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大中小学生征文比赛”来稿选登(大学生组)

[侯宪俊]新年随想

  

新年随想
山东省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饲料与营养系07大营养一班 侯宪俊



  快过年的时候,开始在外忙碌的我们开始挤时间回家探望,并尽量带上家人最需要期望。匆匆而来,给予冷清的庭院带来一份温馨。别管人生道路是多么的疲惫,车票是千斤难求,也挡不住归途。这不仅是为了使漂泊的心灵有种归属感,更多的是一种责任。短暂离开时,就算是再不舍与悲伤,可每个人都在微笑,并在慢行时定下不久后的团聚。

  家乡的人气逐渐减少,太多的人在外为了生计、求学而奔跑着,单纯无忧的孩子的欢声不是那么容易听不见了。应该是自己长高了,鞭炮变的小了,声音也不是那么的动听了,不过火药味还是比较诱人的。随着火药气息越来越重,人越聚越多,老人们都拿出准备很久的香火点上,庭院也干净起来了。杂草后的门前留下一片铁锈,换上一幅幅大红的纸张。杂乱而零散的鞭炮声开始汇集,越来越集中。

  除夕终于来临,空气中水饺气息和火药气息相混杂,是那么的浓郁。鞭炮声与欢声连成一片,梦想驾御着璀璨的烟花而升空,家人的面孔被烟花映的容光焕发。亲自点燃时的激情很快被转瞬的黑暗所覆盖,好害怕。应该是自己太多愁善感了,弄的有点宝玉情结。其实我也明白,新年是一个寄托希望和心灵舒展的快乐时光,需要对下年一个美好的祈望。

  听有人说春晚夺走了大家晚上的欢乐时光,我也这么认为,并举一百零一个手赞同!晚上街上的行人几乎没有,当然现在人生活的方式也占一部分,总显得那么凄凉。我和几个兄弟在街上并排行走,整洁的水泥路人影寥寥可数,偶而燃放的鞭炮半饷在身后无力的挣扎。路修好了,却留不住人,灯光亮了,照射的却只有空荡了。晚上在家中和父母看的春晚具体内容是什么,一个印象也没有,最多的只是聊聊天,最后都累的打盹。12点的来临,鞭炮声又一次划破黑夜,电话忙碌起来了,短信多起来了,开始与对久未见面的亲戚和长辈们说一声祝福。人们是越过越轻闲了,很多事情都省了,不过也算得上跟上了潮流,不是吗?对于那些老的礼节及仪式,可能只有那些蹉跎的人们才懂的,还是那么的看重,做的那么具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娱乐及精神寄托边的那么的多元化,儿时商店里让我们发狂的商品已不能打动他们的兴趣,孤自在墙上挂着,看店的老人和它们仿佛一般都蒙上了很后的灰尘,变的是那么的暗淡。

  

TOP

[何彩华]民间祭神文化探析

  

民间祭神文化探析

  ——以广东省化州市马力村节日祭神为例

  何彩华 (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中文摘要:民间祭神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域、民族都有其各自敬畏祖先和崇拜祖先的方式,如逢年过节略备酒菜告慰祖先神灵等。本文拟通过介绍马力村的祭神文化,论述祭神文化背后的信仰意义和社会功能。

  关键词:民间,祭神文化,信仰

  前 言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礼仪之邦。所谓礼者,古人言其源于“祭祀”或“祭天”, 即“礼仪是中华文化的标志,祭祀是礼仪的原点”[1],说明了“礼”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祖先崇拜 种祭祀仪式 它具有强烈 神秘感与敬畏感,从古至今,不管是在人人乐道的盛世,还是在战乱四起的社会,不管是生活富足的上层阶级,还是处境艰难的下层百姓,逢年过节人们便会自觉地祭天祭祖,祈求神佑。如今,随着经济、政治以及科技的发展,不少人认为祭神是一种迷信,应该逐渐摒弃。但在广东化州北部的一个村落里,祭祀被看作是一种神圣的祈福行为,世世代代都应该尊重这样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提到马力村,它是广东省化州市平定镇[2]下属的一个村委会,始建于1972年,位于粤西北部,地处两广交界线上,与广西古城镇相连,邻接广东三大水库之一——鹤地水库。马力村是革命老区,位于著名的天堂障[3]脚下,拥有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这里四面环山,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全村共有18条自然村,面积约5平方公里,居民主要由邻近自然村移迁及广东农垦局生产基地一队家场工人汇集组成,居民多为客家人,总人口3750人,约150户。作为一个相对闭塞的山村,村民以原生态食物为生,采用传统的烹饪方法,创造出风味特别的客家美食,如沙司鸡、薄荷粥、糯米粽等。虽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但这里 却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客家传统文化,如祭神文化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保护马力村作为一个传统文化优良的客家地区,素有崇敬祖先的传统和风习。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客家后裔仍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年复一年地拜祭和紀念先祖,甚至不远万里回到祖居寻根问祖,以表达客家人饮水思源、敬奉先祖的深意浓情。

  一 马力村祭神文化的个案——以春节为例

  祭神,一个对于现代人来说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在一些山村却依然被当作是祈求美好生活的一种途径。笔者自幼 生长的家乡——化州市马力村就是一个例证。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祭神历史悠久,其仪式也历经了千变万化。最初的祭祀对象可以上溯到上古时代人们的图腾崇拜,其祭祀的内容或许不太容易考证,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祭祀典礼才逐渐成型规范。祭神的庄严和神圣从古至今或许都是始终不变的。

  1 春节祭神仪式

  春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往往会张灯结彩迎接这一盛大的神圣的日子。在马力村,逢年过节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祭神,一是为了与神灵或者祖先共乐,二是希望神灵或者祖先赐予福祉。与其他节日所不同的是,春节的整个祭神仪式非常讲究。一般而言,整个春节过程中,有三个重要日子需要祭拜神灵——除夕夜、年初二以及年例日。

  1.1 除夕祭神

  年年年头接年尾,除夕那天,村里上上下下的人们都会从早到晚,准备好祭神的一切东西。先是把自己全身上下洗干净,穿上新衣服,迎接新年的福气。其次准备祭品——鸡、猪肉以及素菜祭品等。一般情况下,猪肉是提前一两天准备好的,所以除夕当天只需要杀鸡。把鸡弄干净后,把鸡脚弯进鸡腹,把鸡头弯向背部,让它可以像佛一样稳坐如泰山,这样是象征着人生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然后,把鸡和猪肉放到同一个锅里面煮熟,捞起来放到同一个盆子即可。关于两者的摆放顺序,一定要把猪肉摆在盆底,鸡则“昂首挺胸”盘坐于猪肉之上。至于其原因,现在已不得而知。

图一  祭品的准备

其他祭品的置办,主要有素菜、茶、酒和米饭。素菜,即米粉、木耳或者豆腐,前两者需要用开水泡开,泡开之后只需要装满三碗即可。茶也一样,需要提前泡开,上面说过,一般要用茶芯[4]。米饭需要提前煮好,数量同样为三碗。至于酒,一般情况下,长辈会在置办年货的时候,顺便也买回一些白酒,或者是自己酿的米酒,祭神时所使用的酒杯数量为五个。除此之外,春节祭神还有一种独特的祭品,叫做“煎堆”[5](方言)。总之,所有的祭品必须以神灵为上,神灵享用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动手亵渎这些祭品。这样做代表了子孙对祖先神灵的崇敬和孝顺,正如济群法师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所言:“国人有很强的孝道观念,但这种孝是建立于伦理纲常之上;而佛教所提倡的孝亲则重着于报恩,可以说是更究竟的尽孝方式”[6]。如此看来,乡民们对祖先的崇拜实际上也是一种崇高信仰,他们把自己最美好最虔诚最纯洁的情感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先和心中的神祗……这就是所谓的“地方的惯例和神话等,都被包含在宗教性的思维方式之中”[7]。
  祭神的次序为:大榕社(境主郎晃[8]) 境主神坛[9] 宗庙祠堂 地头神 灶神

  祭拜神灵和祖先有严格的次序要求,“时方交子,俗谓新神下界,家家衣冠致敬,凡天地、灶神、祖先位前,各焚香燃烛,然后设香案于庭,陈祭品,焚纸马,诵祝词,鸣爆竹”[10]。所谓大榕社,又称境主郎晃,常被认为是守护村民的伏波将军和先锋大人[11];而宗庙祠堂分大祠堂和小祠堂,大祠堂里供奉的是整个何氏家族[12]的祖先,小祠堂则是自家男性祖先牌位的供奉之处(一般常为曾祖父、祖父);地头神则是在自己大院自行拜祭,把祭品面向东方,按照上面说的次序摆好即可,之所以要拜地头神,是因为地头神是与自家房子的风水旺地有关的;祭神的最后一个程序便是拜祭灶神,一般是在厨房里,其供奉的是“曾祖母以上的女性祖先牌位”,据年长者说来,祖上流传下来的传说是:灶有灶神,名为“髻”,灶神通常长得很美,再后来就演变成为女性祖先的供奉之处。刘亚平在其著作《忙年》里提到:“灶,即先炊、祭老妇人,所谓五祀者,为其有居处出入炊食之用,祭之所以报德”[13],从刘先生的文字中,可以想象:自古以来女性皆是承担着厨房内外各项生活琐事。需注意的是,每拜完一个地方,就要点燃一串炮竹,至于香火更不用说,那是告诉祖先家族香火延续不断的象征,而香火要烧多少根也有严格规定,即根据拜神的地方不同而规定其数目。笔者认为,以上各神皆与人们的饮食起居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之所以带着敬畏之心虔诚地祭拜这些神灵和祖先,其实都只是为了避免灾祸、得到幸福。

  除旧迎新:除夕夜还有两件大事:一是除夕夜吃完团圆饭后,长孙要带着香火去自家祠堂给祖先烧香,回来后还要给厨房的祖先上香,上香时间为七点到八点之间。二是除夕夜凌晨十二点要烧炮竹,这时放的炮竹是层次级别比较高的(为什么?),并不是拜神是用的那些小型的炮竹。到了年初一早上六点,还要再次在自家院子烧炮竹,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14],可见,鞭炮是新年里不可缺少的民俗物象。

  需要说明的是:整个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灯光通明,据说这样是为了迎来新福气,寄望在灯光的引导下,福祉会光临自家。

  1.2 年初二祭神

  按照当地的风俗,年初二要再次祭拜祖先神灵,而且要在早上祭拜,祭品与除夕祭神的祭品一样。一般情况下,早上拜完神后,已婚妇女就会去娘家走亲戚,当然,路途遥远的除外。

  1.3 年例日的祭神仪式

  年例日是村上最重要的一个日子,也是整个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这一天,按照祖上流传下来的规矩,我们都会在正月十一或者十二这一天办年例。马力村在年例的祭神仪式大致如下:

  首先,在年例之前的一两天,每家每户的当家的就会去墟市上采购各种各样的所需物品,例如祭神用的香纸、炮竹、米粉以及蜡烛等,同时还需要采购足够的蔬菜和荤菜,用以招待来自家走亲戚的亲朋好友。

  其次,年例前一晚,村上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自己做“扣肉”,其过程也很讲究,扣肉做得好不好看、好不好吃,意义重大。如果色香味俱全,则预示着来年会事事顺利、富贵无限。虽然现在很多菜式都不用自己动手,但是村民对这个日子的重视程度使得他们都依然愿意自己动手,亲手炮制“扣肉”。

  第三,年例那天的凌晨四五点,各家各户就会起床杀鸡杀鹅,一般情况下,每家每户都会杀几只又肥又大的鸡(或鹅或鸭)。一般情况下,鸡是一定用来祭神的,据说这是祖上流传的规矩,世代不变。杀完鸡、鹅等,接着会煮开水,泡茶泡米粉等,整个过程都是风风火火热热闹闹的,就连平时晚起的小孩子也会被这样的气氛所吸引,早早起来要帮忙。

  第四,将近早上七点多的时候,趁着亲戚朋友还没有来,村民们会将置办好的祭品放在箩筐里,然后去祭神,其程序和除夕夜的祭神差不多。

  第五,准备盛宴接待客人。客人的多少可以显示出一个家族的盛衰,以及这个家族成员的多寡。

  第六,晚上七八点左右要到自己的宗庙里给祖先烧香,这和除夕夜也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起早祭拜祖先,主要是因为乡民们在为客人准备盛宴之前必须先请祖先享用,也算是请祖先出来与大家一起同乐。可见,几千年来的孝道精神依然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上,人们对祖先有着崇敬不已的感念之情。而晚上的给祖先烧香,意义和除夕夜一样,都是为了告慰祖先们,他们的儿孙心中始终铭记着他们,愿意和他们分享每一个重要的日子。

  最后,年例那天晚上每家每户都要点着灯火,直至天亮才能关掉,据老人们说,这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风俗,据说灯火通明预兆着接下来的那一年会一片坦途,前途光明。其实,这也和除夕夜的意义一样,没有太大的区别。

  2.祭神仪式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问题

  2.1 祭品的筹备

  祭神于大众,并非一陌生名词,祭神就要准备祭品。在马力村,村民对于祭神用的祭品甚有讲究,常见的祭品必须囊括荤菜、素菜、酒、茶、饭、香纸、炮竹等,若为某些特定的较为重大的节日,还会有其它一些有特定意义的祭品,如重阳祭祖须另外配置水果以及鸡血纸等,又如春节祭神则须另外配备煎堆、水果等。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区别是跟岁时节令有关,例如煎堆是春节文化的组成部分,象征着团团圆圆。

  祭品中的荤菜一般为鸡和猪肉,若没有鸡,亦可用鸭、鹅替代,但猪肉是每次祭神必备的荤菜。据乡民说来,用鸡作为荤菜首选,主要是因为鸡是一种勤劳的动物[15],是神圣的象征。总之,荤菜的使用在祭神中是非常讲究的,也是祭神必不可少的祭品。

  素菜祭品也很讲究,常见的素菜主要有三种:米粉(线)、木耳以及豆腐。在祭神时,此三者只需备其一则可。

  酒类祭品一般为米酒或者白酒,二者同样是择其一,《宋会要辑稿·食货二0》载曰:“体问得或婚姻祭祀,雅尚白酒”[16],可见,祭神要用白酒为尚古已有之。据乡民说,除了白酒和米酒以外,其他的酒水使不能列入祭神的行列,因为其它的酒水不够纯净,若用来祭神,就是对祖先或者神灵的亵渎和不敬。

  饭类祭品,主要是白米饭,偶尔也会用糯米饭代替。其他的祭品,除了茶水、香纸和炮竹是必备之外,水果和蜡烛等视不同的节日而使用。据村民说来,烧香的数目根据社坛的神龛或者香炉决定,一般每个神龛或者香炉插三支香,至于原因,有“三能辟邪”之说。

  2.2 祭品的摆放顺序以及其意义

  无规矩不成方圆。到了祭神那天,人们都会换上整洁的衣服,挑着箩筐高高兴兴祭神去。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祭神用的扁担和箩筐必须是簇新的,或者是未曾用来挑过其他被认为不够干净的物品的,这样的讲究主要是为了表示自身对祖先和神灵的尊重和孝敬。

  传统的祭品摆放顺序依然被憨厚的村民世世代代恪守着。如前所述,祭神用的祭品主要有荤菜、素菜、米饭、酒水、茶水等,这几种祭品的摆放顺序从里到外依次为:

神祖牌

酒   杯

素   菜

米   饭

荤   菜

茶杯

茶杯

祭神用的桌子


  其中祭品种类如下:

  茶 酒 素菜 米饭 荤菜

  (茶芯茶为主)(白酒或米酒为上)(米粉、木耳等)(米饭或糯米饭)(鸡、猪)

  在这里仍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荤菜中的鸡和猪肉的摆放也有讲究之处,那就是鸡和猪肉摆放在同一个祭盘里面,而且猪肉是放在盘底,鸡摆放在猪肉至上,鸡头要正对着祖先或神灵牌位所面向的方向。据乡民称,这样的摆放,一是出于对祖先神灵的尊崇,二是村民尽孝心的心意。

  总而言之,祭神对于马力村的村民来说,是一种神圣,一种他们用以寄托心中所愿的方式,因此它沾不得半点污秽。村民对于祭神形式的注重,是出于对祖先的一种感情和敬仰,同时也是对改善自己生活现状的憧憬和祈盼。概而言之,祭神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一是祭品摆放的顺序不能随意打乱,否则就是对祖先或神灵的大不敬,这一年下来,本家就得不到祖先赐予的福祉。

  二是碗装祭品(素菜和米饭)必须满过边缘,至少不能低于碗的边缘,否则祖先或神灵就会认为祖孙不够大方和孝顺,这样一来,同样不会赋予祖孙太大的福祉。

  三是祭酒的酒水不得随意更换,每家每户必须拥有一套属于自家的酒壶和酒杯,其中酒杯的数量为单数(通常是五只酒杯),在斟酒时非常注重每一个程序:酒壶的壶嘴正对着祖先或神灵的牌位,酒杯摆放的顺序要从左至右摆放,斟酒的时候也必须从左边开始斟;斟酒过程分三个步骤——第一次斟酒是在烧过第一次香纸后;第二次斟酒是在距离第一次斟酒后的2—3分钟后,通常认为此时的神灵或者祖先已经喝完第一次斟的酒;最后一次斟酒是在烧过最后一次香纸和炮竹后。三次斟酒的份量也有所规定,那就是每次都只满上杯子的三分之一,而到了最后一次斟酒时,酒杯才能被彻底满上;

  四是在斟酒之前,先要斟茶,而且在整个祭神的过程中,茶壶的盖是不能合上的。据乡民说,斟茶的时候,不能够直接穿越祭神案台和祖先或神灵牌位之间的过道,更不能直接走在祖先或神灵的牌位正面斟酒,而是必须绕过祭神案台,并站在茶杯的左边或者右边斟茶,这当然也跟一个“孝”字相关,或者说是与“尊卑上下”的秩序相关,如图所示:

  祖先或神灵的牌位

  过 道

祭神案台


  祭神者

  五是不同的节日,村民都会对祭拜的神灵或者祖先说不同的话,例如最常见的模式是“福啵、将军,今天是xx的日子,子孙我准备了一些饭菜和酒,让您饮到醉,希望您保佑子孙来年一切顺顺利利……”

  六是能够参与祭神的,早些年有严格规定:只有家中的男孙才有资格去拜祭祖先神灵;但是近年来,许多的男性村民都出外,家中的琐事交给了妻子操办,为了表示对妻子的感激与尊重,现在的村民已允许有女性参与到拜神的行列中。对此笔者深有感触。小时候家里面的人千方百计不要女的跟随着去拜祭祖先神灵,据说也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但是小孩子好奇的天性使得每次祭神时,父母都要大费周章地哄骗女孩子,不让她们去。而近年来,人们的观念渐渐转变,开始允许女性也有权利参与到祭神中。这样看来,就明显地体现出,男女之间地位的高低在某些落后地区的风俗文化中依然是还有所保留的。

  二 马力村祭神文化的背后功能与意义

  如前文所述,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仍然对神灵怀着敬畏之心,不忘祭祀先人。可见,自古以来,在面对人类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以及生活的不稳定性时,人们需要神灵以及祖先的庇佑。笔者认为,民间对神的信仰和崇拜带有集体自发性,体现出人们对神灵的信仰和对祖先的孝道,故民间祭祀活动的存在,不仅发挥着其重要的社会功能,也充分显示出信仰在过去以及现在几乎无处不在。

  1 重塑个人或群体的某些心理状态

  年节日祭神、拜祖是对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新阐释,也是人类文化存在的一种象征。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人们在面对无法解决的困难,自然而然想到超自然力的救助。神灵和先人作为超自然力的象征,人们希望通过祭拜它们来获得心灵上的慰藉、精神上的支柱。此外,有关民俗与社会的研究表明:祭祀活动是对全社会的整合。胡锐指出:“除了对政治伦理的支持作用外,特别重大的宗教祭祀活动还在当地社区以及国家的凝聚力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和互动……如灾难面前安抚众人焦虑的心灵,提升社区民众的凝聚力。”[17],可见祭神活动的社会功能之一是为苦难、焦虑的人们找到心灵寄托之所——信仰。所谓信仰,是人意识到自身终极有限性而要超越之的精神需要,是对神的信服和尊崇。笔者认为,民间信仰具有社会教化的职能、宣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作用、维系社区秩序的作用以及有利干社会风气的改善和社会矛盾的缓解。尤为重要的是它能帮助处于天灾人祸中的人们找到解脱之径,“为信仰者提供一种驾驭自身、适应客体的特殊方式,实现自我冲突的平衡,获得心理慰藉”。[18]可见,这种心理慰藉,缓解了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危险和变动时内心的恐惧情绪,成为解除精神紧张状态的重要途径。如相对于经济发达的城市,马力村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山村,生活的艰辛使得人们比一般城市居民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祭神活动的意义满足了他们的需要。笔者认为,心理慰藉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补偿,它满足了人类某些无法回避的心理需要,影响着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

  概而言之,民间祭神文化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神的表象看似超然物外,但这种超世俗的现象背后的力量却扎根人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笔者认为,当人们在面对现实生活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痛苦和无奈。为此,寻求心灵上(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成为他们解脱困苦的重要途径。

  2 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祭祀神灵和先人的活动,不单纯是一种仪式,其背后具有彰显宗族身份和遵行“孝为天下先”的敬老之风的功能。林素英在《古代祭礼中之政教观——以<礼记>成书前为论》 艺一书中提到:“触目之所见,均为祖先心血之结晶与经验之累积”,由此认为“愈知缅怀先人德泽,遂使单纯之思亲与孝顺亲之情,得以扩展至绵延渐远之列祖列宗,祭祀之礼即可因而传诸久远、历时不衰”[19],可见祭祀活动植根于人的情感,透过某些隆重神圣的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深刻怀念和由衷地感激、崇敬。故祭祀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维系着孝道的延续,促进宗族的发展,肯定了生命具有薪尽火传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祭以教敬、化民为善,祭祀的特性在于“敬”,注重道德的培养,是一种文化积淀,也是一种文化情结。

  众所周知,中国民俗中的祭祀风气由来已久,它们集中发映出几千年的传统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再远不说,从黄帝时代开始,先民们就非常注重“敬天祭祖”,以示不忘祖先、缅怀先人之意。原始的自然崇拜也好,现如今的祭天祭祖也好,无非就是阐释着民众内心所信仰和依靠的神秘力量,正因为有这样一种力量,人们战胜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灾难和生活困难,从精神和内心上获得爱和幸福。

  总而言之,源于先秦时代的祭神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受到了尊重和保护。从社会的角度看,它的无处不在也对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一点上,却也与宗教文化起着相同的作用。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些与科学相对的传统祭祀习俗除了封建迷信的一面外,更重要的应是表现出华夏子孙饮水思源、孝敬先人的伦理美德。

  结 语

  在传统中国社会,“汉族人所共有的宗教传统包括年节习俗、祖先崇拜、葬礼仪式、风水和许多其他的活动”,并认为“几乎所有中国的宗教传统如儒家、道教与汉化的佛教最初都不外是由这些古代民间信仰原则中决裂出来的”[20]可见,民间信仰是对民间拜神活动的归纳和概括,以拜神为最基本特征。众所周知,敬天尊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脉相承的传统,其根源出于人们的“忠孝”天性,成为中华民族固有文化的基石。祭祀活动反映出人伦道德、治国根本的需要,就连民间的婚丧喜庆日子,都需要祀神和祭祖,祈求福气,这就体现出民间祭神活动在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文化意义。笔者看来,祭神作为一种流传已久的民俗,有利于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形成。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祭拜祖先加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沟通,促进了“以孝治天下”的儒家思想的发扬光大,影响着民族团结、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政治的稳定等各方面。不管是迷信也好,还是信仰也好,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视之为一种神圣的文化。神的存在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们心中对祖先怀有的感念之情,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祖祖辈辈的薪火相传,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优裕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所以在农村地区,乡民们不管是老的、少的,还是青年、中年人,都对本家族的祖先怀有崇敬之心,尽孝道对他们而言,是一件神圣的事情,而这份神圣则体现在了人们祭神的过程中。如果不从文化、精神上看待祭神活动,就不能更好的理解祭神文化流传至今的重要意义所在。

  总而言之,民俗文化可以产生凝聚力,会在人们意识中形成一种认同感。年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祭神民俗是人们心中追求的生活理想,民间精神传统、地域气质蕴藏在其中,促进了小至宗族、大至民族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加强了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塑造出具有华夏特色的民族人文形象。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民间祭神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已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继续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推动传统节日在与新的发展着的时代的整合中呈现旺盛的生命活力,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当代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和保障中华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礼记·祭统》[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二○》[M],中华书局,1957年;

  [4]崔载阳:《初民心里与各种社会制度之起源》[M],广州: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                     学研究所,民国十八年(1929);

  [5]林惠详:《民俗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

  [6]宗懔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7]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

  [8] (日)池田大作、[英]威尔逊著,梁鸿飞、王健译:《社会与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9]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编:《民俗典籍文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0][法]劳格文主编:《客家传统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1]王彦章:《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济群法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3]曾强:《冲突与适应:对当代农村宗教信仰的社会学思考》[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4]林素英:《古代祭礼中之政教观——以<礼记>成书前为论》第210-211页,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9月;

  [15]张应斌:《中国文学观念的起源》[J],《嘉应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16]井中伟:《我国史前祭祀遗迹初探》[J],北方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2002年第2期;

  [17]傅连仲:《坤宁宫祭神祭天》[J],紫禁城,2002年第2期;

  [18]李云华:《探究宗教存在的心理因素》[J],中国宗教,2003年第07期;

  [19]胡锐:《试论道教庙会的发展及特点》[J],《宗教学研究》,2005年4月;

  [20]吴十洲:《先秦农业社会祭神用牲用器比较研究》[J],农业考古,2007年第1期;

  [21]王文忠:《从心理学角度看宗教与社会和谐》[J],《学者沙龙》,2007年第2期;

  [22]胡锐:《汉族传统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1月,第207期;

  [23]周明:《祭神如神在——从祭祀活动管窥礼文化》[J],大舞台,2009年第6期。

 

[ 本帖最后由 张勃 于 2010-3-26 21:20 编辑 ]

TOP

[闫娜]那些关于年的记忆

 

 那些关于年的记忆

闫娜(中央民族大学08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年味是美食的气息、热火朝天的氛围和弥漫在空气中的烟花炮竹的味道。

  过年放烟花是新年的的快乐时光。在我们的小城镇,矿里每年的大型放烟花活动似乎可以称为传统了,那么多的烟花轻而易举的照亮了半边天,笼罩在烟灰和光亮中的人们纷纷仰头眯眼,贪婪的将这些燃烧的美丽揽在眼底。昙花一现,因为无限的生机在一瞬绽放也在一瞬陨灭,所以愈发显得辉煌美丽。我最喜欢那个如金色水晶帘子一般喷洒的烟花,横在广场上,瀑布般神采飞扬的燃烧,那一瞬,头脑是一片空白,整个世界只有那片金灿。还有一种烟花,能放出许多的小降落伞,红色的斗篷下的光亮在夜幕下那般炫目,点燃了人群中孩子的疯狂,他们追赶着在风中摇摆而下的降落伞,直到抓在手里兴高采烈的蹦跳。年幼时,这一刻我都要经受一遍内心的折磨与挣扎:很想随着风去追降落伞,无奈妈妈就是不肯放手,无奈我们只好在原地着急、跺脚。在很久以后,我忽然想起了看过的《追风筝的人》,他们,是追降落伞的孩子……

  我一直觉得,没有了烟花的节日是残缺的没有温度的节日。烟花,在天空的瞬间辉煌不仅仅点亮了一片天,更点亮了人心中那份火热的激情,看着烟花,即使远在异地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温暖。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小城镇,在那里,是没有禁放烟花的条例的,而在大城市,从安全角度考虑,禁放烟花是很必要的,但毫无疑问,从传统和情感角度考虑,这样的措施让节日失去了一部分灵魂。

  在离我家200米左右的一间路旁小房子里,曾经住着一位老奶奶,在比路面低半米的狭小的木门下面便是她安静而简单的屋子,门旁有一棵粗壮的杨树,夏天,老奶奶常常坐在门前和其他人闲聊看过往行人。除夕夜晚十二点他们家总会准时放烟花,和矿里在广场上放的一样,只是没有那里多罢了,光明的烟花下,那棵大杨树显得越发的寂寞。那时候,懒的去广场我们总会在家门口看老奶奶家放烟花,烟花是她的儿子拿来的,儿子很有能力也很孝顺。妈妈说,都是老奶奶积的德,要不儿子能那么出息?有多长时间没看到她们家放烟花了呢?不记得了,老奶奶走了,然后小木门布满尘土,一把同样饱经风霜的锁头陪着它度过没有老奶奶陪伴的岁月。那些烟花真的消失了,沉在记忆中,连同那位和蔼的老奶奶。

  童年的我们为放烟花爆竹而几近疯狂。天天跟在弟弟后面乱跑,把滑炮丢进水桶里、插在雪堆上、盖在盖子下、甩到大街上、扔进冰窟里……极尽淘气包之所能,为此曾炸掉了一个塑料桶、两瓶礼品酒……有时用手拿着穿天猴点燃,由于抓的太紧没有飞出去而在手上爆炸,着实吓了一大跳。年的氛围有不少是靠这些孩子制造的,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因为过分淘气和好奇而惹祸,有个男孩子把爆竹扔进了私家车里,结果导致车子严重损伤,至于结果如何就不知道了。因为放爆竹而出现的受伤事件是数不清的,但大家仍然热衷于此,直到现在我们这拨成年的孩子退隐了,那些紧随前辈脚步的后辈仍不在少数,总是看到孩子们把零用钱换成爆竹,然后在热闹的响声和漂亮的光亮中又跳又笑,温暖了整个冬天。

  小时候去看放花,回来时常常脸颊冻得通红,甚至出现了肿的现象,摸起来有个突兀的棱角,很是触目惊心!烟花很漂亮,在迷蒙的烟灰中看到了瞬间的美丽,那时我们是兴奋的,但烟花呢?凄美的陨灭!

  除夕之夜,我和妈妈又去广场看放烟花了,已经好久没有和妈妈一起看花了,偎依在鼻子冻得通红的妈妈的身边,有一种安稳的幸福感,天气很冷,有时不自觉的浑身颤抖,这时,妈妈总是能感受到我哪怕是轻微的颤动。但她一问我是不是冷了,我总是马上能克制住冷战,然后很坦然的告诉她,我不冷,妈妈笑:“我一问你冷不,你就不抖了。过后还抖。”烟花恣意的绽放在头顶的天空,那一刻,深深的刻画在记忆中,永恒!

  爸爸呢,在家看鬼片——《鬼来电》,是用电话预告死亡的故事。爸爸正聚精会神的看时,突然听到了电影以外的电话振动的声音,持续了两三声后消失,来源是床铺中,把爸爸吓了一大跳,他同我们说的时候脸上还是有些惊魂未定的神色,随后我从床铺中翻到了手机,上面是三条祝福短信,只可怜这些短信却成了吓人的短信了。也好,省得爸爸总是说这些鬼片不吓人。不吓人?把我吓哭了他还笑!着实可恨得很呢!

  除夕的诱惑少不了丰盛的晚餐,每到这时候,爸爸总会大显身手,厨房成了禁地,只有经过同意的“助手”才能进入。喜欢弥漫满屋的潮湿温热的乳白色哈气,喜欢那种忙忙碌碌的充实感。但也不是没有过烦恼,因为家里是开杂货店的,所以很多人都是在做饭的时候打发人下来买东西,如此一来,我们家就没有时间做饭了,以至于我们很多年都没有过上妈妈口中的“消停年”,直到现在也是这样,至始至终,过上一个安稳的没有人打扰的“消停年”是我的愿望,不知道何时能实现的愿望。还好没几年爸爸就已经可以独自支配厨房的一切了。爸爸不是厨师,但在我们一家人眼里他是大厨的才,只可惜没有培养过,很喜欢吃他做的糖醋排骨、小鸡炖蘑菇粉条……哎,现在想想那个馋啊!

  在饺子里包硬币是年年都会有的,但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我没有吃到过一个包着硬币的饺子,甚至是爸妈和弟弟帮助我翻找我也没有如愿以偿过,哎,怎么说呢?只能怪自己点不够高了。

  “年年有余”,也许是托了这个词的福,每年春节都是鱼们最为繁忙的日子,当然也是它们最为悲惨的日子。喜庆的春联和年画上有它们的身姿,丰盛的饭桌上也有它们的兄弟。当然,与它们有同样凄惨命运的还有鸡和猪,年饭必不可少的菜肴。之所以在意这些,是因为看见过爸爸杀猪的情形,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却记忆犹新,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从不敢一个人过走廊,因为在走廊旁边的屋子里曾放了一盆猪血,每到那里,似乎都能听到猪凄厉的惨叫,那之后,我们家再没杀过猪了。曾看过一个报道,说是在美国感恩节来临之前,火车站出现大批的火鸡,成群结队的火鸡探头探脑的望向火车来的方向,显得万分焦急,显然,这些是打算出逃的火鸡,在生与死之间,它们有自己的选择,人类的传统让它们面临太多的危机。说是这样说,但我不得不惭愧的承认,自己不是也不可能是素食主义者,为此真的很佩服那些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啊!

  小的时候在餐桌上喝点葡萄酒也是一件很值得纪念的事情,虽说那时候觉得很难喝,但喝完后满脸红而发烫的感觉是很有趣的。现在呢,那种新奇感反而随着酒消失了呢,换来的是品葡萄酒的乐趣,虽然不懂得如何品酒,但内心渗透了点点的快乐。

  因为家里没有电视,所以春晚很少能看全,从前都是去旁边大姨家去看的,有时我和弟弟会在电视前完成守夜的大任。当然,沉浸在影视世界的中途免不了被父母叫回去吃饺子,这时候往往是一家人的心理就分为两派:我和弟弟想快点吃完好赶快去看春晚,而父母则希望我们能多吃一些,不时的用我们还没有吃到包钱的饺子为借口不让我们离开饭桌,不仅如此,还逼着我们吃葱(聪明)、生菜(生财)……虽然从未得逞过,但仍孜孜不倦的诱导!

  压岁钱是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但我对这个传统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因为每年的压岁钱都会在过完年后交给父母,一方面是父母怕乱花或是丢了,而另一方面是自己对攒压岁钱毫无兴趣。今年第一次把压岁钱留在手里,反而有种惴惴不安的感觉,生怕弄丢了。记得小时候很兴奋的和弟弟拿着压岁钱上街买碗,这是我们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当然要好好把握。结果正打算付钱时突然发现钱丢了,当时冷汗都吓出来了,短短的一条街让我和弟弟跑了五六遍,最后还是在棉裤里找到的,原来自己没有揣进兜里,而是揣在了棉裤里……虚惊一场啊!

  每年的正月十五记忆最深的不是猜灯谜,毕竟在我们那个小地方,灯并不多,灯谜自然不多了。相比较下,我最喜欢点蜡烛了。喜欢烛光,形状姣好的火焰摇曳着燃烧着,有浪漫的气息,融化的蜡油那温热柔软的触感让我感动,手指迅速穿过火焰,温暖弥漫。每次点蜡烛都要费一番心思,一来要尽量防止被风吹灭,于是乎,一排排的“篱笆”应运而生,甚至是罩上了玻璃瓶,无奈氧气不足而导致火焰夭折了;二来是要防止蜡烛被顽皮的孩子拿走了。常常在我出去关心一下蜡烛时会看到原本属于蜡烛的地方空空如也,叹口气再点燃一根,那些拿走蜡烛的孩子应该也是喜欢烛光吧?

  最近几年的春联都是爸爸上街买的,自己已经没有了写春联的兴趣了。大概是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只有大门的春联上街买,其余的都是我写的。那时候的自己还很无知,因为无知所以自大,写个春联赶上进京赶考了,全家出动,裁纸、倒墨……现在想想还真是兴师动众啊!虽然写得不怎么样,但妈妈却出乎意料的喜欢,自己女儿写的,比她自己写都要高兴呢!

  很多朋友也说,感觉越长大了过年越没意思了。现在过年更多的是对往年那些记忆的重温,人总是有这种缺点,对已经逝去的东西进行无限制的美化,然后无视现在的日子沉浸在往昔的记忆里,眼光看到的总是过去。其实,毫无疑问,原来的除夕远没有现在这样轻松自得,虽然现在更多的时候感到的是无聊和空虚,似乎是因为年幼很容易满足吧。我们家是很少过节的,而我对过节也是既爱又恨,恨在此之前的忙碌爱节日期间的温情。对我来说,传统什么的并不是让我记忆深刻的关键,是亲人为我撑起的关于节日的温暖让我痴迷。就像端午节妈妈亲手包的粽子一样,没有厌倦的一刻!

    

TOP

[林晞莹]关于茂名地区过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茂名地区过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林晞莹(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09汉语言文学一班)



  
  【摘要】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不同区域的过年仪式、习俗、礼仪和饮食异彩纷呈,从中反映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通过调查茂名地区人们过年习俗、过年方式的变化情况,从而达到保护、弘扬具有传统特色的过年文化,增强人们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及建立丰富多彩的和谐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春节;茂名地区;过年习俗;过年方式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在不同的地方有着风格迥异的过年特色,这就犹如在民俗文化天幕上的绚丽多姿的烟火,为其增色。现介绍茂名地区特有的过年习俗与方式。

  一、特有的过年习俗

  年例,是包括茂名市(现管辖茂南区、茂港区、电白县、高州市、化州市和信宜市)过年时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在农村素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同时这也是茂名地区最具特色的一个节日。所谓年例,即是年年有例的意思。

  1.年例由来

  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有据史料记载:年例唯粤西鉴江、罗江流域的村落所独有,清代已经十分流行。

  说法一是:据传,茂名的“年例”是由元宵节衍化而来。自汉唐以来,中原文化习俗逐渐渗透粤西大地,元宵节持灯嬉游的习惯也被接受,与本地习俗结合后,逐步演变成现今隆重热烈、极受村民重视的民俗节日。实际上,年例是扩大了的春节、元宵节、庙会,同时,它也是包括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在内的综合节日。

  说法二是:年例和洗太夫人有一定的关联。史料中,显示年例活动是由洗氏家族而兴起,长期演化后才成为今天的年例。史料中记载道:“冼太夫人的后裔他们按皇帝当年对冯氏家族祭祀和游神时的特许口喻,可以组织12支长号,每次可连续打12下铜锣,连续燃放12声响炮。尤其逢元宵节,冼太出游旧城时,随后队伍有几百米长,旌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气氛热闹,情绪激扬。”而在如今的年例“游神”所用的神像之中,也便有了洗太夫人的塑像造型。由此可见,她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像神一样崇高,在当地颇具影响力。

  2.年例活动

  (一)做年例

  (1)游神

  “游神”,就是从庙里把“神像”请出来,再由强壮的青年人(一般是男性青年)抬着在各村和城镇的大街上游行,形式好比北方的庙会(据传,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其主要目的是祛除凶灾恶毒,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和国泰民安。

  而游神的队伍,是正月初(年例前),村民们通过抽签等各种方法组成的。有负责担彩旗的,有负责抬鼓的,有负责敲锣打鼓的,有负责抬花船的。而其中抽中抬菩萨的村民更是被大家认为的幸运儿,因为大家都相信抬菩萨来年会得到菩萨的保佑。这样一队庞大的游神队伍在村中游行,煞是壮观。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农村逐渐变成了“城中村”(即村庄被住宅区包围着)。然而,游神这一传统年俗并未因此而消失。由于地域的限制,游神的地方不再是局限于农村那块狭小的地方,而是扩展到住宅区里的街道上。一般游神活动都是在晚上的良辰吉时中进行的。而在漆黑的夜晚里,游神的队伍敲锣打鼓、吹吹打打地游行于寂静的城中街道,这种传统与现代所碰撞出的火花绽放出一种别具一格的光彩。

  (2)贺丁

  贺丁俗称“点灯”。当某村有男丁出生,在年例期间,该户村民就必须在该村指定地方(一般是村里的庙前)点一盏花灯,灯内并且要一直亮着长寿灯。另外,他还须在年例前一天在家里摆下“点灯酒”,宴请亲朋戚友。而点灯是仅限家里出生男丁,一旦家里生的是女孩则无需做以上事情。

  “摆钟台”,又称“摆忠”或“摆醮”。这可以算得上是年例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全村的男女老少把准备好的供品集中摆在置于村头或村中的供桌。其中,最显眼的供品是鸡。茂名人无鸡不成席,自然也就无鸡不上供了,鸡的嘴里总要衔着一个利事袋(俗称“封包”),是准备接纳神的恩赐的。鸡头都朝向一个方向——迎着神像的正前方。

  (二)食年例(宴客)

  宴客就是所谓的 “吃年例”了 ,这也是现在在茂名地区过年例的重头戏。

  在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游西山村》诗中所提及的情形,就有点类似于年例的情景——“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古朴风存。”来的客人与主人可以不必熟悉,甚至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两手空空地去吃年例,而且每位客人还会受到做年例的主人的盛情款待。正所谓“多多益善”。来客越多,摆的台数越多,就证明该户人家越兴旺。相反,谁家来的客人少,会感到门庭冷落。这不仅是为了庆祝旧一年的顺利和祈求新一年的吉祥,也是为了一种人气。由此可见,这显然也是一种颇具民俗的遗风。

  现在,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餐桌上的食物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龙虾粥、鱼翅汤、雪蛤糖水……这些原本在以前只能出现富贵人家的“鲍参翅肚”,如今却成为寻常百姓家年例时宴客的一道道“重头戏”了。另外,为了宴请更多的客人,一些比较富裕的人家还聘请酒楼来负责承包自家的年例宴席,采用早、中、晚三班“轮桩”的方式来大摆筵席,这种方式就更能体现茂名人的热情好客与生活富足了。

  (三)睇年例(文艺汇演)

  据《茂名市志》记载:“‘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其能,尽献于众。”也就是说,在年例时,人们一般都会在村子里举办一些文艺汇演,以此来助兴。而年例期间的一系列演出活动,也叫做“春班”。春班的演出活动不仅有传统的活动唱大戏(粤剧)、演木偶戏(又名“鬼仔戏”,亦称“单人木偶戏”)、飘色巡游、跳花棚、舞麒麟、舞狮、舞龙,还有现代的放电影、音乐晚会、歌舞表演、魔术表演、杂技表演和颇为壮观的烟花汇演。到了晚上,村庄里的演出情形就颇有“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意味了。

  茂名“春班”活动不但被文化部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而且获得第三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特别奖。而各色各样的文艺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过年时的文化生活和陶冶了人们的艺术情操,还弘扬了社会文化以及营造了社会和谐的氛围。

  与此同时,为了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一些村子将年例晚会变成了公益慈善晚会,还有一些村子将做年例的钱拿出来奖励给一些本村的优秀学子,甚至也有人在年例期间通过进行体育活动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这些方式不仅表达了村民对党和政府实行富民强国政策的感激之情,对摆脱穷困步入小康生活的庆贺之意,同时也是表达了希望今后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富裕和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二、各个地区过年习俗的区别

  1.过年特色食品上的不同

  电白地区:松糕、芥菜包、炒米饼是该地区最具特色的过年必备食物。

  松糕,松而不散,甜而不腻,以电城周边的海头、莘陂等乡的松糕为最好吃。之所以称它为“松糕”,是因为它具有表示“一年到头,手头上有钱松而不紧,身体平安而轻松”的深刻含义。

  芥菜包,油多而不腻,有了芥菜叶做配角还可以防止粘连,利于携带。蒸熟之后,它柔软,清香可口,受到人们尤其是孩童的喜爱。

  炒米饼,既香且脆,有难以形容的可口甜美味。电白的炒米饼也以电城附近莘陂、海头等乡的为好。同时,这也是电白最有名的特产。

  信宜地区:粽子,一般是只有在过年时才会包的特殊美食。而这些粽子往往不同于端午节时超市所卖的粽子。这种粽子长约1尺,大如手臂,甚至专门给老人包的祝寿粽子竟长达二三尺,大如拳头,要几个人才能吃一只。粽子味道各异,十分可口。因为通常粽子可以保存比较长的时间,除了自吃外,也是回赠给到来亲戚必需的礼物,当然也是新年期间拜神必备的。煮粽子时也特别有讲究。在煮粽子时小孩要等粽子煮熟了才能进厨房,否则就有粽子就煮不熟的说法。

  高州地区:籺,是高州人过节最古老、最传统,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传统食物。其中,艾籺和寿桃籺是人们过年最常吃又最常做的籺。由此可见,这两种籺是深受人们的青睐。

  俗话说得好:“天增岁月人增寿。”新的一年开始,对老人来说是添寿。为祈祝老人延年益寿,人们会做“寿桃籺”赠给老人。早在唐朝时,返老还童、驱疾益寿的“寿桃籺”就因南山老寿星而得名。到了宋朝,人们用木板雕成寿桃形状的籺印,在中间刻个“寿”字,“寿桃籺”这个名字就起得更加贴切。另外,人们喜欢在“籺”上点上一个红点,以示喜庆吉祥。现在,因其味道独树一格,可称得上是高州的籺中之王。

  农历正月最后一天,一般被为“正穷节”,有正月结束的意思。在茂名地区“正穷节”还有另一层含义,因本地“正”与“蒸”同音,“正穷”即“蒸穷”,是将穷苦病患从人世间“蒸发掉”之意。这天,人们都到田野里采摘艾菜,以之做成艾籺。因艾有去尘排积、镇灾驱邪的作用,故艾籺也称“正穷”。吃了“正穷”,可使身体健康,无病少痛,老少咸宜,因此深受人们的喜欢。

  另外,每年在过年前几天,即腊月二十六、七的时候,人们便兴起做籺的习俗。一来表示送旧迎新,二来可准备一些来“摆年”(即将籺放在家中跨越新旧两年),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与生活美好。

  2.文艺表演上的区别

  信宜的镇隆飘色和跳春牛、高州的八音锣鼓和木偶戏、电白的舞麒麟和高脚狮、化州的跳花棚和十八学士,这些都是茂名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其中,木偶戏与舞麒麟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跳花棚和镇隆飘色也都曾获得过国家级的奖励。由此可见,茂名地区的过年文艺表演不但充满了本土文化的

  气息,而且由于其技艺高超,成为了中国民俗艺术中的瑰宝。

  三、 其发展前景及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都开始趋向于一种“快餐文化”。有25%的人开始意识到一些传统习俗正存在着濒临灭亡的危机。因此,有45%的人认为一些传统习俗应该被保留。

  如何将传统和现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成为了保护传统过年习俗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有10%的人认为,我们应该简化一些传统习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为推广本地过年民俗,可以通过组织旅游团来参观、体验的方式,适当地加入些商业元素,为习俗的长期保留提供物质基础。

  2、在过年期间举行民俗文化周,将该地区特有的过年习俗、饮食等集中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深刻体会到具有本土气息的过年文化氛围。

  让这些最具地方特色的民俗在民间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让传统文化之脉薪火相传,让人们珍视传统良俗的良好氛围吧。

  参考文献:

  [1]刘岚 张文江:《吴川年例祭祀活动调查报告》,《民俗研究》,2002年,第三期.

  [2]茂名市地方志编委员会《茂名市志》,1997年,第一版,第1714页.

  [3]将明智吕玉东:《乡村社会的人情盛会——以粤西高州的年例为例》,《民俗研究》,2008年,第一期.

  [4]许木咏:《茂名风物》,2004年,第一版,第33页.

  [5]周大鸣 潘争艳:《年例仪式与社会功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第28卷第2期.

  [6]佚名:《茂名年例与“春班”》, 2009年2月23日.

  参考网站:

  [1] http://www.tianya.cn(天涯社区)

  [2] http://www.21jn.net(高州人家)

  [3] http://blog.tianya.cn(天涯博客)

  [4] http://tieba.baidu.com(百度贴吧)

  [5] http://zhidao.baidu.com(百度知道)

  [6]http://blog.sina.com.cn(新浪博客)

  [7]http://www.mm111.net(名升网)

  [8] http://bbs.yahoo.cn(雅虎论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