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竹溪寻觅系列

竹溪寻觅之39

树生夫妻龙坝多



                        
双河口下,又叫油坊街,那是因为两河交汇,地气凝聚么?从而使得人文荟萃?北来的瓦坊河边群房依山势而建,一字排开如半爿街,故名叫瓦坊街,西来的朱家河自朱家坡而下,到了油坊街,自然河名又成为油
坊河了。这条街古时多油坊,为竹溪县北区榨油的集中地。
两河交汇于此,略下处即油坊街。前文已述,自陕西省平利县,洵阳县盐道,多从此经过的。于是,一家旅社自然挂牌于此,那是家百年老店,现在的主人叫陈忠顺,在山坡上群放着羊,有四五十只吧?
过了油坊街,徐家人多居此,名叫徐家老屋,河对面肖姓人多,叫肖家边。得朱家坡小学徐光银老师介绍,多识此地古树,却是几株“夫妻树”

两树相依,情深义重

情绕意牵 百年缠绵

树犹如此 人何以堪

那是两棵名字叫做“黄豆芽”的树,可惜不知它的学名。远远的,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他们的树根,相互缠绕着,紧紧地,紧紧地,分不清那是谁的根……
大的那枝高大挺拔,英俊洒脱,像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伟男子,小的那枝则像一个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美少女。两树偎偎依依,紧贴紧靠,恰如一双恩爱伉丽,因此人称“夫妻树”。据当地居民介绍,这对连体果树并非人工种植,已有100多岁,至今仍生机蓬勃。
树“丈夫”英俊潇洒,“妻子”能屈能伸,两树缠绵恩爱。因此很多新婚夫妇还经常到两棵树前合影,寄托幸福长久的美好愿望。
据说,两棵树之间,早年还有一棵榨树的,挤在夫妻树之间,一如第三者。好事人砍去了那株榨树。


继续东行,在鸡毛垭又是一棵“屋中树”,那也是“夫妻树”。柏树。两棵都是柏树。
         
树自屋中出 高约四十米

枝杆破屋顶 粗径两人抱

只余怀抱无妻啊

屋主朱世乐,今年五十余岁了,据他介绍,那还是他爷爷盖屋时,就存在的两棵树。只是,在盖屋时,嫌树占了好地穴,砍却一株略小的,准备次日再砍大树时,晚下心惊肉跳,做了一个梦,一壮汉说是杀了他的妻子,要找朱世乐的爷爷麻烦,跟他好好的算帐;如果保护好他的身子,还可以给朱家带来好运气的。
后来,朱世乐的爷爷改名朱万金了。

到赵家河处,又是一夫妻树,只是,被人强得折开,挤入一桥。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成一桥,水泥桥桥。

根茎如此苍老,依然处处泛青,回望妻子时心态是怎么呢?
有怨气么?本是安静生长在河边,两相偎依无人问,如此日日托着桥,是不是很劳累呢?

据说,砍伐夫妻树作屋梁,是畲族民间建筑风俗。流行于浙江南部山区。建屋前,人们采伐屋梁木材须寻同根树,砍后由夫妻两人抬回,表示夫妻恩爱。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8.瘿疱贡米相牵连
9.漂石崖下露水集
10. 旅游长廊游何处?
11.野莽——竹溪一怪
12.烟尘迷雾中峰观
13.观庙寺祠路何在?
14.甘氏宗祠今日花
15.梦里花开天台山
16.小人物的大事业
17.白玉干子臭豆棍
18.披沙拣金卵石滩
19.你的目光凝视哪儿?
20.天生一个仙人洞
21.满溢书香大南沟
22.名扬于外有大平
23.铜柱铜秤同庆沟
24.巫七马赞黄莲山
25.观音堂畔名医行
26.名医辈出刘氏门
27.求学路上证长寿
28.蜂子朝王兴刘氏
29.驯水治河拜河道
30.累代世交姻亲谱
31.义学兴兮族昌盛
32.幼承庭训“童子功”
33.小山沟里电影大师
34.辈字脚踩为哪般?
35.石人守沟看山笑
36.不朽功业乡间存
37.岩屋沟边望岱顶
38.朱家河边鲁班桥
39.树生夫妻龙坝多
40.竹溪河水第一库

TOP

竹溪寻觅之40

                    竹溪河水第一库

           湖北十堰竹溪县中峰镇中心学校 442312 马佾
  
  

  


  教师王跃华在坝基上玩耍。


  
  



  水库坝边亭子间,游玩教师周建军,王跃华。
    
  自赵家河而下,汇北来砖裕河水,过红庙子到吴家坝。吴家坝是龙坝乡政府所在地。而砖裕河,却出了一个名人,名叫胡世奎。早此年是县第二中学教学副校长,现在为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事迹祥见.《送你一颗感恩的心

》。但,现名砖裕河却是错误的,应叫颛顼河的,古有颛顼庙一坐,沟名颛顼沟,河名颛顼河的。这是竹溪河龙坝乡内第一大支源河流。
  颛顼是什么人?
  我们知道“五帝”指少昊、颛顼、喾、尧、舜五人。颛顼是轩辕黄帝之孙,少昊之侄儿,其父是“降居弱水”的昌意。是五帝中的第二帝,号称玄帝,即黑颜色的君主。颛顼是位沉静、博识、有谋略的人。他能根据不同地域条件发展生产,聚集财物,又以观天象,按日月运行而定四时(当时已有历法,称“颛顼历”),并制定出各种礼仪制度,来教化人民,按时祭祀祖先和天地鬼神。他命重为南正,专管天地鬼神之事,命黎为火正,专管人间之事。

  为什么叫龙坝?
  前面介绍过,龙坝乡之青华山这竹溪诸山之首,亦为县内诸山之源,一如卧龙在峰,欲奔西北,而昂首扭头回顾,雄视东南之竹溪县内各处。这龙卧之地,却是一坝,故名龙坝了。
县内是河溪纵横,竹林密布,山川交错,坡沟杂乱,其间多河,均属堵河水系,共191条,全县建水库76座,大型水库有六,库存水量2420万方。
  排名第一修建第一者,却是龙坝的竹溪河水库。它是一座以灌溉、防洪、城镇供水为主,兼顾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是该县城区唯一供水水源。

  


  水库边玩耍的孩子.

  那是1958年的12月,在仙人寨,也就是竹溪河的上游,拦河成坝,以粘土心墙为坝,坝高48。8米,顶宽6米,长187。5米。至1960年底停建,仅仅完成部分工程,1969年11月续建,1970年4月峻工。此库正常水深28。5米,最大水深32米,水面2700亩,灌溉面积13327亩。
  因位于竹溪县城河上游,又年久未大修,当地人有“头顶大水缸,涨洪心发慌”之忧。2003年10月底,经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批准,对该水库动工改造。湖北省竹溪县竹溪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由湖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以鄂计投资[2002]170号文批准兴建。坝墙加高了3.24米,库容由2476万方扩大到3100多万方,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下游安全有了可靠保证。

  
  


               竹溪河水库上游之骞坝



  


  库边的山坡竹篱笆小道,游人如织.


  当然,现在又有了观光游览的作用了。

  龙坝除竹溪河水库外,还有一老王沟水库,那是1971建成。
  另竹溪四大水库分别1965年始建1970年建成的城关镇牛头山水库
  1968年始建1971年建成的中峰鹰咀石水库。
  1971年8建成的蒋家堰黑龙水库
  1971年10月建成的汇湾梅子垭的岱王沟水库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8.瘿疱贡米相牵连
9.漂石崖下露水集
10. 旅游长廊游何处?
11.野莽——竹溪一怪
12.烟尘迷雾中峰观
13.观庙寺祠路何在?
14.甘氏宗祠今日花
15.梦里花开天台山
16.小人物的大事业
17.白玉干子臭豆棍
18.披沙拣金卵石滩
19.你的目光凝视哪儿?
20.天生一个仙人洞
21.满溢书香大南沟
22.名扬于外有大平
23.铜柱铜秤同庆沟
24.巫七马赞黄莲山
25.观音堂畔名医行
26.名医辈出刘氏门
27.求学路上证长寿
28.蜂子朝王兴刘氏
29.驯水治河拜河道
30.累代世交姻亲谱
31.义学兴兮族昌盛
32.幼承庭训“童子功”
33.小山沟里电影大师
34.辈字脚踩为哪般?
35.石人守沟看山笑
36.不朽功业乡间存
37.岩屋沟边望岱顶
38.朱家河边鲁班桥
39.树生夫妻龙坝多
40.竹溪河水第一库

TOP

竹溪寻觅之41


制陶世家毛家窑





龙坝一地,为竹溪群峰之起源处,人杰地灵,所谓十步之内,包有芳草,百步之畔,当出良才。前言,以笔者拙见,竹溪有十大明师,三聪慧之师,三劳苦之师,三卓越之师,一奔波之师。中峰居其二,一聪慧之郭国霞,这劳苦之李桂芝,县均为滴裕沟李家之后。而龙坝也是二明师的。一为出生于龙坝之胡世奎,这为卓越之师,以其德行感动溪邑学子,教化学园后生,不可谓不朽之行?

另一明师为蹇坝之卫春丽。事迹见〈卫春丽教育教学探索系列〉,此不赘述。



卫春丽老师。


龙坝竹奇,溪多,树异,桥名,人杰,还有则是毛家窑了。

据传,清乾隆年间,湖南宝庆府地皮冲,制陶世家毛朝富,毛朝贵兄弟二人,为探寻陶土陶场,在竹溪县内各地徒步苦寻年余,最终择定县西北之龙家坝地带,这儿是鄂西北地区最好的陶土资源地之一,适于建陶场。

两兄弟首先在大扒沟兴开第一座小型坡式龙窑,不久又擒带家小迁居龙家坝枣阳沟(今龙坝龙家坝村6组)。因世代制陶,居家于此,地名遂成毛家窑。换一句话说,该窑制陶工艺匠均姓毛,“毛家窑”便由此而得名。也是竹溪县陶业的发源地。

到了XX初年,本县第二家民窑——龙家窑出世,那是位于龙坝瓦楼沟村龙氏黄岗窑。

经过近200年的发展,毛家窑制陶保存独特的传统工艺,形成了一系列种类的产品。 毛家窑陶器,主要采用无砂砾猪肝土制作,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选土、和泥、制胚、上铀、窑烧五大工序。成品陶器外表呈板栗色,光滑美观,无沙眼,不漏水,用其盛酒、油、水三类东西具有保鲜、不变味的效果。主要产品有水缸、酒缸、腌菜坛、泥碗、饭盒、酒具、灯具、农用陶具等,年产量在20万件以上。因而多年来产品畅销周边省市。


陶器  一种质地较粗,具有吸水性,且不透明的粘土制品。是人类创造的第一种新物质。根据考古发掘材料及其研究,我国陶器的发明和应用,已有近万年的历史。

据说,古人为了使枝条编制的器皿耐火和密致无缝而涂上黏土,经过火烧之后,黏土部分很坚硬,进而发现成型的黏土不要内部容器也可以烧制成器,这可能是最原始的陶器。也有人认为,古人是偶然发现用手捏成的器物经火烧之后变得结实了,而且不怕水,因此而发现了陶器。

华夏文明的起源,从时代上看起源于陶器时代。陶器不仅是这一时期物质文明的重要创造,同时也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陶器的发明在整个人类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陶器的起源也就成为判断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

但,陶器不是中国独特的发明,考古发现证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发明了制陶术,但是,中国在制陶术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最早发明了瓷器,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瓷器的出现要比陶器晚的多,这是由它的化学成分和烧制温度等要求相对较高决定的。


从上述可知,陶器出现时间极早,是不是在竹溪县,清乾隆前,就没有陶瓷呢?

1958年,在县城东三里处,船形寨处,发现古文化遗址,陶器类有细绳纹夹沙红褐陶小鬲足等,经省文物普查鉴定组鉴定,认定为新时期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并延续至周代、汉代。 1986年1月1日,被竹溪县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在县城东南56公里处的新洲新华村王家套,发现有陶器为绳纹类沙红陶鬲足,经湖北省文物普查标本鉴定组鉴定,定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并延续至西周及汉代。

1970年、1974年、1979年、1980年、1983年,先后在县城东南约65公里的新洲乡樊亭村(汇湾河南岸),距新洲老街约1000米,采集到细绳纹夹沙红陶鬲足、绳纹灰陶板瓦,经湖北省文物普查标本鉴定组鉴定,定为西周春秋时期遗址,并延续至战国、秦、汉、唐代。  1986年1月1日,被竹溪县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县城东南65公里,新洲乡樊亭白岩村汪家河坪,与樊亭遗址隔河相对,采集泥制灰陶盆底等陶器,鉴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址,并延续至唐代。

1983年,县城东约3公里,在水坪镇三堰船形寨村西北樱桃园,发现有泥质夹灰外红陶片,细绳纹泥质夹沙红陶片等绳纹陶片,根据采集标本、实地考察和志书记载等情况综合分析,该遗址属汉代武陵县(竹溪设置县治之始)。古城遗址。其时代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其中汉代文化层最厚、最丰富。

1983年,发现县河铺遗址。县城东约30公里,竹溪县与竹山县分界处,依据采集标本,经湖北省文物普查鉴定组鉴定为西周遗址,并延续至秦、汉。

  

当然,竹溪还有汉代陶制和尚棺这一类珍贵文物的。
原始社会对孩子的瓮棺葬到汉代的陶棺葬,显示出先民对孩子比较重视,有着特殊的感情和热爱,也意味着对早逝的小生命的一种惋惜。从仰韶文化开始古人就大量使用瓶、罐等器物来安放夭折的孩子,这种葬俗延伸到商周时期以后,到了秦汉时期逐渐出现了放置孩子尸体的陶棺葬。考古实践中发现汉代陶棺葬较多。

在今人的观念中,几千年来国人死后总是栖于木棺,石棺多为王公大臣或番国族裔,陶棺则很少见。6000余年前的半坡时代,出现了瓮棺,到了秦汉时期,逐渐出现了陶棺专门放置孩子尸体。自此以后,用陶棺作葬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从这一点来说,毛家窑,并不是竹溪第一窑啦!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8.瘿疱贡米相牵连
9.漂石崖下露水集
10. 旅游长廊游何处?
11.野莽——竹溪一怪
12.烟尘迷雾中峰观
13.观庙寺祠路何在?
14.甘氏宗祠今日花
15.梦里花开天台山
16.小人物的大事业
17.白玉干子臭豆棍
18.披沙拣金卵石滩
19.你的目光凝视哪儿?
20.天生一个仙人洞
21.满溢书香大南沟
22.名扬于外有大平
23.铜柱铜秤同庆沟
24.巫七马赞黄莲山
25.观音堂畔名医行
26.名医辈出刘氏门
27.求学路上证长寿
28.蜂子朝王兴刘氏
29.驯水治河拜河道
30.累代世交姻亲谱
31.义学兴兮族昌盛
32.幼承庭训“童子功”
33.小山沟里电影大师
34.辈字脚踩为哪般?
35.石人守沟看山笑
36.不朽功业乡间存
37.岩屋沟边望岱顶
38.朱家河边鲁班桥
39.树生夫妻龙坝多
40.竹溪河水第一库
42.火链沟里贡米多
43.昂首何作偏头举?
44.长廊断处谁可续?
45.梅深沟里无探花

TOP

竹溪寻觅之42

火链沟里贡米多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某年春节时分,有一家,在团年饭时,桌子上摆了包装精致制作华丽美观小巧的筷子,那是从北京出差回家时,购回的。过一个心理上的贵族年,行不行?别的东西太贵了,只有这个又便宜又实在啊。只是,在撕开包装时,看见了一行字:竹溪烙花筷。
那是1972年,经省外贸局鉴定合格的出口工艺品。据说到1980年,就生产出口了30万把了。
不是说山里人没见识,也不是穷年富月什么的,只是想说,在竹溪县,有太多的东西,是足以让外地人惊奇的。
比如说,1958年,夏,竹溪桃源乡党支部书记黄开明,出席全国群英会,国务院授予“黄莲之乡”称号于竹溪县。
1978年,竹溪藤制品出口日本,澳大利亚等外国。
1981年,6月,竹溪泉溪陈家河绿板石,鄂坪鲜花黑板石,水坪大桥头灰板石出口。
1982年,3月30日到4月2日,日本中国薇菜加工技术交流会在竹溪召开。
 1982年,7月,竹溪黄牛经国务院农业部鉴定,命名为“郧巴黄牛”的称号。
 1999年,竹溪获“中国魔芋之乡” 称号。
2004年10月底被评定为“中国有机绿茶之乡”,2005年3月上旬获“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中国茶叶之乡”殊荣。
  
其实,竹溪还有一个称号,叫做“贡米之乡”。
竹溪县地处鄂西北山区,位于渝、陕、鄂三省交界的大巴山东麓,雨量充沛、光照适中、气候温和、土壤适宜,极有利于优质水稻的生产。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部有秦岭为屏障,西北——东南走向有大巴山,从而使我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5℃,水稻主要生长阶段5—9月份平均24℃左右,年降雨量平均963.6毫米,日照率40%。80%以上的水田分布在400——800米海拔地区,60%左右的水稻属潴育型土壤,70%左右的PH为5.6—7.5之间,有机质丰富,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有利于优质稻的生产,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我县优质稻生产提供了天赋的自然环境条件。
早在400多年前的中峰镇火链沟,有一块方丈余地,出一枝双穗、颗粒亮灿、香甜可口的大米,“贡米之乡”名称却来源于此地。
从龙坝水库与中峰奎星楼相交接处,名为双河口,是龙坝竹溪河与中峰县治河汇合处。
  两河正交接处,南行有一沟,沟长十余里,宽五六里,正是一个大大地盆地。因其地如盆,旧称盆裕沟,后多彭姓人居此地,又名彭裕沟了。盆地西北方,一山红火如烧,名火链沟。这儿群山环绕,沟壑幽深,独特的温差和泉水灌溉,使稻谷生长成期较其它地方更长。所产大米口感清香、香若幽竹,加上特殊加工抛光工艺,色若润玉、晶营剔透,遂为贡米。

  明朝万历年间,王璋任竹溪知县,王璋见此米非同寻常,乃米中之珍品,便传进帝都皇宫,明神宗诏谕知县王璋速送此米到金陵。神宗皇帝吃了此米,下诏定为“贡米”,从此竹溪农民千里迢迢挑米上京进贡。时任兵部给事中的徐成楚,是个大瘿疱,在京城有“行行且止,且避瘿子”的直言敢柬的官员。见家乡百姓千里迢迢肩挑背驮将贡米运抵京都,不少挑夫累死病死他乡。指点溪人,以长大量长瘿疱的溪人进京贡米,为皇上所见,此米遂止。
  因徐成楚救乡亲于倒悬。百姓感恩戴德,送“万民伞”表谢忱。
  “万民伞”后演变为竹溪过年的一种娱乐表演形式,在民间极为流行。伞用竹篾作骨架,比普通雨伞大三四倍。伞面由红黄色纱绸扎制,色彩搭配绚丽多彩,鲜艳夺目。伞盖按四方八卦缀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四季如意”、“五谷丰登”的图案,寓意太平盛世,万民喜乐,故称“万民伞”。
  至今,“万民伞”成为了民间大型歌舞娱乐形式,已经传承几百年了。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8.瘿疱贡米相牵连
9.漂石崖下露水集
10. 旅游长廊游何处?
11.野莽——竹溪一怪
12.烟尘迷雾中峰观
13.观庙寺祠路何在?
14.甘氏宗祠今日花
15.梦里花开天台山
16.小人物的大事业
17.白玉干子臭豆棍
18.披沙拣金卵石滩
19.你的目光凝视哪儿?
20.天生一个仙人洞
21.满溢书香大南沟
22.名扬于外有大平
23.铜柱铜秤同庆沟
24.巫七马赞黄莲山
25.观音堂畔名医行
26.名医辈出刘氏门
27.求学路上证长寿
28.蜂子朝王兴刘氏
29.驯水治河拜河道
30.累代世交姻亲谱
31.义学兴兮族昌盛
32.幼承庭训“童子功”
33.小山沟里电影大师
34.辈字脚踩为哪般?
35.石人守沟看山笑
36.不朽功业乡间存
37.岩屋沟边望岱顶
38.朱家河边鲁班桥
39.树生夫妻龙坝多
40.竹溪河水第一库
42.火链沟里贡米多
43.昂首何作偏头举?
44.长廊断处谁可续?
45.梅深沟里无探花

TOP

竹溪寻觅之43

昂首何作偏头举?




正月初八日,携妻带子敬真武

盆裕沟一河两分,此河名盆裕沟河,河水源出偏头山,由花桥寺入竹溪河。河宽五米,长十余里,东片以河东名东辉,西片以早晨迎太阳名朝阳坡,贡米之极品产出地火链沟即在朝阳坡最西处。
东辉村最高处有一庙,名老君庙,1937年时改建为学校,称为老君观小学,1984年折旧换新,改名为东辉小学,是中峰镇最大的小学之一。学校出门为大坡,路险坡陡,弯急泥松,昨日,现任校长欧阳坤下午放学时,出校门跌于路边坎下,头骨破损,晚11时做开颅手术,现在仍未清醒。唉。

自缘河流而上,过一坡,多弯,正所谓看山跑死马之地。看着在眼前,走却得好半天功夫的。坡长,起伏不定,名唤青龙背,由东至西龙身渐进渐高,昴首处回顾四方,山名昂首山了。是中峰镇与鄂坪乡分界山,高峰高海拔1581米,面积15平方公里。

山路遥遥,古迹犹存。

黑山石寨,壁垒如旧。

山上一庵,祖师庵,一庙,真武庙,一洞,隐真洞。祖师庵供奉的道教创始人李聃,也就是老子,据传,老子骑青牛西走后,留下《道德经》一卷,并不是一去不回头,却是到了竹溪的昂首山,发大愿要济世救民,后修道成仙,见昂首山气势太盛,居然高出他早年修道时所居地峨眉山,武当山三尺三寸三。于是,在成仙欲走时,一脚踩偏了昂首山。此山遂名偏头山。

上山要过平安道

千步梯,名千步,实为951级。
   
路遇石中树,亦一喜事。

真武庙供奉的净乐国王子,也就是后来的真武大帝。竹溪故旧相传,真武大帝修道时,有天天不离峨眉山,月月不离武当山,年年不离昂首山之说。这真武庙却是他请鲁班来修建的,一修四年不回家,鲁班师傅的母亲来寻儿子,告诉他在再寻找途中,父亲死于虎口,母亲也衣不遮体了。天寒地冻,真武庙未成,工棚简陋,鲁班只好抱一些刨花为母亲御寒,直到真武庙修成,娘俩才回山东老家。后来,鲁班的徒子徒孙就留下了禁忌抱刨花,轻易不准人把作坊里的刨花抱走,那是要留给木匠祖师爷母亲御寒的物什。刨花御寒就成了竹溪的一个孝敬父老的传说故事了。真武大帝修成仙道后,兴起挥剑,竟然在岩石上留下划痕,是为竹溪八景之一,北天剑迹。

真武庙外木栅栏

大帝神像立庙中

隐真洞,却是唐时道人吕纯阳有关。是竹溪古八景之一。
旧诗云:古洞幽深绝点尘,曾传吕祖此修真。一心欲作神仙侣,是处堪栖自在身。松竹荫来看有影,姓名埋去识无人。蒲团坠破飞昂稳,跨鹤遨游了俗因。

洞外有铁链,

链上结同心

龙头一香伸岩外

终点山颠一碑立
北天剑迹诗句,言云:
北帝飞升后,谁将短剑磨?
空山余岁月,古殿老烟萝。
径仄蛇盘石,林深鸟作窠。
樵歌声不断,都负夕阳过。
依此诗句中意,剑迹为真武大帝所留,然民间另有一说,言剑迹为吕纯阳所留。

另,正月初八,为妻子生日,满三十三岁矣,是为庆贺之举。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8.瘿疱贡米相牵连
9.漂石崖下露水集
10. 旅游长廊游何处?
11.野莽——竹溪一怪
12.烟尘迷雾中峰观
13.观庙寺祠路何在?
14.甘氏宗祠今日花
15.梦里花开天台山
16.小人物的大事业
17.白玉干子臭豆棍
18.披沙拣金卵石滩
19.你的目光凝视哪儿?
20.天生一个仙人洞
21.满溢书香大南沟
22.名扬于外有大平
23.铜柱铜秤同庆沟
24.巫七马赞黄莲山
25.观音堂畔名医行
26.名医辈出刘氏门
27.求学路上证长寿
28.蜂子朝王兴刘氏
29.驯水治河拜河道
30.累代世交姻亲谱
31.义学兴兮族昌盛
32.幼承庭训“童子功”
33.小山沟里电影大师
34.辈字脚踩为哪般?
35.石人守沟看山笑
36.不朽功业乡间存
37.岩屋沟边望岱顶
38.朱家河边鲁班桥
39.树生夫妻龙坝多
40.竹溪河水第一库
42.火链沟里贡米多
43.昂首何作偏头举?
44.长廊断处谁可续?
45.梅深沟里无探花

TOP

竹溪寻觅之44


长廊断处谁可续?



          

  由花桥寺进盆裕沟,过青龙背而上昂首山,也就是现在的偏头山,是其中的一条路,也是旧时走人最多的一条路。而如今,却是有六条路之多了。
  据说,这是因为偏头山开发为森林公园的结果之一。

  



      龙王垭茶场处,森林公园由此进

  早些年,听说开发出竹溪旅游长廊时,还没有发现十八里长峡的。说是自水坪镇康家岭过龙王垭,这是由北一至南的底线,康家岭到关垭为纵线,途经牛头山水库,九里岗风景区,梁儿塘水库,县城,鹰咀石水库,梅探沟,盆裕沟,奎星楼,甘家岭,蒋家堰,黑龙洞,最终到土关垭;而龙王垭过标致湖,偏头山,南去至鄂坪万江河,继续西去到天台山,漂石岩,由漂石岩北进回蒋家堰镇;而中峰奎星楼过双河口,到竹溪河水库,西去麻河梁到太子坟,夫妻树,鲁班桥,岩屋沟,(此处两分路,一路西去,过芦沟到蒋家堰镇下街头,另一路西南向,到青华,老鹰山,而自老鹰山又可回蒋家堰镇之黑龙洞)东岱顶。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旅游带,从水坪镇,鄂坪乡,龙王垭茶场,标湖林场,城关镇,中峰镇,龙坝乡,蒋家堰镇,构成一个完美的旅游带。故名旅游长廊。
  从上面叙述可知,所有路面上世纪时,均为机耕路,现在多为水泥路面了。顺便补充一句,县城到关垭之路时,这是305省道,从县城到标湖林场另一自北向南的机耕路,可到偏头山,在梁儿塘时,又有一路可至偏头山,滴裕沟处也可到偏头山,加上鄂坪龙王垭路,鄂坪路,天台山路,共有六条路可至偏头山。
  这是一个纵横交错,道路密布的旅游长廊啊。

  



      由龙王垭至标湖之路,大山深处林荫道。


  



      偏头之颠回头望,十万大山峰如聚。

  这一旅游带,总称偏头山公园。竹溪县偏头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
  如今的偏头山公园一带,麦垄里随时可见野兔、草鹿、山麂、野猪,走出森林到地头水凼饮水沐浴的野生动物常与人们狭路相逢抢道而行,鸟雀也大胆地在挥镰收割的人们跟前啄食鸣唱丰收,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偏头山森林公园,位于竹溪县城西部,距县城9公里,以国有标湖林场为中心,总面积13333公倾。以森林景观为主,集峰奇水秀,涧深谷幽,崖峻壁峭和人文古迹为一体。有偏头山、标湖、孔家包、龙泉洞、三包等五个风景区。公园以森林风光为主,有仿古式宾馆“巴山客舍”,有峰奇水秀、洞深谷幽、崖峻壁峭,自然景观、景点达40多处,尤以偏头山、祖师庙及隐真洞等最负盛名。

  这个游带上,还有很多奇观,等着你们去发现呢?
  比如说,邹慰烈同志,在竹溪县偏头山森林公园发现一处植物奇观:一株高约8米的石栎树,基部由相距20厘米的一大一小两棵石栎树组成,在距在面1.2米处,两树合二为一,共用一个主枝(如下图),交合处围粗70多厘米,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枝头正在孕育花苞。
  据当地林业专家称,偏头山森林公园的这株石栎,是多年前从山上移植到院内的,归属硬斗石栎,其木材商品名称为白椆。据分析,这棵共生树原是两棵幼龄石栎经藤蔓缠绕等外力作用,形成交合,其中一株树梢褪化,因此合二而一,独树一帜,形成植物奇观。
  石栎材质坚硬,耐磨,可供建筑工程承重构件、造船、地板等用材;树皮可制胶;种仁供作饲料或酿酒。石栎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是组成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主要树种之一。  

  




  然而,现在却没有从偏头山到天台山之路,即使是机耕路也没有。换一句话说,这旅游长廊之南线一途,中间缺了一个连接珍珠的线啊。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8.瘿疱贡米相牵连
9.漂石崖下露水集
10. 旅游长廊游何处?
11.野莽——竹溪一怪
12.烟尘迷雾中峰观
13.观庙寺祠路何在?
14.甘氏宗祠今日花
15.梦里花开天台山
16.小人物的大事业
17.白玉干子臭豆棍
18.披沙拣金卵石滩
19.你的目光凝视哪儿?
20.天生一个仙人洞
21.满溢书香大南沟
22.名扬于外有大平
23.铜柱铜秤同庆沟
24.巫七马赞黄莲山
25.观音堂畔名医行
26.名医辈出刘氏门
27.求学路上证长寿
28.蜂子朝王兴刘氏
29.驯水治河拜河道
30.累代世交姻亲谱
31.义学兴兮族昌盛
32.幼承庭训“童子功”
33.小山沟里电影大师
34.辈字脚踩为哪般?
35.石人守沟看山笑
36.不朽功业乡间存
37.岩屋沟边望岱顶
38.朱家河边鲁班桥
39.树生夫妻龙坝多
40.竹溪河水第一库
42.火链沟里贡米多
43.昂首何作偏头举?
44.长廊断处谁可续?
45.梅深沟里无探花

TOP

竹溪寻觅之45

梅深沟里无探花



盆裕沟河水北上直入竹溪河,这正是双河口处,也就是龙坝河与县治河两相交界处。此地距县城三公里,却是一个大坪,河北为长旺,一坪连续十余里地,北枕山川有五峰,故名五峰山。南边却是一片山,山边为竹溪河。山川如画,烟雨蒙蒙,却是竹溪八大景之一的“画屏烟雨”了。
河南略下处,有一小坪,方圆约二公里,过河有一桥,桥上雕花刻画,名花桥。小坪中有一寺,寺以桥名,为花桥寺。寺南山湾多茅草,一山如檑台,相传有后母教子于此,却是一亲一前娘子,其擂打如一。后两子均成才,为纪念母亲,此处为擂子坡。如今,竹溪有一乡土诗人,姚诗望正出生于此地。那是一名孜孜追求文学梦的农家子弟,现在漂泊在异地外乡,每日写诗如旧日。
过擂子坡,即到梅探沟。
然而,在一九八二年版的《竹溪地名志》中(77页),此地已名为煤炭沟了。言以其地产煤炭而得名。此言大误。

相传此沟多梅姓人,有一子考取探花郎,此后即名梅探沟,意梅家探花郎所居住的沟。查同治版竹溪县志,卷九人物编,234页,峒溪寨阵亡乡勇名目,梅显元。卷十一编,308页,梅氏,谢仁义妻,三十岁无故,孝事翁姑,严持节操。同治年间逾古稀,犹健饭,子孙林立。
此外,别无梅姓人上志书。
而现在,梅探沟里再无梅姓人矣。
这让你想起什么?
一是,我想起了奎星楼的状元母亲坟墓,那算不算状元崇拜呢?关垭子敖家祠堂的黄河道台,治水崇拜,前文已述,那也是没有的事。李氏的黄河道台,却是真正的,不赘述。这里却出来一个探花崇拜。
“探花”一名在唐代的科举经已出现。当时中进士者会园游庆祝,称“探花宴”。唐制科举,一榜之首为状元,榜眼两名(取一榜两眼之意),没有第三名,以及第同年中的少俊者两名作两街探花使,探花使带领一班同年遍游名园。如有他人先折得已开牡丹或芍药,则探花要受罚。同榜之人先到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然后在曲江亭子宴会,最后在状元、探花带领下遍游京中名园。
也就是说,探花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三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

古人多以花喻美人,此处又有一联: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汉?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我乃探花郎。
这与称呼考试成绩好的书生,为探花郎有没有关系呢?与他们到园中采摘鲜花有没有关系呢?
想一想啊,在今天,校园里美丽的女子,我们不是称呼为校花么?
女人与花,总是牵扯不开的。女人最美好的时光,我们称之为花季,女人的喜庆日子祝福为“花好月圆”。于是,我们见到唐时的杜秋娘《金缕衣》的叹息: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是不是,我们称呼她们如花的原因呢?你年,年轻是黄花闺女,漂亮是貌美如花,风姿是花枝招展,白净为如花似玉,微笑是笑嫣如花,有貌无才是花瓶,憔悴是花容尽失,即使是女人人老珠黄还说昨日黄花......
而男人,比较好色的人叫花心,好色成瘾的人叫花痴,好色成病了的叫花癫。自然,就有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然笑春风”,

这一距城不远不近的山沟,是不是一个梅姓女子的居住地?又或者说,是一梅姓男子呼朋唤友唱诗酬友的所在?你年,在今天,还是竹溪唯一的乡土诗人姚诗望所出生地呢?
梅探沟与探花无关,只是一个男人梦么?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8.瘿疱贡米相牵连
9.漂石崖下露水集
10. 旅游长廊游何处?
11.野莽——竹溪一怪
12.烟尘迷雾中峰观
13.观庙寺祠路何在?
14.甘氏宗祠今日花
15.梦里花开天台山
16.小人物的大事业
17.白玉干子臭豆棍
18.披沙拣金卵石滩
19.你的目光凝视哪儿?
20.天生一个仙人洞
21.满溢书香大南沟
22.名扬于外有大平
23.铜柱铜秤同庆沟
24.巫七马赞黄莲山
25.观音堂畔名医行
26.名医辈出刘氏门
27.求学路上证长寿
28.蜂子朝王兴刘氏
29.驯水治河拜河道
30.累代世交姻亲谱
31.义学兴兮族昌盛
32.幼承庭训“童子功”
33.小山沟里电影大师
34.辈字脚踩为哪般?
35.石人守沟看山笑
36.不朽功业乡间存
37.岩屋沟边望岱顶
38.朱家河边鲁班桥
39.树生夫妻龙坝多
40.竹溪河水第一库
42.火链沟里贡米多
43.昂首何作偏头举?
44.长廊断处谁可续?
45.梅深沟里无探花

TOP

竹溪寻觅之46

美女晒羞画屏中



竹溪县城素有北枕五峰,东临诰轴,南带溪水,西列画屏之说。县城北为五峰山,群峰如聚,五峰相连,如兄似弟抱城相护。东来之山如龙,其头回顾县城,是为诰轴山。西来之竹溪河水自城南绕至城北而去,与五星峰相抱,构成一个防护圈,自然,诰轴山之峰成为俯视县城的大哥怀抱了。
而画屏,却去城西2。5公里。同治版竹溪县志97页,画屏条,山势绝壁崇峦,争奇献秀,宛若画屏,排列红岚白云之外。昔人以“画屏烟雨”为八景之一,去县西五里。然另有一说,画屏指县西三十里地之画屏山,不确。
城西五里处,正是盆裕沟河入竹溪河处,也是县治河与竹溪河相交处。沿公路为擂子坡,梅探沟,高桥沟(这已是县城西之桥处,因桥得名,是进入县城的要道了),长岭,灌沟河,覆船山,元和观,榔抱梅,火烧田一带。由南线自偏头山而东,梁儿塘,鹰咀石,标湖及保城寨。

这儿最有名的,当属于元和观及榔抱梅。元和观建于覆船山上,为县城高桥之南,灌沟河入竹溪河处,一榔粗约丈许,其内生长一梅花,梅花娇柔可爱,为城西一大景观。只是可惜,为时人所毁。
由高桥正南上山坡,为长岭,一水库为梁儿塘水库,是一方居民吃水浇灌的根本。其上另有一水库,为鹰咀石所在。山势如鹰咀,其一线泉源,聚而成库,却是竹溪六大水库之一。前文忆述龙坝居其二,为竹溪河水库,老茺沟水库。蒋家堰居其一,黑龙水库,中峰居其一,就这这个鹰咀石水库了。
此库1968年动工,1971年峻工,坝高30米,底宽159米,顶宽4米,长105米,承雨面积4。4平方公里,蓄水面积73亩,浇灌面积3500亩。在竹溪六大水库中居第三,仅仅次于竹溪河水库,黑龙水库之后。
由高桥沟南行,约三里处,正处梁儿塘之东,一路蜿蜒如蛇行,自长岭顺势西来,而灌沟河依稀可见,从此坪东坡边缓缓而流。此处南行可至鹰咀石水库,西行至梁儿塘水库,过库可至偏头山,西北行至梅探沟,擂子坡,东行过灌沟河,到覆船山,元和观,北行为县城所在之高桥。
这儿有一校,为长岭中学,早年为县劳教所,后改为中学。在我所写的《玩字系列》中,所提到的学校,即指这所学校。校后有一坪,是课余学生最好的去处。当然,现在该学校已撤。

在这正中,是画屏烟雨的中心吧?山势环绕如抱,坡平缓浑圆,中有一片山林,旁边一溪如注,远远地看去,却是一女孩子正晒太阳。
那就是美女晒羞。
至于鹰咀叼衣,梁儿护姐,火烧救人,覆船前往,泪水成河,终于一榔抱梅,这些故事,不说也罢。
那羞处,实则是“生命之门”,在人类的原始文化或以后的古老文化中,决不是淫秽下流,而是神圣的,因为人都是从这里出来的,在中国以及世界上许多民族中,常以孔状物(如玉璧、山洞等)象征女阴,鱼、双鱼、莲花、花苞、贝类动物也是十分普遍的女阴象征物。这是因为,在漫长的群婚杂交的时期,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而只知道人是从女人的阴户中出来的,所以崇拜女阴,歌颂女阴。
关于女阴崇拜的仪式,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也进行了考察。他们指出,女阴崇拜的特殊形式是朝觐祭祀。在欧洲的帕幅帕斯,古希腊人采用了爱与美的女神阿芙罗狄泰的祭礼仪式。法国洛塞尔出土的“持角杯的少女”雕刻在一块石板上,左手抚腹扭臀显露出夸张的女阴,右手捧一角杯象征着承接性爱的甘露。罗马的历史学家在对夕克堡一泓泥沼中发现的古尸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日尔曼人的原始部落曾狂热地崇拜女阴,认为女阴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具有神奇的魔力和特性;因而他们在部落中选出最英俊漂亮的美男子作为牺牲奉献给神灵,将他缚石埋入象征女阴的泥沼中。在印度的一些地区信奉伽蓝女神,在举行祭祀时,选拔出部落中最年轻美貌的少女作为伽蓝女神的替身,她需裸露下身,祭司则要进行亲吻少女裸露阴部的仪式。不仅如此,仪式中所有的祭品必须先接触女阴之后,再由朝拜者品尝分享。

而这儿的美女晒羞,是不是表明竹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根据呢?在竹溪竹山,不是有着女娲文化的起源之说么?这儿的美女晒羞是不是女娲呢?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8.瘿疱贡米相牵连
9.漂石崖下露水集
10. 旅游长廊游何处?
11.野莽——竹溪一怪
12.烟尘迷雾中峰观
13.观庙寺祠路何在?
14.甘氏宗祠今日花
15.梦里花开天台山
16.小人物的大事业
17.白玉干子臭豆棍
18.披沙拣金卵石滩
19.你的目光凝视哪儿?
20.天生一个仙人洞
21.满溢书香大南沟
22.名扬于外有大平
23.铜柱铜秤同庆沟
24.巫七马赞黄莲山
25.观音堂畔名医行
26.名医辈出刘氏门
27.求学路上证长寿
28.蜂子朝王兴刘氏
29.驯水治河拜河道
30.累代世交姻亲谱
31.义学兴兮族昌盛
32.幼承庭训“童子功”
33.小山沟里电影大师
34.辈字脚踩为哪般?
35.石人守沟看山笑
36.不朽功业乡间存
37.岩屋沟边望岱顶
38.朱家河边鲁班桥
39.树生夫妻龙坝多
40.竹溪河水第一库
42.火链沟里贡米多
43.昂首何作偏头举?
44.长廊断处谁可续?
45.梅深沟里无探花
46.美女晒羞画屏中
47.城西石桥本姓方
48.江西会馆榨菜油
49.玉杆金芽翡翠叶
50.龙舞马家三百年

TOP

马老师对于竹溪文化的系统展示,是极具历史性意义的。

TOP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哇,这个系列不错!

TOP

竹溪寻觅之47

城西石桥本姓方



县城西一桥,现名高桥,当然,是水泥预制结构的。早些看,却是一石桥,名方家桥。那是清同治五年,也就1866年,县监生方正霖捐款兴建,故名“方义桥”。桥石墩有八,孔七,木梁石板面,全长85米。那也是竹溪县城在一九五七年前,隔竹溪河通南北的唯一的桥。1976年9月,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可通行汽车。墩九孔八,名“工农桥”。
由于本县溪流纵横,河沟交叉,故此桥极多。现有桥140坐,大桥23,中桥15,小桥102。其中以人名命桥者,极多。县南225公里,双桥乡有张公桥。明喜靖七年,也就1528年,张姓贡生捐款修建。桥用两块4。8米长的石条并列而成。
彩升桥,黑龙沟口,乾隆十三年,卢彩升建。现存。
另有不以人名命者,积庆桥,县东。明弘治年间,知县傅亨昌建。崇桢二年,节推许公望斗摄县事重修。康熙十一年,山洪冲毁,时邑令宣葆光,徐如浩重修。
济渡桥,廖家河西,周一神速修。
祈祠桥,县东三里,王世万建。
花市桥,县西十里,旧有木桥,年久毁坏,雍正二年秋,刘景云等募捐建石桥。
望山桥,县东北一里。雍正四年,陈起龙等募捐修。
王家河桥,县南五十里,道光二年,武生张美蟠捐款修。
王家桥,灌沟桥,县西二里,相传吕道人修。
高桥,县东三十八里,阎家坝处,宁起龙捐修。
石桥,县东三十六里,阎坝,明之万修。
观音桥,县西四十里,郭家铺处,咸丰初年,卢敏望,贺兴良,龚春泽募捐修。
黑墨田桥,县东三十里,生员肖士均捐修。

为什么人们都来修桥?
古人求三不朽,德,功,言,其在县志中均可见。其功,见武功条,言,见艺文条,而德呢?可见善行条。
方志因之而收善行一条,此其一,为个人追求。

其二,为社会环境要求。关于劝人行善,不但佛教这样,儒家、耶、回教等,无不教人行善止恶,所谓“为善唯恶恐不及”。:“行善得善果,作恶得恶报”,这是因果的定律。道、佛、儒都讲要积德,行善,是强调做人要讲德行,这是中国人强调个人道德的修养的文化传统。《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与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中国人对于行善的观念,多建立在家庭中,如父母行善作福,其子孙必多昌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其三则是官方提倡了。任何时代编修的地方志,翻开一看,虽然并未明文彪炳以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为指导思想,但读过以后,就会感到忠君、爱国、孝道、节义等适应于中国封建制度的政治观点和社会伦理道德这根主线贯穿于全书之中。
方志收《善行》以之劝善行教化,维护传统的伦理纲常。将社会上扶危济困、急公好义、见义勇为的典型事例,为之显德扬名,传播后世。更可起到端肃世风,淳厚风俗的作用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8.瘿疱贡米相牵连
9.漂石崖下露水集
10. 旅游长廊游何处?
11.野莽——竹溪一怪
12.烟尘迷雾中峰观
13.观庙寺祠路何在?
14.甘氏宗祠今日花
15.梦里花开天台山
16.小人物的大事业
17.白玉干子臭豆棍
18.披沙拣金卵石滩
19.你的目光凝视哪儿?
20.天生一个仙人洞
21.满溢书香大南沟
22.名扬于外有大平
23.铜柱铜秤同庆沟
24.巫七马赞黄莲山
25.观音堂畔名医行
26.名医辈出刘氏门
27.求学路上证长寿
28.蜂子朝王兴刘氏
29.驯水治河拜河道
30.累代世交姻亲谱
31.义学兴兮族昌盛
32.幼承庭训“童子功”
33.小山沟里电影大师
34.辈字脚踩为哪般?
35.石人守沟看山笑
36.不朽功业乡间存
37.岩屋沟边望岱顶
38.朱家河边鲁班桥
39.树生夫妻龙坝多
40.竹溪河水第一库
42.火链沟里贡米多
43.昂首何作偏头举?
44.长廊断处谁可续?
45.梅深沟里无探花
46.美女晒羞画屏中
47.城西石桥本姓方
48.江西会馆榨菜油
49.玉杆金芽翡翠叶
50.龙舞马家三百年

TOP

竹溪寻觅之48
江西会馆榨菜油



自西进竹溪县城有路二,一为正西之方义桥,也就是现在的高桥。另一路为沿汉白公路东行,由马家菜园子进城。那处旧名货场,却是旧县城唯一贸易市场处。
由灌沟河口东行,过左家湾,到江西馆,就到了马家菜园子了。这江西馆却是大大有名的地方。

所谓江西馆,是江西籍人集资造,作为江西同乡歇脚、办事的去处。如遇到天灾人祸、生意亏本都可以向会馆申请帮助,实际上相当于江西人的同乡会。
江西的东边临川市受吴越文化的影响很深厚,东北部是徽文化的一部分.西边受湖湘文化的影响很深, ,南部赣州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地域.。这是一个文化荟萃的地区,也是名人辈出的地区,以竹溪而言,黄州馆,湖南馆,太平馆等等省际乡人集会之所,独以江西馆最为出名,且最为豪华即实在。顺便说一句,现在保存最好的,也是江西馆。
.
什么是会馆?《辞海》的《会馆》条解释说:“同籍贯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设立的机构,建有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之用。”
 《辞海》的上述条目引用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尝考会馆设于都中,古未有也,始嘉隆间。”刘侗是明崇帧时人,去嘉靖、隆庆未远。这是记载会馆的较早史料。近人瞿兑之在《湖广会馆馆志后记》一文中说:“京师之有会馆,肪于汉之郡邸。……椎其原始者,或云永乐已有之。”这些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会馆。最早的是建于永乐年间的北京芜湖会馆。嘉靖、万历时期,会馆趋于兴盛,清代中期最多。会馆几乎遍及通都大邑,府、州、县城甚至某些乡镇也有设置,仅北京的各种会馆即有四百余所。
会馆的发达是同科举制度和商业经济的繁盛有着密切关系的。《辞海》所说的会馆是“同籍贯或同行业的人”所设立,这就是说,它分为“同籍贯的”和“同行业的”两大类型。  
  会馆大体可分为三种:“试馆”,主要为同乡官僚、缙绅和科举之士居停聚会之处。同乡会馆,是以工商业者、行帮为主体的。同乡移民会馆,是入清以后由外地迁来的客民建立的。
由于会馆与乡土观念的牢固结合,其主要作用仍在于维护地方利益,这就造成各地工商行帮会馆之间壁垒森严、各自分割市场、垄断技术,从而阻碍了国内市场的集中扩大和生产技术的流通提高。

江西馆山后一峰,居县城正南,北对五星峰,东对龙山,是竹溪葬墓地之首选。竹溪旧俗有坟对凸,屋对凹之说。恩施也有“屋对垭口坟对尖”。郧西人说“坟对凸,门对凹,宅基好坏不管它”。其时山峰坟墓林立,如逢上坟点亮为仙去之人送灯照路,欢迎归家看顾后人时,油灯点点,时明时灭,如城市街道夜市。
在1944年冬,国民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过溪,有日军飞机三架追踪轰炸。是时县城灯火管制,无一亮处。江西馆却如城区。日军投弹11枚,江西馆后山峰为之低几米。死蛇二条。
无一人伤亡。
这时江西馆却不是会馆,是竹溪车站。那是1939年6月,为抗日战争建成此汉白公路,原为陕西省西北公路局管辖。国防干线,经本县田垭子至关垭子,长44。43公里。过往车辆运输,于此休息。于是1941年,成立竹溪汽车站,选址江西馆。
今日却为竹溪榨油场,是县内最早最大的榨油处。后山为竹溪墓葬地如旧,仍为溪人首选。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8.瘿疱贡米相牵连
9.漂石崖下露水集
10. 旅游长廊游何处?
11.野莽——竹溪一怪
12.烟尘迷雾中峰观
13.观庙寺祠路何在?
14.甘氏宗祠今日花
15.梦里花开天台山
16.小人物的大事业
17.白玉干子臭豆棍
18.披沙拣金卵石滩
19.你的目光凝视哪儿?
20.天生一个仙人洞
21.满溢书香大南沟
22.名扬于外有大平
23.铜柱铜秤同庆沟
24.巫七马赞黄莲山
25.观音堂畔名医行
26.名医辈出刘氏门
27.求学路上证长寿
28.蜂子朝王兴刘氏
29.驯水治河拜河道
30.累代世交姻亲谱
31.义学兴兮族昌盛
32.幼承庭训“童子功”
33.小山沟里电影大师
34.辈字脚踩为哪般?
35.石人守沟看山笑
36.不朽功业乡间存
37.岩屋沟边望岱顶
38.朱家河边鲁班桥
39.树生夫妻龙坝多
40.竹溪河水第一库
42.火链沟里贡米多
43.昂首何作偏头举?
44.长廊断处谁可续?
45.梅深沟里无探花
46.美女晒羞画屏中
47.城西石桥本姓方
48.江西会馆榨菜油
49.玉杆金芽翡翠叶
50.龙舞马家三百年

TOP

竹溪寻觅之49
玉杆金芽翡翠叶




竹溪古有四大奇,中峰观的豆腐嫩,彭裕沟的米香,阎家坝的罗卜脆,马家菜园子的白菜无茎丝。这里翡翠叶即指马家菜园的白菜,提到马家菜园的白菜,不得不提到马争,那是一个在竹溪民间传说中大大有名的人物,因为他是马家菜园白菜无茎丝的发明家。
马家在竹溪城南,据传在插草为标,占地属已的时代,城南所有地,均为马家所有。也是县城居民食用蔬菜的唯一来源。马家最为有名的一是缸培豆芽,粗长白如玉,豆叶金黄色耀眼。二是马争通过十余年栽培而成的新口种,无茎丝白菜了。
马争在民间传说中,名字为马真。但查菜园马家古碑仅仅在第五代有马争。当属于传说的讹误了。
竹溪马家现存辈字:金名正盈,献于朝庭,世代躬亲,永享太平。金字辈以上,据古碑抄录整理如下。
辈字当为良,有,之,林,马争一辈无。
马良玉出自山西洪洞大槐树村,于清道光年间来竹溪。入赘杜家。所出有二子,马有德,马有功。马有功无记载。马有德所出三子。马之奇,马之见,马之印。马之见娶妻徐氏,有五子。马林桐(妻徐氏),马林桂(妻张氏),马林材(妻冯氏),马林楠(妻周氏),马林花(妻王氏)。五人所出下辈计十三人。马彪(妻土氏),马秀(妻向氏),马春,马信(妻蔡氏),马   (妻张氏),马忠(妻周氏),马义(妻马氏),马争  ,马烈(妻徐氏),马戊  ,马逮(妻金氏),马祥(妻林氏),马透(妻姜氏).
从上述记载,我们能不能说,马争是竹溪历史上第一个科学家呢?蔬菜杂交培育新品种的科学家?
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家,是不是因为迁居的原因?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为家庭分行生存条件,从而赢得家族发展的机会?

据说,竹溪马家来自于山西大槐树。现在已传至庭字辈,自良字辈到庭字辈,已经有13代人啦!
中国古代有八大移民集散地——山西大槐树、苏州阊门外、江西瓦屑坝、麻城孝感乡、山东枣林庄、广东珠玑巷、福建石壁村、河北小兴州。竹溪马家,据传来自于山西大槐树,那是“湖广填四川”的事。
移民问题在古代中国很普遍,中国很多省区到处流传着“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南方客家人都把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作为他们的发祥地,在北方,人们会普遍地说自己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的移民。
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连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
山西强制“分丁徙居”的实行情况在《洪洞县志》中记载说:“明洪武、永乐年间,屡迁山西民于滁和(安徽)、北平、山东、河南、保安(湖北)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树下指洪洞县广济寺“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之下)。洪洞大槐树成为北方向各地移民的集散地,以致在广大地区留下“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和强制移民上路的传说。

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移XX动,“湖广”这个地理概念。自元代实行行省制,两湖合为一个行省,称为湖广省,不包括广东。明代改行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行省。清康熙初年,两湖分省,“湖广”指湖广总督所辖的湖北.湖南地区。湖北、湖南地区农民起义在宋、元、明、清前期发生较多, 封建统治者有意识地将湖北、湖南地区人民迁出本地,使之与四川人民杂居,不易联合起来造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邻近湖广的江西是个地少人多的省,其人口又自然拥入湖广。因此,清末学者魏源在所着的《湖广水利论》中说:“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两次移民大淹,一为元末明初,二为清初。
在清初时,持续达一百多年的移民大潮分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大体是顺治十六年至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年间,多半是奉旨入川。所以民间盛传自己的祖先都是一队队由官府把双手反解在背上,捆着上路入蜀的,途中要小便时,由官差松开双手才方便,所以川人把解小便称为“解手”,走路习惯把手背在背上.
第二阶段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乾隆六十年(1795)。清政府吸取过去教训,制定并完善了移民的有关政策,以“安民为本”,使移民大潮一浪接一浪,持续达一个多世纪。
第三阶段是嘉庆元年(1796)至同治年间。这—时期,清政府对移民采取不禁而止,听其自然的态度.

马姓,《姓纂》上是样记载的:“赢姓,伯益之后,赵王子赵奢,封马服君,子孙氏焉。子孙氏焉。赵奢兴,赵灭,徙咸阳,望出扶风。”
秦始皇把赵奢的孙子马兴家族从邯郸迁到咸阳,这是马氏宗族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是被迁徙的12万户豪富强族中之一。汉武帝在位,马氏家族被封为重合侯,官任侍中的马通率领,从邯郸迁往扶风茂陵,这是马氏家族第二次大规模的迁徙。从此,扶风茂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并成为马氏的郡望和发祥地。
自然,到竹溪不属于大规模的迁移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研究员和张诚先生研究结果统计,马姓人口在宋朝时期(960—1279),大约有6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排在第25位。马姓第一大省是山东。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山西(12.8%)、河南(12.6%)、河北(11.9%),这四省马姓大约占全国马姓总人口的52.1%。
当代汉族马姓的人口已有1260万,跃居全国大姓的第十九位,大约占全国当代人口的1%,河南为马姓第一大省,占河南省总人口的1.6%。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编写的《姓氏人名统计分析》一书来看,马姓在北京市和陕西省分别处于姓氏排列中的第8位和第9位,马姓在北方尤其是在北京地区和陕西地区是一大族姓。
在湖北,马家只是小姓。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8.瘿疱贡米相牵连
9.漂石崖下露水集
10. 旅游长廊游何处?
11.野莽——竹溪一怪
12.烟尘迷雾中峰观
13.观庙寺祠路何在?
14.甘氏宗祠今日花
15.梦里花开天台山
16.小人物的大事业
17.白玉干子臭豆棍
18.披沙拣金卵石滩
19.你的目光凝视哪儿?
20.天生一个仙人洞
21.满溢书香大南沟
22.名扬于外有大平
23.铜柱铜秤同庆沟
24.巫七马赞黄莲山
25.观音堂畔名医行
26.名医辈出刘氏门
27.求学路上证长寿
28.蜂子朝王兴刘氏
29.驯水治河拜河道
30.累代世交姻亲谱
31.义学兴兮族昌盛
32.幼承庭训“童子功”
33.小山沟里电影大师
34.辈字脚踩为哪般?
35.石人守沟看山笑
36.不朽功业乡间存
37.岩屋沟边望岱顶
38.朱家河边鲁班桥
39.树生夫妻龙坝多
40.竹溪河水第一库
42.火链沟里贡米多
43.昂首何作偏头举?
44.长廊断处谁可续?
45.梅深沟里无探花
46.美女晒羞画屏中
47.城西石桥本姓方
48.江西会馆榨菜油
49.玉杆金芽翡翠叶
50.龙舞马家三百年

TOP

竹溪寻觅之50
龙舞马家三百年
--玉杆金芽翡翠叶之续一

竹溪古有三大狠,甘家岭祠堂规矩狠,郭家梁子拳头狠,马家菜园舞龙狠。只是,把马的舞龙与那两家放在一块,似乎不大协调,是不是?
中峰甘家岭自康熙年间平定叛乱后,一家独大。而郭家的拳术,却也是竹溪独一份的。相传其祖先体为少林传人,后流落竹溪深山老林,打猎为生,一身修为本不为人知。一次与众多猎户进山时,偶遇虎群,才现侠踪。几日后又有众盗抢其虎皮,于是,顺手操起猎棚中的板凳。那手板凳拳把几十个大盗全都打翻在地,名声由此而显。上世纪八直年代初,读初中时,一次见过当代郭家拳术传人——郭隆杰,已经八十余岁了,身手灵活如少年。
当然,不仅仅如此。
竹溪旧有习俗,过节逢年,必舞龙玩狮踩高跷。

龙的品种丰富多彩,有竹龙、木龙、荆龙、草龙、布龙、纱龙、纸龙。竹溪则多为竹龙,舞龙一为祈雨祈福,二为娱神娱己,三为彰显力量,四为兴旺人丁。龙在中华民族中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利的象征。舞龙的动作千变万化、花样百出,再配合龙珠及鼓乐衬托,真是一种集武术、鼓乐、戏曲与艺术于一身的文化艺术。
舞龙祈雨在先秦时期已开始流行,到汉代已具相当规模,形式也多有讲究。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汉代人春旱求雨舞青龙,炎夏求雨舞赤龙或黄龙,秋季求雨舞白龙,冬天求雨舞黑龙。这些龙长达数丈,每次出动五至九条不等。
灯与龙的结合,大约起始于宋时。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道:“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
舞龙时,一人持龙头,其他人持龙身,还有一人持火球引龙捕捉,称作“龙戏珠”(简称龙珠)。由龙珠领先引龙起舞,龙摇头甩尾,装着千方百计抢珠的样子,因而有盘、翻、滚、游、跳、戏、咬、抓、踏等几十个套路。
“舞火龙”的高潮则是“烧龙身”,舞龙者必须赤膊上阵,用香油涂抹,而周围的参观者随时可能用烟花爆竹来袭击舞龙人,

舞狮有路数的。狮子从“沉睡惊醒”、“搔头摆尾”、“仰视低顾”、 “探测方向”,到“出洞”、“见青”、“碎青”、“狂欢”、“翻滚”等。醒狮有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宾、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等等。
以轻灵敏捷见常,刚柔相济,舞动中主要表现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等8种神态,以采青为己任,历尽艰险取得胜利。

高跷,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木棍支身,高则丈余,低也有三尺多。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
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如戏剧中有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每逢过年,龙必上街头,狮随其后,而高跷居间。只不过,龙须有白黑红绿之分。这每年必龙之尊者,其须为白。每每夜色未起,城周群龙齐聚,青石板路面上,烟花与火龙共舞,笑声携孩子波荡。
甘家,郭家,马家,三家龙多选白色。一家无三尊,于是,开打成为必然。在舞龙过程中,这打却有规矩的,那就是在舞动龙身的过程中,不能损坏舞龙的美感。如此破坏这一规则,你就被踢出这一舞台。
换一句话说,在众金舞龙者的竞争中,是必须在正规的玩法中,在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时,进行自身技艺的表演中,让大家比较出谁最狠。
早先,选择白龙者极多的,只是在舞龙时,年年在三家面前大丢面子,遂成三家独大这局。
每年最后的胜利者,必然是菜园子马家。

只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日常娱乐活动日益增多的情况上,舞龙玩狮踩高跷,渐渐没落了。
现在,似乎没有多少人记得那些欢乐的日光,包括我们这些人。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8.瘿疱贡米相牵连
9.漂石崖下露水集
10. 旅游长廊游何处?
11.野莽——竹溪一怪
12.烟尘迷雾中峰观
13.观庙寺祠路何在?
14.甘氏宗祠今日花
15.梦里花开天台山
16.小人物的大事业
17.白玉干子臭豆棍
18.披沙拣金卵石滩
19.你的目光凝视哪儿?
20.天生一个仙人洞
21.满溢书香大南沟
22.名扬于外有大平
23.铜柱铜秤同庆沟
24.巫七马赞黄莲山
25.观音堂畔名医行
26.名医辈出刘氏门
27.求学路上证长寿
28.蜂子朝王兴刘氏
29.驯水治河拜河道
30.累代世交姻亲谱
31.义学兴兮族昌盛
32.幼承庭训“童子功”
33.小山沟里电影大师
34.辈字脚踩为哪般?
35.石人守沟看山笑
36.不朽功业乡间存
37.岩屋沟边望岱顶
38.朱家河边鲁班桥
39.树生夫妻龙坝多
40.竹溪河水第一库
42.火链沟里贡米多
43.昂首何作偏头举?
44.长廊断处谁可续?
45.梅深沟里无探花
46.美女晒羞画屏中
47.城西石桥本姓方
48.江西会馆榨菜油
49.玉杆金芽翡翠叶
50.龙舞马家三百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