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千万次庆典”征文活动

“千万次庆典”征文活动

负责人:张志娟    木兰山人
征文主题:1、我与民俗学论坛
          2、我与民俗学
          3、民俗学与民俗学论坛
请大家在此贴后面跟帖,不要又发新主题,谢谢!

(畅所欲言,不在乎长短;欢迎朋友们积极发文,丰厚的奖品等着你哦!让千万次早日到来吧

2楼: 木兰山人     我与民俗学
3楼: 木兰山人       我与民俗学论坛
5楼: 朱振华艺苑     民俗学论坛:不是因为寂寞才想起你
24楼:jinjshan     我与民俗学之冤家路窄
42楼:山田小子       我与民俗学
48楼:zjhong1978   我与民俗学——在路上: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53楼:初试身手      我与民俗学
65楼:zjhong1978   石盘坑:被历史进化所遗忘的角落
72楼:张怀群       民俗西王母论
82楼:东方民俗     我的民俗情缘

94楼:张润平     我与民俗学论坛
102楼:东方民俗  结束过后是开始
133楼:燕子的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153楼:恩施土家   我与民俗学
(未完待续.发文者送10宝葫芦
各位老师和同学,灌水的同时,请发下关于你们与民俗学或者论坛的情缘的雄文吧

[ 本帖最后由 木兰山人 于 2010-5-16 14:02 编辑 ]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回复 1# 的帖子

大三时,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刘克老师主讲,他是研究南阳汉画像石的专家。我非常喜欢他的课,一方面是因为老师讲课非常好,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啦。
    一次讲授民间的“市声”时,他念了一大段集镇上卖针人所招徕顾客的语句,我感觉民间的语言并不比读书人差多少,里面也很有趣。于是专门去图书馆查书,专门找跟“俗”、“民间”有关的书,看了几本民俗学概论性的书。第一遍看时,就是一种大概的了解,不敢说有很好的理解。所以最开始就是广泛涉猎民俗学、民间文学方面的书籍,自己对这方面的知识也很感兴趣。
    转眼到了大三下学期,面临考研了。我最开始想考古代文学。因为古籍里面也有民俗的东西,自己并不知道民俗学也有研究生。后来知道了有不少学校招民俗学研究生。于是就转考民俗学了。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慢慢知道了民俗学网与民俗学论坛,这就是我与论坛缘分的开始。容后再叙。
    在考研中,我是报着一种求知的心去准备的。现在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奋斗的方向,那就把这门学问学好。我把图书馆的相关书籍尽量都借一次,但每次去搜书总会发现有很多这方面的书没看。看初试指定的参考书以外的书并没有耽误学习,它们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知道有这么多人参与这项事业,也更坚定了我要成为“民俗学人”。努力学习才能为这门学科做出更多的贡献。只有更多的民俗学人不断前进,这门学科才能不断前进。
    用简陋的文字记下我的本科民俗学之路。朋友们共同努力吧!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回复 1# 的帖子

我与民俗学论坛的缘分来源于对民俗学的兴趣,而在论坛的学习又促进了我对民俗学的学习。
    我经常在论坛上下载各位老师的文章来看,开始是以游客身份,后来便注册了。自己也进行过讨论,只是有什么就说什么,没什么理论水平。
    去年冬至,写了一篇《冬至小感》,在这里献丑一下:“今天是冬至。在我的家乡-河南省信阳市是没有冬至吃饺子习俗的。很奇怪!它属于河南,但却好像与河南的习俗有很大不同。可能是接近楚地的缘故吧! 考研确实挺累,但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书总是有新的收获。在南阳师范学院,我这已是第四年了,也是第四次入乡随俗吃饺子。忙碌的学习之余,品尝一下饺子,回味张仲景发明饺子的传说,也挺不错的啊。 为了考研,所有课都不上,每周就只上一门课-民间文学概论。其实,也挺惭愧。逃课确实不好,学校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自己也很喜欢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争取一下就考上,不行的话明年再努力。选择它本来就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因为它值得为之献身。自己资质不佳,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水平,能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虽然很忙,但每天都用手机登录中国民俗学网。太喜欢这个网站了,学了不少东西。今天领了网站红包,认知度一下涨到400。谢谢啦!也祝管理员们天天开心啦!”管理员热心回复了我的帖子,并对我进行鼓励。我非常高兴,于是更积极的用手机登论坛看文章、回帖。这时笛威老师和任双霞大姐对我进行及时的提醒,我在考研最后半个月就没敢上论坛了,当然有偷偷看过几眼。呵呵。
    我非常佩服论坛的各位管理员和斑竹们,他们完全是志愿为论坛服务,非常的无私。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及时的回复,我也想向他们学习。现在我也是一名专题版主了,向各位志愿者学习,为大家服务也是我的义务和责任。欢迎大家的批评意见,愿民俗学论坛越办越好。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回复 7# 的帖子

欢迎学长发文啊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志娟 于 2010-4-22 19:06 发表
小波童鞋动作够迅速,赞美!
学姐也来写写吧!

TOP

回复 14# 的帖子

我考上了辽大。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回复 16# 的帖子

今年长江大学好像考上了两个,都是女学生。一个考上上海大学,一个是辽宁大学

恩施土家同学很早就为论坛服务了,期待你的文章哦

[ 本帖最后由 木兰山人 于 2010-4-22 21:18 编辑 ]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知遥 于 2010-4-22 21:37 发表
祝福你们
谢谢马老师的祝福!

TOP

引用:
原帖由 jinjshan 于 2010-4-22 22:22 发表
抛砖引玉
我一个什么人都发了,各位业内人士不赶紧滴往上贴,我会很郁结滴
支持学姐一个!同志们努力啊!

TOP

在于你个人的努力程度。不在于是否半路出家。

TOP

回复 49# 的帖子

龙哥的雄文呢?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东方的文章情真意切,让人感动。
征文并不需要大家写的多么长,只要言之有物就行。不在乎长短。

TOP

感谢张老师的分享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志娟 于 2010-4-27 11:37 发表
洪哥,若是您不吝,也可以去交友帖登下台嘛
以后多交流
大姐来参加活动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润平 于 2010-5-6 10:52 发表
哈哈,好兄弟。
民俗学论坛情深深,雨蒙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