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赞成清退乡村代课老师!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基层体制太复杂,这就是中国的“人事”问题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再搬来一帖子,重温讨论。

TOP

                              让“代课教师”有尊严地离开:补偿应该到位
                                             发布时间:2010-01-24 11:00 来源: 凤凰网  

     

  在刚刚跨进2010年的门槛时,媒体就聚焦于一个即将成为历史名词的群体——代课教师。当时,一种大限将至的悲情,弥漫在铺天盖地的中,据说44.8万代课教师将面临最后的清退,集体谢幕。

  如果说“代课教师”这一页成为历史是一种必然,退出不可避免,那至少该让他们体面而有尊严地离开,补偿肯定应该到位。即使离开讲台,也要让人家生计无忧,不为三餐发愁。但有的老师,教书三十年,却只领到区区600元。这是合理的“补偿价”,还是无情的“遣散费”?曾有主持人为此拍案而起,为代课教师鸣不平。

  近日,教育部再次明确表态,严格禁止聘用新的代课人员,对于被辞退的代课人员问题,要给予一定补偿,同时纳入当地社保制度。官方给出的统计数字是,全国公办中小学还有代课教师31.1万人。

  代课教师的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不假,但是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却是考验政府和教育部门政治道德的一面镜子。把那些在中国基础教育最薄弱的时期,在教育最薄弱的老少边穷地区,手执教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辈子,用一笔一画的教导为社会成员的向上流动提供动力的代课教师,当成“三无产品”,一“退”了之,这“清退”的不是教师,而是丢弃了良心。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课教师是中国教育的脚板。没有这些穿着草鞋、长满老茧的脚板,中国教育早趴下了。

  如果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让一些代课教师退出。那么,我们也该温情地对待。补偿则是第一位的。这不是额外的政策施舍,而是偿还历史欠账,稍微弥补一点我们长期以来的愧疚之心。

  为代课老师的出路构建更多的绿色通道,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关键是有没有这个决心。去年河北武安教育局的冯云生在免职当天,“突击签售”,连夜签发数百封调令。因为教师调动包括代课教师转正,权力都在教育局。虽是极端的个案,但各地有编不补的顽疾真是不治之症?我看未必,这只是个良心问题和决心问题。

  从制度层面看,广东在代课教师的补偿方面的做法,堪为表率。理想的政策如何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却也考验着现实执行力。比如经过近两年“代转公”的努力,广东仍有3万名代课教师无法转为公办教师。为此两年内广东准备拿出20亿,采取分批考试、免费培训、招聘和转岗结合等方式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其他地方能不能见贤思齐?不要求中西部的财政投入和富庶的沿海地区一样,但至少与当地财力相匹配吧?

[ 本帖最后由 folkman 于 2010-1-25 22:14 编辑 ]

TOP

如果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让一些代课教师退出。那么,我们也该温情地对待。补偿则是第一位的。这不是额外的政策施舍,而是偿还历史欠账,稍微弥补一点我们长期以来的愧疚之心。


这样的做法比较人性化一点。历史的过错不能全部让代课老师承担

TOP

要了解代课教师生活中的“血与泪”,请看网易新闻访谈,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daikelaoshi.html

TOP

  精彩语录

  我收入不如农民。农民借了4000、5000块钱,几年就能还上,我们如果借了4000、5000块钱,这一辈子也还不上。

  我们这些中师学历的人没有资格参加转正证考试,成不了公办老师。

  如果能把代课老师辞退了,这也是标志着整个社会的一种进步,我现在就是这样一种观点了。

  我和(前夫)说如果你不让我教书,我就和你离婚。

  如果县财政的问题没办法解决,代课老师仍然会存在下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代课老师群体都不会消失的,特别是在边远山区。

  访谈实录

  嘉宾:代课老师

  主持:刘颂杰

  朱文静

  原甘肃省渭源县清源学区鼠山学校代课老师

  如果你不让我教书,我就和你离婚

  网易新闻:朱老师您好,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当代课老师的?还记得第一次上课时候的情景吗?

  朱文静:1986年开始的。第一次上课,是在鼠山中学,给初二上的数学。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心情非常的紧张,因为初二的学生个儿和我一样高了,我也有一些害怕,我不敢说话(笑),后来慢慢的就不怕了。那些孩子都用求知的眼光看着我,当时就想把自己所学的东西毫无保留的全部奉献给他们。

  网易新闻:您那时候是多大年纪?

  朱文静:23岁。刚刚毕业,高考落榜嘛,被县教育局招聘为代课教师,每个月是52元,一年以后就转到小学了,(每个月)40元。1987、1988年,我停薪留职两年,自学渭源电教,考取了代课成绩合格证,再后来90年到92年我上了渭源教师进修学校,然后94年我就离婚了,离婚以后带着女儿要饭吃。

  网易新闻:怎么会去要饭呢?

  朱文静:因为家庭破裂嘛,我没办法,拉扯着个孩子,就要饭了。我为了教书,(前夫)他不让我教,我就提出了一个条件,只要让我教书,我就和你一起过,如果你不让我教书,我就和你离婚,最后我提出的条件他全不答应,我一气之下就离了,带着孩子哪怕讨饭我也不和你一起过了。和他离了以后,丢下了一个还不满五个月的男孩,带着女儿讨了两年饭,在一个富人家给人家当佣人,那个富人不给我钱,只要我和我的女儿能吃饱肚子就行了,我就满足了。然后有人给我介绍了现在的这个丈夫,我觉得这个人很有实力,我们现在过得也好着呢(笑)。我去了他们那里的学校,我爱教书,就又去教书了,一直教到了2003年,校长把我不要(辞退)了。

  如果借了四五千块钱,这一辈子也还不上

  网易新闻:您的工资跟当地农民的收入比起来怎么样?

  朱文静:我不如农民。农民人家种地,如果家里借了4000、5000块钱,通过种药,有几年就能还上,我们如果借了4000、5000块钱的账,这一辈子也还不上,因为一个月40块钱,如果有时候遇到人情的话全部都要搭出去,还有借钱跟人家搭人情的时候(笑)。

  网易新闻:2003年之前这段时间的生活,一个月只有40块钱,您的生活怎样安排?

  朱文静:娃娃们的衣服大的穿过了小的穿,这没有什么可耻的,就是能吃饱肚子就成了,没有什么。

  网易新闻:您的第一次婚姻,当时的丈夫为什么死活不愿意再让您当老师了?

  朱文静:他不让我当老师,是因为一个月只有40元的收入,他说维持不了家计,就不让我去教书,让我劳动。可是我通过自身的进修,实在撇不下,我特别爱学生,爱教书,我以为教书是我终生的职业。

  公派老师的教学成绩,还不如代课老师

  网易新闻:您非常热爱这个职业?

  朱文静:我相当爱教书,如果现在有新的招聘,或者是有这样的政策的话,我还想去教学生(笑),还想回学校,过学校的生活。

  网易新闻:现在有什么途径可以回学校吗?

  朱文静:现在是没有的,我们清源镇的代课教师全部都不要了,他们(现在的教师)都是公派的。他们教的学生的成绩,还不如我们这些代课教师,他们有的老师是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的,对小学生的心理呀,还有教小学生的语言,哎呀,他们不会教。素质越高的教师越往城市里面跑,乡村都不愿意来,因为没有水吃,他们来了以后感觉受罪,我们已经习惯了。

  网易新闻:(只有代课老师)能留得住。

  朱文静:嗯,他们不想教(笑)。一般有人来教的时候,最多能教三年、四年,全部都调走了,没有一个老师把小学从学前班开始,一直带到六年级毕业的,这么多公派老师都没有。

  网易新闻:您当时做老师的时候,是把小孩一直从小带到大?

  朱文静:我是从刚开始入学的学生,从一开始教到六年级,或者五年级,我把这些学生的心理全部都能掌握,学生要毕业的时候,虽然他们考上中学了,我心里十分难受,毕业典礼的那天我就开始流泪了,我的学生……

  学生来看我的时候,我内心一边高兴,一边惭愧

  网易新闻:教了这么多年的书,有没有一些小孩让您感觉特别骄傲?

  朱文静:教了这么多年的书,有的小孩考上了好一点的学校,有的走向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的已经结婚了,有的考的学校还特别的好,还有一个学生进了北京的一个啥学校,考上大学的有很多,都是我小学的时候带的。还有初中带过初三的化学,(一个学生)已经考到了我们省的农科院。

  网易新闻:这些学生后来有回来看过您吗?

  朱文静:有回来看过我,看我的时候,我内心一边高兴,一边惭愧。

  网易新闻:为什么呢?

  朱文静:学生考学成功了,我高兴,惭愧的是自己这个时候还不如学生了。

  网易新闻:是自己的生活状况还不如学生?

  朱文静:不如他们。

  “燃烛行动”让我重新站了起来

  网易新闻:
“燃烛行动”具体在哪些方面给您们提供了支持?

  朱文静:在我们最困难、没有资金的时候,他们给我们拿出4000元,这相当于我以前10年的工资了,我在内心非常的感动,我说《南方周末》的全体工作人员,他们都不认识我,但是他们能献出这样一笔钱,对我比亲人还要亲。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们能给我这些钱鼓励我,让我重新站起来,有了信心。

  网易新闻:自从您参与这个项目之后,生活都有一些怎么样的改变呢?

  朱文静:自从拿了这4000元钱以后,我和丈夫做了两个沼气池,可以燃烧做饭、烧水,又盖了三个猪圈,一间厕所,明年还想再盖两个猪圈,进行大规模的养殖,现在冬天了,我也没办法做,明天开春我们把地种好以后,就要投入到大规模的建设。

  网易新闻:现在您这个生活的水平跟旁边普通的农民比起来是怎么样的?

  朱文静:我跟旁边的农民比起来,生活不如他们。

  网易新闻:现在还是不如他们?

  朱文静:嗯,但是和代课教师比起来,我的生活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我的丈夫他借了款,给我安装了一台全自动上料的磨面机,能够服务附近的群众,所以比他们(其他的代课教师)好一点,和周围的群众比起来还是差得远了。他们有很多很多的钱了,售药,跑广东啦,我们没办法,没有钱嘛,如果有钱的话,我也可以搞大型的药材加工,把他们种的药物全部要下来,在自己家里加工。我现在是没有这么多的钱。

  20年里,没有机会转成公办老师

  网易新闻:您当老师从1986年到2003年,将近20年的时间,有没有什么机会可以让您变成“民转公”转成公办老师?

  朱文静:没有机会,只有考转正证的时候,“五大生”能考(编者注:五大生是指电大、职大、夜大、函大、成人教育或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其他类型教育取得国家承认大专以上学历的非在职毕业生),我们这些中师学历的人没有资格参加。

  网易新闻:可是您刚刚也提到过,您在当老师的时候,也一直在参加一些培训,参加考试?

  朱文静:那是我在争取自己的学历,我想取得一个比较高的学历以后,等待转正,结果也没有机会,没有机会我就放弃了。那时候考试的钱都是自己出的,一个月只挣那么两个钱,一年跑上两趟地市就用完了,费用那么高,我也没有钱跑,就不学了。

  网易新闻:寇老师,咱们渭源这么多代课老师,他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从民办教师的身份转变为公办教师,您接触的人里面有这样的例子吗?(寇筱茜,甘肃渭源县人,《乡村代课教师》作者)

  寇老师:没有,基本上没有途径,自1997年最后一次转正以后,再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了。没有转正的机会,也没有给这个考试和条件,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是“五大生”,可以考公务员,就转成国家正式的干部了,如果说在教师行业里面,一直没有。

  公派老师来来去去,只有代课老师还是这些人

  网易新闻:朱老师,在您任教的学校里面,当时有多少老师是公派的,有多少是代课老师?

  朱文静:当时16个老师里面,6个是公派老师,10个是代课老师,代课老师占多数。

  网易新闻:后来这些公办老师有没有留在这个学校里面?

  朱文静:还是调走了,(这批)公派老师调走了,又来了(另一批)公派老师,公办老师经常调动,而代课老师就是这些人。

  网易新闻:公办老师跟代课老师的收入差距是怎么样的?

  朱文静:公办老师每个月有1000多块钱的,代课老师40元钱嘛,相差多少,人家公办老师有拿2000多的,那就是差50倍吧。

  网易新闻:自己平常会不会做这个比较,然后心里觉得有点不甘心?

  朱文静:我从来不去领工资,是学校的会计领了工资以后,挨房间给我们发,我们不去领的,我们拿的连他们的零头都不够,领它干嘛呢?

  做梦都还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上课

  网易新闻:您现在还想念您教过的这些孩子们吗?

  朱文静:我睡梦里都还梦见,现在还在讲台上给学生们上课......十分的想他们,怎么不想呢。

  网易新闻:我看到您现在的生活,在“燃烛行动”的帮助下,慢慢的有了改善,如果以后给您一个机会再回到学校,您会愿意去吗?

  朱文静:我会愿意去的,“燃烛行动”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我对以后的生活十分的有信心。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还要去学校,还想教书,教孩子们。

  网易新闻:但是如果收入不是很高呢?

  朱文静:收入不算高我也去,钱这个东西我也没有看得那么重,只是想把自己一生所学的这些东西能够让孩子们接受,让他们从精神上、从道德上、良心上,各方面都能做到一个真正的有良知的人,我也很喜欢孩子们。

  网易新闻:在学校时,您觉得最开心的是什么时候?

  朱文静:最开心的就是我和学生们在一起的那些午间活动,在一起打闹、耍起,打沙包,多得说不完,和学生们搞一些集体活动、跳舞,还有体育上的一些活动,打篮球,我都是带头跑,我非常喜欢体育运动。

  网易新闻:跟孩子们在一起玩?

  朱文静:嗯,捉迷藏,我教的那些尕娃娃们,真的很好、很好的,有的时候玩得高兴,我们都哈哈大笑,我的性格一直是孩子的性格,我很爱孩子们,孩子们也把我当成他们自己的母亲一样的,对我十分的尊重。

  杨贤玺

  原甘肃省渭源县大安乡中心小学代课老师

  “如果把代课老师辞退了,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网易新闻:杨老师您好,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当代课老师的?

  杨贤玺:我是1986年3月份开始当代课老师,到2006年的年底被辞退,一共当了21年。

  网易新闻:刚才朱老师也谈到,其实从教学的成绩来讲,代课老师不一定会比公派老师差,您这边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杨贤玺:这个朱老师说的是事实,我从事20多年的教学生涯,教学成绩始终没有落过人后,始终是在人前的,尤其我在中心小学任教,每年的考试成绩跟全县的公派老师一起比较,在24所学校的老师当中,我教的学生的考试成绩常常排在前面,是名列前茅。

  网易新闻:您第一次听说代课老师可能要离开学校了,是在什么时候?

  杨贤玺:这个事情听说得比较突然,可能是下午4点多的时候还要准备上课呢,正拿着教本往教室走的时候,校长突然喊我说不要上课了,到他的房间来一下,结果我一进去的时候,他说学区(我们那个地方是一个乡为一个学区)要清退了,然后他把要下发的文拿出来给我看一下,我才知道这件事。

  网易新闻:当时心里什么感觉?

  杨贤玺:当时比较难受,这样熬了20多年,最终是这样的结果,而且又这样突然,我一下子蹲在校长办公室的凳子里面没起来,好长时间不能接受,我说为什么这样?我和别人一样工作,拿的钱不一样,尤其是校长都和我一样的工作,我代一个毕业班的数学课,他也代一个毕业班的数学课,我的成绩和他的一样,甚至于我的及格率、总分都比他的高,而人家拿的工资是我的几十倍,我拿40块钱,他拿2300到2400块,最终还是这样一个结果,所以当时很不接受,我说,“为什么这样不公平?”

  但是后来慢慢我也想通了,始终代课老师上课这件事,标志着中国的发展不是那么好,如果能把代课老师辞退了,这也是标志着整个社会的一种进步,我现在就是这样一种观点了。

  我一走,学生们也转走一半了

  网易新闻:当时您有机会跟自己的学生说再见吗?

  杨贤玺:因为最后一节课没进教室,校长跟我说了以后我就没进去,当天晚上就回家了。回到家以后几天的时间里学校也没去,东西也没拿。

  网易新闻:那您那段时间都是怎么过来的?

  杨贤玺:刚到家的时候,我感觉到一切都很不习惯,尤其是我每天看到早晨和中午,学生回家吃饭的时候,心情特别难受,有时候自己都发急,尤其是一看到学生要上学的时候,自己就感觉到想跟学生一起上学校去,这种感觉特别难受,因为我已经习惯了,20多年来都在中心小学嘛。

  网易新闻:就是您突然发现,这个学校不再需要您了?

  杨贤玺:当时我走的时候,周围的群众反响很大,因为我代这个学校的数学课,可以说成绩比较突出一点,附近周边的群众就说,如果我走了的话,他们的学生马上就转走,这个学校现在数学课不行了。当时有这种说法,不过那时候已经是10月份了,马上要放寒假了,第二年我原来代课的学生人家就转到其他的学校了,我最后教的一个班的一半学生基本上都转走了。

  “你等着吧,一转正了钱就多了,你也就可以享享福了”

  网易新闻:20多年的时间都一直拿着四、五十块钱的工资,生活上怎么办呢?

  杨贤玺:原来从86年到到01年,这段时间关键是靠家里人,还有我原来和兄弟姊妹在一块儿,家里人多,农业这一块我就几乎不管了,全力以赴的搞教育。到后来2001年我们家分家了,土地少了,家里要靠妻子一人种地,只有七、八亩地。

  网易新闻:那您主要的时间还是在学校里?

  杨贤玺:对,我主要的时间还是在学校,其实我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在学校里干出一番名堂来,成绩干得出众一点,看看能不能优先择优录用。

  网易新闻:但是最后的结果是?

  杨贤玺: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这样的机会。

  网易新闻:那家人怎么说您呢?

  杨贤玺:家人在2001年以后,她也有这样的想法,就是说你不要再去了,干一个其他的活儿也可以养家糊口,这样一年到学校里面才挣400、500块钱,就连自己的生活费都不够,还要养活一家人,尤其两个孩子要上学,还有吃饭、穿衣、生病这些方面的花销都不够,怎么养活人?我说“你等着吧,等条件成熟的时候,一转正了钱就多了,你也就可以享享福了”,当时我还这样安慰她,但是她一直在抱怨我,让我不要去了。

  后来一被清退,这个希望就破灭了,原来都很有希望的想着说把工作干得出众一点,成绩出色一点,看能不能被择优录用,现在这个希望化作肥皂泡了,全都破灭了。

  县财政的问题不解决,代课老师仍然会存在下去

  网易新闻:您走了以后,您任教的学校里面有别的老师过来顶替这个位置吗?

  杨贤玺:代课老师没有,但是我刚走后几天,我们当时从县城里面有些领导的亲戚、子女(调来)。就是我走了几天以后,又从县城打发来两个人,不过人家是公派教师,进来学校顶我的课,他们的专业不对口,毕业班的数学没办法教,刚分来的时候,两个人都不能胜任六年级的课——他们两个都是学美术的,所以不能胜任教数学课,最后就算了。

  网易新闻:刚刚朱老师也谈到了,有一些偏远的地区,公派老师或者大学毕业生,不见得能留得住他们,或者你根本就招不过来他们,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寇筱茜:那就仍然还是招一些代课老师,代课老师现在还仍然存在,我看电视里面发言人说在全国还存在30多万代课老师。

  网易新闻:就渭源来讲呢?

  寇筱茜:现在我们渭源县也有代课老师,渭源是一个总人口只有12万人的小县,现在总体还存在着78个代课老师。那就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嘛,因为贫困山区确实是缺教师,需要有人教那些孩子们,需要有人到学校里面去干那份工作嘛。现在许多学校由于财政的问题,县财政拿不出那么多钱招聘新的人员补充那个岗位,所以现在必须还有人在那里撑着,不然的话这些小学生就没人教了。

  网易新闻:您给我们讲一讲,以渭源县为例,县财政在教育投入这方面大概存在多大的困难?

  寇筱茜:我们渭源县基本都是吃财政回扣的,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至今都没有什么工业,都是从上面拨下来的钱,财政很困难的,要想让县上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网易新闻:如果这些条件都没有改变的话,就现阶段来讲,代课老师有可能会成为历史吗?

  寇筱茜:如果说县财政的问题没办法解决,代课老师仍然会存在下去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代课老师群体都不会消失的,特别是在边远山区,我估计代课老师还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下去。

  网易新闻:刚刚几位老师也谈到过收入的差距问题,可能不是几倍,而是几十倍,您接触了这么多代课老师,支撑他们在学校里面干下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寇筱茜:现在仍然还有许多代课老师抱有一线希望,看看能不能出台一些政策把他们转正。因为现在有“小道消息”说,国家是准备去解决的,因为出现这么庞大的群众,迟早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也应该会面对这个问题的,所以说许多代课老师现在仍然在抱着一线希望,说“我再熬两年,看看国家能不能出台好的政策,把我转正了”,都是抱着这样的希望在等着。(完)

  文章来源:网易新闻
       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daikelaoshi.html

TOP

当前人们关注“底层生活”,看了这段新闻访谈以后,许多人可能才发现“底层中的底层”居然在中国教育界。

[ 本帖最后由 folkman 于 2010-1-27 17:15 编辑 ]

TOP

他们的生活远远比不上游移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农民工”,其实,有许多人都在劝说这些代课教师及早 “改行”,但由于他们自己的人生理想,对“民转公”的渴盼,以往的社会惯例,使他们甘于清贫,执著坚守,默默奉献,最后却离开自己“经营”多少年的教坛。只能说社会有时很无情,会上演某一阶层人的悲剧。

TOP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也说代课教师

我小学和中学也有代课教师给我上课,小学有一位老师很有意思,开始在家务农,是自己的女儿顶替这份工作,等女儿嫁出去以后自己就做教师工作,水平嘛三年级数学要靠里面一位师范毕业的老师先给教,有时是直接写好在纸上上课时念。这位老师后来转正了!最可爱的是他背上毛泽东语录很流利的。中学有位代课教师很让人记忆清晰,一位英语教师家在农村,给孩子经常布置很多的英语作业,英语作业必须写在自己制定的本子上,基本每个学生每周一个本子。而这位老师的一个兼职就是销售这类本子,全校再无他例。但是,在我们那个农村地区,还是有很多老师很负责的,虽然代课工资低,但是对事业的负责程度比那些正式的好多了,普通老百姓都很赞赏的,在农村的社会地位也高,普遍受人尊重!

TOP

乱自上起!
代课教师是教师不足所致。
有些地方竟有在职教师出钱雇佣代课教师的现象。
教育沉疴,民心尽失!周济难济!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周济难济”

不知袁部长意下如何???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袁部长不要心猿意马就好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现在看到就回两句了。很凑巧,我曾经就是施老师所说的“利益链条中的乡村教师及其亲友”。
      首先,我并不认同“大部分代课教师不具备教师资质”,现在大家所说的代课教师年龄都比较大,这些人一般在当地改年龄层次里还是比较有文化的,老师把他们和目前毕业的大学师范生放在一起不具备公平的可比性。
      其次,某些代课教师的精力不完全放在教学上,那是生活所迫,并不能有此推断出他们不具备教师资质(举例:一般学校每学期都会评出差教师罚取一定量工资奖给前几名。这时候差教师都会由代课教师扛下来,因为公办教师一致认为按比例计算,代课教师被扣掉的也就几十块钱,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会以强势压迫代课教师扛下这个差的名头,私下给他们几十块钱一算扯平,而其学生考的好坏并不能阻止这一切)。况且事实上很多代课教师因为在教师群体中处于弱势群体,所以更加卖力教学以求得社会及家长的认同,学生成绩相当好。
       再次,就拿支教来说,我是师范毕业,我并没有发现那个同学想要踊跃支援贫困山区,他们一般都会选择沿海及一些大中城市,支教是不得已而为之,也就是没签到工作的才会考虑这一步。而且有的地方条件差到只需要一个老师,如今的年轻人又有几个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呆在哪些地方?代课教师一边种地一边代课,那是工资不足以使他们生存,施老师即使做过一年支教校长,但是工资什么的恐怕并没有降低到当地代课教师的程度吧?如果让您一直支教,你是否同意呢?
        当然,这一批代课教师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我也不做阻碍潮流的一员,但是他们的苦劳(不说功劳)也不能就此抹杀,清退后的保障政策要是完善的话大概也就没有那么多人“义愤填膺”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