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二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综述:第六讲

第二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综述:第六讲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部主办,民族文学研究所及其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于2010年10月1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报告厅顺利开班。2010年10月21日下午,德国波恩大学卡尔·赖希尔教授(Prof. Karl Raichl)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会议室举办了题为《口头史诗与交流民族志》的精彩讲座。这是他在继《口头史诗的记忆、演述和传播》、《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的演述》和《中世纪英雄史诗:比较视野》三场报告之后,为学员们带来的又一学术盛宴。
  按照讲习班课程计划,《口头史诗与民族交流志》讲座于13:30准时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研究员担任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副所长汤晓青编审、前副所长郎樱研究员、尹虎彬研究员、巴莫曲布嫫研究员、斯钦孟和研究员、黄中祥副研究员等专家学者与学员们一起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交流民族志”和“作为交流事件的口头史诗”。首先,卡尔·赖希尔教授介绍了交流民族志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对“交流事件”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介绍。根据戴尔·海默斯(Dell Hymes)的理论,交流事件由以下七个要素组成:交流事件中不同类型的参与者;可利用的不同渠道及其使用方式;不同参与者共享的代码;场景;讯息形式及其文类;一条讯息可能表达的态度和内容;事件本身。进而,赖希尔教授介绍了莫瑞尔﹒萨维利﹒特罗伊克(Muriel Saville-Troike)对此七大要素进行的补充和修正,她将其扩充为十一点,即文类;主题;目的或功能;场景;基调;参与者;讯息形式;讯息内容;行动序列;交流互动准则;阐释规范。在此基础上,赖希尔教授分析了他1989年在新疆赛里木湖畔进行的一次哈萨克史诗演述的田野调查,使学员们对“交流事件”这一概念有了具体形象的了解。在“作为交流事件的口头史诗”这一部分中,赖希尔教授强调了口头史诗现场演述与史诗书面文本的区别。他以突厥语史诗为例,从行动序列、场景、参与者、讯息形式、功能几方面阐述了史诗现场演述与书面文本的差异。他总结说:“口头史诗演述是一个交流事件,它发生于特定场合,有其特定结构,具有多种功能。当交流事件消失,史诗仅仅作为书面文本保留时,从多重意义上来说,它都成为了文学。”在分析二者差异的同时,赖希尔教授指出,当史诗以书面文本形式呈现的时候,尽管歌手的声音已经不复存在,其音乐和内涵也大打折扣,但其诗性仍能保留。最后,赖希尔教授分析了口头传统的发展趋势。从欧洲中世纪历史来看,口头史诗相关主题和传说往往以书面文本和其他一些通俗形式传承下来,呈现出繁荣景象。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木偶剧院,赖希尔教授就发现了中世纪史诗的幸存。这些传统故事采用传统形式、语言和风格,以戏剧形式表演出来。然而,赖希尔教授表示,很难预测突厥语口头史诗是否能以这种方式传承下去。他认为,目前能做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地将口头史诗演述作为交流事件来考察,对其进行完整的记录。
  赖希尔教授的讲座视野开阔,言简意赅,让学员们深受启发。之后,他与现场的学者、学员们进行了讨论交流,气氛热烈。讨论涉及民间文学的传承形式,史诗的定义及其理解,口头传统的现代文化生态,戴尔·海默斯语言分析模型,史诗的艺术价值,田野调查的技巧及学术伦理等问题。在交流中,赖希尔教授与学员们分享了他的田野经历,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观点。他认为,史诗具有认同功能,我们应该用历史学的、类型学的眼光来看待史诗传统。进行对比研究工作,其最终的落脚点在于通过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对比,更好地理解自身的传统。在田野调查中,聆听这些具有久远历史的口头传统,与传统直接接触,有着特别的感受。在田野工作中,研究人员应该充分赢得受访者的尊重。而对于理论,我们应该用批判的态度对其加以运用。赖希尔教授认为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口头传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式。尽管目前许多传统的史诗演述面临消亡,或者逐渐成为文学,但是作为文化遗产,口头传统依然有其魅力,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工作就是尽力将其完整地记录下来,尤其应将其作为交流事件来考察。
  现场交流讨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卡尔·赖希尔教授精彩的报告、严谨的学术态度、渊博的知识、扎实的理论功底赢得了学员们一致好评。16:30左右,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方彧整理,尹虎彬审校)

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