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汪晖事件,立此存照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汪晖事件,立此存照

      入夏以来,围绕着一介书生汪晖掀起了一阵高过一阵的惊涛骇浪,媒体的煽动鼓噪,学界的鲜明对垒,庸众的围观起哄,左、右两派围剿与反围剿,媒体与学者暗通声气,海内海外隔空交战,煽风点火者引火烧身,风暴中央却出奇地平静,各色人物纷纷登场,学界众生连连亮相……,对于中国的读书人来说,也许成了这个炎热的夏天除了南非世界杯之外一场最为热闹的大戏,无论最后结果如何,这都将成为中国学术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这个事件充分暴露了中国学术界的生态现状,并将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学术界的生态和学者的心态。立此存照,且作壁上观。

一、多位学者联名发表公开信 呼吁调查汪晖涉嫌剽窃问题
二、九十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就“汪晖事件”发表声援汪晖的签名信


--------------------------------------------------------------------------------


一、多位学者联名发表公开信 呼吁调查汪晖涉嫌剽窃问题

2010年07月07日 08:34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

  2010年3月25日王彬彬在《南方周末》发表《汪晖〈反抗绝望〉的学风问题》,指出《反抗绝望》一书存在剽窃问题,引起学界普遍关注。4月8日,《南方周末》刊发了项义华的文章和两位网友所做的调查,补充了《反抗绝望》涉嫌抄袭的证据。有学者认为,《反抗绝望》虽然屡次再版,但毕竟是一本写于20年前的旧书。王彬彬遂又查核了汪晖的近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认为该书也涉嫌抄袭。这些指控,引起海内外学术界很多议论。

  熊丙奇4月2日在《东方早报》撰文提出:“王彬彬教授已公开撰文批评汪晖的《反抗绝望》一书存在严重抄袭现象,这不应该只停留在‘媒体辩论’——媒体评价终究不是学术评价;也不是由几个专家表态拍板——几个专家的意见也只是个人意见,而应该由学术机构进行调查、认定。这个学术机构,就是汪晖当年读博士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虽然博士学位已经授予20年,但学术不端的责任追究,并没有时限……应该立即启动调查程序,组织独立的调查委员会,通过调查、听证,以鉴定汪晖的论文是否存在抄袭。如果没有抄袭,学位委员会可以向公众公布调查结果;如果存在抄袭,学位委员会当作出取消博士学位的处理。”

  林毓生6月6日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说:“国际上,……如果一旦涉嫌抄袭的事件发生了,握有公权力、负有行政责任的校长、院长会很快组织‘调查委员会’,任命享有清誉、具有公信力、与涉嫌抄袭者和被抄袭者没有关系的第三者为‘调查委员会’委员,授予‘调查委员会’独立调查之权。在调查过程中,当然会给予当事人向‘调查委员会’详尽说明的机会。……中国学术界最近一再声言要与世界学术接轨。如果这不只是一句口号的话,我认为负责督导校内学术发展、维持学术秩序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与清华大学校长,有政治与道德的责任尽速成立‘汪晖涉嫌抄袭调查委员会’,根据调查报告作出符合上述原则的决定……。中国学术界庶几可以走向良性循环。”

  易中天6月7日在《南方都市报》上发文说:赞同林的主张,“应该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汪晖涉嫌抄袭调查委员会’,来审理此案。因为非如此,不能还汪晖一个清白,如果他当真清白的话。这可不是虚情假意。实际上,在我看来,端正学风固然重要,保护人权也同样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借此机会,建立防止学术腐败的有效机制,制定解决学术争端的游戏规则。……这个‘专门委员会’……应该是客观、公正、中立的。因此,甭管是谁建的,挂在谁的名下,都应该是‘只对公众和事实负责’的‘独立机构’。……可以考虑聘请理工科教授和海外学者参加。……委员会名单应该公示。……委员会的惟一任务,是弄清事实,即根据《著作权法》和国际学术惯例,讨论‘汪晖抄袭’的说法是否成立。与此无关的话题,比如汪晖的学术成就等等,均不在讨论之列。……表决和撰写结论时,应实行‘实名制’。”

  事件发生距今已3个月,其间不断有学者呼吁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组织调查委员会,但是至今未见回应。汪晖对上述批评迄今也没有任何回应,但他曾表态,希望能由学术界内部来解决。为对汪晖教授负责,澄清这一争议,结束莫衷一是的状态,走向良性循环,我们支持熊、林二位的建议,联名要求中国社科院和清华大学迅速答复,履行职责。我们也同意易中天的主张,在组成调查委员会时,应邀请贵院、贵校之外的学者,乃至海外学者参加,公示委员会名单和调查结果。我们同时要求,调查结论以及各委员投票意向最终能公布,以示公开、公正,接受公众监督。


签名人员(截至7月6日中午,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陈明(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陈青生(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陈仲丹(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邓晓芒(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董健(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樊洪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
冯崇义(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
顾海兵(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教授)
郭世佑(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
郭于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郝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教授)
何蜀(《红岩春秋》杂志退休编审)
黄卫峰(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黄有光(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教授)
李公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
李世洞(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李天纲(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教授)
李醒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李杨(广州社科院历史所所长)
刘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刘绪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陆谷孙(复旦大学英文系教授)
马斗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沈登苗(民间学者)
沈弘(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沈坚(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田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汪丁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王东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
王建民(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
王晴佳(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学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王扬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
吴迪(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中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肖滨(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
肖雪慧(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熊伟(新启蒙公民参与立法研究所所长)
熊卫民(中国科学院自然史所副研究员)
严搏非(上海三辉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向继东(《湘声报》编辑)
徐贲(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
徐国栋(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
许医农(北京三联书店编辑)
薛涌(美国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教)
杨光祖(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文史部教授)
杨沐(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高级讲师)
杨玉圣(学术批评网创办人)
尤小立(苏州大学副教授)
余三定(《云梦学刊》主编)
张闳(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
张聚国(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张隆溪(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张伟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张中秋(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院教授)
赵士林(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
郑培凯(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
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周伟良(杭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
周祥森(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编审)
祝国光(全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
朱正(湖南人民出版社编审)





二、九十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就“汪晖事件”发表声援汪晖的签名信

副标题:给清华大学校长的签名信

2010年07月09日 09:25 凤凰网文化

        凤凰网文化讯 3月10日,汪晖写于20多年前的博士论文《反抗绝望》被指存在多处抄袭。7月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包括汪丁丁、郑也夫、张鸣等在内的63位国内外学者的公开信,呼吁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组织调查委员会调查。7月9日,哥伦比亚大学刘禾教授给凤凰网发来邮件,告知80多位海外学者曾联署签名信寄给了清华大学校长。在这封信中,80多位学者(后补发14位,名单增至90多位)力挺汪晖,称通过学者举证发现任何剽窃都不存在!现独家授权凤凰网将公开信全文公布。以下为刘禾教授发来的公开信说明及中英文版本。(晨芳)

发起者说明

        从2010年3月中、下旬开始,围绕汪晖的早期著作《反抗绝望》一书,《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和访谈。网络媒体上的激烈争论更是十分罕见。从四月开始,有人向国外翻译、评论和出版过汪晖著作的译者、评论者、刊物和出版社广泛寄送匿名信,一些与汪晖合作过的学者和学术机构也成为这些匿名信的目标。有鉴于此,这些学者开始收集并研究有关"汪晖事件"的各类文章和讨论,并将相关情况向国际学术界的同行们通报。6月9日,国际学者致信清华大学校长陈述了他们的看法。此后, 7月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63人的签名信,当晚央视也对此事做了报道。因此,现在有必要将这封致清华大学校长的信公之于众。 由于种种在主流媒体上发表这份文件的努力都遭遇了挫折,此信不得不在网络上公之于众。以下就是八十多位国际学者联合签署的公开信原文和签名,并附上中译文。



八十多位国际学者联合签署的信原文

中文译文:

尊敬的顾秉林校长与谢维和副校长:

作为学者、译者、编辑、历史学者和文化批评者的国际共同体的成员,我们给您写信,声援正在被大众传媒攻击的汪晖教授。最近发生的这次令人困惑的、有组织的媒体攻击可能被用来针对任何一个学者,正因为如此,我们-这封信的签字者-向您递呈这封信。

首先,汪晖教授被指责抄袭。这个指控已经在钟彪、舒炜、魏行和其他学者的严谨分析文章中被辩驳,它是不足信的。在这封信上签字的也有汪晖教授著作的译者,他们无疑是最熟悉汪晖教授的写作的。每位译者都检查并且复查了汪教授在过去三十年中著作所采用大量参考书目的注释。他们当中没有一人发现有任何剽窃的现象-不管我们多么宽松地定义剽窃这个词。

第二,我们之中有许多中国研究和亚洲专家。我们可以证明汪教授的学术诚信以及他在国际亚洲研究中的重要性。2010年春天,他被亚洲研究协会邀请在年会上做基调演讲,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来自中国的亚洲研究学者。这份荣誉源自汪教授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可信度,以及他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这些问题在他的著作所吸引的学者、追随者和有原则的批评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在我们的学术共同体中,这是最高层次的承认。汪晖影响了国内和国外的学者,同时与这两个群体对话,并且在我们之间搭建了交流的桥梁。

第三,在社会和经济的激烈转型期,媒体对大学的攻击是很常见的现象。我们中的很多人见证过媒体攻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研究的不屑,并且丝毫不理解大学的学术研究是怎样在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当然也包括科学的、社会科学的、人文和艺术的社会生活。当媒体文化针对一个特定的学者发起无端的攻击时,大学作为机构就被削弱了: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就是对大学本身进行攻击。

最后,当大学内部正常的文化政治被判为非法的时候,学术、高等教育、实验艺术和人文科学的正当性也同样受到了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机构的功能实际上就被取消了。

我们-这封信的签字者-很熟悉这个事件中已经公布的事实,并曾读过、在教学中使用过、友好地分析批评过或者翻译过汪晖教授的著作。

此致

敬礼

2010年6月9日

英文原文:

June 9, 2010

Dear President Gu Binglin and President Xie Weihe:

We write you as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f scholars, translators, editors, historians and cultural critics in support of Professor Wang Hui who is currently under attack from the popular media in China.  This recent, baffling, organized media attack could happen to any scholar and for that reason we, the undersigned, present this letter.

First, Professor Wang has been accused of plagiarism.  The charges have been contested and discredited in the careful analyses given by Zhong Biao, Shu Wei, Wei Xing and others. Among the signatories to this letter are also translators and they are without doubt closest to the work of Wang Hui.  Each translator has checked and double checked all the footnotes in the vast bibliographies of Professor Wang's publications over the last thirty years.  None has found any indication of plagiarism no matter how loosely this word is defined.

Second, among us are many Asia specialists in Chinese studies and we attest to Professor Wang's scholarly integrity and his importance in international Asian studies.  The first Chinese scholar of Asia ever invited to address the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convention in spring 2010, Wang was honored for the breadth, depth and reliability of his scholarship and fo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s he has popularized among scholars and the many admirers and principled critics his work has attracted.  This is recognition at the highest level possible among our community of scholarship.  Wang Hui has influenced scholars in China and outside the country, speaking simultaneously to both constituencies and opening a bridge among us.

Third, media attacks on the universities during times of extreme social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are common.  Many of us have witnessed media attacks and what they share is contempt for research and incomprehension of how university scholarship enriches everyday life, to say nothing of scientific, social scientific, humanistic and artistic social life.  The university as an institution is weakened when unmotivated attacks from the media culture single out one scholar as a target: the next logical step is to attack the university itself.

Finally, when ordinary cultural politics inside the university are criminalized, the legitimacy of scholarship, higher education, experimental arts and human sciences is imperiled as well.  The universities are effectively cancelled as central institutions of social development.

We, the undersigned are familiar with the known facts in this case and have read, taught, commented on the work of Professor Wang Hui critically and in a friendly fashion, or translated him.

We respectfully submit this letter,

#TRANSLATORS OF WANG HUI'S WORK INTO VARIOUS LANGUAGES

汪晖著作译者

#黄乐嫣,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中文系教授 (Gloria Davies, Chinese Studies, 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

#村田雄二郎,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授 (Murata Yujiro, Professor,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董玥,美国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研究部主任,华盛顿大学历史系副教授(Madeleine Y. Dong, Chair, China Studies Program, 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克里斯多福·康奈利,美国加州大学EAP上海学习中心主任,圣特克鲁兹加州大学文学教授 (Christopher Connery, Director, EAP Shanghai Study Center Offi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ofessor of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USA)

#胡志德,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教授 (Theodore Huters, Professor of Chinese, Dept. of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SA)

#瑞贝卡·卡尔,纽约大学历史系与东亚研究副教授;《批判亚洲研究》编辑委员会成员;《立场:东亚文化批评》编辑组成员 (#Rebecca Karl,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 East Asian Studies, New York University, USA; 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 Critical Asian Studies and Member of editorial collective,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蔡元丰,德国威腾堡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Howard Y. F. Choy, Associate Professor, Foreign Languages & Literatures, Wittenberg University, GERMANY)

#石井剛,日本 东京大学副教授 ( #Ishii Tsuyoshi, Associat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萨布里娜·阿迪佐尼,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教学研究员(Sabrina Ardizzoni, Teaching Fellow, University of Bologna, ITALY)

OTHER CONCERNED SCHOLARS

其他相关学者

帕特里夏·阿比纳乐,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 (Patricio N. Abinales, Professor, Center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Kyoto University, JAPAN)

塔里克·阿里,英国伦敦的获奖历史学者,小说家,电影制作人和评论员 (Tariq Ali, Award-winning historian, novelist, filmmaker, and commentator, London, UK)

安o阿纳格诺斯特,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教授 (Ann Anagnost, Professor of Anthropology and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保罗·安德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迈克人文讲席教授 (Paul Anderer, Mack Professor of Humanities, Columbia University, USA)

白露,美国莱斯大学历史系Ting Tsung 和 Wei Fong Chao 亚洲研究讲席教授;《立场:东亚文化批评》资深主编与创立人 (Tani E. Barlow, Ting Tsung and Wei Fong Chao Professor of Asian Studies, History Department, Rice University, USA; Founding Senior Editor,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罗宾·布莱克本,英国艾塞克斯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美国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杰出访问教授 (Robin Blackburn, Professor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Essex, UK; Distinguished Visiting Professor of History, Graduate Faculty,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克里斯·布拉莫尔,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东亚研究学院中国政治经济学教授 (Chris M Bramall, Professor of Chinese Political Economy, School of East Asian Studies, Sheffield University, UK)

塔玛拉·金,美国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系助教授 (Tamara Chi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Chicago, USA)

布鲁斯·柯明思,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系主任、古斯塔夫 ·F·斯威夫特和安· M· 斯威夫特杰出贡献教授;芝加哥大学国际关系委员会成员 (Bruce Cumings, Chair, History Department, Gustavus F. and Ann M. Swift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 Member,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Chicago, USA)

阿里夫·德里克,俄勒冈大学奈特社会科学教授(已退休);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荣誉客座教授;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彼得·瓦尔高等研究所杰出访问学者 (Arif Dirlik, Knight Professor of Soci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Oregon, USA, Retired; Honorary Adjunct Professor,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Marxist Social Theory, Nanjing University; Distinguished Visiting Fellow, Peter Wall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斯特芬妮·赫默尔克·唐纳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文学艺术和传媒学院媒体与传播学院中国媒体研究荣誉教授 (Stephanie Hemelryk Donald, Honorary Professor of Chinese Media Studies, Department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School of Letters, Art, and Media,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迈克·杜盾,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政治系教授 (Michael Dutton,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olitics, Goldsmith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UK)

艾华,英国西敏寺大学社会科学、人文与语言学院中国文化研究教授 (Harriet Evans, Professor in Chinese Cultural Studies,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Humanities and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UK)

冯珠娣,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Judith Farquhar,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USA)

安东篱,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历史研究学院教授 (Antonia Finnane, Professor, School of Historic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托马斯·范盾,《批判亚洲研究》主编 (Thomas P. Fenton, Editor, Critical Asian Studies)

王斯福,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国比较研究会主任、人类学系教授 (Stephan Feuchtwang, Director, Chin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rofessor in Anthropology,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UK)

高默波,澳大利亚阿得雷德大学中国研究系主任、教授;孔子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Mobo Gao, Professor and Chair of Chinese Studies, Director, Confucius Institute Centre for Asian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AUSTRALIA)

A·汤姆·格朗菲尔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帝州学院历史系纽约州立大学杰出教学教授 (A. Tom Grunfeld, SUNY Distinguished Teaching Professor of History, Empire State Colleg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USA)

迈克·哈特,美国杜克大学文学系系主任、教授 (Michael Hardt, Professor and Chair of the Literature Program, Duke University, USA)

哈里·哈鲁图尼恩,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马克斯·帕尔伏斯基教授(荣休)、杜克大学文学系访问教授 (Harry Harootunian, Max Palevsky Professor Emeritus of History, at University of Chicago, USA; Visiting Professor of Literature, Duke University, USA)

马丁·哈特-兰斯伯格,美国俄勒冈路易斯克拉克大学经济学系 (Martin Hart-Landsberg, Economics, Lewis and Clark College, Portland, Oregon, USA)

韩依薇,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副教授 (Larissa Heinrich, Associat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SA)

贺萧,美国圣他克鲁兹加州大学历史系杰出教授;亚洲研究协会副主席 (Gail Hershatt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USA; Vice-President,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何伟亚,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与新本科生部教授、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James L. Hevia,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the New Collegiate Division, Direct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Program, University of Chicago, USA)

黄宗智,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现代中国:历史与社会科学国际旬刊》主编(1975年至今)。(汪晖四卷本《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书评作者 )(Philip C. C. Huang, Professor of History, Emeritu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SA, and Editor (1975 to the present), Modern China: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of 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 (Reviewer of Wang Hui's 4-volume The Rise of Modern Chinese Thought.))

伊藤るり,日本一桥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研究科社会学系教授 (Ruri Ito, Professor of sociology, Graduate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Hitotsubashi University JAPAN)

詹明信,美国杜克大学文学系荣休教授 (Frederic Jameson, Emeritus Professor of Literature, Duke University, USA)

安德鲁·琼斯,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Andrew Jones, Professor of Chines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SA)

理查德·C·卡根,美国明尼苏达州汉姆林大学东亚文化政治史荣休教授 (Richard C. Kagan, Professor Emeritus. East Asian Cultur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Hamline University, Minnesota, USA)

川岛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Ken Kawashima,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许宝强,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副教授 (Hui Po Keung, Associate Professor, Cultural Studies Department, Lingnan University, HONGKONG)

寇致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语言与语言学学院副教授 (Jon von Kowallis,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 of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托马斯·拉马尔,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系、艺术史系及传播研究系詹姆斯麦吉尔教授 Thomas Lamarre, James McGill Professor, East Asian Studies, Art History & Communications Studies,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法比奥·兰则,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Fabio Lanza,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Arizona, USA)

斯蒂芬·I·列文,美国蒙大拿大学莫林·曼斯菲尔德和迈克·曼斯菲尔德中心高级研究员 (Steven I. Levine, 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Maureen and Mike Mansfield Center, University of Montana, USA)

C. K. 李,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社会学教授 (C. K. Lee, Professor of Sociology, UCLA)

林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比较政治学高级讲师 (Lin Chun, Senior Lecturer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UK)

大为·帕伦博·刘,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系研究生主任、教授 (David Palumbo Liu, Professo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Director of Graduate Studies, Departmen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anford University, USA)

刘禾,哥伦比亚大学W. T. Tam人文讲席教授 (Lydia H. Liu, W. T. Tam Professor in the Humanities, Columbia University, USA)

卢荻,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主任、经济学系准教授 (Dic Lo, Chair of Chinese Studies, Reader in Economics,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London University, UK)

亚力克山德拉·门罗博士,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亚洲艺术高级策展人 (Alexandra Munroe, Ph.D.; Senior Curator of Asian Art,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USA)

潘毅,香港理工大学教授 (Pun Ngai, Professor,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彼得·诺兰,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Sinyi中国管理讲席教授 (Peter Nolan, Sinyi Professor of Chinese Management, Chair of Development Studies Committe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

彼得·奥斯本,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现代欧洲哲学教授、现代欧洲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激进哲学》编辑 (Peter Osborne, Professor of Modern European Philosophy, Director, Centre for Research in Modern European Philosophy, Middlesex University, UK; Editor, Radical Philosophy)

Hyun Ok 朴,加拿大约克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经济与社会》、《东北亚历史期刊》和《韩国期刊》编辑委员会成员 ( Hyun Ok Park,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ociology, York University, CANADA; Member, editorial boards of Economy and Society,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History, and Korea Journal)

包华石,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 (Martin Powers,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SA)

包夏澜,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Claudia Pozzana,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ologna University, ITALY)

布鲁斯·罗宾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系 Old Dominion 基金会人文讲席教授 (Bruce Robbins, Old Dominion Foundation Professor in the Humanities, Department of English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lumbia University, USA)

罗慕士,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 (Moss Roberts, Professor, East Asian Studies Department, New York University, USA)

丽萨·罗菲尔,美国圣他克鲁兹加州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教授 (Lisa Rofel, Chair an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USA)

安德鲁·罗斯,美国纽约大学社会与文化分析系美国研究教授、纽约大学出版社《社会与文化分析》丛书编辑 (Andrew Ross, Professor of American Studies, Departmen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Analysis, New York University, USA; Editor, Social & Cultural Analysis series, NYU Press)

亚历山德罗·鲁索,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教育科学系社会学副教授 (Alessandro Russo, Associate Professor of General Sociology, Department of Scienc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Bologna, ITALY)

酒井直树,美国康奈尔大学比较文学系与亚洲研究系教授 (Naoki Sakai, Professor,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Asian Studies, Cornell University, USA)

沙伯力,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部 (Barry Sautman, Division of Social Scienc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T], HONGKONG)

罗伯托·斯卡切利,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高等研究所开办主任 (Roberto Scazzieri, Professor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Bologna; Founding Director,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 of Bologna, ITALY)

商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教授 (Wei Shang, Professor of Chinese, Columbia University, USA)

斯皮瓦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级教授、阿瓦隆基金会人文讲席教授 (Gayatri C. Spivak, University Professor, Avalon Foundation Professor in the Humanities, Columbia University, USA)

阿尔伯塔·托斯卡诺,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社会学系高级讲师;《历史唯物主义》编辑(Alberto Toscano, Senior Lecturer in Sociology,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UK; Editor, Historical Materialism)

丹尼尔·F.·伏科维奇,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 (Daniel F. Vukovich,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王斑,斯坦福大学威廉·哈斯中国研究与比较文学讲席教授 (Ban Wang, William Haas Professor in Chinese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anford University, USA)

王瑾,MIT中国文化研究教授、S. C. Fang 中国语言文化讲席教授、新媒体行为实验室主任 (Jing Wang, Professor of Chinese Cultural Studies, S. C. Fang Profess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Director, New Media Action Lab,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USA)

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Wang Shaoguang, Professor,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王正绪,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代理主任 (Zhengxu Wang, Senior Research Fellow and Acting Director, China Policy Institute, Schoo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K)

华志坚,美国尔湾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 (Jeffrey Wasserstrom, Professor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SA)

林塞·沃特斯,哈佛大学出版社人文部执行主编 (Lindsay Waters, Executive Editor for the Humanit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USA)

苏珊·沃特金斯,英国伦敦编辑、作者、独立评论员(Susan Watkins, Editor, writer, and independent commentator, London, UK)

怀默霆,哈佛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Martin K. Whyte, Professor of Soci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USA)

严海容,香港理工大学教授 (Yan Hairong, Professor,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KONG)

马瑞林·杨,纽约大学历史系教授 (Marilyn Young, Professor, History Department, New York University, USA)

沙培德,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Peter Zarrow, Researcher, Modern History Institute, Academia Sinica, TAIWAN)

齐泽克,斯洛文尼亚卢布里雅那大学社会学所高级研究员 (Slavoj ?i?ek, Senior Researcher at Institute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Lubiana, SLOVENIA)

钟雪萍,美国塔夫斯大学文学副教授 (Zhong Xuepi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Literature, Tufts University, USA)

后补发名单(共14位)

劉紀蕙,台灣交通大學社文所教授 (Joyce C.H. Liu, Graduate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and Cultural Studies, Chiao Tung University, Taiwan)

于治中,台灣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YU Chih-Chung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Taiwan)

刘世鼎,澳门大学传播系 (Liu Shih-Ding,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Macau, China)

史唯,澳门大学传播系 (Shi Wei,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Macau, China)

何春蕤, 台灣中央大學文學與文化研究講座教授 (Josephine Ho, Chair Professor in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Studies,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Taiwan)

甯應斌, 台灣中央大學哲研所教授 (Yin-Bin Ning,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Taiwan)

陳奕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Allen J. Chun,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Nankang Taipei, Taiwan)

瞿宛文,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研究員, 台灣台北 (Wan-wen Chu, Research Fellow, RCHSS,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aiwan)

鄭鴻生, 自由作家, 台灣台北 (Hongseng Tseng, freelance writer, Taipei, Taiwan)

陳光興,台灣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Kuan-Hsing Chen, Professor,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and Cultural Studi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Taiwan)

丁乃非,台灣中央大學英文系教授 (Naifei Ding, Professor, Dept of English,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趙剛,台灣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 (Kang Cho, Professor, Dept of Sociology, Tung Hai University, Taiwan)

邱德亮, 台灣國立交通大學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Der-Liang CHIOU, Associate Professor,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and Cultural Studies, National Chia Tung University, Taiwan)

李根芳,台灣師父翻譯研究所所長/副教授 (Ken-fang Lee Director/Associate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凤凰网独家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TOP

唉。。。

TOP

“汪晖事件”渐成风暴

  

  网易 2010-07-10 04:48:00 来源: 成都晚报(成都)

  前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包括汪丁丁、郑也夫、张鸣等在内的63位国内外学者的公开信,呼吁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组织调查委员会,调查“汪晖《反抗绝望》一书涉嫌剽窃”事件后,昨日,哥伦比亚大学刘禾教授先后向媒体发去94位海外学者的联署签名信,签名信表示声援汪晖,此信已转给清华大学校长。

  今年3月25日,学者王彬彬在《南方周末》发表一篇名为《汪晖〈反抗绝望〉的学风问题》,指出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汪晖《反抗绝望》一书存在剽窃问题,该篇报道随即引起了学界普遍的关注。虽然《反抗绝望》是一本写于20年前的旧书,并屡次再版,但关于该书剽窃的问题还是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众多议论。以知名学者林毓生、易中天为代表的多名国内学者,更是签名发表联名信,希望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汪晖涉嫌抄袭调查委员会”来调查此事,以端正学风。

  不过,事件发生了几个月,其间不断有学者呼吁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组织调查委员会,但是至今未见回应。汪晖对此迄今也没有任何回应,但他曾表态,希望能由学术界内部来解决。于是,众多学者联名要求中国社科院和清华大学履行职责,迅速答复。

  在“倒汪派”发表联名公开信后,以哥伦比亚大学刘禾教授为代表的94位海外学者,又致信清华大学校长力挺汪晖,“由于种种在主流媒体上发表这份文件的努力都遭遇了挫折,此信不得不在网络上公之于众。”昨日,刘禾在媒体公开了联名信。

  “最近发生的这次令人困惑的、有组织的媒体攻击可能被用来针对任何一个学者,”因此,向清华大学校长递呈声援信。在声援信中,学者们表示:在钟彪、舒炜、魏行和其他学者的分析文章已经辩驳了“汪晖涉嫌抄袭”的学术内容。并指出,他们可以证明汪教授的学术诚信。

  本报也将继续关注这一事件的进展。记者 滕杨 实习生 陈成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

TOP

#蔡元丰,德国威腾堡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Howard Y. F. Choy, Associate Professor, Foreign Languages & Literatures, Wittenberg University, GERMANY)

此Wittenberg University不是德国的,是美国的路德派教会大学,http://www.wittenberg.edu/
德国名称类似的大学是Martin-Luther-Universität Halle-Wittenberg (MLU),研究机构分布在哈勒和威腾堡,该大学没有汉学系

TOP

人大张鸣的微博:

“老外在自己本国,规规矩矩,到了中国,开车就敢闯红灯。国际大腕在他们的环境里,从未听说力挺过哪个被指控抄袭的人,却到中国这样做。欺负中国人没有常识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TeigEnte 于 2010-7-11 01:56 发表
人大张鸣的微博:

“老外在自己本国,规规矩矩,到了中国,开车就敢闯红灯。国际大腕在他们的环境里,从未听说力挺过哪个被指控抄袭的人,却到中国这样做。欺负中国人没有常识吗?”
可见中国人的组织能力是很强的。

TOP

刘禾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学者刘禾
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多年执教于柏克利加州大学以及密西根大学,担任比较文学系和东 亚系跨系教授。目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以及终身人文讲席教授,2009年起同时担任北京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文学理论、跨文化交流史和新翻译理论。刘禾为美国学界知名学者,经常在欧亚等多国讲学和访问。她是古根汉大奖得主,曾任美国威勒克(René Wellek)文学理论书奖及列文(Harry Levin)文学史书奖的评委,其英文著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产生广泛的影响。作家李陀的第二任妻子。
  主要著述
  Lydia H.Liu,Translingual Practice《跨语际实践》,美国斯坦佛大学出版社,1995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香港天地出版社,1997 Lydia H.Liu(编著),Tokens of Exchange《交换的符码》,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1999刘禾《持灯的使者》(主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 Writing and Materiality in China《书写与物性在中国》(与Judith Zeitlin合编),美国哈佛大学东亚中心出版,2003 Lydia H.Liu,The Clash of Empires《帝国的碰撞》,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2004

TOP

刘禾的书读起来感觉还不错的。买了几本,貌似在论坛的民俗学书架还推荐过,只是不见电子版问世。

TOP

引用:
原帖由 品三 于 2010-7-11 09:29 发表

可见中国人的组织能力是很强的。
一直纳闷:莫名其妙的一批外国人,怎么管起中国的闲事来了!
谢谢这位品三先生的指示,现在明白了,无比佩服我们中国人的组织能力!

TOP

引用:
原帖由 TeigEnte 于 2010-7-11 01:56 发表
人大张鸣的微博:

“老外在自己本国,规规矩矩,到了中国,开车就敢闯红灯。国际大腕在他们的环境里,从未听说力挺过哪个被指控抄袭的人,却到中国这样做。欺负中国人没有常识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燕赵悲歌 于 2010-7-11 10:58 发表

一直纳闷:莫名其妙的一批外国人,怎么管起中国的闲事来了!
谢谢这位品三先生的指示,现在明白了,无比佩服我们中国人的组织能力!
是啊。
中国人是最爱管闲事的,可是,你什么时候见过中国学者签名管外国人的闲事了?
这事太反常、太明显了,就是少数几个中国人组织的一次上书行为嘛。
一帮傻老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签了名。
搞不好,还是别人帮签的。

TOP

学者谈清华教授涉嫌抄袭:学术界存在制度性黑洞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6-23/142620531037.shtml



獨立公正的调查是一切的前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3日14:26 新民周刊



  不管你地位多高,名声有多大,不管是哪一年的学术成果涉嫌抄袭,只要被举报了,就会一查到底。即便真的是疏忽导致的不规范,如果你还没有忘记作为一个专业人士的职业道德的话,你马上就应该出来做一个解释,为此道歉,而不是期待这个事情悄无声息就过去了。

  撰稿/丁学良

  媒体与学术不端

  “汪晖涉嫌抄袭事件”意外引起一个争论,那就是大众媒体是不是讨论学术不端问题的合适的场所。我认为,如果所有的大众媒体都来讨论学术界的剽窃问题,是不公平的,但要阻止严肃的媒体讨论学术界的剽窃问题,更加不公平。一个国家出现了影响面很大的关于剽窃问题的争论,如果这个国家的严肃媒体不去关注,并且把争论用严肃的方式向这个国家的公民——至少是受过较好教育的公民——进行报道的话,媒体就丧失了公器的基本责任。

  我用英文Media reporting on plagiarism(媒体对抄袭行为的报道)搜索了一下,得到13万多条搜索结果,然后用Media reporting on academic plagiarism(媒体对学术界抄袭行为的报道)进行搜索,至少有140多万条结果,可见在英语世界,媒体报道学术界的抄袭事件非常常见。不仅常见,还是一个日益增长的趋势。随着信息传播和资料收集的技术手段的进步,抄袭和反抄袭的博弈在增长,导致严肃媒体对此类事件的关注,也有明显的增长。

  当今时代,学术界抄袭行为不但牵涉到知识产权,牵涉到个人荣誉和学术界内部人际关系,还牵涉到公共资源(资助研究活动的政府拨款和私人捐款)的使用是否得当。如果媒体不报道,请问,媒体对这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和社会,岂非严重失职?

  把黑箱中的东西曝光出来,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曝光黑箱作业一定会触动其中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就会出来想尽办法封杀严肃媒体对此的报道。在过去20年里,这种事情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比比皆是。媒体报道让公众有机会利用舆论纠正潜规则,培育公民意识,是媒体发挥公共利益守护者的体现。

  当然,做报道与下结论是两回事。媒体对任何专业领域的事务的报道,不能替代专业人士的专业判断。

  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世纪之交物理学界最大的一次学术丑闻,以进一步明确这个问题。丑闻发生在德国学者J.H. 舍恩(J.H.SCHONE)身上。1998年,他从德国来到美国新泽西州的贝尔实验室,一年后成为博士后研究员,研究超薄塑料的超导性能。接下来的几年,他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了好几篇重量级的论文,影响极大,被认为世纪之交物理学界最大的明星,极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过了一段时间,很多科学家开始报告,根据舍恩论文中发表的实验过程,无法得到同样的结果。贝尔实验室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应用物理实验室,曾经出过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得到报告之后,马上成立内部调查委员会,调查舍恩在实验中是否存在不端行为。贝尔实验室还深怕内部调查不公正,不具备权威性,又在2002年召集了一个外部调查委员会,其成员都不是贝尔实验室的成员。委员会的调查结果显示,舍恩确实存在严重的多次欺诈行为。报告公布之后,成为爆炸性的丑闻。对这样一个非常专业的学术领域内的不轨行为,全世界媒体的报道大概有几十万条。

  贝尔实验室处理此事的流程是一个标准。他们先是组织了内部调查,接着又组织了外部调查,为什么中国学术界,包括清华大学,至今没有采取这两个步骤中的任何一个?如果清华大学采取了这两个步骤,还会有今天的争论吗?

  所以,学术界自己进行的及时、公正、透明的调查,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一直不出现,说明学术界存在根深蒂固的制度性黑洞。

  如果学术界或教育界出现有关抄袭的争议,学术界和教育界作为专业团体又不去采取即时措施,进行公正、及时、有效的调查,媒体的高度关注就显得更加必要。因为专业团体已经失职,向它们持续施加压力,防止情况又被封锁在黑箱里,是媒体的义务。

  如果反过来指责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以及人们对此事的评论,难道要把此事变成下一个三鹿奶粉吗?

  蹊跷的沉默

  区分抄袭和不规范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学术界的常识,抄袭是学术不规范中的严重行为。学术不规范描述的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有对具体的案例进行调查,我们才能够做出判断,这种情况在多大程度上是普遍现象。

  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大谈抄袭与不规范的区别,没有价值,反而容易搅浑水、扰乱视听、误导非专业人士和公众,使得独立、有效、公正的调查变成不可能。

  如果把证据交给一个有公信力的调查委员会,判断有没有抄袭并不困难,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对照,就能够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当然,如果委员会本身没有公信力,那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几年前,也有一个学术界的评奖委员会,把所评的奖项授给了自己。有这样的先例的话,我们就知道,独立和有公信力的委员会在中国是多么的难。(指2000年的“长江读书奖”事件。李嘉诚出资、《读书》杂志承办了首届“长江读书奖”,汪晖当时任《读书》杂志主编,是评奖委员会的成员,他的著作《汪晖自选集》是得奖著作之一,引起了很大争议。——编者)

  为调查学术不端行为而召集起来的调查委员会,负有更大的责任。通过他们的判例,公众可以增强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提高对抄袭和剽窃行为的警觉。调查本身就是学术界和全社会进步的必要的台阶。这也是舍恩和黄禹锡的不端行为被揭穿之后受到严厉处罚的原因。

  如果有人指控一位学者行为不端,他有沉默的权利吗?当然有。在调查结果还没有公布之前,他当然可以对公众和媒体保持沉默。

  但他不能对独立的调查委员会保持沉默。而且,一旦调查结论公布,结果对他不利,他就没有权利继续沉默下去。韩国的功勋科学家黄禹锡,在造假指控被证实之后,最后不是向韩国民众道歉了吗?

  法律是一回事,职业伦理又是另一回事。当一个学者被指控抄袭,如果他具有普通水平的职业道德,在此事成为公众事件之后,通常会主动出来有个交待;如果他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感特别强,即便别人对他的指控还没有被公众知晓,他也会主动出来解释。只有那些完全不尊重专业和职业道德的人,才会自始至终保持沉默。

  我读书的时候,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有个著名的讲座教授,同时又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他是美国心理学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负责哈佛非常著名的心理学研究中心。当年有人举报,说他多年以前的一篇论文有抄袭行为。他马上主动承认,进行道歉,同时为自己辩护说,那不是有意的,而是个疏忽。他继续留在哈佛当教授,但辞去了所有学术机构的领导职务。这要得益于他的教授职务是很多成果累积起来的,而那篇论文是唯一被举报的案例。换句话说,假设他的教授的职务主要是依赖这篇论文的话,连教授的位置也保不住。

  这个案例给学生的教育是很深的。不管你地位多高,名声有多大,不管是哪一年的学术成果涉嫌抄袭,只要被举报了,就会一查到底。学术界的规章制度如此严厉而有效,每个经历此事的人,都终身不会忘记。

  即便真的是疏忽导致的不规范,如果你还没有忘记作为一个专业人士的职业道德的话,你马上就应该出来做一个解释,为此道歉,而不是期待这个事情悄无声息就过去了。只有把职业道德和学术规矩完全不当一回事的人,才会死猪不怕开水烫。

  而那些学术头衔——包括中国的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一种额外附加的荣誉,一经查出当事人有抄袭剽窃的行为,必须取消。这种头衔绝对不能和不端行为有关联,不然就是鼓励更多的学术不端行为。

  有人有这样的顾虑:如果学者面对任何指控,都必须自证清白,会不会鼓励恶意的攻击行为,从而干扰正常的学术工作?

  我们把防止剽窃和抄袭作为一个优先的价值对待,确实可能引来各种麻烦。但由此带来的不便,是我们为了保护知识创新而不得不忍受的代价。

  如果通过调查,发现举报人是有意陷害,可以对他采取法律手段。但这些事情都要以独立、公正、透明、有效的调查为前提。首先是要弄清事实。弄清事实之后,才能对争议牵涉到的各方的行为,做一个公正的判别,然后根据规章制度,进行激励或惩罚。

  这就像有人举报餐馆用“地沟油”,如果有人举报医院里用过期药品,第一步要做的事情都是调查,调查举报是否属实。如果你拒绝调查,还要指责举报者,那是非对错就完全颠倒了。

  80年代的遗留问题

  在中国,抄袭行为的确曾经比较普遍。它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政治的原因。中国古代独尊儒术,社会上不再把知识创新、学术创新、思想创新和观念创新当作最重要的价值,学术界、知识界、教育界能做的就是为圣人做注释。注释做久了,哪一点是这个人的成就,哪一点是那个人的成就,其间的界限慢慢就淡化了。这是历史原因。1979年之前的30年里,学术界、知识界的自由越来越少,主要工作是为领袖著作做注释,更加谈不上独创性。这是政治原因。

  这两个原因导致学术界对抄袭的意识非常淡漠。所以才有些80年代的过来人,喜欢强调80年代的学术规范和如今不一样,让人觉得,用现在的学术标准去衡量80年代的作品,不够公平。

  恰好我也是个过来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中国对学术规范的强调,恰恰是从80年代开始的。80年代初,我在上海读书的时候,看过于光远先生的一个讲话,他提议创办一个社会科学研究刊物,就像《中国科学》一样,有中英文两个版,体例跟国际一致,引用、注释都要遵照国际通行的标准。这说明80年代已经开始强调学术规范了。

  这本由于光远倡议创办的刊物就是《中国社会科学》,这本杂志一开始对体例的要求就已经相当的严格。对此我印象非常深刻。我有一篇论文投过去以后,匿名评审通过了,但字数超出了很多,编辑部喊我过去,要求我压缩。我说,正文已经是从80000字压过来的,没有办法再压了,唯一能压的,就是把大量的注释给压掉。几位资深的老编审商量了半天,说注释不能压掉,现在做社会科学,就是要有这样的一种体例。你引用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有根据、有来源。

  在80年代初期,学术规范虽然不能说是普遍共识,但已经在大声呼吁地这样做了。历史有案可查。说学术规范没有人提、没有人强调、没有人推动,错了!那个时候已经是非常强调。黑格尔说,天黑以后,所有的牛都是黑的。那个时候天已经不黑了。有些人提到这个问题,目的是把水搅浑,不但要把水搅浑,而且要身边所有的人都拖进去,涂得人人都是黑牛。把所有人都涂成黑牛,他就安全了。

  还有人认为,写一本书很不容易,但要举报这本书不规范是很容易的,同样是搅浑水的说法。我赞成对学术不端进行举报,尤其赞成实名举报。但对举报而言,关键不是实名,而是有没有实据。举报抄袭和举报性骚扰有很大不同,举报他人抄袭一定会有白纸黑字的证据。相比起来,抄袭最容易核实,也不难处理。

  处理抄袭行为,有几个原则可以把握。比如,抄袭行为发生的时间越早,也就是越靠近70年代末,处理上就要轻微一点。前提是抄袭者必须道歉。中国的法律说坦白从宽,你不能不坦白就要从宽。

  第二,如果抄袭行为发生时间很早,还要看抄袭者有没有对抄袭行为进行更正。如果著作再版加印的时候还是老样子,说明你延续了抄袭行为,处理应该从重。

  第三,如果抄袭行为发生的时间很早,抄袭者并没有从抄袭行为中间获得任何的好处,也可以从轻处理。

  这是三个政策标准,非常合理。如果举报过于夸大,你自己认为只是一个疏忽,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不道歉,不吭声,不纠正著作,就是要求全国人民忘掉这件事,然后继续享受特殊待遇,还要对举报人进行追究。这不是混淆是非吗?这不是颠倒黑白吗?(本文根据丁学良教授口述整理。未经作者本人审阅。本刊实习记者陈静茜对此文亦有贡献)▲





“汪晖事件”再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3日14:26 新民周刊



  “汪晖事件”再反思

  希望有人能够正面挑战汪晖,倒也不是汪晖那些什么令人眼花缭乱的学术体系,而是他的基本观点,比如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的理解和基本判断。

  记者/钱亦蕉

  3月25日,王彬彬的文章《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在《南方周末》重刊后(此文最先于3月10日发表在学术杂志《文艺研究》上),“汪晖涉嫌抄袭案”逐渐脱离学术争鸣的范畴而衍变成一个公共事件,引发了国内学界甚至公共舆论的普遍关注和论争。一方面“倒汪”派严词批判汪晖的抄袭行为,要求清华大学调查抄袭事件;另一方面,“挺汪”派则质疑王文的动机和根据,否认汪晖涉嫌“剽窃”。

  6月6日和8日,海外学者林毓生在接受《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采访时,敦促清华大学尽快成立“汪晖涉嫌抄袭调查委员会”,对汪晖的剽窃行为做出处理,并言辞激烈地提出如不任命调查委员会,清华校长、文学院院长就应该下台。最重要的是,他还把汪晖涉嫌抄袭事件的争论边界扩大化了,把争论双方背后的学术思想和政治倾向也带了进来,把本还有些遮遮掩掩的立场之争、意气之争挑明了。6月9日,李陀发布了致林毓生的公开信,对他的一些言论进行商榷。新的一波讨论又开始了。

  为此,本刊采访了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蔡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鸿生和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系教授王斑,他们就此事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新民周刊》:90年代以来,汪晖一直是中国大陆学界的焦点人物,比如长江读书奖,比如《读书》换帅,还有这次的“涉嫌抄袭”,你如何看围绕着汪晖引发的争论?

  蔡翔:坦率地说,汪晖的一些观点,我未必完全同意,个人之间,也并无多少私谊可言。而且,我担心他晦涩和玄奥的文风会给青年带来不怎么正面的影响。但是,我仍然同意汪晖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的一系列的著述搅动并带动了中国大陆思想界的激烈辩论,正是在这一辩论中,学界对中国问题的思考开始逐渐深入。即使就这一点而言,汪晖也有着他自己的贡献——无论是同意他,还是反对他。当然,近十年来,他也一直置身漩涡之中(这也实属罕见),包括最近的“涉嫌抄袭”,其中,有他个人的原因,也有种种非学术因素的介入,比如,在这次“涉嫌抄袭”的争论中,有些辩论者也会有意无意地强调他是所谓“新左派”的领袖(我也不清楚这个“新左派”到底有没有什么“领袖”),等等。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没必要过分掩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汪晖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个各种思想和观点冲突的场域,我不知道,这是汪晖的幸还是他的不幸。我也不知道,这是中国学界的幸还是不幸,尽管有很多好心人总想把这些争论还原成纯粹的学术事件,但收效甚微。但是,如果思想争论总是以这种方式表现出来,未免令我轻看了这个所谓的“学界”。我倒是希望有人能够正面挑战汪晖,倒也不是汪晖那些什么令人眼花缭乱的学术体系,而是他的基本观点,比如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的理解和基本判断,就我个人而言,这可能是我更为关心的。

  陈晓明:关于围绕汪晖的争论,学界一直有一种说法,即认为是左右派的知识分子斗争的事件。因为我本人不在这些派别之中,所以更倾向于把它看成一件归一件。因为汪晖学术影响比较大,受到的关注度高,有关他的事情会形成较大的社会反应。当然,这些“事件”一步步升级,社会影响面越来越大,我以为更为重要的在于中国媒体的能量越来越强大,有些影响力大的媒体可以有能力策划、制造和推动一些事件。围绕汪晖的争论,当然也跟人们的知识立场相关,处于不同知识立场的人们,对汪晖事件的看法颇不相同。这样的知识立场,可能不能简单划分为“左/右”两派的知识立场的分野。

  王鸿生:我与汪晖素无交往,仅有的两次见面都在会上。去年曾想邀请他来沪参加一个关于鲁迅思想的研讨会,电话联系上了,他却没有来成。开始重视他的思考与我自己及我所知道的其他学界朋友的异同,倒是在他的《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发表以后。当时,在那些我不怎么适应的论述语言中,我的确读到了另一种进入、理解、展开中国问题的可能。

  直到现在,我仍感到90年代末爆发的那场论争所显示的重大思想分歧,至今不仅没有深入地、富有建设性地展开和讨论下去,而且越来越沦为非对话的派别之争乃至网上的意气之争,其实是特别让人痛心和失望的。但我仍要承认,自己还是从各方的看法中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发,其中,自然也包括汪晖所做的独特贡献。但无论怎样评价一个人,我都不赞成将汪晖或任何其他学者作为某一翼思想、立场的“象征”,即便他可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便他作为“焦点”亦证明他已产生了实际的学术影响。

  关于这次“涉嫌抄袭”事件,我也期待着汪晖本人做出回应,这有助于公众形成客观、全面的判断。

  王斑:汪晖一直是我敬仰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有目共睹。他不仅在中国是焦点人物,在欧美学界,也影响极大,这点国内学者可能没有我体会的这么深。我熟悉的大多数海外学者,能请到汪晖来参加他们举办的会或论坛,都很荣幸。今年费城国际亚洲年会他能作为中国学者作主题讲演,应是中国学界、思想界的骄傲。亚洲学会的成员来自全世界。去年在斯坦福访学时,每周他授课后我和他吃饭交谈,他的整个心思先天下之忧而忧,思虑最严峻的世界、国家、民族和文化课题,吃过晚饭立刻就到图书馆研究写作,直至深夜。汪晖绝不是盯着学术一桶金的那种势利小人。

  所谓“抄袭”仍可讨论,虽然是学术规范问题,但规范也不是金科玉律。美国学界这种规范极严,有时过于束缚。我为出版社审阅书稿时,经常看到作者如履薄冰,写出的话似乎句句都要有注,注解喧宾夺主,自己有什么独到思想完全被窒息了。

  《新民周刊》:林毓生先生作为1980年代以来在大陆有较大影响的海外学者,他对汪晖的批评既涉及到学术纪律问题,也关系到不同的思想倾向,你如何看待林毓生先生的批评意见?

  蔡翔:林毓生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海外学者,他的许多著述,我都认真拜读过,而且甚有收获。我很钦佩林先生的正直和坦率,他敢于把学术规范争论背后的政治分歧公开出来,那些政治分歧的争论才是最为“令人向往”(李陀语)的。

  陈晓明:林毓生先生对汪晖的批评言论在网上有广泛的流传,我也看到过。开始以为是记者借用林先生的话,以为是林先生被诱导发言。后来才看到编者声称,说是林先生自己看过采访,且订正过采访稿。我稍稍有些不太理解,中国学界的事情,林先生如此关切,如此以紧迫的姿态要求成立委员会来查处等等,一方面为林先生如此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关切中国学术界发展的精神所感动;另一方面窃以为林先生作为老前辈不必以那么紧迫的口吻,那么严厉的期盼(比如使用:“如果不……就要如何……”的句式)来介入这件事。但愿这样的句式是他人的鬼斧神工所为。

  说起来,我们在80年代对林先生崇敬有加,当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批青年学子们是把林先生的著作放在桌上,把他的观点挂在嘴边的。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汪晖被指责“抄袭”,林先生也加入怒斥之行列。我以为林先生可以看看其他不同意见的文章再提出更加全面的倡议,可能更好些。汪晖当年也是熟读林先生著作的人,对林先生的观点也推崇备至,或许有讨论,有分歧。但林先生的思想构成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参照,正是这些思想差异,才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代的学者,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不同阐释。如果没有不同的阐释中国的方法出现,不管是对中国传统还坚对现实的阐释都难有新格局出现,中国学术研究当不会有大的气象和作为。

  王鸿生:林毓生先生是令人尊敬的前辈学者。他关于“反对学术特权”,以及转引自鼐特先生“学术的基本原则(追寻真理或客观性)本质上是一个道德原则”的看法,我很认同。强调自律 、他律和知识伦理的重要意义,对弊端丛生的大陆学界无疑切中肯綮。林先生快人快语,还看到了学风问题与政治力量影响之间的关系,这是十分深刻的,也是大陆学者感同身受的。只是将此看作“乌托邦革命思潮”的后遗症是否充分或对路,还需要进一步辨析。依我的观察,现在的学界并看不到多少“乌托邦”精神的弥散,而麦金太尔所说的“现代化即功利化”倒是甚嚣尘上。

  王斑:林毓生先生也许不认同汪晖的政治立场和倾向,但我觉得,不能因思想倾向的分歧而导致对汪晖十分负面的道德判断。林先生也是我非常敬重的学者,他最近提出,汪晖的事关涉学术秩序的问题。如果是学术秩序,就可以用学术讨论,学理的分析加以商榷,澄清。也许不能达成共识,但仍然能把分歧摆出来。通过讨论能说明,分歧不光是个人的,可能更是历史的,是思想史政治史的产物。如果执意要通过行政手段把人扳倒,这反而失去良好的、心平气和的学术风格。

  《新民周刊》:这次的“汪晖事件”,大众媒体介入很深,网络上也一片混战,这种情况应该如何看待?媒体怎么做,才能有助于中国思想界的百家争鸣?

  蔡翔:这一点,我不完全同意李陀的看法,大众媒体为什么不能介入学术争论?问题只在于,媒体如何更好地引导这些争论,我想,有两个因素媒体需要注意:一、媒体有自己各自不同的思想倾向,这很正常,也很重要,无须大惊小怪,但要有所控制,努力搭建一个公共舆论的平台;二、在今天的情况下,媒体要特别警惕的,可能还不是它的思想倾向,而是积弊已深的“娱乐化”——而在“娱乐化”背后,是所谓的“眼球经济”,是媒体的利润。另外,我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提出来供大家讨论。以后,遇到类似的“抄袭”指控,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程序。现在有两种情况:一、向当事人所在大学或其他权威机构举报;二、直接将指控诉诸媒体。我基本倾向第一种情况,因为直接诉诸媒体,不管结果如何(是或不是)都会给当事人造成很大的伤害,并会形成混乱。如果不加节制,此风一旦蔓延,会给学界带来很大的危害,如若不信,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媒体应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才能介入:一,当事人所在单位或其他权威机构有了明确的定论,媒体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予以讨论,警诫学界;二、举报人久久未获得当事人所在单位或其他权威机构的有效答复,这时媒体的介入可充分体现公共舆论的监督作用。当然,媒体也应做好承担法律责任的准备。我不知道我的这些想法对不对,但我感觉这次汪晖的“涉嫌抄袭”之所以如此混乱,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和“程序”有关。因此,我们应该尽快地明确学术举报的应有程序,这样,以后大家就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陈晓明:这次事件,可见媒体能量已经非常强大,也可以说当今人们的生活、人们谈论的话题、认知事物的观点和方法都被媒体支配了。网络上“一片混乱”,也说明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很高,媒体也乐于提供这样的空间。尤其是批判某个知识分子,对某个知识分子表示义愤,这是最能体现正义感,又最安全的方式,这会使人们找到自己高尚、聪慧而又正义的自我感觉。所以,这样的“批判事件”实在是媒体的好素材。

  媒体要如何做才能有助于中国思想界的“百家争鸣”?我以为这样的问题是不可回答的,媒体很难对中国思想界负责,只能学界中人自己来负责,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尊重自己。

  当然,还是期盼媒体能理解中国学术发展之艰难困苦,80年代才打开国门,在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学人,到今天也不过20多年,我们要认识到,今天中国学术界的中坚力量就是80年代走过来的这代人,这道路并不是身在这样的道路之外的人可以理解的。媒体当然可以严格监督,但媒体最重要的是要有多元兼容并包的胸怀,应该是一个有多种声音并存、多元文化碰撞的空间。

  王斑:我觉得大众媒体陷入一种炒作的态势。对汪晖的人格的猜忌,对他的支持者、反对者论战的戏剧性因素很感兴趣,专注于汪晖个人的“沉浮”,加上“倒汪”新一波浪潮,大家陷入一种群体八卦的状态。这并不能促进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真正的百家争鸣应该讨论什么是学术规范,规范的历史沿革,反思中国学术腐败等更大的问题。

  《新民周刊》:围绕“汪晖事件”产生了各种意见、说法和现象,相当深刻地折射出大陆学术界思想界的状态,你认为大陆学术界和思想界应该从中吸取怎样的经验和教训?

  蔡翔:尽管我认为那些好心人试图把目前的争论还原成纯粹的学术规范之争,收效甚微,但我还是比较认可他们的做法。即使就我个人而言,旁观这次讨论,也是收获颇大。我是近些年才进入大学,在这之前,所谓“学术规范”对我更是陌生,我想,无论是对我自己,还是对我指导的学生,以后会在这方面更加严格要求。但是,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我们的学术是一个逐渐规范化的过程,即使今天,也很难说完全规范了——尤其人文领域。我想,在匆忙地给汪晖“定性”之前,应该结合汪晖以及其他有争议的案例,进行广泛认真的研究和讨论,而且应该有法学界的介入,然后形成一个能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具有指导性意义(包括可操作性)的文本,这可能会对以后学术规范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更直接的帮助。即使像王彬彬提出的“偷意”、“参见”这些颇有争议的概念,也要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这可能会让某些人觉得不畅快,但我觉得要比匆忙地给汪晖(以及其他有争议的案例)“定性”更有意义。

  同时,我也认为,我们现在的学术语言过于欧化,基本上是一种翻译体,这种现象并非汪晖个人所有——事实上,我读过汪晖一些非学术的文章,感觉他的文字流畅老练——我近年的文章也有这种趋向。进入这样的语言写作,我们很容易落入西方学者的思想窠臼,甚至包括他们的用语习惯。但是,我们的理论语言(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学术概念)在哪里呢?有些想法,我们可以通过随笔或其他文体来表达,但是我们毕竟要面对论文写作的挑战,因此,如何建立一种如柄谷行人所说的“本土性的话语框架”就变得非常困难也非常重要,这里面,有技术的因素,也有非技术的原因。我想,从事学术写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但是,我们终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自己的学术概念。

  陈晓明: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分化成不同的群落,且也有不同代的学人和媒体知识分子出现,这当然说明当代混杂的思想界状态。我以为此次事件当然把学术规范的问题提到更重要的地步,但同时,对学术规范的批评同样也要负责任,否则,因此形成一支庞大的学术警察队伍——那倒是取得学术成就与名声的捷径,但于中国学术之发展,可能未必真的有建设性。

  王鸿生:其实,在学术上我们大家都是比较幼稚地起步的,承认这一点并没有什么。1980年代成长起来的那批学人,很不容易地走到现在,并开始在中西古今冲突的背景下寻找自己的“主体性”,是很值得珍视的。但随着影响力的增加,如何进一步建立起内在的反思性的主体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言路、言说方式,对一些学者来讲,却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比如,就个体而言,我们都没有对他人的道德审判权,更没有对自己的道德豁免权,这就不是那么容易被体认的。如果我们在讲究原则的同时,也懂得向自己的对手学习,并尊重对手的人格、爱惜对手的才华,不同见解持有者之间的关系就不至于那么水火不容了。

  王斑:我觉得“汪晖事件”的炒作和恶化,折射出学术界这样一种心态:学术界就是个名利场。谁拥有什么可申请专利的理论,谁创立的领地神圣不可侵犯;谁走红,声名鹊起;谁被重金聘请为讲座教授;谁的出场费高,谁掌控学术基金,打造、搭建一个个中心、基地、项目;谁拥有什么出版系列,掌控话语权;谁最全球化、国际化,被邀请为欧美学界、世界顶级大学的座上宾;谁开了一个世界级的大会,邀请某某国际名人,有媒体的造势和覆盖;谁的科系在排名上升了,谁跌落了;等等。我觉得还是应该淡漠于势力、权力之争,回到专心学术研究的轨道上,回到培养新一代人文学者和知识公民的路径,不能把学术界、思想界当作名利场。▲

TOP

学术的面子打出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1日02:46  现代快报

  □快报记者 刘方志

  无疑,“唐骏学历门”赚足了媒体关注,而除了方舟子、唐骏这两大当事人外,外界抛洒的口水一点不比当事人少。当这样一个个体互掐事件上升为公共事件,并一再扩大战场后,挺方派和挺唐派就各自站好了队伍。而打工皇帝唐骏与打假皇帝方舟子之间的直接交锋,更被称为“方唐双打”。

  在挺唐派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世代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禹晋永,他在微博上力挺唐骏,称美国西太平洋大学是正规民办大学。然而,网友马上查询到,禹晋永的博士学位正是出自美国西太平洋大学,他也是唐骏的校友之一。这种“挺”也就多了些复杂意味,也因此受到不少网友的炮轰。

  有意思的是,一名“挺唐者”的话,据说成了唐骏愤怒之下接受南方周末采访的诱因,“唐总,就算你的学历是假的,你出来认个错就是了,谁不犯点错误?我们还是你的粉丝。”

  除了网友,更多的媒体言论在事实上加入到挺方派中。7月8日,南方都市报社论称:名人学历门,不能只问成败不讲是非。评论人肖擎在7月10日的长江日报上说: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多少领域把作假视为正常,还有多少领域不以行为不端为耻而以其他人都行为不端而自安,造假成为一种现象、一种文化,我们该怎么把握一个社会的真实性?央视评论员白岩松则表示:我们期待一个又一个“方舟子”,将来以更加理性的方式去打假。

  微博,另一个战场

  围绕“唐骏学历门”,微博中的战火最为直接与集中,也更有看点。

  挺方派

  扯什么成功学,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Loooooop:胜利者不应该受到谴责……那他是不是可以去杀人放火了?莫以成败论英雄,希特勒也曾经成功过。

  @大嘴加菲W:从道德的角度来看,他很差劲。

  @魏英杰:其实吧,我觉得方舟子、唐骏混战中,最好看的戏是由看客贡献的,分明是唐骏有无学历造假的问题,扯什么成功学,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阳光的小队:唐骏造假还在挺着不道歉吗?对他来说真是个灾难啊。 @仲晨:买个学历的确不算大恶,但在已经成名之后,冒称自己是名校加州理工学院毕业的,在自转中吹嘘,在新闻采访中吹嘘。这就叫作恶。

  @any008:以谎圆谎,只能证明这人是多么无耻。

  挺唐派

  学历都是假的,社会学历才是最真的

  @董坚:放过唐骏吧,他毕竟在事业上是一个成功的胜利者,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谴责的。

  @董坚:回复@Loooooop:我说的是他在他的事业上的成功,请别偷换概念。

  @太商公:1.唐骏比很多有真学历的博士更博士;2.若真的搞个假证就能进微软,你也想去,办去,算不了人格问题,那比很多真学历赚工资的诚信多了;3.人在江湖走,焉能不忽悠?4.没学历的奋斗更不易,用长避短,自用、用人都如此。如果唐骏的学历真是假的,应该更佩服他:学历不过是利用所谓大学的认证来增强个人的底气罢了,是假的,社会学历才是最真的;很多人为了面子去混一个博士学位,找不到好工作,而去逃避地读研究生;很多有博士学历的人连好房子都买不起不是更悲哀吗?对不成功的人来说,嫉妒是最容易的事。

  从“文凭门”到“学者群架”

  这边是“文凭门”,那边围绕“汪晖涉嫌剽窃事件”又起“学者群架”波折。不管是什么方式,中心的话题都离不开“诚信”。

  国内63名教授和学者,最近联名签署一封就汪晖涉嫌剽窃问题给中国社科院和清华大学的公开信,并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他们希望有关机构能够本着对学术负责的态度,本着对汪晖负责的态度,澄清事实,结束莫衷一是的状态。写信者中,汪丁丁、顾海兵、郑也夫、张鸣等国内外众多著名学者的名字都在其列。

  但没想到,随后,94位海外名学者致信清华校长联名支持汪晖,将“战火”点燃。公开信称:由于种种在主流媒体上发表这份文件的努力都遭遇了挫折,此信不得不在网络上公之于众。这些学者包括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乐嫣、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教授胡志德、美国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研究部主任董玥等。

  7月9日,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林在微博中说:先有63位学者呼吁调查汪晖,后有94位学者联名支持汪晖,从名气和学衔看,支持者好像都是国际著名学者;从人数看,63:94。打群架吗?学术争议、学术打假之类最后都变成了打架,群体、阶层、左右间的群架,也算是中国特色。

  无论如何,这一事件是当事人和外界都无法绕过去的。易中天即在7月9日新京报上撰文提醒:汪晖教授请勿坐失良机。

  “只有真相才能还学术一个面子。”作为63名教授和学者中的一员,人大教授张鸣说。

  人民大学教授张鸣:

  我干吗要当唐骏的枪手呢

  “官假学假”的危害更严重

  □快报记者 刘方志

  就“学历门”与“汪晖涉嫌剽窃事件”等话题,7月9日下午,快报记者与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进行了对话。

  我不太满意方舟子的打假方式

  星期柒新闻周刊:您觉得整个“学历门”事件中,唐骏的表现如何?

  张鸣:现在大家都在骂他,说实在的,他如果处理成道个歉,说我虚荣心大,马上风向就会变,就没事了,但他拗,这一拗,又让中信(出版社)给他担责任,一看就不像嘛,那么完整的一句话怎么可能是编辑给你造的呢?中信编辑有这个胆量吗?不可能的嘛,明显就是你作假嘛,你越是拗,大家越是觉得你差劲。我觉得他就是失策了,你就是没学历,啥都不是,说实在的,你干出来了,不是更牛吗?韩寒不就是高中学历吗?唐骏不明白这个道理,非要弄个破博士,最后还连累一大批人。

  星期柒新闻周刊:您前些天在微博中说:我反感一切造假,但同样是假学历,商人的和官员的与学者的,假的危害性一样大吗?放着满地的官假学假不打,打一个商人,意义不大。

  张鸣:这个说起来(唐骏)还是有虚荣心,他后来拿的博士,对年轻人有一些误导,确实是不好的事。但性质不一样,官假学假的危害更严重,伤害的是公共利益。你没本事,你是个博士,人家也不会用你,不是因为你是博士就跟你签。你说那帮老总也是,你要那个学历干吗?你都发财了,你都成功了,何必这样呢?我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但是就其行为来说,社会危害性显然不如官假学假大。

  星期柒新闻周刊:但是什么假都应该打啊。

  张鸣:我是不太满意他(方舟子)的方式,他的打假确实也是蛮英勇的,但他就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当然,他对官员假学历也动不了啊,完了就看谁有名就打谁。我的意思是要分个轻重缓急,分个主次,不能大家都去拍唐骏去了,当然,唐骏也该拍。有人说我是为唐骏说话,我说我干吗为他说话啊?我干吗给他当什么鬼枪手?别说唐骏了,是谁我也不会去当什么枪手。我说的就是这个事吗。满地都是官员的真的假学历,还有学者也有这种现象,你这个事不是很扯嘛。

  “学历官假”是权力通吃

  星期柒新闻周刊: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大学教授杨春时拿出了清理官员读博的提案。您怎么看这件事?

  张鸣:我当然认可这个观点了。那些官员取得的都是真的假学历,是学校给他的,但是他们就没怎么读。这不问题更大吗?

  星期柒新闻周刊:为什么官员会这么热衷于搞文凭?

  张鸣:通吃呗。我已经有权有钱了,就把这个学历弄到手呗。官员拿了博士直接就有好处,比如帮助升迁,而伤害的是学校的这种学位体系。但商人不一样,不可能你有一个博士学位人家马上给你什么。官员这也要拿,那也要拿,害得商人现在也开始通吃了。

  星期柒新闻周刊:有人认为,这也是一种腐败。

  张鸣:这当然是一种腐败。

  星期柒新闻周刊:官员到学校读博,进入学术场,按道理应该接受学术场的游戏规则,但为何学术场的机构找不到违规官员的任何证据呢?

  张鸣:学校是要利用他们的资源嘛,根本就是放一马嘛。不来读,让秘书来读也行。中国是官本位嘛,一说起来,谁谁是我们校友,这个不是很光荣嘛。哪个学校不都是这样的嘛,他不是说学校出了什么大学者,学者算什么啊?

  星期柒新闻周刊:现在很多高校喜欢办一些为官员服务的培训班什么的,算不算是一种媚官啊?

  张鸣:这就是媚官啊,中国的媚官不是说有什么隐讳的,就是公开的媚啊。我们校长纪宝成说,最大博士群不在高校在官场,我当时就写文章,你自己就愿意招,人民大学比其他学校还过分呢,北大还停招在职博士呢,人民大学到现在也不停,你不就是想把官员招进来吗?体制性的腐败是很可怕的,这个事需要有人反,我是一直在反。

  对学术不端事件就是不愿查

  星期柒新闻周刊:汪晖事件,有几十名学者发表公开信,您也参与了。

  张鸣:是的。

  星期柒新闻周刊:很多人评价说,对高校的学术不端行为,存在打击不力的情况。

  张鸣:他就是不想打击。这个事情已经昭然若揭了,派个调查组调查一下就行了,但就是不查。不愿查是不愿意担后果。

  星期柒新闻周刊:是不是怕一查会带来更大的震动?

  张鸣:也不是。一般特有名的教授更是不愿意查,因为一查对学校声誉不好,而且会影响到其他的问题,比如会翻出什么评审组组长啊成员啊,一旦查出真有事了,他就不能再做了,你就没人了嘛。现在学校的评审体系可厉害了。

  星期柒新闻周刊:教育部门和高校也建立起了学风建设机构。

  张鸣:有什么用呢,从来不查。教育部也有学术道德委员会,有一名副主任主张要查南方一所大学的校长,公开在政协会上提出的,但是教育部不理他。整个就是一个包庇体制,做官嘛,就是你好我好,完了就把整个学术体系给烂掉了。

  星期柒新闻周刊:说到体系,现在公众很担忧整个社会诚信体系被破坏。

  张鸣:没有诚信了,在破坏,但又没有心思去重建,实质是体制性溃败,而不是个别的溃烂。

  语录

  中国的媚官不是说有什么隐讳的,就是公开的媚啊。

  我们校长纪宝成说,最大博士群不在高校在官场,我当时就写文章,你自己就愿意招,人民大学比其他学校还过分呢,北大还停招在职博士呢,人民大学到现在也不停,你不就是想把官员招进来吗?

TOP

新闻1+1:让打假不再是打架!

教授称中国学术质量问题已到比较危机程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9日00:03  央视《新闻1+1》

  2010年7月8日央视《新闻1+1》播出《让打假不再是打架!》,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李小萌):

  今天《新闻1+1》关注的事情正在非常地热闹,可以说是打起来了,这个打假的打,也是打架的打架,为真相而打,为立场而打,为道德判断而打。现在事情的进展还是纷纷扰扰,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当这一片热闹过后,能否留下一点什么。

  (播放短片)

  解说:

  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多家公司的高管,一个国内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读书杂志前主编。他们都是国响当当的人物,他们都可以称为是青年人的偶像。今天他们也都遇到了同样的困扰,诚信。

  唐骏,涉嫌造假,正在被著名的学术打假人士方舟子穷追猛打。

  汪晖,国内63名教授和学者联合签署公开信,要求有关部门对他的学术剽窃事件进行调查。今天两个不同领域的佼佼者,因为同样的问题一起出现在公众面前。

  7月7日新闻

  国内63名教授和学者,联名签署的一封就汪晖涉嫌剽窃问题给中国社科院和清华大学的公开信。他们在信中,汪晖涉嫌剽窃事件又媒体报道出来有将近四个月的时间,他们希望有关机构,能够本着对学术负责的态度,本着对汪晖负责的态度,澄清事实,结束莫衷一是的状态。

  7月6日新闻

  最近,曾经创办中文网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的科普作家方舟子,连续在他的微博(http://t.sina.com.cn)上发文,连续第举证质疑素有“打工皇帝”之称的新华都集团唐骏,在他所写的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当中所说的论文、学历,以及数项发明专利,还有他海外创业经历,都涉嫌造假。一时间之间,关于唐骏是否造假这样的疑问也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解说:

  唐骏是否获得国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方舟子举证,加州理工学院校友名录中没有唐骏的名字,唐骏回应,他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从来没有说过他在加州理工大学拿过博士。方舟子随后贴出照片,证明唐骏在《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中,自称获得了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唐骏再次回应,这段话只出现在书的电子版,他只承认纸质书。

  紧接着,由记者和网友提供了纸质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2008年12月第一版,上年白纸黑字,我最后还是拿到了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博士学位。同时方舟子还指证,唐骏在美国真正就读博士学位的私立大学西太平洋大学,是个没有获得认证,买卖文凭的文凭工厂。

  除了学历,方舟子还举证,唐骏声称的他在美国获得了卡拉OK打分机和大头照片帖的专利也有假,这两个专利的所有者其实另有其人。此外,方舟子还说,唐骏创办过的三家公司,在美国加州公司注册的数据库中也不存在。

  真相到底怎样?作为一个影响巨大的公众人物,唐骏需要拿出更多的证据,而另一边清华大学教授汪晖的学术造假事件也在不断地升级。而导火索则是他20多年前,博士论文《反抗绝望》。举报者认为,这种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抄袭对象至少包括李泽厚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等五部中外专著,举报者甚至还梳理出了他的抄袭手法,搅拌式、组装式、掩耳盗铃式、老老实实式,而之所以导致事件不断升级,一个是汪晖本人在学术界影响巨大,另一个则是在举报者公开举报四个多的时间里,汪晖没有做出回应。

  和汪晖的沉默不同,面对造假的质疑,唐骏选择的是主动应对,高调回击。就在昨天,唐骏接受了记者采访,对方舟子所指出的种种造假行为进行了辩护。

  唐骏(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录音):

  在他没有了解真实情况之下所有的指责,绝对是不能接受的。

  解说:

  唐骏、汪晖,真相需要各方拿出证据,唐骏表示,他要寻求司法解决,而汪晖对于几十位学者的公开信,则是还没有回应。倒是在事件之外,我们又看到了另外耐人寻味的一幕。对于唐俊所就读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网上又开始暴露,国内各行各业的近百位精英,好像都是唐骏西太平洋大学的校友,或许某个人被发现造假,并不那么重要,公众更关心的是正个社会在面对造假之风时的态度。

  英雄应不应该问一下出处,英雄有没有在公众面前说谎,英雄在被发现说谎后,到底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样的争论也许比唐骏、汪晖的涉嫌造假本身更值得我们思索。

  主持人:

  看唐骏谈到节目,还是演讲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他还是有人格的魅力所在的,但是因为这个所谓假文凭的出现,在看的时候似乎味道也不一样了。

  白岩松(评论员):

  这可能其实反而是一种问题,我觉得优秀依然是优秀,造假依然是造假,他俩不能搅拌在一起的时候,就是说,当出现了造假的时候,优秀就全部消失了,或者当没有全部造假的时候,优秀就是百分之百的。我觉得这件事情给我们的这种启示,在现在为止,我们不能立即拿出最终结论来,因为毕竟还没有最后的结论出来。我们也不能站在一个所谓最终结论的立场上去说一道二,因此只能说还是在行进过程中去说,我觉得这两件事情有一个相似之处,都是很多很多年前出现的事情。都是他们在成功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出发时候的一个主要的基石。因此我觉得应该择开,我们似乎太喜欢非黑即白了。

  主持人:

  对于特别是唐骏来讲,不同的人的观点针锋相对,有人觉得可以宽容他,因为他是靠实力,不是靠学历,有人说,作为公众人物,如果你的诚信上出现任何瑕疵的话,就应该永世不得翻身。

  白岩松:

  我觉得一事是一事,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不管是之前在盛大,或者在微软,一直到新华都,他的工作业绩,我想不是那一张文凭是真是假所给予他的,那张文凭只是最初给他了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或者说一个机会,后来他似乎是半推半就,也没有特别明确地去强调这个学历有多重要,因为他也很清楚所谓的这个学校也不是那么知名,即使说出来,给我们的冲击力也不足够强。因此他后面是不是优秀的,是由一个又一个雇佣他的公司来决定的,你相信那些老板会一下子花一个多亿或者几个亿来去聘请唐骏,是因为很久之前的那张文凭吗?不会。

  汪晖在学术界里,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认真的一个学者,包括做多年读书这样的一个主导人了,但是作为博士论文的时候,那个时候是不是出现了问题,我认为一事是一事,优秀归优秀的,咱们今天说的不是优秀的问题,而是说这个事是真的是假的,这个文凭是真的是假的,我们一定要当下把这个做清楚了,在做清楚的同时,不希望上升到一种人格或者道理的侮辱和打击的过程当中。

  主持人:

  现在人们似乎很讲究所谓的危机公关,但两位,一个是正面的迎击,一个是躲避锋芒,但似乎都没有成功的危机公关。

  白岩松:

  因为我觉得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答案才可以让你危或者机。而且我也不觉得,当你有了最后答案的时候要么一棍子打死,要么彻底没事情了,不应该是这样。我觉得两人的不同做法,跟不同人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唐骏是长时间以来,几乎有媒体给他打电话差不多媒体都会接受采访,所以这几年随时你在各种杂志报纸上都能看到唐骏。更何况,他不是个人的问题,他现在背后有着新华都公司,有个人形象的问题,他必须要去做。

  而汪晖更个人,他尤其离开了读书之后,虽然在清华大学,但是更偏向个人之学者。因此不管是痛苦,还是无所谓,都是个人的问题,因此他做出不回应,只涉及到个人他可以做出这样的决定。


  主持人:

  现在网络舆论非常有意思,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都解读的是不一样的角度,比如说对于打架人方舟子来讲,他就借此炒作。

  白岩松:

  我们似乎有一种道德洁癖,平常的时候,我们道德一点都不洁,当遇到打架,或者这样的冲突事情的时候,我们就有道德洁癖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往往希望打假的人也是百分之百的雷锋,其实雷锋在今天也不一定是我们想象的那个雷锋。

  在情感上也许有很多人对方舟的这种举动,或者动机,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包括质疑,包括不满意,但是我只能说,从理智上我们应该坚决支持方舟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的这个社会需要很多的啄木鸟,啄木鸟不排除它在捉虫子的时候,它在寻找自己的食物,但是实际的后果是,害虫被除掉了,社会这个大树变得更健康了,如果我们这个社会有这样的啄木鸟的话,该多好。就像我们很多年前,也曾经质疑过王海多次,我们现在有很多人现在依然不喜欢王海,但是理智地说,难道我们不应该感谢王海吗?

  主持人:

  这样的一件事情,不是空前,也不会绝后,而减少它发生的可能性究竟在哪儿?稍后继续。

  (播放短片)

  解说:

  为对汪晖教授负责,澄清这一争议,结束莫衷一是的状态,走向良性循环,我们支持熊(丙奇)、林(毓生)二位的建议,联盟要求中国社科院和清华大学迅速答复,履行职责。我们也同意易中天的主张,在组成调查委员会时,应邀请贵院、贵校之外的学者,乃至海外学者参加,公示委员会名单和调查结果。我们同时要求,调查结论以及各委员投票意向最终能公布,以示公开、公正,接受公众监督。

  昨天,国内63名学者、教授联名发出公开信,而对象则是中国一流的学术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内顶尖大学之一清华大学。

  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如果汪晖没剽窃,应该还他一个清白,出去汪晖剽窃了,那么应该权威机构来研究,来认定惩处,给个最终的了断。

  解说:

  观察这密密麻麻的63个书名,汪丁丁、顾海兵、郑也夫等,国内外众多著名学者的名字都在里面,而他们所处的单位更是涉及哲学、历史、宗教、中文、法文等多个学术领域。显然,这些学者们的用意并不仅仅是为了要搞清楚一个汪晖是否抄袭的个人问题。

  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郑也夫:

  我认为参加签名了,将这件事推到一种制度化的一个机构来妥协处理,我认为相比之下都是后一件事更为要紧,前一件事我认为,他的作品究竟是不是涉嫌剽窃,我认为都没有那个要紧。

  解说:

  熊卫民,中国科学院自然史所副研究员。

  熊卫民(中国科学院自然史所副研究员):

  我跟他素不相识,无怨无仇,我要反对他个人感什么,要具体采取行动,哪一些违规的,谁违规谁就会被抓起来,谁就会被处罚,只有经常违规的人,包括位高权重的违规者,他们也会受到处罚。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警示别人不敢再违规了。

  解说:

  郭于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郭于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这也不是一个要整什么人的问题,其实对他是保护,对整个学术也是保护,这应该有一个制度建设,应该从制度上把它弄清楚。

  解说:

  顾海兵,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教授。

  顾海兵(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教授):

  汪晖本人也好,或者是李辉本人也好,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人提出怀疑,就应该有所作,直到今天为止,北大、清华、人大,都没有大学章程,大学章程是干什么的?就是在规范各种权力之间关系。比如说像出现这样的问题之后,应该启动什么样的程序,我们现在根本就没有规则。宏观上来讲,中国的学术质量问题已经到了比较危机的程度,所以这就促使我们任何一个有良心,有道德的学者,他应该借助于这样一起事件,来推动学术质量的提高。

  杨伦(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

  着急毕业,然后抄袭了这篇文章,因为我们这种小博士生,想发文章其实很困难,所以没有办法,想借用老师的学术影响力吧。

  陈永江(西安交大原教授)

  教师是为人师表的,传道、授业、解惑,你传的什么道,你授的什么业,你怎么能解惑,你这样带下去的话,学生还不都成了三只手。

  解说:

  面对国内愈演愈烈的造假风,而且波及到了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国内几十所知名高校,几十个学者的公开信再次大声疾呼,看着大学教授抄袭,大学生、中学生考试作弊的歪风,看着一个知名作家,已经被法院判定抄袭,却连一个道歉都不说的残酷现实,如果再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国家肯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顾海兵:

  他回不回复,我觉得是他的权力,但是我们这样的建议,是我们的权力,有些事情的推动,也可能第一次我们推动没有结果,没有结果不代表不成功,它可能为下一次又奠定了基础。

  郑也夫:

  希望社会能给这些学术单位一些监督和一些良性的压力,以期待学术单位在碰到这些事情的时候,能够从现在开始,就建立一种制度性的安排。

  解说:

  眼下,汪晖和唐骏,两位各自领域的翘楚,正处在舆论的漩涡之中,一如当年的各种“造假门”一样,只是这一次,公众更期待事情的演进不再是是不了了之,或者是以一个人的倒掉来结束。大家的希望是,能寻找到一种制度的安排,还社会一个清白。

  主持人:

  我们真的陷在了一片声音的海洋当中,有对人格的质疑,有对学术观点的攻击,甚至有更深层次的反思。岩松,在这一片争吵声中,你听到了什么?

  白岩松:

  我觉得这对于汪晖也好,对于唐骏也好是个人的危,却是社会的机。对个人来说,似乎很危险,但是对社会来说需要这样的公共事件,因为这样的大人物,这样的大的公共事件,会促使每一个人去想。比如我都会去想,幸亏我只读到本科,可能很多人也会去想,我一生必须洁身自好,出来混得总要还,哪怕是很多年前的事情。

  另一个我觉得要思考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现在还没有最后的结局,但是所有的参与者不管是站在哪一方,千万不要试图用第二个错误去掩盖第一个错误。第二个错误才是更大的,真正的错误,因为第一个错误有年少的问题,还有社会环境的问题,当初是社会需要这种不看能力,看文凭,所以人家四处去整文凭去,然后这个剽窃也没有那样的一种打假的环境,既有他个人的问题,也有社会的问题,但是好了,我们再重复一下这句话,千万不要用第二个错误去掩盖第一个错误,第二个错误才是最大的错误。

  当初克林顿性丑闻,独立法官斯坦尔弹劾他,不是因为性丑闻。在美国的宪法当中,从没有任何一个条款说,美国的总统不可以有性丑闻,但是宪法中明确地写着,美国总统必须说实话,不能够说假话,但是他不承认他有性丑闻,后来被抓出来了,这个成为弹劾他正确的依据,居然不是性丑闻本身。所以我想这件事情适合在打架过程中,任何过去、现在、未来,任何打架过程中每一方的人都该记住的一个道理。

  主持人:

  我可不可以理解为,你在建议唐骏,坦诚地面对这件事?

  白岩松:

  这件事情没有最后的结论,那么,我刚才用的词很严谨。我说不管参与的每一方都该记住这个道理,包括未来的生活中,我们也有可能是某件事情的这一方,比如说作为一个主持人,你口误了,你不能又编出了一个瞎话去掩饰那的口误,这个时候是道德问题,前一个问题是技术问题。

  主持人:

  实诚一点。

  白岩松:

  对。

  主持人:

  你刚才说,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机会的机出现了,怎么好好的抓住这样的一个机会?

  白岩松:

  我觉得,这个标题挺有意思的,别让打假成为打架,现在大家模糊一团了,我觉得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优秀的归优秀,假的问题归假,我们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就认为汪晖这个人彻底不行了,唐骏彻底不够优秀,我们好像平常生活中有这样的一种逻辑,不是黑就白,不是好就是坏,不是对就是错,可是生活真相就是恰恰在这个中间的地方是最多的。

  我举一个例子,欧洲有的非常著名的导演叫波兰斯基,很多年前,他在美国性侵犯一个少女,后来连少女都原谅他了,但是美国法律不原谅他,一次又一次地要求他把他给引渡,可在引渡的同时,美国的电影界又授予他优秀的导演,给予他巨高的奖励,当然他敢去美国领奖。这件事情就让人有一个重大的思考,就是说,哪件事情归哪件事情,不能把它模糊一片,否则的话,就容易出现打架,因为他面临到了,我要沉入海底,一旦我这个假文凭的这个东西真的是假的,我这个学术论文造假了,剽窃了,我可能整个人生都会沉入海底,这个时候就会把它搅和成打架。

  主持人:

  这需要一个非常理智的社会共识的一种形成。

  白岩松:

  对。

  主持人:

  你说在这个学术圈,其实要说打击学术造假,应该是由制度来保证的,比如唐骏这样的情况,他个人拿着简历去公司求职,也很难。

  白岩松:

  是,但是现在的这种社会已经给他的可能性正在减少,因为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之后,因为搜索引擎,各方面,一下子拆掉了那堵墙,我觉得我们现在越来越难了,但是反过来好像我们一直没有去提醒一下打假者,其实打假者的时候,你比如说方舟子,我们应该跟他道声辛苦,像啄木鸟一样。但是可能跟方舟子兄也应该说上两句,什么呢?打假就是一个真还是假,而不是道德跟人格的升级,因为在言谈举止里,如果流露出的恨,和对人格道德的侮辱的话,他很容易把打假变成打架,所以我想,作为已经在这个领域如此有成就的方舟子兄,今后要继续走这条道路的时候,恐怕是值得思考这件事情的。

  主持人:

  所以摆出事实来就可以了,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白岩松:

  尤其有一些事情的时候,他跟一个人的整体道德并不直接划全部百分之百的等号,我刚才已经说了,年少,或者是环境,或者其它的半推半就等等一些因素,但你上来就给他质疑,就你整个人格的崩塌,言谈举止有很多带有侮辱性的,比如说“野鸡大学”这样的称谓,我觉得在打假过程中,它是不合适的。

  主持人:

  如果因为一个这样的事情,把一个人全面打倒的话,那么我们这些年的一个社会文明的进程似乎也要打折扣。

  白岩松:

  没错,我们期待一个又一个“方舟子们”,将来更加理性的方式去打假,社会也能够有一种非常清晰的,什么归什么的这样的一条路,这样的一条路很漫长。所以说,感谢正在危险中的唐骏跟汪晖,当然我要加一个引号了,更要“感谢”方舟子。

TOP

汪晖门:建立剽窃标准的契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9日 05:11  新京报

  被动吸烟者说

  郑也夫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

  无论是为了澄清汪晖涉嫌剽窃,还是为了中国学术日后的健康发展,剽窃的标准都必须讨论、成文、认同、确立。之后要通告全体学者、学生。

  涉嫌剽窃的争论本该最单纯。“汪晖门”的争吵何以如此混乱?帮派、朋党、单位利益、在位者不作为、不明是非,都可能起了作用。但标准不清,毫无疑问是第一要因,即真正的“原”因。如果标准清晰、权威、广泛接受,纵然上述因素没有铲除,一般也很难卷入涉嫌剽窃的事件上,因为没有过多的争论空间。

  一个基本事实是:迄今为止,我们竟然没有清晰、权威、成文的剽窃标准。

  1999年1月15日国家版权局以给某市版权局复信的方式,回答了“如何认定抄袭行为”。其中说到:“三、如上所述,著作权侵权同其他民事权利一样,需具备四个要件,其中,行为人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对抄袭侵权的认定,而不论主观上是否有将他人之作当作自己之作的故意。四、对抄袭的认定,也不以是否使用他人作品的全部还是部分、是否得到外界的好评、是否构成抄袭物的主要或者实质部分为转移。凡构成上述要件的,均应认为属于抄袭。”这些显然是判定抄袭的重要原则。

  又说到:“由于抄袭物需发表才产生侵权后果,即有损害的客观事实,所以通常在认定抄袭时都指经发表的抄袭物。因此,更准确的说法应是,抄袭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发表。”这说明了版权局的说法局限于追讨出版带来的非法经济所得。学位论文,乃至学生作业,均未被覆盖。

  还说到:“从抄袭的形式看,有原封不动或者基本原封不动地复制他人作品的行为,也有经改头换面后将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独创成分窃为己有的行为,前者在著作权执法领域被称为低级抄袭,后者被称为高级抄袭。低级抄袭的认定比较容易。高级抄袭需经过认真辨别,甚至需经过专家鉴定后方能认定。”显然,版权局的说法不是专指学术论文和著作的,针对性弱;虽然说了“需经过专家鉴定后方能认定”,却没有给出清晰的判断标准。国家版权局对抄袭的界定显然不够细致,不能成为判断标准。

  假设汪晖门会导致一个裁判小组的成立。那么,成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讨论汪晖的论文是非抄袭,而是讨论抄袭的标准是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成文的标准,而没有标准,讨论剽窃与否是无法有效推进的。

  为什么要和国际接轨?因为人家的制度久远、健全、细致。剽窃的标准也不例外。即使不照单全收,至少要借鉴。西方学术界的剽窃标准几乎一致。《美国心理协会写作手册》(2001版)在“原始资料的正确引用”中说:“直接引用时必须保持正确。……引用文必须完全依照原始资料的措辞、拼写和文内的标点符号来呈现。即使原始资料是错误的,也要照抄。若引证简短的引用文(少于40字),则必须要使用双引号把引用文围住。陈述40字或40字以上的引用文时,必须要省略双引号,……呈现数行的独立方块版面,左边边缘缩排5个空格。……不管是改写或者是直接引用原作者的资料,你都必须把资料来源写清楚,……当你引用的是书面的数据(疑应译为资料———笔者注)来源,则必须在圆括号内写出作者、年代及页数”。

  该书在“学术出版的伦理”一节的“剽窃”条款中说:“你应该使用引号来正确地指出他人的话语。每一次你改写另一位作者的资料来源时(即摘录一段、或重新安排句子的顺序,和更改其中的一些话语),你就必须在本文中写出资料来源的作者”。因为西方社会法律观念强,所以他们只在意说清标准,用不着讲述我国版权局那一番法律扫盲的话语,比如:剽窃判定不管那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亦不管剽窃者的著作“是否得到外界的好评”。

  其实上述标准非常简单,就是两条:引文必须打引号或放在上下空行、左边缩格的独立段落中,引文或改写的资料均必须标明出处。

  这些规矩我们可以照搬,丝丝入扣地和国际接轨。每所大学都将这些写作规范写入大学手册,不断地通告师生,违者严惩不贷。但是,公告的规章管束的是其后的行为。以前的事情怎么办?

  以前也不能盗窃。因为过去没有明文的标准,对以前的作品惟一可以考虑区别对待的是,对引文无引号的追究可以从宽。而对引用却不给出处不能宽容,且应严格实行。一个出处的标明,不能覆盖你在文章的不同页面、段落里的多次引用;有间隔的N次引用就必须N次标明出处。

  无论是为了澄清汪晖涉嫌剽窃,还是为了中国学术日后的健康发展,剽窃的标准都必须讨论、成文、认同、确立。之后要通告全体学者、学生。汪晖事件应该成为建立清晰的剽窃标准的契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