细细品读习习哥的话   才发现 原来 有些东西是要自己去摸索的 没有人给一个具体的模式   
(⊙v⊙)嗯  我得先学会自己思考  不能只等着别人来给灌输   
我就先看基础的书吧  砸实基础

TOP

回复 6# 的帖子

小茜,加油!

TOP

坚决执行!    这是 为了自己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我也报名参加    于洋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  博士一年级

TOP

于洋学长研三也组织过我们辽大民俗学专业的读书会。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回复 9# 的帖子

有专门的签到帖噢,在本版块的另外一个贴里。麻烦师兄移步看一下。

TOP

坚决拥护组织的决定。

TOP

读书交流时最好开放,大家认为呢?

如果大家一开始觉得不适应,加密也可以,大家讨论吧~

TOP

开放吧!还会有人陆续加入的。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结社聚知音

  聂鑫森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8月29日   03 版)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说:“请致千社。”杜预注:“二十五家为社。”以后“社”引申为集体性组织和团体,如诗社、文学社、琴社、棋社等等。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皆喜欢结社,参与者志同道合,意气相投,定期相聚,切磋文艺之事,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现代文学史上的“创造社”、“太阳社”,便是由作家、诗人组合在一起的社团。

  明人张岱《陶庵梦忆》中,有一篇《丝社》:“越中琴客不满五六人,经年不事操缦,琴安得佳?余结丝社,月必三会之。有小檄曰:”……偕我同志,爰立琴盟,约有常期,宁虚芳日。杂丝和竹,用以鼓吹清音;动操鸣弦,自令众山皆响……共怜同调之友声,用振丝坛之盛举。“所谓”丝社“,即琴社,聚合同道,娱情养趣,共研抚琴的技艺。

  生于湖南乡间的齐白石,曾在1898年,与王仲言等人创办”龙山诗社“,并被选为社长,后又与黎松安等诗友创办”罗山诗社“.”光绪二十一年(已乙·一八九五),我三十三岁。黎松安家里,也组成了一个诗社。松安住在长塘,对面一里来地,有座罗山,俗称罗网山,因此取名为‘罗山诗社'.我们龙山诗社的主干七人,和其他社外诗友,也都加入,时常做诗应课“(《齐白石自述》)。后来白石去了北京,并成为一代丹青大师,他在诗文中常常怀念当年诗社的情景,魂牵梦绕:”自笑良家佳子弟,被公引诱学吟诗“(《哭沁园师》);”魂梦不来痕迹古,吟江流水板桥霜“(《怀人》);”家山久别最伤神,故友书来一断魂。垂老杖藜归访旧,七千余里画中人“(《龙山访旧图题词》);”久别倍思乡,吟情负草堂“(《梦游南岳》)。

  1921年,居住在北京的一部分研究金石文字的学者和古文物爱好者,为了”发扬国粹“,开展学术研究,取《荀子·劝学篇》”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之义,发起组织了一个学术研究团体--”冰社“.著名京剧表演家梅兰芳、尚小云等也积极”入社“,以”加强自己的文化素养,充实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接近一些文化艺术界人士,在艺术理论、戏剧理论和琴棋书画等方面,能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从各方面汲取艺术营养,以发展自己的艺术创造“(史树青、傅大卣《冰社小记》)。

  在古代,结社似乎成了男性的专利,因闺门女性礼法所束,不能抛头露面所致。于是,在一些豪门大宅,女性便于家中结社,自娱自乐。《红楼梦》中,就描写了以探春为首的女性们(还有一位男性宝玉)组织诗社,并开展吟咏活动的情景。

  组织诗社是探春动议的,她在写给宝玉的信中说道:”各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李纨说:”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你作兴起来“(第三十七回)。于是,先起别号,李纨为”稻香老农“,探春为”蕉下客“,黛玉为”潇湘妃子“,宝钗为”蘅芜君“,宝玉为”富贵闲人“,迎春为”菱洲“,惜春为”藕榭“.尔后先开一社咏白海棠,体例为七律,押”门字韵“.在这次诗社活动中,探春、宝钗、宝玉、黛玉各作一首,史湘云才情闪射,一口气作了两首。

  咏白海棠之后,史湘云自荐作东举办诗会,所咏为菊花。宝钗又想出拟题的新方法:”又是咏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又新鲜,又大方“(第三十八回)。而且只定题,不限韵。十二个题目为:咏菊、问菊、菊梦、忆菊、画菊、访菊、种菊、簪菊、残菊、对菊、供菊、菊影。作者依次为黛玉(三首)、宝钗(两首)、宝玉(两首)、探春(两首)、湘云(三首),虽写的都是菊,却可以见出各人的性格与情感特征。黛玉的孤傲与孤苦:”满纸自吟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咏菊》);”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问菊》);”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菊梦》)。宝钗的雍容大度和自信:”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忆菊》);”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画菊》)。宝玉的潇洒、痴情:”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访菊》);”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种菊》)。探春的头角峥嵘和深谋远虑:”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簪菊》);”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残菊》)。湘云的豪放、开朗、豁达:”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对菊》);”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供菊》);”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菊影》)。

  此后,诗社还有”螃蟹咏“、”咏红梅“等活动。

  这种结社的风气,至今余韵犹存。

  我的出生地湘潭,自古文风盛烈,历代诗社甚多。这三十年来,以”白石诗社“名声尤著,台湾马英九之父,也是原籍湘潭,曾隔海驰书与”白石诗社“的诗友唱和不辍,成为一段佳话。与湘潭相邻的株洲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亦多有诗社,以南楚诗社影响最大,革命烈士罗学瓒之公子罗立洲先生历任社长,今已寿逾八旬。早几年老先生力辞其职,选拔年轻者担当重任,乐于当一名”社员“.我所居住的株洲芦淞区,有”建宁诗社“,此中诗侣多为好友。2007年秋,该社编出《广厦诗情》一书,付梓前,老友冯磐石持之索序,乃欣然而撰。”建宁诗社“既有老者,亦有青年,都是对旧体诗词情有独系,定期相聚,切磋诗词之道,少长皆陶陶然。

  我与北京著名作家野莽,订交于二十余年前,此后书信、电话、电子邮件不断,多有诗词唱和,虽非结社,胜似结社。

  2006年12月1日,因收到野莽兄的七律,乃作一诗以和之,录之为纪:

  丙戌初冬,赴京开全国”作代会“,与野莽兄欢聚数日,归湘后得其赠诗,步原韵以和之

  吹箫说剑几更灯?

  赴宴倾杯笑语生。

  风雪楼边迎紫燕;

  序文书首候新春。

  霜添白发花中影;

  诗系红巾梦里人。

  寒锁京湘年又近,

  且将”福“字贴双门

  在京开会期间,我们曾彻夜长谈,并一起应邀赴一些刊物所召之宴会。我的一套五本”老夫说老“文化丛书,是野莽策划并作序的,由新华出版社付梓。第六句是说他对家庭责任心颇强,让人感动。这种诗词唱和,我们都十分珍视,也许在将来,把这些诗编成一集,作为友谊的纪念,则幸甚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