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鼓,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寺庙里静谧的“晨钟暮鼓”;节日庆典中欢快的村歌社鼓;集体游戏中的传花击鼓;民间文艺中的辽宁大鼓、凤阳花鼓等。
对于出生在黄土高原的我来说,对鼓的了解是从腰鼓开始的。上小学的时候,每当下课铃声一响,参加腰鼓队的同学就跑着、闹着到操场上找一个自己满意的腰鼓挂在腰上,晚到的人只能挑别人剩下的腰鼓。虽然鼓与鼓的差别不大,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挑的腰鼓最好。那时,老师教我们右手敲击鼓面时念“咚”,左手敲击鼓面时念“吧”,于是脑子里经常有一串声音在回响——“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
有一件小事,爸爸每次提起都会乐呵呵地指责我,因为我生平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装病是和爸爸共同配合完成的。那天,学校腰鼓队马上就要公开演出了,教腰鼓的老师让已经和班主任请假的同学留下来练习。我想,练习腰鼓既可以玩儿,还可以不用上自习,真是一举两得,就独自做了请假一节自习课的决定。严厉的代课老师知道后非常生气,极度害怕的我灵机一动,决定装病。后来,爸爸为了保护我幼小的心灵和老师说我真的病了。这一天不仅没有上自习,连课都没有上。腰鼓的学习不单单锻炼了身体,更成为我童年的乐趣之一。
纤细or丰腴
一、广首纤腰传西南,广腰纤首今西北
纤细
古代腰鼓指的是由中间纤细两头较宽的鼓腔和用皮革做成鼓面组成的可以敲击或拍击的膜鸣打击乐器。
我们今天见到的腰鼓大多数采用木头制作而成,但在古代,腰鼓不仅有木制的,还有土制的。《通典》记载“近代有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腰。”古代人与现代人给物品取名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广州新电视台被称作小蛮腰,国家体育场被称作鸟巢等,腰鼓的“腰”指的是鼓的形状像人的腰身,所以腰鼓也称为细腰鼓或蜂腰鼓。唐代的腰鼓种类较多,“腰鼓”既可以指一类鼓的总称,也可以用作专称。作为总称时的“腰鼓”包括了腰鼓、正鼓、和鼓。
在古代,腰鼓大小不一,体型偏大的腰鼓选择瓦作为鼓腔的制作材料,瓦可以指土类,陶类、瓷类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瓷腰鼓则是古代瓦制腰鼓的形制之一。除了以瓦为制作材料的腰鼓外,体型偏小的腰鼓多用木头制作外框。宋陈旸《乐书》记载:“腰鼓之制,非特用土也,亦有用木为之矣。”瓦制腰鼓与木制腰鼓的外形相似,皆为“广首纤腰”。不同的是,因为鼓腔材料的差异,木鼓与土鼓发出的音色不同。木制的腰鼓声音清脆,小巧轻便,便于携带。
南北朝至唐宋时,腰鼓流行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成为文人骚客笔下的吟诵的素材之一:
“白羊绿酒争下担,长笛腰鼓纷如织” 道出了长笛配腰鼓的声音组合
“横笛三尺作龙吟,腰鼓百面声转雷” 写出了腰鼓声音响彻天际的宏大场面
宋·陆游
不难看出,腰鼓已经是人们常见的打击乐器之一。
“更打羊皮小腰鼓,头如青峰手如雨” 则表现出敲击腰鼓的频率和体态。
南宋·杨万里
杖鼓 到了宋代,“腰鼓”的称呼被“杖鼓”取代,其皆指细腰鼓。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三记载:“陵州盐井深五百余尺皆石也,上下甚宽广,独中间稍狭,谓之杖鼓腰。”唐宋时期宫廷乐中的“腰鼓”和“杖鼓”皆有总称和专称的分别。如今,朝鲜族的杖鼓、白族的杖鼓等少数民族中使用鼓皆为广首纤腰式的腰鼓,细腰鼓多在擅长歌舞的少数民族中被创新和继承下来。
唐宋以前,“腰鼓”之名,一般是作为细腰鼓的省称,大约明代以后,“腰鼓”之名指粗腰鼓了。
丰腴
现代腰鼓
《大清会典图》记载:“腰鼓即花腔鼓,木匡冒革,面径一尺九寸六分,匡髹以漆,绘花纹,座以檀四柱交趺,铜环悬之,柱高二尺三寸一分。”此时,腰鼓指的是中间大、两头小的鼓,腰鼓的“腰”由纤细变得丰腴,即广腰纤首。
现在的山西地区以及陕北榆林、安塞、横山一带,民间腰鼓表演十分活跃,腰鼓成为黄土高原上民间文艺中的一朵奇葩。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塞腰鼓”这一名片逐渐成为黄土高原上民间鼓舞的代名词。
自古以来,安塞即是抵御外族入侵的边防要塞之一,素有 “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历史上的安塞境内,仅秦汉两朝的烽火台就达四五十处之多,堡塞更是遍布。据安塞当地的民间传说记载,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们视为同刀枪、弓箭一样必不可少的军事装备。在遇到敌人突袭时,士卒们击鼓报警以传递讯息;在两军对阵交锋时,士卒们击鼓助威以振奋人心;在征战胜利时,士卒又击鼓以庆贺。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腰鼓逐渐发展成为安塞当地民众的娱乐方式。
安塞腰鼓
二、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
安塞腰鼓是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等为一体的陕北民间舞蹈艺术形式,被誉为陕北人民的生命之舞。安塞腰鼓的鼓舞队伍中,除了我们熟知的鼓手外,还有花女角、伞头、蛮婆、蛮汉等角色。鼓手队伍的人数多变灵活,可根据演出要求和场地进行调节,小型鼓舞少则数十人,大型鼓舞多则百余人甚至上千人。表演时,鼓手将鼓带挂在右肩,鼓身斜挎左腰,鼓手随着锣鼓、唢呐等的伴奏声挥臂击鼓、变换步伐。腰鼓声与锣鼓、唢呐等声音相互融合,浑然天成。安塞腰鼓的鼓身、鼓带、棰尾选用了鲜红色,鼓手身着素色衣服,头上系巾,模仿着古代士兵的装束,给人古朴豪迈之感。
场地鼓是指腰鼓队到达表演地点,打开场子后的表演形式。表演节奏由缓及紧,观众逐渐被带入到鼓舞表演的情绪中去。开始时由伞头挥伞号令,鼓乐齐鸣,拉开表演序幕。鼓手展开阵型,吸引观众的目光、稳定观众的情绪。随着表演节奏加快,动作幅度变大,脚步的踢踏跳跃也越来越复杂,身体跟着步伐的变化逐渐加大摆动。鼓舞进行到引出太阳弧图案后,伞头站到场中央领唱秧歌,唱词也会根据场合和对象的不同提前约定。伞头开唱时,众鼓手在场边慢步转圈,一边转圈一边接后音,即重复接唱每段的最后一句。唱完后,伞头退出场地,由鼓手和拉花入场表演。
到了整个表演的高潮时,鼓手们似有着山崩地裂般的气势,他们脚踏黄土,不断激起千层声浪,或表达了气壮山河的豪情、或表达了与天比高的气势、或表达了不断攀登的勇气。
场地鼓经常在大型娱乐活动、节日庆典、祭祀祈福中表演。场地鼓的主要打法有十字大缠身、单腿盍耳、连身转、马步缠等。常用的队形有神楼、古庙、神前挂金牌、富贵不断头、和尚游门等。
打腰鼓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活动,包括节奏、手势、步法等要求,即使熟练者也常常会手脚失调。腰鼓发音清脆响亮,没有固定音高。鼓点有花点、碎点、单点、双点、起鼓点、路鼓点、边点、帮点等。花样有敲小棒、双展翅、欢呼跳跃、串花篱笆、对脸笑等。
总之,腰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流传至今,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活跃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腰鼓虽没有旋律的变化,却表达了人们的心声,几千年来,承载着劳动人民的悲欢喜乐。腰鼓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目光。
参考文献:
[1]刘文荣.古今同名乐器考(六)——腰鼓[J].乐器Musical Instrument Magazine.2017年08期
[2]李娟.陕北民间舞蹈的时代精神解读——以安塞腰鼓为例[J].大舞台.2015年04期
[3]高鹏飞.陕北腰鼓运动的历史变迁与传承研究——以安塞、横山腰鼓为个案[J].体育与科学.第35卷第3期(总第209期)
[4]彭东焕,王映珏.唐宋羯鼓、腰鼓考辨[J].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06期
[5]牛龙菲.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6:463,256.
(图片和视频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 稿:张 敏
图文编辑:张 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RYEtEISXFsDC7DLNqNQ-A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3-25 10:28 编辑 ]