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一点儿建议

一点儿建议


        民俗学论坛现在很火了,但兄弟我发现会员基本上是院校师生啊,社会各界,尤其是基层民俗学工作者、民间文化爱好者甚少,此现象说明这个论坛的社会影响还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到底该如何做?大家不妨都想想,首先说这算不算个事儿吧。

TOP

老师的想法很好。
我是因为在大学接触了民俗学,然后考研查资料才知道民俗学论坛的。
要想在社会上扩大影响,那就得我们众多的会员时常宣传,主动去告诉大家论坛的存在。
但也会有新问题出现,灌水的多,潜水的多。就是我们的高校注册会员,仍然有很多没有充分利用论坛,不少人注册了一下,以后就再也不来了。

TOP

感谢一楼对论坛的关心和支持,本来有个论坛推广计划的,但实在是工程浩大,只好暂时搁置了。
不知楼主有何妙计?

TOP

     社会各界人士中,专业或业余从事民俗民艺、民间文化搜集、整理、研究者,众矣。但据兄弟我了解,对“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闻所未闻者,亦众矣。因此咱这个论坛要想走向社会,推广肯定是必须的。
    然而究竟如何推广,如何寻找一些事倍功半的好办法?恐怕一下子谁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是否可以找一些这方面的专家讨教讨教?支支招?
    至于灌水的多,潜水的多,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无话可说?或不屑于张口参与讨论?或没有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事实是,如果没有社会各界民俗民艺研究者、爱好者所感兴趣的话题和活动的话,这些人也可能不大会愿意来,或来了也待不住。


[ 本帖最后由 车前子 于 2010-6-12 17:46 编辑 ]

TOP

谢谢车前子老兄对论坛的关注!
中国民俗学网需要大家支持,首先需要中国民俗学会各位新老会员的支持。
请车前子老兄先把手下的发动起来,把你们过去的成果在论坛上进行展示,民俗博物馆是中国民俗学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如今确实有些消沉。
如果大家都能够把自己领域中的成果展示出来,论坛的信息量和各地会员的关注程度自然就会加大。
网站每天的访问量能够在15000—20000次之间,已经说明社会对民俗的关注程度。
如何让更多热心民俗的爱好者介入进来,请大家一起出出点子。

[ 本帖最后由 叶涛 于 2010-6-13 16:03 编辑 ]

TOP

请晓龙把这个帖子移至话题栏目中,让大家讨论吧。

TOP

谢谢叶涛先生,谢谢管理员!
    民俗民族类博物馆确实应该是中国民俗学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现在那个民博委具体情况如何,呵呵,我也不知道了,往事不堪回首,惭愧。但在民间,在基层,到确实有大批对民俗文化相当痴迷的人们,一直在默默地做着很多具体的,看似微不足道实际极有意义的工作,中华大地犄角旮旯很多实实在在鸡零狗碎的俗现象、俗实物、俗情俗事儿俗理俗文化,在经他们之手进行总结、传播、融合、变异、升华,从这个角度讲,他们既是中华大地万千旧俗象的整理者、研究者、甄别者(也是批判者、埋葬者——当然不能全批判、全埋葬),也是中华大地万千新俗象的创造者、推行者、传播者、实践者(也是迷惘者)。
    如果,想想,啊,如果这帮人有一天,能到咱们这个论坛来,那该会有多热闹?


[ 本帖最后由 车前子 于 2010-6-14 11:3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车前子 于 2010-6-13 22:47 发表
谢谢叶涛先生,谢谢管理员!
    民俗民族类博物馆确实应该是中国民俗学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现在那个民博委具体情况如何,呵呵,我也不知道了,往事不堪回首,惭愧。但在民间,在基层,到确实有大批对民俗文化相 ...
谢谢楼主提出的建议和想法,志愿者团队将适时举行商议论证会,欢迎各路英雄接着楼主的话题讨论下去,为商议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方案!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回复 7# 的帖子

看到这个贴,我觉得有必要深化讨论。

TOP

谢谢车前子老师的建议!
论坛的宣传一直是个问题,是该有个专门方案了。
前段时间为了千万次庆典活动有过一次对外宣传,效果还不错,是否可以继续当时的方案?或者在当时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车前子老师的观点我十分赞同,很多人在坛里只做观众,不参与发言,很大部分原因是缺乏感兴趣的话题。论坛的对外宣传,这一因素是不可或缺的。

[ 本帖最后由 张国伟 于 2010-6-14 09:46 编辑 ]

TOP

我觉得活动除了通过论坛,网络的途径来举办之外,还可以到生活中去。我个人认为,一部分的民间艺人,民俗爱好者等可能存在年龄便大的问题,而这一部分人对于网络是生疏的。而很多年轻人对于民俗不了解,觉得俗气落伍而不愿接触。如果通过生活中的活动,能让效果更明显。
生命是条单行线,
出生在这头,
死亡在那头。

TOP

回复 11# 的帖子

洛洛提到网络,这确实是个问题。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引用:
原帖由 洛洛 于 2010-6-14 11:32 发表
我觉得活动除了通过论坛,网络的途径来举办之外,还可以到生活中去。我个人认为,一部分的民间艺人,民俗爱好者等可能存在年龄便大的问题,而这一部分人对于网络是生疏的。而很多年轻人对于民俗不了解,觉得俗气落伍 ...
您说得太对了!为什么不可以以论坛(甚至某个版块)的名义,组织一些适当规模的社会活动啊?譬如,在某个民间节日,组织会员去某个与此节日有特定渊源的地方采风,去接触民间,并就此举行整正自由平等式的“论坛”(尽可能别去那些宾馆酒店),进行都市与乡村、学院与民间的平等对话;或就某一民俗“事象”,或哪里有什么庙会,组织一些对此感兴趣的会员去待几天,体会体会,深入调查了解,回来后,文字图片甚至实物都有了;还有……大家都想去吧,多了。

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活动,必须要与中国民俗学会组织的活动、论坛有所区别。我想最重要的区别应是,学会组织的活动(包括论坛),可能很学术、很规范、很严肃、很正经;而论坛会员的活动则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点,因此要很轻松、很活跃、很民间、很“不正经”,即时间地点安排灵活自由,内容形式入乡随俗,丰富多彩。费用AA制,吃各人,花自己(在小地方,在乡下,花不了几个钱),寓民俗采风、学术探讨于联谊游玩之间。一句话,这种活动应该是,民间人很自在,年轻人很喜欢,参加了第一次还想着第二次、第三次。时间久了,可能会形成一套不成文的规则和惯例,与当今社会更适应,跟民风乡俗更接轨,而大家的纽带与平台就是咱们中国民俗学网。折腾这么若干次后,何愁本网在社会上没知音没朋友啊?挡都挡不住。

总之,这个论坛要想走向社会,似乎不可太学术(想起了曲高和寡这个词),最起码要为民间人辟出一席之地,便于他们表达与交流。当然,该学术的还得学术。

还有前面这位先生提到的“部分的民间艺人,民俗爱好者等可能存在年龄偏大的问题,而这一部分人对于网络是生疏的”的问题,这个是个问题,但不是太大。为什么?因为一,现在农村尤其是县城、乡镇和一些不很偏僻相对富裕的村庄,电脑普及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二呢,60岁上下的民间文化人(在农村,搞民俗民间文化的起码都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现在很多都开始接触电脑,可以进行基本操作的也不少,尤其是那些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另外还有不少乡村城镇较为年长的文化爱好者,是在通过儿孙晚辈之手,在网络上与外界交流,这中间自然也包括民间民俗研究者、爱好者。不瞒各位,兄弟我现在就蛰居于小县城,兄弟周围这样的人很多。这个年龄段的人还有个优势是,有精力,更有时间。

TOP

论坛里这么多大佬,是不是可以让大佬们领着小喽啰们做些个田野,打出论坛的旗号。我见一些贴吧了,论坛啦,都这样做。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欢迎车前子兄.

这个名字让我想起诗人和散文家车前子...............

你的建议可能很理想.开展起来的确需要中国民俗学会的号召.
因为光中国民俗学会下属的各省民俗学会就很多.而各民俗学会的会员大多是你说的这些基层民俗工作者.但就我们了解的各地的民俗学会会员数很大,但真正能够经常上网交流的很少.如果能够动员各地省市民俗学会通过对会员进行民俗学网的宣传,那么光学会会员就够庞大了.但谁给他们上网的条件呢.那些乡村的民俗工作者真的还没有达到能经常上网的条件.
而大学之所以是民俗重地,是因为他们恰恰正在经常性地深入田野地头和乡民们进行着面对面的交流,他们通过自己的田野作业通过各种平台对民俗知识进行着更大规模的传播.他们一开始就接触到的网络技术给他们的学术活动创造了另一方天地.


其实民俗学网一直在欢迎各种各样的民俗学者的加入,网络本来就没有门槛.实际上通过上网的方式交流民俗,对许多基层工作者也许除了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有一个主观意愿:他们是否适应这样网络的虚拟性,习惯成了一个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