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历史文化传统视野下的长三角

历史文化传统视野下的长三角

□陆勤毅
长三角地区气候相近,区划相交,经济相通,人文相近,内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历史发展与文化凝聚的结果。

吴越文化
是长三角区域文明的源头

吴越文化起源于宁镇皖南地区的点将台文化与湖熟文化,这一文化包括江苏中南部、安徽皖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土墩墓为其典型。吴文化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后吴国不断向北推进,到达苏皖北部,西与楚国之间长期以亳州—寿县—巢湖一线为界,使吴文化扩展到了安徽的大部。

太湖至钱塘江流域的越文化,属于吴越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在基本方面与吴文化是一致的。所以从吴越文化发展的盛期看,今天的沪苏浙皖所辖地区都在吴越文化的笼罩之中。起源意味着本质,以后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发展一直打上吴越文化的影子,原因正在于此。吴越文化的特点,一个是科技成就,以越王勾践的剑为代表,当时的青铜器采冶铸技术是科技水平达到高峰的标志。谁掌握这项技术就可以独步天下。而吴越正是掌握了这种技术,原料就在安徽的铜陵,技术也在这个区域。以范蠡为代表的一批人,不仅有市场理念,而且有开拓市场、发展经济的实践成果。

楚国的东向开拓
与长三角区域的开发

春秋后期,越灭吴后拥有了原吴国的所有地方,但存在时间不长。楚人东向不断侵蚀越地,大约战国中期,楚灭掉越国,先后建立了泗水郡、江东郡、会稽郡与九江郡,几乎管辖今天沪苏浙皖全境。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原本封在寿春(今寿县),后因故改封于吴,拥有包括今上海西部广大地区。他在吴地不仅大起宫室,而且开发水利,修建水利工程。传说他曾经到吴淞江一带的领地狩猎,久而久之,他渡江之处被称为“黄渡”,沿用至今。他动员人民开凿疏浚大江,称为“黄浦”、“黄歇浦”,又称“申浦”、“春申浦”或“申江”、“春申江”。上海的简称“申”即来源于此。

楚文化的特点是包容。春申君有宾客三千人,多是奇才异能之士,他死后这些人星散于吴地,对当地文化经济的开发无疑有着重要影响。不仅如此,今天浙江省境内发现许多楚国墓葬遗址,也是楚文化深入这一地区的见证。战国后期以安徽为中心的楚文化的东进,促进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汉书·地理志》说:“楚越数相兼并,故民俗略同。”文化上出现了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情况。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浙江南则越。”包括今杭州在内的广大吴越之地都是东楚的范围。大略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说:“淮、海惟扬州”,即将淮河至江南的吴越之地作为一个文化地理区域看待,这里的土质、物产、风俗习惯等大体相同。而它的西界一般都认为在大别山东麓的古九江,当今皖西南的宿松、望江一带。也就是说古扬州包括安徽淮河以南至皖南的全部地区。

汉魏至隋唐时期
长三角区域的
进一步开发与凝聚

西汉时刘邦的侄子刘濞被封为吴王,这一地区因富有铜矿与海盐,成为当时最为富有的地区。而汉武帝两次迁移大批越人于安徽的江淮之间,加快了江淮地区与吴越的进一步融合。东汉时期扬州刺史部所辖地区大体与古扬州接近,包括安徽淮河以南至皖南的全部地区、浙江省全部与江苏省的南部,这种行政区划自然是以该地区的内在一体性为前提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长三角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孙吴政权以今南京为中心向南、向西发展,长期盘踞于皖南山区的山越就是此时被编入新安郡的。东晋初中原衣冠南渡,大大提升了本地区的文化水平,大批中原人的南迁也充实了这里的劳动力,促进了本地区的进一步开发,以建康(南京)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为隋唐以后中国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淮地区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皖南的经济、人文有了较快发展,正得益于首都建康的较近辐射与影响。

隋唐时开发大运河,扬州因而成为“天下第一名镇”。这里是漕粮的起运点,江南、淮南两地区的税赋都要通过这里北上,最后运抵关中。所以当时有“天下以江淮为国命”的说法。而漕运经过的汴水就是通过今皖北而西北行。因此漕运把长三角地区进一步连为一体,也把安徽各地组合在以扬州为中心的当时的长三角经济与文化区。

宋元至明清时期长三角
区域形成了紧密联系
与共同繁荣的格局

南宋以后,长三角日益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甚至政治中心,商品经济较快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市镇普遍兴起,安徽皖南与江北的一部分地区与江、浙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南宋定都杭州,受都市发展的影响,许多安徽人前往杭州参加科举考试、担任官职,或前往长三角其他一些地区任职,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官员也被派到安徽地区任职。与此同时,安徽地区大量物资,如宣州的粮食,徽州的木材、茶叶、漆器等地方特色产品,也源源不断地供应着以杭州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大城市。   

元代,安徽皖南、江北地区和长三角分属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从行政隶属关系上讲,这一时期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的政治关系较为紧密,官员任职和政治往来频繁。皖南徽州等地与长三角的经济关系,因徽州商人的经营活动而得到加强。

明朝建立后,将安徽和江苏一并划归南京管辖,称南直隶,清初改为江南省,两地政治关系较以前更加紧密。很多安徽人前往都城南京考官任职,官员间的交流较以前更加密切。出于打击江南豪强地主以及发展中都凤阳等目的,朱元璋还将江南吴地的大批地主富户迁到安徽境内以凤阳为中心的淮河流域。可以说,明朝通过南直隶大行政区和强制性移民的办法,加强了安徽和江浙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仍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安徽与以南京为中心的长三角的关系依然如旧。

明中叶以后,全国性商品市场开始逐渐形成,长三角地区的商品市场则率先发展并日渐成熟。由于长三角与徽州地缘近便,成为徽商的首选。徽商的中坚力量盐商,就是以扬州、杭州等城市为根据地发展起来的;徽州典商、木商、茶商等也是以苏州、上海、杭州等地为根据地发展起来的。徽商在沪苏浙地区的商业活动,不仅活跃了当地的市场,发展了当地的经济,而且促进了当地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有的还一直影响至今。许多徽商虽侨居或定居沪苏浙等地,但与故居地或祖居地交往密切,他们将经商赚取的一部分资本,以及当地的各种生产生活方式输入故里。另一方面,徽商还把徽州的各种文化带到扬州、杭州、上海等地,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说徽商是明清时代安徽与沪苏浙之间的黏合剂,在安徽与当地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我们从文化传统角度讨论泛长三角合作与发展,主要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沪苏浙皖在历史上同属一个文化区,政治、经济、文化是连为一体的。推动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既是对历史的传承,又是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当做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高度重视起来。泛长三角要形成真正的融为一体的经济区,应着力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交通。历史上这一区域因水网密布、水运发达而成为一体。今天,我们要形成快捷方便的水路、陆路和空中交通网络,再加上高效的通讯网络,泛长三角区域自然可以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高度融合。第二,转变思想观念。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但不能被传统所束缚。长三角地区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实现新的发展,必须面向当今的世界和当今的中国,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更要在吸收消化其他国家和地区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创新。第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央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分工有了明确的要求,沪苏浙皖四省市党委政府应抓住机遇,抓紧落实,加强沟通,建立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实施好《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若干重要事项》,加快创造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业绩。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9-12-22 10:55:3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