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年下走亲戚

年下走亲戚

作者:孙青松

对农历春节,乡下人习惯叫做“年下”,过春节,一般都叫过年。年下走亲戚,在我的家乡是最传统、最重要的活动,家家户户都以最认真的态度为过年做准备,没有谁家马虎过。
小时候,我在豫西南镇平县的乡下生活,过年走亲戚是我最向往的事情。俗话说:老头们盼麦罢,娃子们盼年下。娃子们盼年下,有他们充足的理由:一是能穿上新衣服,二是能走亲戚坐桌吃饭,三是能挣“压腰钱”(即压岁钱)。那是人民公社大集体时代,乡下的农民靠工分分粮吃饭过日子,“没钱花”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孩子们更是可怜,“一分钱掉地上,八面吹灰”就是真实的生活写照。因此,走亲戚挣“压腰钱”,是乡村的孩子们年下最强烈的共同期盼。
那年月,农村有四五个孩子的家庭居多,独生子女如凤毛麟角。正常情况下,一家人的亲戚就那么六七家,而且要严格按规矩在四天内走完——初二去舅家,初三去姨家,初四去姑家,初五去老亲(远亲戚)家。这是约定俗成的乡村规则,没有人不遵守。“人均”走亲戚的机会是不多的,“竞争上岗”是残酷的现实,尤其是个别家境好的亲戚,更是孩子们竞争的“热点岗位”。对于顽皮的孩子,父母亲常用这句话吓唬:“谁不听话,不叫谁年下走亲戚!”这话真管用,顽皮的孩子马上变乖了。走亲戚一般是大人带着小孩去,礼品也是少不了的。那时候人穷,礼很轻,要么带“果包子”,每包七八毛钱,内装饼干之类的面点;要么带“糖包子”,一块多钱一包,内装黑、白、黄三种之一的晶体碎糖。家境好些的人,大多带糖包子;家境差些的人,大多带果包子。
走亲戚的人,无论大人、孩子都要穿新衣服,显示出恭敬和郑重,也展示出年下的新气象。孩子们是新衣的执著“推介者”,再困难的家庭,即使大人年下不换衣服,也要给孩子们换件新衣。所谓“新衣”,其实也不一定就是新做的衣服,不少贫穷家庭的孩子的“新衣”,是哥哥姐姐穿过之后的“翻新货”。这也无妨,毕竟是“换”然一新了。走亲戚之行,步行为“常规”,骑自行车是“例外”。那时候农村很落后,拥有自行车的家庭少之又少。骑自行车走亲戚的人煞是风光,但也相当的艰辛,骑车人前有“小”后有“老”,老的还抱着小的,负担颇重!自行车一路上吱吱呀呀,似乎苦不堪言!最难为情的是,赤贫的家庭无钱置办走亲戚的礼品,大人碍于情面没法去,“路数”又不得不走,只好“舍车保帅”,让孩子们空手去“丢人现眼”。孩子们呢?也不都是“厚颜无耻”之辈,于是“邪门”便生出来了:有孩子用“红薯干”果包子走舅家,有孩子拿“撂姜石”糖包子去姑家。结果,有的闹出了笑话,有的则亲戚之间犯了“生涩”,危害莫大焉!
走亲戚都是上午,下午是不去的。中午的宴席,也算丰盛——六七个荤素搭配的农家菜端上方桌,“八毛烧”南阳老白干酒助兴,宾主交杯换盏,喝得真尽兴。午饭吃罢,已是日偏西南了。客人告辞之际,也是孩子们最激动的时刻,主人一定会给来拜年的孩子们每人发上两三毛钱“压腰钱”。这也算走亲戚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哪个孩子能得到五毛钱“压腰钱”,那一定会成为孩子之间的“传奇”故事。回家的路上,大人们红光满面,谈天说地;孩子们数着“压腰钱”,眉飞色舞。生怕“压腰钱”跑丢了,孩子们把钱紧紧攥在手心,过一会儿伸开手看看,手心都攥出汗来!不过,路长“岔”多,也常有这样那样的事件发生——哥哥姐姐总以帮助弟弟妹妹数钱为由,采取“以新换旧”、“以大换小”的方法,“骗取”弟妹们的部分“压腰钱”。这还算得温和了,最难堪的是,回到家里后,父母要将“压腰钱”没收“充公”。孩子们哭闹哀求,最终留下了一小部分做“小金库”,用于购买小人书、甘蔗和欢喜糖之类的零食。自由支配这“小金库”资金的时候,那股高兴劲儿,真是说不上来。
如今,我已“侨居”城里二十多年了,现在城市孩子年下走亲戚的情形让我很感慨。为了培养孩子尊长敬老、礼貌待人的品德,为了教育孩子懂得人情世故,为了密切亲戚关系、浓化亲情,爸爸妈妈们真是煞费心机——或者苦口婆心地作动员讲话,或者叮叮当当地打“嘴官司”,或者承诺置好礼品后派车接送,或者许愿所有压岁钱分文不上交。而孩子们呢,依然不为所动,万般无奈时才“勉强走一回”。
于是,我这位“资深”的乡下孩子,每每在现在的年节里,总是不由自主地追忆起当年在乡村时过年走亲戚的那份激情、那种滋味。什么时候,我能再“潇洒走一回”呢?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