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回顾:“钟敬文民俗学奖”的由来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回顾:“钟敬文民俗学奖”的由来

钟敬文先生和我们在一起

──钟敬文先生逝世百日祭



  2002年1月10日,我国著名民俗学家、诗人、散文家、文艺理论家钟敬文先生走完了自己光辉的百年旅程,永远离我们而去了。先生留有一遗愿: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只刻五个字——诗人钟敬文,别无他求。由此可见先生对自己诗作成就的自信与偏爱。当然,先生是有自信的资本的,生前曾出版过《三朵花》、《偶然草》、《东南草》,《未来的风》、《新绿集》、《晋南草》等多部诗集,诗的语言轻灵、飘逸,极富哲理性,在中国的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先生不仅诗写得漂亮,散文方面也造诣颇深。郁达夫在其三十年代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 散文卷》中曾收录了先生的多篇著作,并认为先生的散文“清朗、绝俗,可以继冰心、周作人之后武”。
  4月20日是钟敬文先生逝世百日祭,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散文家、民俗学家,寄托学界对先生的无限哀思与缅怀,由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馆与中国民俗学会联合主办的“钟敬文先生百日祭——诗文吟诵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主持了此次吟诵会。
  吟诵会在先生生前最爱听的广东丝竹音乐声中拉开了序幕。舞台布局简单而不失庄重:正上方是“钟敬文先生和我们在一起”的条幅,左侧置一巨大钢琴,右侧上方悬挂着先生的巨幅遗像,遗像下方是伴随先生历经风雨几十载的书桌与藤椅,桌上放着先生生前使用过的一盏台灯、一顶帽子、一根手杖和一个公文包,这都是钟先生家属无偿指赠给现代文学馆的。默哀中,感觉先生正缓缓向我们走来,笑容依旧那么慈祥,精神也依然镌炼,步履缓慢但坚定有力,目光中透出先生殷殷的期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所有与会者都有一个念头:先生没有走,依然在我们身边,时刻关注着我们的成长。但钟先生家属敬献花篮的举动让我们不得不接受眼前残酷的现实:钟先生已经走了,离开了他念念不忘的弟子,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终生的民俗学事业,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
  北师大中文系刘铁梁教授、杨利慧副教授,历史系赵世瑜教授,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安德明、朝戈金等钟先生生前的弟子,以及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社会知名人士纷纷登台,吟诵钟先生富有激情的诗篇和优美的散文:《海滨的二月》、《游山》《满江红——郁达夫先生殉难三十周年纪念》、《纪念罗曼 罗兰先生》、《碧云寺的秋色》、《到莫斯科去啊》等,在悠扬的钢琴伴奏与他们声情并茂的吟诵声中,我们也时而黯然神伤,时而激情飞扬,时而哀婉凄楚,时而豪情万丈,深切感受到了先生“富贵于我如浮云”的超凡气质与开阔心胸,也充分领略了先生在新旧体诗和散文等方面的文学艺术与卓越成就。而每位吟诵者向先生遗像虔诚鞠躬的举动又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钟先生的人品、精神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分量。
  在吟诵会进行过程中,多位嘉宾对钟先生的去世表示了沉痛哀悼,对钟先生的学术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北师大中文系主任王泉根教授在讲话中说,人民的学者——钟敬文先生的走令江河痛哭,愁云密布,不但给北师大中文系,也给民俗学界,甚至整个学术界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先生说:“每当我们说起中国民俗学,我们就想起钟敬文;每当我们提起钟敬文,我们就想起中国民俗学,钟敬文与中国民俗学是一对孪生兄弟。钟先生提升了民俗学的地位,是我们的榜样,对民间文化与民俗学的兴起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认为钟先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学界,也超出了国界。
  与会者还有幸亲耳聆听了钟先生生前关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讲话录音。先生的讲话是在病榻上进行的,虽然重病缠身,却依然念念不忘心爱的事业,那声音语重心长,字字千钧,撞击着每位与会者的心灵,使每一位与会者都真正体会到了先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精神。
  北师大中文系民俗学专业的全体师生还演唱了先生写于三十年代的《中国民俗学运动歌》,激昂高亢的歌声伴着悠扬的钢琴声,似乎不仅向先生,也向世人宣布:先生,您就放心吧!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奋发图强,为建立中国民俗学派而贡献所有的青春、汗水和力量的,中国民俗学的队伍终有一天会无比强大的,您若泉下有知,亦当含笑九泉了。
  吟诵会的最后还进行了一个特殊的授奖仪式,这个奖是“钟敬文民俗学奖”。钟先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亲自指定了三位受奖人:已故的中文系教授许钰先生和在读的99级博士生赵宗福、庞建春,以表彰他们为民俗学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启功、张岱年、汤一介、乐黛云、刘德有、吉狄马加等文化、教育、学术界知名人士、钟先生生前好友,弟子及其闻讯而来的仰幕者共二百余人参加了这一形式新颖的纪念会。(钟敬文先生逝世百日祭:新闻通稿)

TOP

首届“钟敬文民俗学奖”的由来:

“吟诵会的最后还进行了一个特殊的授奖仪式,这个奖是“钟敬文民俗学奖”。钟先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亲自指定了三位受奖人:已故的中文系教授许钰先生和在读的99级博士生赵宗福、庞建春,以表彰他们为民俗学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另:
  “第一届钟敬文民俗学奖”于2002年4月20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钟敬文先生百日祭──诗文遗作吟诵会”上颁发,除已故的许钰先生外,另两位获奖人是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99级的博士研究生庞建春和赵宗福。钟老在去世前的病床上,还一直坚持亲自指导他们的博士学位论文写作和下一届博士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北师大唐圣基金负责人戴贤远教授当时说,设立“钟敬文民俗学奖”就是为了坚守和发展钟老开创的中国民俗学事业,弘扬老一代学者邈高致远的学术精神和关注民生的人文情怀。这个以中国民俗学奠基人之一、“人民学者”钟敬文的名字命名的民俗学奖,将按年度进行每年的评奖活动,以激励更多的中国学人关注学科建设,推进中国民俗学及民间文化研究事业的向前发展。

来源:http://www.chinafolklore.org/Chi ... xscz/xscz_jiang.htm

TOP

补充说明:

“钟敬文民俗学奖”由北师大唐圣基金负责人戴贤远教授创立。
时间是钟敬文先生去世前的几天,戴贤远教授在医院看望先生时当面提出设立这一奖项的建议,得到先生的首肯和赞许,钟宜老师等人在场。
首届三位受奖人许钰教授(已故)、庞建春同学、赵宗福同学是先生当即亲自指定的。
戴贤远教授今天在2010年度的授奖仪式上回忆说,先生当时的答复是“你是好人呀,你是好人呀,这是我想了多少年都没能实现的事情。”

TOP

看过上文,知道了这个奖项的来历。戴教授似乎不是民俗圈中的人,查找不到他的学术成果。
本人八十年代末曾经聆听过许钰先生的讲课,十分严谨规矩。
许先生与两个博士生一起获杰出贡献奖,有些令人不解。钟老先生钦定,也就罢了。

TOP

回复 4# 的帖子

先生当年的立意大概是既要奖励像许钰先生这样有突出贡献的老学者,同时也有意激励年轻学人吧。
所以首届受奖人中有故去的教授,也有即将毕业的博士生。
“杰出贡献”是当时这个“新闻通稿”的措辞,现在看来,如果将先生的两层意思都表述出来,则更严密一些。
之后历届颁奖大概也走的是这个“双重”路线,有“老的”也有“小的”,只是后来的受奖人中没有再出现过“在校生”。

戴贤远教授是师大经济学院的经济管理学教授,本人确实不做民俗学研究。听说他是中山大学前校长戴季陶先生的孙子,他的家人跟钟老一家应该算作“世交”,他本人也经常在钟老家走动,喜欢钟老,敬佩钟老,也多少知道钟老一直的心愿,这些可能是当初设立这个奖项的动因吧。

TOP

受教了

TOP

这回顾很有必要啊。。。
干嘛要签名,又不是真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