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曹操高陵在河南获考古确认 墓室或藏曹操遗骨(图)

曹操墓会不会是另一只周老虎?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29日 17:47 来源:国际在线


  面对各种质疑,河南相关方面不妨少一些“致命的自负”,多一些小心的假设和小心的求证。

  河南省文物局27日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消息传出后,一些学者表示这种说法还缺乏有力证据。专门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表示,有关方面公布的“曹操墓在安阳”证据并非第一手材料,都不是很有力的证明。在还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公布相关消息,有悖学术研究的严肃精神。(12月29日中国新闻网)

  曹操,这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一代政治家,如果地下有知,面对今天的其墓冢之争,恐怕会再度感慨“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曹操为何哀?因为他的墓冢之谜已经演化为墓冢之争。自河南省文物局27日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无论是学界还是坊间,均有不同声音,一时可谓喧哗与骚动。

  比如,专门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称,河南相关方面公布的证据并非第一手材料,都不是很有力的证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副主任高蒙河教授也认为,现在只能认为是个初步确认,还没到能定性的时间。学者马未都表示:看了一下专家学者们对曹墓认定的六大依据的第五点,也是判定此墓为曹墓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的石牌与石枕,可惜此两件最有力的铁证并不是考古的正规发掘,而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的缴获的。此外,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方北辰、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宋建等诸多学者皆称,在没有更有说服力的出土文物前提下,这一“新说”还有待进一步证明。……  

  一方面是河南省文物局言之凿凿地断称已经找到曹操墓,并拿出所谓的六大铁证,另一方面则是坊间的半信半疑和学界的不同声音。曹操墓到底有没有找到,仿佛陷入了各执一词的漩涡之中。对于学界的争执,拘囿于专业学养,庸常如我辈自然莫衷一是,无所适从,我们该信谁的?真相到底在哪里,或者有到底有没有真相?不管怎么说,曹操墓冢之争已经引发了强烈的喧哗与骚动?

  谁的喧哗?谁的骚动?为何喧哗?为何骚动?

  “可能是炒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直言不讳地称,搞国学研究要实事求是,不能炒作。类似“发现曹操墓”的事情前几年也出现过……经过研究,发现也不是那么回事。匆忙发布“曹操墓在安阳”消息这件事,可能是一个新闻上的炒作需要。如果说是相关方面的炒作,那么为何炒作?是不是潜藏着巨大的商业企图,抑或其他?众所周知,曹操墓的地点一直悬疑,已经成为和南海一号、秦兵马俑并列的最有看点的三大考古发掘,如果一旦证实曹墓就在安阳,不仅会给安阳,还会给河南带来无法估量的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我们知道,放眼周遭,名人故里之争屡屡上演,争得不可开交,甚至不惜诉诸法庭,有的地方为了打名人牌,不惜生拉硬扯,胡编乱造,争的背后无疑正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一方面可以迅速提高当地知名度,便于旅游开发和商业运作,甚至便于招商引资,另一方面则可以申领大批经费,比如当年陕西相关方面之所以编织谎言,并急咻咻发布华南虎假照,有业内人士称,此举一方面是为了申请经费和建造保护区,另一方面是为了旅游开发之需,的确,假虎照发布不久,“游自然国心、闻华南虎啸、品镇坪腊肉”的巨幅广告牌就堂而皇之地矗立在陕西镇坪县街头。

  当然,现在不能轻率地判断河南相关部门也有巨大的利益企图和炒作阴谋,但在没有找到足够铁证之前,就急咻咻地发布消息,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而且,在曹操墓尚未最终确定之前,就有好事者忙不迭地算了一笔经济账,称曹操墓作为全新的一个文化旅游景点,比殷墟、岳飞故里更加引人注目,比照兵马俑的参观人数,曹操墓每年最低估计,会给安阳人民带来4.2个亿的收益。这个数字,还是在不景气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以及国外游客的份额很低的情况下。如此巨大的商业利益,也许不能不让相关方面动心。

  胡适先生曾经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学术观点,实际上在考古上,有时大胆假设并不足取,为了一己之私的假设更该摈弃,正如有人称,未认清全面事实而建立的“假设”,只能是没有客观基础的偏见或错觉。从这样的假设去求证,愈小心,愈彻底,便愈危险。基于此,笔者认为,面对各种质疑,河南相关方面不妨少一些“致命的自负”,多一些小心的假设和小心的求证,若如此,才能少一些喧哗与骚动。(王石川)

TOP

曹操陵:传说与真相的反思

2009年12月29日 16:24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曹操高陵日前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得到考古确认,图为曹操高陵墓门。 中新社发 古研 摄

  日前,河南省文物局在京高调宣布,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阳得以确认。这一消息成为今年最具轰动效应的考古发现,也破解了曹操陵墓的千古之谜。

  据悉,被确认的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去年12月开始发掘,之前被考古学家当作东汉大墓。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这座大墓现出规模宏大的真容。整座大墓包括了墓道前后和四个侧室,整个墓道长近40米,宽约10米,呈斜坡式延伸地下15米,大墓平面约为梯形,东边宽22米,西边宽19.5米,东西长18米,占地面积740多平方米。

  仅从这一规模形制,即可断定墓室主人帝王身份。让人惊喜的是,虽然该墓被盗严重,但墓中存留的珍贵文物却很关键,随葬文物中出土了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的石碑,为墓主人是曹操提供了直接材料。而且,在被追缴的该墓被盗文物中,有一块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左证了此墓就是曹操无疑。更重要的是,在该墓中还发现了一男二女的遗骨,其中男性被测定为60岁左右,和驾崩时66岁的曹操年龄相吻合。

  唯一令人缺憾的是,墓中没能发掘出直接证明曹操高陵的墓志铭。但从墓志形式、出土文物、墓中骨骼,已经形成了相对严密的逻辑链,这里是曹操高陵无疑。  

  高陵被发掘确认,破解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而这一发现,又让人大跌眼镜。历史传说的荒诞和正史记载的严谨形成了鲜明对比。千多年来,民间关于曹操墓的传说,一直是七十二疑冢。墓穴所在,有的说是在许都(许昌)城外,有的说是在铜雀台附件的灵芝村(见《彰德府志》),有的说是在漳河底(参考古诗“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之园陵漳水滨。”),也有说是在曹操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谯陵)。

  再看正史记载,曹操陵墓的位置并不那么迷雾团团。一是在曹操在建安二十三年,即他去世前2年的218年,在其颁布的《终令》中说“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死前又有《遗令》:“吾死之后,葬于邺之西岗,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两令见于正史,说明两大史实:一是表明曹操的薄葬之志;二是明确他归葬的地点为“邺之西岗”,比邻“西门豹祠”。凭此两点,不仅说明曹操对于自己的墓葬毫无掩饰,甚至是光明正大地告诉后人他墓葬的地点。这恰恰说明曹操性格中一贯的豪迈和慷慨。更要者,由于他追求薄葬,“无藏金玉珠宝”,似乎也不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墓葬所在,更不怕盗墓贼光顾。

  然而,历史给他开了太大的玩笑。他迥异于其它地王的光明正大却被后世文人误解误读,甚至丑化。酸腐文人或基于封建正统思想,给其制造了七十二“疑冢”说,从《三国演义》到戏剧舞台,曹操成为多疑、奸诈的历史人物。讽刺的是,后世考古学家,似乎也为戏曲和演义中的历史所蒙蔽,采信了曹操墓“疑冢”的说法。否则,为何不对正史中所记载的曹操墓按图索骥地进行考古?

  事实上,早在1988年,《人民日报》一篇《“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的文章已经证明了所谓“疑冢”的不靠谱—“闻名中外的河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片古墓,现已查明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

  很遗憾,从1988年到现在的21年间,曹操“疑冢”之说依然流行。尤其央视“百家讲坛”导致的“三国热”中,曹操“疑冢”说更被更多的普通民众所采信。事实上,正史中提到的“西门豹祠”就在安阳县安丰乡。如果说考古学家们采信正史说法,及早发掘,曹操墓也不会被盗掘得那么严重,曹操“疑冢”之谜也就早就大白于天下了。

  而且,就在曹操高陵被确认之时,依然有学者怀疑。譬如着有《盗墓史记》、《中国人盗墓史》的学者倪方六就认为,考古讲求的是“白纸黑字”,称没有在墓中发现墓志铭是“考古硬伤”。此外,他还强调,从曹操墓穴的规格上来看,曹操所提倡的薄葬并没有被严格执行。笔者以为,该墓出土的文物数据足以证实确为高陵的所有逻辑要素,算得上是“白纸黑字”。再者,虽然墓葬文物大多已被盗掘,但从出土的石圭和石碑等文物看,墓中文物是相当地俭朴,应该算得上是薄葬无疑。至于陵墓形制规格,那是曹丕的杰作,与乃父无关。是否厚葬,主要看陪葬品,这应该是很简单的常识。

  曹操高陵得以确认,千古之谜得以化解,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盛事,也给历史和曹操一个“完美”的交待。不过,这也让中国学界和民间自我反思:历史的真实也许一点都不复杂,复杂的是后人以讹传讹的解读和歪曲。

  (摘自香港《文汇报》 作者:张敬伟)  

TOP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何以确定为曹操高陵?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28日 13:14 来源:文汇报


  关于曹操墓,千百年来,有“七十二疑冢”之说,有“许昌城外说”,有“漳河水底说”,有“铜雀台下说”等,莫衷一是,一直成为历史学界、考古学界悬而未决的“千古之谜”。

  安阳的这座东汉大墓何以被专家们一致确定为曹操的“高陵”?今晚,应邀出席河南省文物局新闻发布会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进行了多次专家论证,北京、河南的几位专家最后根据墓葬的规模、形制及其时代特征等,最终确定它就是魏武王曹操的“高陵”。

  刘庆柱说,这座墓葬不仅历史上,而且在现代都被盗扰过,这次抢救性发掘进行了一年多,最初发掘时并不知它是曹操的墓葬。文献记载,曹操公元218年下令修建自己的寿陵,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病逝于洛阳,二月,灵柩运回邺城下葬。他说:“邺城是曹操所建的都城,一般的帝王都将自己葬在都城附近。今天河北省临漳县与河南省安阳县交界地带的邺城遗址,就是曹操当年的都城邺城,而此次发现的曹操墓位于邺城遗址的西南。”“它的墓室规模大,曹操当初是以东汉王朝王的身份下葬的。大墓的时代与文献记载的曹操的卒年是吻合的,它是东汉晚期的墓葬。”

  刘庆柱说,“这座墓葬的墓室规格高,过去考古发现的南京江宁区上坊孙吴墓,安徽马鞍山宋山东吴墓,都是王一级的大墓,而这次发现的曹操墓,其形制大小与前两座一样,规模又相近,时代又是东汉末年的,而东汉末年邺城附近的帝王墓只能是曹操的陵墓。”刘庆柱说他不太赞同因“该墓未发现封土,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情况相符合”,因此断定其为曹操墓之说。

  “本次发掘出土的能判定时代关系的主要就是画像石和50多个石牌等珍贵文物,他们均具有东汉末年的时代特点,特别是发现的8枚写有‘魏武王常所用……’文字的石牌等,上面记载的武器都是曹操生前的常用兵器。在被追缴回的一件石枕上还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这些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学依据。”

  刘庆柱告诉记者,确定该墓为曹操墓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这些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那具石枕,证明它的墓主人就是魏武王曹操。

  本报记者 韩宏

TOP

社科院考古所称高陵曹操墓尚未最终认定

搜狐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2010年01月15日01:34


  本报北京讯 (驻京记者柯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昨日宣布,该所最新评出的2009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中,河南安阳县西高穴曹魏高陵名列其中。不过,作为该所“考古论坛”上的官方说法,这种表述并没有正面回答“安阳发掘的墓葬是否就是曹操墓,墓主人是否就是曹操本人”,难免使这起已经沸沸扬扬的“公案”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13日和14日连续两天在此间举办了“公共考古论坛”,内容包括2009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河南安阳县西高穴曹魏高陵”的报告安排在第四场,昨日上午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记者几乎挤爆现场。

  考古所所长定调:

  可能性很大但并非最终结论

  昨日,担任此次论坛主持人的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强调,这次与会的嘉宾们大都是考古领域一线学者,都是首次针对“曹魏高陵”公开发表意见。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大家都比较认同此墓葬是曹操墓。“但是我们这个会议不是新闻发布会,也不是所谓的最终认定;最终认定和由谁来认定,最后我们会有一个交代”。

  王巍说,自发掘以来,社会上对此事的热议远远超出了学者们的意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团一行12人11日赶赴河南省安阳市,考察了备受公众关注的西高穴曹魏高陵。这些专家都是国内著名的骨骼专家、年龄分析专家等。大家仔细考察了墓葬的结构和出土遗物,对墓葬的被盗情况、各类随葬品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尤其是作为墓主人身份直接证据的遗物出土状态进行了详细分析。

  他说,考古学家判断一个墓葬的主人,主要根据墓葬形制、规模、规格和年代,特别是墓葬中的出土遗物,尤其是文字资料。按照这一方法,考古学家曾推断了河北满程西汉中山靖王墓、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同样,这一方法适用于西高穴曹魏高陵。

  王巍强调说,对西高穴曹魏高陵的判断,依据的是考古发掘资料,后来回收或追缴的东西只是参考。魏武王的年号存在不到1年时间,所以这一墓葬的时间段非常准确,而且墓葬规格高、形制特点突出,特别是墓葬方位与历史文献吻合。他说,曹魏高陵当选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是基于其在学术上的重要性,而不是社会关注度。

  王巍还说,曹魏时期年代确定的墓葬迄今发现很少。在已获得的考古资料中,都城资料较多,墓葬资料相对贫乏。西高穴曹魏高陵的发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白,尤其是这一时期高等级墓葬的空白。

  男主人骨骼不适合做DNA分析

  陪葬女性年龄更容易判断

  古代人骨鉴定和人类学研究专家张君昨日在论坛上表示,曹魏高陵中发现的男性个体是老年人,两个女性一个50多岁、一个20岁至25岁左右,陪葬女性的年龄比男性墓主更容易判断。

  但社会上对墓主人是否曹操存在很大疑虑。现场有人提出:“墓葬的骨骼既然是曹操,我们直接做一下DNA分析不就可以了吗?”

  张君回应说,人死了以后,他的DNA分子会很快降解,也就是说遗传物质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减少。西高穴大墓男性个体的人骨材料保存太差,不能提供DNA分析所需要的理想样本。通过对男性个体骨骼DNA测试,推断是否是曹操的可能性不太大。史料记载曹操患头风病,该男性个体是否患“偏头疼”也很难在骨骼上留下什么印证。

  张君还说,西高穴大墓曾被多次盗墓,已经不能排除古代和现代人的DNA污染;在技术上,目前国内对古代Y染色体DNA的分析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木墨行清”乃魏晋厕所称谓

  专家认定出土石牌并非伪造

  鉴于此墓曾多次被盗,外界质疑墓内石牌可能系伪造。

  专门从事古代铭刻(尤其是石刻研究)的专家赵超昨日说:“根据我现场考评,这些石牌不可能是伪造的。”

  他举例说,其中一个石牌上写着“木墨行清”。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在东汉中期到曹魏中期都把厕所叫“行清”,这个记载可以帮助我们断代。如果此石牌是盗墓人伪造的,恐怕伪造者很难有这么高的文化水平和文献水平来造出“行清”字样的石牌。

  赵超说:“这个墓葬出土的一些石牌所表现出来的汉代流行的丧葬制度,与历史文献相吻合。这里面体现了一个很长久的礼仪制度的渊源,不是任何人随便一想就能做出来的。”

  王巍也指出,考古专家在墓葬的一个漆器下面发现3件石牌。古代的漆木件只要一动肯定荡然无存了,但根据考古发现的这3件石牌是可以肯定没有移位的。也就是说,这3件石牌的内容和字体跟其他几十件石牌都是一样的,由此可以推定墓葬当中的石牌应该是真的。

  他认为,判定曹魏高陵的关键证据还是刻有魏武王的铭牌,最直接证据则是文字材料。

  发掘主持人公布九大证据

  媒体记者抱怨内容不新鲜

  昨日上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就此墓葬做了一个长达40分钟的专题报告。作为安阳县西高穴曹魏高陵发掘主持人,他从墓葬形制、规模、规格、年代、出土文物、文献资料等方面,论证了它是曹操墓的九大证据。但现场不少媒体记者表示,这些内容已经不新鲜,“原以为会有新东西”。

  潘伟斌公布的九大证据包括:此墓葬为多墓室砖室大墓,主墓室为四角攒尖顶,和洛阳发现的曹魏正始八年大墓墓顶形状相同;它与同期墓葬相比,规模宏大,是王侯级墓葬,符合曹操的身份;墓葬地面情况符合曹操定下的《终制》,比如墓葬所处位置比3公里外的固岸北朝墓地海拔高出10米,符合“因高为基”的要求,墓室上面未见封土,更没有找到立碑迹象,完全符合《终制》“不封不树”的要求;符合文献资料记载高陵的位置;称谓相符;发掘过程中出土的铭牌,其中刻有“魏武王”的铭牌共有7块,是其身份认定的直接证据;出土文物与曹操遗令“薄葬”相符;墓葬中发现的男性遗骨年龄为60岁左右,与曹操去世时年龄相符;附近出土文物的旁证。

  2009年度

  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评出

  近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每逢岁末都会评选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当选的2009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分别是:江苏张家港市东山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山东高青县陈庄村西周遗址,河南安阳县西高穴曹魏高陵,陕西蓝田县五里头北宋吕氏家族墓地,江西高安市华林宋元明时期造纸作坊遗址。

  持续两天的“考古论坛”,对上述六大发现都安排了发掘主持人做报告,然后由相关专家进行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