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多元文化中的文学对话

多元文化中的文学对话

多元文化中的文学对话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08-11-15 07:37 来源: www.ccdy.cn 作者:刘茜  



   
    10月12日至14日,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北京语言大学联合主办,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 隆重召开,来自10多个国家以及国内和港、台地区的350多位专家学者莅临大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中指出,在世界多元文化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比较文学应当顺应历史潮流和改革开放的新进展迈向第三发展阶段,在跨文化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多元文化互动中的文学对话”,旨在为全社会的和谐进步发掘出深层次的比较文学文化资源。会议研讨内容全面涉及跨文化语境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诗学的历史生成与现代阐释、比较文学的人类学视野、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等领域。

    一、跨文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与会学者从中国文学主体创造的角度梳理、研究外来文化和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和接受。北京语言大学高旭东教授指出,当代中国文学面对着几个文学传统,即西方文学传统、从现代到后现代颠覆西方文学传统的新传统、中国文学传统。一些惟新是趋、惟西是趋的作家在各种文化矛盾交织下六神无主,造成了当代中国文学的驳杂性特征。鲁迅博物馆副研究员葛涛以鲁迅、老舍、巴金为个案研究中国作家对但丁的接受与转化,指出,这些作家在创作中不仅受但丁的影响刻画国民的灵魂,而且也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这种创造性转化是中国现代作家对世界文学的贡献。

    二、比较诗学研究。比较诗学当前处于多元拓展期,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视角与方法日益丰富,研究层次不断拓展,为中西文化汇通提供了新的土壤。北京师范大学与四川大学教授曹顺庆提出要重视海外研究者关于中国文论的研究,同时应进行当代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启超认为,斯拉夫文论的丰富性不逊于现代英美文论,是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中有待深度开采的典型。

    三、文学人类学研究。文学人类学突显了知识全球化时代人文创新的动力和超出本学科范围的影响,坚持学术研究与现实承担并重,敏锐回应社会现实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舒宪在论及如何认识文学的社会文化功能时,强调要超越意识形态化的思维局限,回到文学艺术所由滋生的文化田野中,从而重新理解文学的“人学”实质。山东师范大学鹿国治教授探讨了网络间性与文学救灾关系。

    四、译介学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谢天振教授指出,近年来国内比较文学界对翻译文学史的梳理和编撰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会议还研讨了宗教与文学的互动、生态批评与文学、流散文学与少数族裔文学等相关问题。

    比较文学研究历经30年发展衍变,推动了中国学术与国际接轨,以国际眼光探究民族文学文化问题,参与多元文化互动。与会专家在时代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孜孜努力探究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与理论架构,并为之注入了更丰富的现实内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