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千万次庆典之谁说六一是儿童的专利:童年趣事会(有奖)~~

大家六一节快乐。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

童年的端午记忆

端午记忆
【按】这是去年端午的一篇回忆,看到大家都晒旧作,只是文字稍作修改,凑凑热闹。
    闲来无事,想知道大家的端午节是怎样过的,回忆回忆过去的端午经历,也是一种幸事。

    人的记忆中,节日文化的印记是最深刻的,年复一年,这种记忆在不断加深,也在不断变化。就如端午习俗,当我离开家乡,融入都市生活之后,端午留给我的记忆是非常模糊的,最清晰的记忆还是童年、少年时期的。因为那时的记忆是亲身经历,后来的记忆是异地文化濡染,记忆往往淡漠。特别是在五方杂处的都市生活,每至端午,听听大家的讲述,看看端午的过法,真不知这些举措和行为是从哪里来的,南方的、北方的抑或是本地的,真说不准。更谈不上对自己思想感情的潜移默化和影响。留住童年的记忆是幸福的,端午使我想起了童年。虽然没见过龙舟竞赛,没听说过纪念屈原的传说,但端午节仍然是有滋有味。

    我的家乡是甘肃一个偏僻的农村,现在归属兰州市。每当人们问起我是哪里人时,答曰:“兰州人。”但我必须加一个限制词做后缀:“郊区的”,以免引起误会。因为兰州是一个泛称。

    家乡虽然偏僻,但端午习俗却丰富多彩,记忆深刻。每当端午将临时,最高兴并盼望过节的是年青人和儿童。在我们家中,最忙碌的要数哥哥和嫂子们。他们要筹备端午的各项用品。绣荷包(香包)、蒸糕、采艾蒿,折杨柳、制雄黄酒、搓五色绳(五彩缕)、捉蟾蜍(癞蛤蟆)。端午采艾。据说此时的艾蒿药性最好。采来晒干,以备药用。比如针灸必用艾。我就见我的大嫂将大蒜切成片,放在患者的穴位上,然后捻一小撮艾置于其上,用香点燃艾蒿,让热力通过蒜瓣渗透到穴位,达到治疗疾患的目的。所以在我的家乡并不将艾蒿悬于门户辟邪,完全是以药用为目的。我的家乡不产菖蒲,端午悬于门户的是杨柳。在十年九旱、地处高原的家乡,只有耐寒、耐旱的杨柳可以生长,而且村子里也没有几棵树,家家户户要插杨柳,就只好到有树的人家去偷折杨柳树枝,此事树主人显得特别宽容,并不责骂。不管采取什么手段,端午当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是杨柳飘逸,和谐温馨。我的家乡还有一种风俗,就是端午节妇女和小孩都要包红手指甲。这种美甲的方式很特别。采来指甲花(学名凤仙花,我们那里叫海纳花),加入白矾捣碎,据说容易上色。到了晚上,家中的主妇和孩子们将手握成拳头,在指甲部分敷上捣碎的指甲花,用布包扎起来。第二天早上手指甲便被染得通红,比现代都市女性染的红指甲要好看得多,但不知这是那路讲究。端午最有特色的是戴香包,五彩缕、抹雄黄酒。绣香包属于农村妇女女红手艺的一种,也是妇女们在端午节争献手艺的好机会。香包用绸缎做成,里面装有香草和中草药,如苍术之类,药香扑鼻。端午当天孩子们带上各式各样的香包,由于香包做工精美,抢香包成了我们那里特殊的风俗。五彩缕是用各色棉线搓成的,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脖颈上,再在脑门、手腕、脚腕涂上雄黄酒,据说这样虫蛇就不会伤身。五彩缕不可中途扯断,要戴到自然断去。前两年到甘肃西和考察七夕文化,发现那里的女孩子端午的五彩缕要戴到七月七,届时将其取下结成一条绳,做牛郎织女相会的天桥。也算是甘肃本土特色吧。

    端午最有趣的是捉懒蛤蟆。家乡有一句俗话“癞蛤蟆避端午”,是说懒蛤蟆到端午这一天都躲起来,很难找到。端午这一天我都要追随哥哥们到田埂、石板下找,找到了就捉回家,将一锭墨从口中塞入蛤蟆的腹腔,挂在房檐下风干。据说端午这一天蛤蟆的毒性最大,这样它的毒液就会渗入墨中,民间将墨研成汁,用这种汁治疗毒疮,腮腺炎,十分灵验,这就叫以毒攻毒吧。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节日文化总是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习俗相联系的,如今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着变化,然而家乡的端午习俗在我的脑海中永远是凝固的,这种儿时的记忆,每逢端午总是挥之不去,它使我变得年轻。

TOP

再晒一篇回忆文字

“小年”的回忆

又到了腊月二十三,傍晚时分,听到远处稀稀落落的爆竹声,这声音来自居家附近的村落,是祭灶、送灶的爆竹声。可见北京郊区的农民还是很重视这个节日的,由此也勾起我美好的回忆。

“祭灶”,民间又称为“小年”。俗语说“过了腊月二十三,打发灶君上了天,再有七天过新年。”这预示着忙年已到了尾声,年关即将来临。记得小时候家里人是很重视“祭灶”的,他们早早就请来灶王神像,买来糖瓜,准备祭灶之用。那时交通不便,办年货要到170华里开外的兰州去买,马车的行程是两天。遵循“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的古训,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我的大哥便承担着祭灶的任务。晚饭前,他便撤下旧的灶王神码,换上新的灶王神码,供上糖瓜,食品,点上香,虔诚祭拜。一幅鲜红的“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的对联将灶王爷神龛布置得焕然一新。然后捉来一只大红公鸡,让其仰着身躺在灶王神龛前,又一次跪拜祈祷,等大红公鸡扑棱一下翻起身时,表示灶王爷已经领了一家的情,上天汇报去了。旧时的灶王神码要放在锅灶里烧掉,据说灶王爷是通过烟囱上天的,大红公鸡充当灶王爷的坐骑。糖瓜本来是贿赂灶王爷,同时用来粘灶王爷的嘴,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少说或不说坏话,没想到祭祀完毕,却成了我们口中的美食,至于大红公鸡的处置,要等到过年时才能享用它。

大年除夕新的旧交替之际,人们在欢度新年时不忘记祖先,要将祖先接回家过年;夜半子时要燃放鞭炮,迎神纳福,接福、禄、寿、喜诸神共度佳节,而我的老家却不叫“接神”而叫“接灶”,即将灶神接回家,不能有送没有接,灶神是一家之主,过年哪能没有他呢。过完年,其他的神要送走,唯独灶神要留在家中共度春秋。要送也要等到来年。所以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我们这个家无论谁当家,灶王才是一家之主。他每年都要到玉皇大帝那里去汇报家中的善恶,所以家里人做事总是处处小心,生怕得罪了灶王爷,弃恶从善更是每个人行事的准则。那时在我的观念中,厨房有了灶王爷,显得格外神圣。每到厨房做事,先要看灶王爷一眼,好像灶王爷总是用眼光盯着你。现在想起来,信仰的确是约束一个人行为,培养其道德品质的妙方,我们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在家中设灶王的神龛,灶王爷就像安插在家中的督察,随时都在监视一家人的行为,这一无形的手,掌握着很大的权力,不由你不恭敬从事,谨慎做人。

TOP

绣荷包(香包)、蒸糕、采艾蒿,折杨柳、制雄黄酒、搓五色绳(五彩缕)、捉蟾蜍(癞蛤蟆)

陶老师家乡的端午风俗好全啊!该有的都有了!就差划龙舟了!呵呵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又一篇旧文

童年记忆中的中秋
    回想起来,在北京已经度过了48个中秋,但没有留下任何记忆。倒是在节日里经常思念起家乡的中秋,想起儿时中秋夜的情景是那样的和谐、美好与温馨。记得那时每到中秋,大嫂都要忙着做月饼。那月饼可不是市场上买的那种,而是用面粉蒸制的。单就月饼的尺寸而言,直径大约就有50多公分(也就是半米),市场上贩卖的月饼是何等渺小。这样的月饼要制作两个,其中的一个在面粉里戗进各种香料,如姜黄、红曲、苦豆、胡麻、桂花、藏红花等,另一个是千层的,每一层也放上各种香料。这两个月饼一实一虚,符合阴阳理念,用来供奉月神。傍晚时分大人们将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撒上清水,空气中弥漫着凉爽气氛。晚饭后,天井中央摆上供桌,供上月饼和瓜果梨桃。明月升起时,上香祭拜月神,然后全家人分享月饼及甜美的瓜果,其乐也融融。仪式虽然简单,记忆却是美好的,丝毫没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喟,更没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奢望。只有皎洁的月光滋润着心田,觉得世界是如此的美好,生活是如此的甜美。

进城了,生活环境变了,中秋节只剩下吃月饼了,未免有点失落,这失落持续了48年。

今年的中秋似乎与往年不同,身份变了,变成国家法定的节日了。记忆又一次升腾,想想今年的中秋一定是人气倍增,必定是花好、月圆、人寿。自己觉得不应寂寞,且听说有几位朋友来访,共度中秋,于是忙着布置一番。家中的阳台是赏月的好地方,急忙请出家中珍藏的兔儿爷,让其坐了上座,摆上月饼瓜果,西瓜还按照老家的习俗,切成月牙状,并燃起红烛,显得煞有介事要过节的样子,其实是为了唤起儿时的记忆。

今天果然是友朋满座,其中还有我的老朋友,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韩国江陵大学教授张正龙一家。晚饭后举杯邀明月,明月在云间,把酒问青天,今昔零八年。说话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如果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是吉祥语,今天则是瑞雨兆丰年了。在雨声的陪伴下畅叙友情,共度良宵,乃是别样的中秋激起记忆的余波。

[ 本帖最后由 陶立璠 于 2010-6-1 10:25 编辑 ]

TOP

原来中秋还有祭月神的习俗。说起来,上学后中秋,立夏,夏至,冬至这类节日就几乎没得过了。旧时的习俗一减再减,最后月饼不是用来祭月神,反倒是送高官。
生命是条单行线,
出生在这头,
死亡在那头。

TOP

原来中秋还有祭月神的习俗。说起来,上学后中秋,立夏,夏至,冬至这类节日就几乎没得过了。旧时的习俗一减再减,最后月饼不是用来祭月神,反倒是送高官。
生命是条单行线,
出生在这头,
死亡在那头。

TOP

去年六一,班上每人发了俩棒棒糖!后来觉得不爽,还宰了班上一大个男生两瓶爽歪歪!!!呵呵,爽呆了!!!

TOP

六一,花裙子、漂亮的头饰、红领巾,简直就一花仙子啊!
呵呵,记忆最深的是小学三年级时候六一我们表演的“花仙子”的舞蹈啊!

TOP

回复 144# 的帖子

来个长文,参加评奖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童年的游戏

记忆中的童年的游戏有很多,童年的玩具也基本上都是自制的。我记得童年常玩的游戏有:用废旧铁圈做滚铁环、用布头缝丢沙包、晚上照麻雀掏鸟窝、用石子打水漂、拍烟盒、踢用铜钱和头绳做的毽子、撞拐(斗牛)、捉迷藏、跳房子、打陀螺、丢手绢、打群仗、折纸飞机、玩泥巴、做泥人、用链条做火枪……
总是觉得那时在农村的童年很快乐,很天真,很多童年的记忆也很深刻。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视,一到傍晚经常停电,那里,总是有一群小朋友在月光下聚集在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每晚得等到家里人那声划破小村寂静的叫喊与斥责声才会依依不舍地回到家中。
但现在看着自己的孩子再玩这些游戏,总是感觉他们少了许多快乐。就是回到农村也很少能看到现在的孩子在玩那记忆中的游戏了。

[ 本帖最后由 李汝宾 于 2010-6-1 10:38 编辑 ]

TOP

回复 146# 的帖子

为什么“总是感觉他们少了许多快乐”。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回复 145# 的帖子

说一段不是我自己的故事。但也是我身边的故事。

08年,汶川地震后。我的小侄子(姐姐的孩子,一个五岁的小帅哥!)所在的幼儿园在儿童节节目展演开始前举行了“为灾区献爱心活动”。(整个活动是我后来回家通过他们刻的碟看到的)从两岁到五岁不等,一双双童稚的眼神,也许他们根本不懂地震意味着什么,但他们那会却都很乖,一个接一个的走到募捐箱前面。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抱着个外形是奶瓶的储蓄罐,从里面倒出了一大堆零花钱~~~

也许等他们长大后,根本记不得那个特殊的儿童节,但那份童真,令在场的很多家长都流眼泪了!


小孩子们的心 ,也许我们这些大孩子都读不懂吧。姑且就用“天真”这个既形象又抽象的词来形容吧。

捐款活动后就是热热闹闹的歌舞表演了!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类似于过家家的舞台剧。俺小侄子扮演的是新郎官。据我俺姐透漏,她家小宝贝争取到这一角色可不容易啊!六一前一段时间每天下午放学后在家练习台词和动作,最喜欢看的动画片都顾不上了!!!还听俺姐说,她家那“现世宝”说,长大以后要娶新娘子!!!

最有意思的是,当然也是当前社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原因。小侄子他们班三十多人,就六个小女生。后来跳集体舞蹈时,女生严重不够!怎么办呢?去别班借了几个!还不够!怎么办?男扮女装呗!^_^!

可苦了那帮小女生啊!一个人得连续参加几个舞蹈节目!不然视觉效果不好啊!

[ 本帖最后由 刘慧 于 2010-6-1 10:51 编辑 ]

TOP

大家同乐哈
鸟三顾而后飞,人三思而后行。

TOP

引用:
原帖由 木兰山人 于 2010-6-1 10:30 发表
为什么“总是感觉他们少了许多快乐”。
只是感觉啊,原因如下:
1、那时候孩子基本上没有学习和作业的压力,比如我小时候,家里人从来就不在学习上给自己压力,自己无论怎么玩都不用担心。
2、现在孩子少了,那时候农村家里面一般都有2-3个孩子,孩子们很容易凑到一起玩。
3、现在孩子都看得娇气了。那时个孩子在一起打闹什么的都很开心,受一点伤也都不在乎,现在不行了,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受伤了,弄脏了。对孩子的限制太多了。
4、电视。现在基本上家家有电视,孩子都在看电视,也很少出去一起玩了。
当然,还有很多原因,大家再慢慢补充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